【云水】 西瓜醬,舌尖上的鄉(xiāng)愁(散文)
西瓜醬,水果和豆類相遇,創(chuàng)造出一道舌尖上的美味。醬里面沒有肉粒,卻比肉的味道更鮮美。西瓜醬,以其獨特的醬香、醇厚的味道,征服了我童年的味蕾,成了我一生最喜愛的佐餐佳肴。
西瓜醬,又稱醬豆、豆瓣醬。它制作工藝簡單,易于操作,又因醬味香濃,在河南,西瓜醬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小菜,餐桌上的點綴。
開封盛產(chǎn)沙瓤大西瓜。每年夏天,地里的西瓜成熟了,圓滾滾的模樣,像極了一個個可愛的“綠皮球”。有的西瓜又大又圓,輕則三、四公斤,重則十多公斤。個大皮薄肉紅的西瓜,不僅有著清涼解暑的作用,還可以用它配豆子來做一大壇子紅彤彤的西瓜醬,那味道讓人唇齒留香,怎么也吃不夠。
小時候,一到西瓜下來的季節(jié),母親無論多忙,都不會忘了為我們做上幾斤美味可口的西瓜醬。
那個時代還沒有塑料大棚,餐桌上多是粗茶淡飯,不要說營養(yǎng)均衡了,能吃飽飯就知足了。吃的蔬菜一般都是應季的時令蔬菜,有什么吃什么。春天里吃的最多的是菠菜、薺薺菜;夏日里最豐盛,蔬菜的種類很多,有豆角、西紅柿、黃瓜、茄子等;秋季里,可以吃紅薯葉、絲瓜、洋蔥;冬季里吃蒜苗、冬瓜、南瓜、紅薯、洋姜等。而醬豆則是一種“萬能菜”,它打破了季節(jié)的束縛,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卷餅、炒菜、拌面條,可以任意搭配,都是色香味絕佳,簡直是“百搭小美食”。只要保存得當,密封良好,西瓜醬就不容易壞掉,甚至保存?zhèn)€兩三年都不成問題。
關(guān)于西瓜醬是怎么來的,眾說紛紜。據(jù)說,東漢末年,曹操的軍隊與袁紹的軍隊于官渡作戰(zhàn),那時候,曹操軍營里蔬菜奇缺,將士們食不下咽,為了解決菜的問題,曹操決定以醬為菜,他讓伙夫試著用當?shù)禺a(chǎn)的西瓜為原料,加工成西瓜醬,士兵們也吃得津津有味。官渡之戰(zhàn)不僅奠定了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基礎(chǔ),還發(fā)明了世上最早的西瓜豆瓣醬。還有一個說法,北宋時期,有一個善于創(chuàng)新的菏澤鄆城人在制作黃豆醬時,突發(fā)奇想,要是在豆瓣醬加入甜蜜的西瓜瓤,味道肯定不錯,那人就試著做了做,果然,豆醬里加西瓜,既有傳統(tǒng)的醬香,又有西瓜的清甜,讓人食欲大開,好吃到停不下來。也有人說,西瓜豆醬源于宋代人喜歡吃豆豉,如今制作西瓜醬的過程,還有豆豉制作工藝的影子。西瓜醬能流傳至今,長盛不衰,自有它存在的價值。
我們村子里的婦女,幾乎個個都是做豆瓣醬的能手,做醬的會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的醬拿出來讓大家品嘗品嘗。炎炎夏日,每當有一家開始做醬,其他的人也都會跟著做起來,整個村子里都飄蕩著一股濃郁的醬香味道。哪怕是再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母親做豆瓣醬的熱情。母親和建軍嬸子商量好一起做西瓜醬,這樣曬到什么程度,可以有個比較。兩人約定開始選黃豆,母親認真地用簸箕把那些壞豆子篩選出來扔掉,她火眼金睛,細心到不放過一粒壞豆子。接著把剩下的飽滿的黃豆子用水泡軟,然后放到鍋里煮熟。撈出來后,在席子上鋪開涼半干,再把這些豆子裹上一層面粉,用報紙或布蓋上,讓它捂上幾天,直到豆子上布滿綠色的菌毛,這些豆子就可以用來做醬了。
首先,得準備好做醬用的材料,不至于在做醬時手忙腳亂。備好兩個精心挑選好的西瓜、捂好的豆子、鹽、味精、花椒、八角、切好的姜片等,聽母親說,一斤豆需要三兩鹽四斤西瓜。一切準備就緒,才開始正式做醬。
選一個大晴天,母親吩咐我拿一個勺子,把西瓜一分為二,準備挖西瓜瓤。她則拿出一個擦干凈的壇子,先在底層鋪上一層捂好的豆子,我用勺子挖西瓜瓤均勻地鋪在豆子上面,最好都覆蓋住,讓西瓜的汁水完全浸透到豆子上,在上面放上一把花椒、八角、適量的鹽、味精、姜片,接著再鋪第二層豆子和西瓜,重復上面的方法,直到鋪滿壇子為止。最后,用一塊干凈的白布蒙上壇子口,為防止蒼蠅“入侵”,母親喜歡在布上面鋪一層報紙,在報紙上面撒一些八角、花椒。每天早晨,母親把壇子口打開,用干凈的筷子在里面攪拌一番,母親說這樣做是為了加速曬醬的過程。然后綁好,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晚上再把壇子搬回屋,如此反復,醬的味道越來越香濃了,聞著就讓人饞涎欲滴。
夏日陽光強烈,也正是曬醬的好時候,遇到下雨天,可不敢把壇子往外搬,一旦壇子進水,這些醬必壞無異,等于宣判了它“死刑”。因此,每當做醬的日子,母親格外關(guān)注天氣預報,一聽說有雨,就不往外搬,晴天的時候,才會放在陽光下繼續(xù)暴曬。大概一個多星期的工夫就能把醬曬好,接著就可以炒著吃了,如果家里人喜歡吃辣椒,就切一些辣椒絲放里面,加入一些蔥、油、白糖等,讓醬香的味道更加濃郁,這樣炒出來的豆瓣醬真的很下飯,開胃爽口,味蕾猶如綻放的美麗煙花,讓人回味無窮。
小時候,每當放學回家,我像餓死鬼似的,四處翻找吃的。母親怕家里有老鼠偷吃饃,總是喜歡用一根鐵絲把饃籃子吊起來,掛在餐桌上方。我自己個子矮,夠不著,就搬來一個小板凳,站在上面,拿一塊饃出來??吹阶郎嫌卸拱赆u,把饃從中間掰開,鋪上一層豆瓣醬,那味道別提多鮮美了。
高中時,我住校,三個星期回家一次。那時候生活條件不是太好,為了省錢,每當星期天要返校時,母親會為我炸上一瓶西瓜豆瓣醬,秋季里收獲花生的時候,父親還會為我在醬里放上一些炸好的花生粒,這樣吃起來更美味。西瓜醬,曾伴隨我度過了整個學生時代,是我最親密的伙伴,見證著我的成長,直到我考上大學。
成家后,我也學會了自己制作豆瓣醬,不辭辛苦地到市場買材料,心中對吃上自己的做的醬豆充滿了期待。雖然費時又費力,但當看到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我有時怕做好的豆瓣醬會壞掉,攪拌的筷子是不能粘油的,每天小心翼翼地把醬盆端出去曬,看著自己的成品已有模有樣,心中自是歡喜。做醬,我有過成功的經(jīng)歷,也有過失敗的教訓。有一次,我把做好的豆瓣醬放到窗外,等我回來的時候,雨水已滴入盆中,就這樣,好幾天的辛勞化為一場空,心里好一陣失落呢。這幾年的夏天,我因為住的樓層高,曬醬不方便,便不再做醬。住一樓的阿姨特別喜歡做豆瓣醬,她家人少,但她依舊喜歡做醬,樂此不疲。其實,她做的醬大多都送給親朋好友了。她知道我曬醬不方便后,每當做好醬,她就會用玻璃瓶裝上滿滿的一瓶給我們送來,讓我心里很是感動??吹剿?,不由得讓我想起自己的母親來,他們那一代人,總是樂于奉獻,把最好的東西與親朋好友分享,現(xiàn)在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們恐怕很難再找到這么熱心的人了。
上班后,我們學校的早餐非常豐盛,每天都不重樣,有時是胡蘿卜粉條,有時做炒黃瓜,有時炸油條菜角,但最受歡迎的是那炒好的西瓜醬,顏色紅潤、醬香純正、味道鮮美,再配上一個高粱面窩窩頭,那叫一個絕配,我們都是世間的俗人,需要吃五谷雜糧,誰又能抵擋西瓜醬美食的誘惑呢?
孔子在《論語》中曾言:不得其醬,不食。說的就是醬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西瓜醬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人們餐桌上的最愛,已融入到了生命里,它質(zhì)樸動人的味道,是一代又一代人難忘的舌尖記憶。
西瓜醬,一路陪伴我走過那些難忘的歲月,是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伙伴”。西瓜醬,有著濃濃的家的味道,每當提到它的名字,猶如聽到母親的呼喚般親切,心中不免泛起絲絲縷縷扯不斷、理還亂的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