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我愛青原山(散文)
一
青原山位于吉安市郊,海拔約320米,占地面積約45.5平方公里。作為山來講,它并不宏大,不像泰山雄偉,也不如黃山奇峻,更沒有廬山、雁蕩山、三清山那樣鬼斧神工般的天然美景。可為什么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贊譽它為“山川第一江西景”呢?我為這個,一直納悶,多次深入青原山一探究竟。當真正走進青原山時,我感覺它是美麗的,更是高貴的。那一下子,我不淡定了,我知道我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青原山。
我已經(jīng)是第三次拜訪青原山了,雖然每次去,腿腳都會痛很多天,有朋友勸說坐觀光車上去,我沒有動搖,我不想錯過青原山的每一處風景,感覺腳板和靈魂都在路上,才對得起腳下這片美麗的、高貴的土地。那是怎樣的一種美麗和高貴呢?這樣說吧,自然風景只是一部分,其人文景觀才值得我們永遠頂禮膜拜。
在青原山,首先該提及的是“凈居寺”。凈居寺始建于唐神龍元年(705年),為弘揚“頓悟”禪法,行思禪師從廣東曹溪山南華寺來到青原山開辟佛教道場。據(jù)史料記載,行思禪師的母親是唐開元年時期丞相姚崇之女,也就是說行思禪師是當朝丞相的外孫,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公侯將相之門第,按理,他在朝廷謀一官半職是沒有問題的?;蛘?,他可以什么也不做,同樣可以過著榮華富貴、錦衣玉食的生活??伤x擇了出家為僧,擱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
對于佛教,我不懂,我感覺是神秘的,是虛幻的,我甚至感覺是一種消極悲觀的人生態(tài)度。其實,并不是我有此種想法,在行思開壇講法之時,就已經(jīng)有人問過什么是佛法。行思禪師回答廬陵(吉安)米作何價??此骑L馬牛不及的作答,其實是告訴人們,佛法不在玄妙里,不在虛幻的思想里,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在于人的價值觀。荷蘭漢學家許理和說,佛教在中國并不是一種思想模式或體系,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高度紀律化的行為方式。這些評價,足以讓我改變對佛的認識,發(fā)展至今,佛就是一種文化,不可否定和懷疑。
行思禪師所處的年代,雖然叫盛唐,彼時,李治愚廢,武皇后參政。李顯軟弱,韋后亂政,李隆基發(fā)動政變……可以說,那是一個“病態(tài)”的時代,他外公雖然地位顯赫,政績卓越,但因為朝廷動蕩,日子能好到哪里去?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據(jù)史料記載,姚崇丞相有著多次被貶罷官的命運。我們無法知道行思禪師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也許,他討厭官場的陰謀與算計。但從他的所作所為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于時代的病患并不麻木,是有著積極的思想,起碼他的入禪,是在做“凈慮”式的思考。
這一下子,我仿佛理解了行思禪師,他是在通過佛法這種生活方式得到超脫,或是達到教化世人的作用?;蛘?,他就想緊挨一座山坐著,賞松影,聞竹香,看風起云散,日升日落。也可以說,青原山改變了他后半生。能小看這座山嗎?
二
過了萬善橋、紅亭、迎風橋,右拐,便到凈居寺。朱紅的圍墻,黑色的屋頂與翹起的飛檐,在古木的掩映下,顯得典雅古樸,禪意森森。里面有著大雄寶殿、天王殿、毗盧閣、念佛堂、藏經(jīng)樓……據(jù)史料記載,唐朝書法家顏真卿,北宋詩人黃庭堅,宰相李綱,學士胡銓,理學家王陽明,地理學家羅洪先……他們都來過青原山,入住凈居寺。民族英雄文天祥,他曾三次被貶,三次回故鄉(xiāng),三次拜訪青原山,住在凈居寺。當時住持是齊禪師。齊禪師與他徹夜暢談,為他煮茶燒飯,給他一茶一飯的溫暖。文天祥在臨走之時留下了詩詞。其中有一首是這樣寫的:“鐘魚閑日月,竹樹老風煙。一徑溪聲滿,四山天影圓。無言都是趣,有想便成緣。夢破啼猿雨,開元六百年?!蔽覀儫o法復(fù)原當時的情境,不能說文天祥在凈居寺完全得到慰藉,但從他留下的詩篇我們不難看出,他對世事無常雖然表示了無奈,但同時也看出了他保持著積極、平和與安寧的心態(tài)。我想,這與青原山的自然環(huán)境和當時住持的勸慰是有著不可分解的關(guān)系。面對青原山,我突然覺得,它還有一個特性——很會慰藉人。
“無言都是趣”,或許每個人從這座山中獲得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他的襟懷可以接受禪理梵聲,更有無需辯解的心中的堅持和信念。
我懷著無比敬畏的心情邁進了凈居寺。三尊佛像正中而立,兩側(cè)十八羅漢各具形態(tài)。墻上嵌著石碑,刻有詩句,我忍不住湊近了看,原來是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登青原山時留下的詩文。全詩46句,230字。北宋至今近千年,但我們依然能從那些詩句中,感覺出揮毫自如的生動場景,捕捉到一種活潑的生命力量。不知是否我看得太認真,有位老者輕輕告訴我,第一道山門“青原山”三字是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書。第二道山門“圣域“,由清代官員施閏章所書。第三道山門“祖關(guān)”二字,是顏真卿留下的。南宋宰相李綱曾兩次登青原山,留下兩首五言詩,其中一首共38句,刻碑11塊,嵌入念佛堂墻上。老者說此話時,伸出手,指給我看,仿佛不是在說千年之事,而是在“炫耀”自己的朋友或親人。對,他一定在炫耀,我喜歡這種炫耀。生于斯長于斯,怎能不榮耀不熱愛!那一下子,我也有了相逢相親的歡喜,與我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我也有了親切之感,我們能在這古寺中相遇,都是有緣人。
這些人物與老者沒有血緣關(guān)系,半點也沒有,但他視這些文化遺存為寶貝,他一定是守著這些寶貝兒感到生活樂趣的人。
有木魚之聲傳來,也傳來人的叫喚聲——施主,寺院用餐時間到了,施主若愿意,可去齋堂用餐。我回頭,原來是位尼姑。她身著僧袍,光著頭,眼神干凈,一舉一動,流露出深深禪意。這一下子,我的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滋味,當然,更多的是心生敬仰。
我沒吃過齋飯,這次,我從僧吧。我隨著尼姑去了齋堂。
男女齋堂是分開的,一天兩頓飯,飯具簡單——一碗一筷一缽。碗里或是米飯,或是饅頭和紅薯。缽用來盛菜的。菜一般是豆角、白菜、蘿卜、南瓜之類。雖沒有什么油腥,但那頓飯我吃得異常恬靜。飯罷,我問多少錢?尼姑笑笑,告訴我不要錢。那一下子,我感覺不好意思了,覺得沾了大便宜。我多問了一嘴,飯菜從哪里來得呢?我話剛出,又覺冒昧了??赡峁眠€是笑笑,告訴我有禪田。說話的語氣很平和,似乎這就不是什么問題。
的確,這里是另一種生活,不僅僅是方式,而是骨子里對禪耕的熱愛。
三
青原山前有一片百余畝的農(nóng)田。欄柵之上,書寫著“農(nóng)禪苑”三字,旁邊一石碑上刻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清規(guī)。在我潛意識里禪者的日子是這樣過的——燒香,打坐,念經(jīng),化緣,聽松觀云。其實,我錯了,當我真正走進青原山,走進農(nóng)禪苑,我才明白,其實禪者很早即與農(nóng)業(yè)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肚嘣街尽酚羞@樣的記載:“百畝良田,農(nóng)禪并重,學修并進……”透過字句,我們不難想像“牧牛開荒,洞山鋤草,云門擔米”的勞動場景。
禪俗之間,其實是沒有什么距離的,我這個普通的俗人,沒有融入禪學的深處,往往把這些當成了疑問。
農(nóng)禪苑的木門半掩著,我推門而入。白菜、蘿卜舒展著鮮嫩嫩的葉片,紅薯拱裂了地皮,南瓜圓滾滾,秋葵指著天,豆角、眉豆一串串。有蜜蜂嗡嗡,蝴蝶翻飛。離菜園不遠處是農(nóng)田和一灣湖水。田地里的水稻,低垂著穗子,把天地染得金黃。田埂上靜靜地開著紫的、黃的、白的小野菊。湖里的蓮花在秋陽中洗盡鉛華,淡雅而立,蓮蓬探著頭,有著別樣的端莊。湖岸上的柳樹雖然褪去了夏日的盛妝,可它的枝條依然垂在水中,與蓮葉、湖水相映成趣。水聲若有似無地響著。而鳥鳴卻聽得分明,唧唧啾啾,清脆宛轉(zhuǎn)。有風拂來,是草的清香,花的清香,泥土的清香。對,還有陽光,輕如羽毛地打在我的身上。時光是如此的安詳美好,這一下子,我不急著趕路了,靜靜地坐在田埂上,心里默默地說著,多好啊,多好啊。我突然想起《廬陵縣志》里的描述,“自螺川(螺子山)而望東南,其青青者,皆青原也”。青原,不僅僅是一座山,還是一個農(nóng)耕的巨大場景。其實,青原山的美,盡在這句子中了,它勾畫了眼前美麗的畫面,也讓我想起很多美麗的詩句——溪上青青草;青青園中葵;客舍青青柳色新;楊柳青青江水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些詩句,我上學時是背不出的,這一下子全蹦出了,覺得自己從詩經(jīng)里走來,從唐詩宋詞里走來,與李白對酒,與劉禹錫握手,與楊萬里共進晚餐,與李清照誤入蓮花深處……我是詩意的,我是浪漫的,我是豪邁的,我更是幸福的。我要感謝青原山,是它給了我這種從未有過的美妙體驗。走進禪地,這些普通普遍在世俗里存在的農(nóng)作風景,隨處可見,但我心中加上了一個“禪”字,這些風景更讓我注目,試圖找到不一樣的東西,卻不能。
禪佛所居,未必狹隘地把這座山視為己有,青原山聚集的文化色彩,才是禪佛的,同樣也屬于我們這些普通人。
四
有人告訴我,在青原山不入陽明書院,是一種損失。
陽明書院之前叫青原會館。提起會館,話題得回到明朝。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陽明在吉安任縣令時,政務(wù)之余,和朋友一起在青原山凈居寺說儒道禪。王陽明提出的“心學”與禪宗主張的“心外無物”的觀點是相通的。禪宗非常樂意,也非常支持,這一下子,凈居寺居然成了“陽明心學”的研討中心,大家齊聚一堂,交流學術(shù),交流治學經(jīng)驗。連續(xù)多年的研討、講學,影響極大,在不知不覺中青原山成為了全國重要的學術(shù)交流中心,凈居寺的房舍已容不下那么多人了,同時也影響了凈居寺的正常佛事活動。于是,王門弟子鄒元標等人倡議,在凈居寺殿堂之右新建了館舍,稱作“青原會館”。
青原會館“講會”,從明代開始到清代康熙初年,延續(xù)了一百多年,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如鄒元標、聶豹、歐陽德、羅洪先都出自陽明書院。雖然因政局和人事變化,講會時有中斷,會館漸漸失修倒塌。為重振陽明心學和吉安教育,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吉安知府鹿春如重建會館,為紀念王陽明,命名“陽明書院”,聘請退職回鄉(xiāng)的狀元劉繹任院長,劉繹任勞任怨,同樣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
在此,我必須提下羅洪先。羅洪先于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高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當時皇帝沉迷長生之道,政事腐敗,羅洪先看不慣,上疏諫言,沒想到觸犯了龍顏,削籍為民,回鄉(xiāng)種田。按一般人,遭受如此身份落差,會一蹶不振的??伤坏珱]有淪落,一邊研究佛教、道教,也不放棄儒學信仰,潛心“陽明心學”,著有《念庵集》《冬游記》,創(chuàng)立“計里畫方”,繪制“廣輿圖”。用現(xiàn)在話說,就是繪制地圖。別看一本地圖冊,那是中國所見最早也較為完整的綜合地圖集。有書記載,羅洪先花20多年時間,用腳板丈量了中國每一寸土地。這些給后世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闪_洪先受的苦、遭的罪,我們后人也是無法想像的。有書是這樣形容他的,“羅洪先乃明代最慘狀元,住山洞,寫驚世奇書”。
我想,羅洪先有如此高貴的品質(zhì),有如此深遠的成就,與“佛學”、“陽明心學”有著直接關(guān)系的。換句話說,是青原山,是陽明書院成就了一代偉人。
其實,陽明書院的功德遠不止這些。從“七七事變”后,日軍侵華,北平、天津、南京、上海、廣州等地相繼失守。緊接著,江西南昌、贛州等地也淪陷,吉安一時變成了淪陷區(qū)人民的寄居地,加上前線抗戰(zhàn)受傷的人士甚多,急需轉(zhuǎn)入后方醫(yī)冶。吉安為后方重地,青原山設(shè)立為后方醫(yī)院,陽明書院校舍成了住院部。省立中學、國立十三中學為了避日寇空襲,把學校遷至青原山,高中部設(shè)在陽明書院,初中部設(shè)在凈居寺……
邁著沉重的腳步,輕輕地走進陽明書院。里面的設(shè)備雖然粗糙簡陋,但就是這樣的一座房子,卻有著令人動容的經(jīng)歷。我輕撫著斑駁的墻壁,幾近風化成紫黑的門窗。我與誰的手印重疊了?我的眼里滿含淚花,尋一張桌椅坐下,幻想著自己就是其中的書童。我旁邊坐著誰呢?是鄒守益、歐陽德、聶豹還是羅洪先?我們一起讀著:良知之心,人皆有之,圣賢之心,人皆有之……
我突發(fā)奇想,我就寄住在青原山,種豆農(nóng)禪苑,掌燈凈居寺,夜讀陽明館。或者,我就在迎風溪畔,修一個石洞,或蓋一間茅草屋,日日與山相伴,聽泉水叮咚,梵音裊裊。人間仙境,莫過如是。我愛青原山。
青原山海拔320米,真不能把“巍峨”這樣的形容詞送給它,但它所承載的文化高度,豈是海拔可以丈量的?劉禹錫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什么是“仙”?仙就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無論是儒是釋是道,都是古老的仙氣。我能不向往而熱愛這座山嗎?
要總結(jié)出我對這座山的觀感,太難。我覺得,這座山就是一部傳記,一部刻寫著太多熱愛這座山人的名字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