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獎】半拉兒紅棗(散文)

精品 【曉荷·獎】半拉兒紅棗(散文)


作者:王家鈺 童生,522.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20發(fā)表時間:2024-12-16 10:28:43

有兩種棗留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一種是青棗,不脆不甜,木疙瘩似的索然無味,另一種則是新鮮脆甜,飽滿多汁,透著絲絲香甜的半拉兒紅棗。我家棗樹上的棗,果核都沒長硬都開始摘著吃了,至少它不會像青杏那樣酸澀倒牙,等剛有點兒甜味,就開始打下來大快朵頤,自然是不消幾天就一個不剩了。半拉兒紅棗是三奶給的,那半拉去哪兒了?被喜鵲啄去了。不只是喜鵲,還有其它麻雀,斑鳩,老鴰什么的,鳥兒很聰明,棗上才有幾個預示將要成熟的紅麻點,成群結(jié)隊的鳥兒從四面八方就趕來了,歡呼雀躍,仗著翅膀的優(yōu)勢,在高處跳來竄去,專挑個頭大的去啄。
   棗樹的主人吆喝著拿土坷垃之類去擲去砸,用長竹竿去趕,鳥雀并不怕你,你吆喝你的,我換到另一枝上繼續(xù)吃,快點兒吃,要不叼走吃,尖利的喙鑿進果肉里,百發(fā)百中。鳥兒自然不會像人一樣能把棗肉吃干啃凈,叨著叨著就掉下來了。棗子成熟的季節(jié),被鳥雀糟蹋的樹稍光禿禿的,不見枝葉,也不見棗。不過很少見誰家的棗長得熟透,都是早早就打下來了。三奶家的棗樹是個例外,每年都能看到一樹的紅棗,紅瑪瑙似的顆顆油光閃亮。
   小時候,父親在外面教學,一周才回來一次。母親下地干農(nóng)活兒掙工分,姐姐哥哥上學,我和妹妹年齡尚小,無人照看,被關(guān)在院子里,反正家里有盡職盡責的看家狗,會阻擋陌生人靠近的。某個黃昏,三奶叫著妹的名字隔著柵欄門遞過來幾顆半拉兒的紅棗。不記得一問一答都說了些啥,也不記得當時狗叫喚了沒有,只記得正饑餓難耐的我和妹妹接過來,搶著往自己嘴里塞,滿滿一嘴,嘎吱嘎吱大嚼,聲音響亮,口水混合著鮮果的汁液溢出來,或濺出去。太美啦,頭一次吃到那樣脆甜可口的棗,個頭還大。若不是少了半拉兒,只一個,在嘴里都要翻不過個兒來。我和妹很開心,一邊兒吃一邊兒和三奶探討,那半拉兒是什么鳥兒偷吃的,是不是麻野鵲?三奶也很開心,她笑瞇瞇地看著我們狼吞虎咽,說了好幾種鳥名。叮囑一番,又匆匆地離開了。
   之后每到黃昏,我和妹妹都會不自覺地向大街口張望,希望那個拄著棍兒的身影再次出現(xiàn)。實在等不及了,悄悄打開門跑到三奶家門口窺探。三奶家的院子很整潔,豬在圈,雞在籠,地面干凈無雜物。三奶頭頂方格子粗布手帕,盤腿坐在棗樹下的圓形草苫上紡花,一手搖手柄,一手持棉條,紡花車嗡嗡作響,又細又長的線,被她從手指間源源不斷地扯出來,繞到線穗上。她紡一會兒,站起來拿身邊的長竹竿一陣兒吆喝驅(qū)趕,等鳥兒飛走了,坐下去接著紡。她家的棗,是要拿到集市上賣的,所以被盯得很緊。她紡的線,也是要賣的,所以趕得緊,紡得纖細均勻。她天天不停地紡花,確保每次逢會都有可賣的棉紗。
   三奶明明看到我們了,并不理會,自顧忙她的。后來交待我們不要去找她,等她撿到了會悄悄給我們送去的。有時候她也會向這邊兒招手示意,妹妹趕緊跑過去拿。不多,每次都是五六個。她家進進出出也有幾個比我們大的孩子,囫圇的好棗又舍不得吃,能私下里留這么幾個給我們,已經(jīng)很不錯了。她怕什么,她怕她家那個走路一瘸一拐的大娘,我們也怕,感覺稀奇古怪,那個大娘跟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截然不同,極少出門,更不會下地勞動,掙工分。
   有個周六,父親回來帶了兩個黃燦燦的梨,叫我給三奶送去一個。我非常聰明地問了一句,“沒有大奶的,也沒有四奶的,如果碰上了,她們問起來,我該咋說?”
   父親臉一沉,“咋恁多廢話,去吧,她們不會問的?!?br />   父親的話并不能打消我的疑慮,小伙伴們都有奶奶和他們朝夕相處,我的奶奶呢?我一度錯誤地認為,早已亡故的二奶是我的親奶奶。
   后來我家打土坯燒青磚準備蓋房,三奶有幾次來幫忙給雇工們做飯,在他們的交談中我才明白,三奶正是我的親奶奶。父親和大伯分家時鬧得非常不愉快,造成了走個碰面都互不理睬的局面。
   大伯和父親的矛盾早在年少之時就有端倪,奶奶的一次哭訴有力證明了這一點。我咋沒有供他〔指大伯〕上學哩?是他學不會,我啥法兒啊。哇哇叫讀書讀了一個早晨,叫他背,一句都背不出來。越打越迷瞪,悶葫蘆,死犟,咋打都打不進學校里。而我父親進學堂之后,一路高歌猛進,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學生,十七歲的他榜上有名。他不僅是王家的第一個大學生,還是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光耀門楣,而且考上師范學校后直接就有每月兩塊錢的進項。這也直接導致了他負責家庭重要開支多年,分家時,不但要對得了癆病的爺爺負責到底,老宅里的東西,連磚頭蛋兒都甭想拿走一個。大娘無田間勞作能力,地主家大小姐的成長背景培養(yǎng)她要執(zhí)掌中饋,而我的母親,上過學,當過衛(wèi)生員,富有破舊立新先進思想的文化青年,豈是任人擺布的角兒?
   奶奶在新舊時代更替的夾縫兒里生存,在勢同水火的兩個媳婦之間斡旋籌謀,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地調(diào)停兄弟之間的矛盾。想一碗水端平,太難了。不得不揣著明白裝糊涂,或者忍氣吞聲。
   古老的生產(chǎn)方式,隨時代的發(fā)展一定會逐漸被淘汰,奶奶紡的線再好也賣不出去了,她老了,眼花耳聾,弓腰駝背,到了需要被照顧的年齡。經(jīng)叔伯們從中說和,奶奶帶著鋪蓋卷開始在兩個兒子家輪流居住。她和我們姐妹共居一室,近距離的接觸,讓我們一下子就親近了。不只是新鮮有趣,被人關(guān)照、寬容、疼愛的感覺真是好,她會不失時機地稱贊我們,不像我爹那樣總是恨鐵不成鋼,對兒女、本家侄子侄女就沒過好臉色,打罵起來從不心慈手軟。
   奶奶話不多,卻是燒個地鍋都能說出個道道來,人心要實火心要虛,處處留心皆學問。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會背弟子規(guī),說出來的話也總是很有道理,她耐心地教我們做針線,做家務,如何與別人相處,還說學會武藝不壓身,諸事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她就是用自己留心積累下來的諸多實踐經(jīng)驗和小偏方為自己的人生保駕護航,咳嗽了蔥白煮蘿卜,便秘了吃幾個黑丑,積食了吃炒熟的黑丑,經(jīng)常揉肚子,感冒了熱水泡腳,反正不吃藥,事實上她也很少生病。每天晚上都用她那把齒都要磨禿的小木梳,反反復復梳理她那長長的頭發(fā),還念念有詞,什么把煩惱丟掉,霉運趕跑,出門遇貴人,五子登科,老爺行好運,就是給自己順順氣,祈禱一切平安順遂,最后綰個髻。
   奶奶的父親只有她和弟弟兩個孩子,所以未嫁之前還是很幸福的。遺憾的是正值劫匪橫行,兵荒馬亂,不得不經(jīng)常玩命地東躲西藏,半夜窩在紅薯窖里不敢說話,不敢睡著,大氣都不敢出。一副桃子形耳環(huán)定了終身,勤勤懇懇,謹言慎行,逆來順受,還是會挨打挨罵,誰家都是男人說了算。二爺在許州榮升幫會老大,我爺爺〔排老三〕帶著老婆孩子也去投奔,無頭蒼蠅似的并不知道能干啥,而她迅速支起大鍋,開始賣蒸饃。分量足口感好,深受歡迎,所得供一家人開銷,把兩個孩子送到了學堂,還有盈余。爺爺對她的看法終于有了改觀。
   最值得津津樂道的,是奶奶1942年種的紅蘿卜。因為干旱,冬小麥幾乎顆粒無收,人們又把希望寄托于秋莊稼。她忙里偷閑在墳地的旮旯里,寨墻腳下干涸的河溝旁,刨了刨,撒了幾朵紅蘿卜的種子。那時候,誰都不熱種菜,有饃有菜,飯就好吃,飯好吃了忍不住就想多吃個饃,奈何糧食本來就不寬裕。油腌蔥花搧個面葉,就是最好的飯了。爺爺氣得破口大罵,臭娘們兒,咋不饞死你,凈想著揮霍糧食。怕處有鬼,那年秋天蝗蟲果然出現(xiàn),遮天蔽日,玉米,高粱,豆,谷子等農(nóng)作物都被啃得剩個光桿兒,地里連點兒綠色都沒有了。趕緊種蕎麥,只有種蕎麥還來得及,蕎麥剛開花兒,黑壓壓的蝗蟲又回來了。那一年,戰(zhàn)爭、饑餓、疾病,引爆了河南空前絕后的大饑荒,尸橫遍野,慘絕人寰。王家人雖然都餓得眼冒金星身體浮腫,走路都不得不拖根棍兒,但是好歹熬到了翌年政府的救濟。全都是得益于他三嬸收獲的那幾荊籃紅蘿卜,爺爺如是說,自豪溢于言表。
   最讓奶奶難過的是,她唯一的女兒染上了白喉,什么偏方土法兒都試了,無濟于事。14歲,花兒一樣的年齡,已經(jīng)會紡花織布幫忙干活兒了,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喉嚨發(fā)炎堵塞,喘不過氣來,眼睜睜地看著她香消玉碎,奶奶肝腸寸斷。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家人都異常關(guān)注她,怕失魂落魄的她一時想不開尋了短見。到了古稀之年,提起往事,奶奶還會為閨女的早逝淚流不止,她說自己一輩子受苦受累,等到了閻王爺那邊兒,連個送紙錢的人都沒有了,下輩子的日子還是個不好過。閨女是孤魂野鬼,生前照顧不周,死后也照顧不到。
   奶奶八十三歲的那個春天,她拄著拐杖,像雕塑一樣木然地看著大伯的棺材從眼前走過,并沒有痛哭流涕。她想開了,看淡了,釋懷了,坦然接受現(xiàn)實。大伯臥病在床的日子,奶奶天天上班似得前去探望,照顧飲食起居,洗洗刷刷,隔兩小時給他翻翻身,陪著曬曬太陽說說話。大娘愛整潔,物件擺放井然有序,窗明幾凈,聞不得異味,卻是力不從心了。奶奶不顧自己體弱年邁,默默地守護左右,還要寬慰,開導,安撫大伯的情緒,吃五谷雜糧的,誰還不生個病。她對我們說的話更像是寬慰她自己,你大伯一生安分守己,勤勞踏實,從未干過傷天害理的缺德事兒,到了那邊兒,閻王爺也不會難為他。盡人事,聽天命吧。
   奶奶的意識中,只有閨女會給娘上墳,她沒想到,孫女也會源源不斷地給她燒紙錢。每年的七月初二,她的祭日,我的大姐遵守承諾專門回去給她燒紙錢,希望她在那邊兒過得好一點。堂姐,堂兄,也去燒,每年的燈節(jié),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她的那一份一次不落。她是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先人,她善良質(zhì)樸,勤儉持家,不遺余力地庇佑子孫,維護家庭秩序的和諧和安寧,她的賢良淑德,清醒自律,言傳身教如無聲細雨滋潤著家庭道德根基,深深影響了后人。
   奶奶藏在袖筒里塞給我們的東西,都是她舍不得吃悄悄留下來的,除了半拉兒棗,還有一塊烤得焦黃的饃,幾粒生花生,一把爆米花等等,那是惦念,是關(guān)懷。
   她是個好女人,好母親,好奶奶,恪守著女人的本分,一生致力于把她的角色演繹得盡善盡美。她在那個時局動蕩朝不保夕的時代活下來,在醫(yī)療條件有限生活條件艱苦的情況下,擰著小腳活到九十多歲,她在中年喪夫老年喪子的悲痛中依舊保持積極豁達樂觀,她的不張揚,不抱怨,不計較,不生氣,無處不暗藏處世玄機和生活智慧。揉肚子,泡腳,梳頭和梳頭的那些說詞,當年感覺愚昧可笑,毫無科學依據(jù),后來才懂得這些行為其實都富含養(yǎng)生之道。
   也是等我為人妻為人母后才明白,奶奶能培養(yǎng)出來個學霸級的孩子,絕非是意外和偶然。
   轉(zhuǎn)眼間,奶奶去世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各種水果,如今都不再是稀罕物。而我一直篤定地認為,被鳥兒挑中的水果肯定是當時最好的,無論是從品相上,還是從口感和甜度上。尤其是棗,果大肉厚,脆甜多汁,最好吃。
   如今,既便是有機會撿到了鳥兒吃剩下的半拉兒棗,也不屑于吃了。半拉兒紅棗,留在了記憶里,讓我一生回味,一生甜美。
  

共 4269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在歲月的長河中,總有一些身影如璀璨星辰,雖已遠去,卻留下熠熠光輝,長久地照亮我們的心靈。感謝賜稿曉荷這篇飽含深情、滿是生活印記與人生智慧的佳作,帶我們走進了奶奶那平凡卻又無比偉大的一生。文章開篇以兩種棗引出回憶,青棗的索然無味與半拉兒紅棗的脆甜形成鮮明對比,而那半拉兒紅棗背后,是三奶也就是奶奶的溫暖故事。從兒時黃昏奶奶隔著柵欄門遞來半拉兒紅棗,到姐妹倆盼著奶奶出現(xiàn)、去窺探奶奶紡花趕鳥,再到知曉奶奶為了家庭矛盾在兩個媳婦間艱難斡旋,故事層層展開,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家庭生活的復雜與不易,也感受到了奶奶在其中默默付出、用心維系的艱辛。奶奶的一生可謂波瀾起伏,經(jīng)歷了新舊時代的更替,在兩個性格迥異、觀念不同的媳婦間周旋,努力調(diào)和兄弟間的矛盾,盡力做到公平,雖常常忍氣吞聲,卻始終懷揣著對家庭的責任與愛。她不僅操持家務,還憑借自己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和小偏方守護家人健康,用言傳身教傳遞著為人處世的道理,那些樸實卻飽含智慧的話語,像燒地鍋的訣竅、對子女的教導等,都彰顯出她平凡中的不凡,是生活磨礪出的人生智慧結(jié)晶。奶奶過往的經(jīng)歷更是充滿了苦難與堅韌。在劫匪橫行、兵荒馬亂的歲月東躲西藏,婚后靠著賣蒸饃撐起一家開銷,在大饑荒年代憑借種紅蘿卜讓家人熬過艱難時光,然而命運卻又讓她承受了女兒早逝的巨大悲痛,老年還要面對兒子臥病的痛苦,可她始終堅強面對,豁達釋懷,盡自己所能去照顧、去陪伴、去寬慰,展現(xiàn)出了無比強大的內(nèi)心與深厚的親情。奶奶去世后,她的賢良淑德、清醒自律依舊深深影響著后人,子孫們按時給她燒紙錢,銘記著她的好,傳承著她的品德。曾經(jīng)藏在袖筒里留給 “我們” 的那些吃食,雖微不足道,卻飽含著深深的惦念與關(guān)懷,成為了珍貴的回憶。結(jié)尾處,作者感慨如今即便不再稀罕那些吃食,可那半拉兒紅棗卻永遠留在記憶里,回味起來一生甜美。這不僅是對兒時美好味道的懷念,更是對奶奶深厚情感的寄托,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奶奶在作者心中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及那份跨越時光的永恒愛意。這篇作品以細膩真摯的筆觸、生動詳實的敘事,將奶奶的一生娓娓道來,字里行間滿是對奶奶的敬重、懷念與感恩,情感深沉且真摯自然,極具感染力與教育意義。在此,我們誠摯地將這篇佳作推薦給廣大讀者共賞,愿大家能在閱讀中感受那份質(zhì)樸而偉大的親情,領(lǐng)悟生活中的處世智慧,更加珍惜身邊的親人,銘記那些平凡日子里不平凡的愛?!揪庉嫞和粽鹩睢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20241218002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4-12-16 10:29:26
  這篇文章恰似一首深情的歲月贊歌,用質(zhì)樸且飽含深情的文字,奏響了奶奶一生的酸甜苦辣,描繪出那個時代家庭生活的全景圖。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細致入微,情感真摯淳樸,讀來如臨其境,仿佛能觸摸到那段充滿煙火氣與溫情的時光,是一篇觸動心靈的佳作。
回復1 樓        文友:王家鈺        2024-12-18 21:02:36
  感謝汪老師辛苦編發(fā)精彩點評,遙握,敬茶!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4-12-16 10:30:07
  《半拉兒紅棗》行文流暢自然,情感表達細膩且富有層次。作者巧妙地以半拉兒紅棗為線索,串聯(lián)起奶奶的生活瑣事、家庭紛爭、人生苦難以及品德傳承等諸多內(nèi)容,全方位展現(xiàn)了奶奶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極具感染力,能讓讀者深切體會到親情的厚重、生活的不易與人性的光輝,引發(fā)強烈的共鳴。
回復2 樓        文友:王家鈺        2024-12-18 21:17:53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我的奶奶能給我們的只有那么多,但足以讓我們感動一生。
3 樓        文友:陌小雨        2024-12-19 21:58:19
  恭喜老師斬獲精品!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回復3 樓        文友:王家鈺        2024-12-21 20:09:30
  謝謝陌小雨老師鼓勵,遙祝安好!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