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璞】餃子的生活味兒(散文)
民族文化源遠(yuǎn)流長。餃子,無疑是飲食文化長河的一抹靚麗風(fēng)采。
餃子首先是美食味兒。古代物資匱乏,普通平民百姓,填飽肚子尚為奢事,怎敢想擺幾個菜?餃子一是好吃,二是大眾,所以民間有“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著”一說。餃子皮需要粘性強、奈煮,玉米面、米糠面因粗糙、松脆不能勝任,滑膩黏勁的好吃白面成為首選。餃子餡,放了蔬菜、肉類,放了油鹽醬醋大蒜大蔥等味料。好吃的面皮,好吃的餡包在一起,好上加好,香上加香。吃時再配上酸香的食醋,面香味、肉香味、菜香味、味料味直沖味蕾,自然美不可言、爽快至極。好吃而實惠,性價比極高。
餃子充滿團圓味兒熱鬧味兒。包餃子有和面、切菜(肉)、拌餡、搟皮、包、煮幾道工序,全家男女老少齊上手。餃子好吃與否,關(guān)鍵在餡是否好吃,拌餡技術(shù)含量最高,由老練人擔(dān)任。不大點孩子不會搟皮不會包,又不甘白吃,沒關(guān)系,鍋里添水、灶火添柴也是貢獻。大案板,一圈人,一邊做,一邊說,還不時溝通協(xié)調(diào),好不熱鬧。包的說皮太薄了,容易煮破,馬上搟厚點;一會兒說太小了,盛不下餡,盡快搟大點。
圖的這熱鬧勁兒,逢年過節(jié)、家庭團圓包餃子,娶媳婦、送閨女是大喜事包餃子。吃過午飯就是大事過完,這時管事的轉(zhuǎn)著圈喊幾聲:“吃了飯都不要走,下午包餃子!”我小時候,物資匱乏的原因吧,包餃子的范圍只限于近家族或近親戚,而且包的餃子遠(yuǎn)不夠吃,所以有“搶餃子”的風(fēng)俗。吃的時候你爭我搶,快的能吃幾個,慢的吃不到。等餃子撈出來,有人端一盆就跑。有人更絕,未等煮熟撈一盆就跑。熱鬧歸熱鬧,吃不上的總是不滿意。現(xiàn)在好了,管飽管夠。親戚朋友街坊四鄰越多越好,滿院子幾十人一百多人,嘻嘻哈哈、紅紅火火包一下午,午飯就是美食,晚上吃不下多少。煩惱的喜事,剩的太多,怎么打發(fā)?人人有份,誰都打包。沒煮的冰箱冰柜盛不下,生餃子也打包帶走。哪位客人嫌麻煩不想帶,女主人打好包追出來送到車邊遞到手里,滿臉是笑一個勁兒說好話:“拿上拿上吧!”沖這熱情勁兒,不帶怎么行?
餃子洋溢著煙火味兒。面盆與面團呲呲聲,切菜菜刀與案板吱吱聲,剁肉菜刀與案板的叮當(dāng)聲,包餃子時講故事憶往事的話語聲、老人的笑聲、小孩的嬉鬧聲,是團圓幸福的節(jié)奏,美妙和諧的音樂。煮餃子抽油煙機的哼哼聲,爐灶冒出的煙火氣煙火味兒,爐鍋里漫出的水汽食香味兒,既是味覺、嗅覺、聽覺、視覺的全方位調(diào)動,是汪曾祺說的“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還是生活的詩歌,充滿溫馨溫暖的詩意。
餃子蘊含著祝愿味兒。餃子大多為半圓筒狀,船狀圓形。也有把餃子包好后一折再一捏,餃子的兩個尖黏在一起,成圓碗形。一團圓圓的面球,分成多個杏子大小的小面旦,搟幾下成為又勻?qū)嵑每磮A形面皮。拿起面皮放進餡,捏幾下成了餃子。這時的餃子細(xì)長細(xì)長的,兩只巧手輕輕一攥,餃子就圓實粗實好看了。圓形的餃子,包餃子全家人或者一撥人圍一圓圈,吃餃子時全家人或一撥人圍一圓圈,是象征吉祥團圓,是慶祝團圓和美,是對日后吉祥團圓的盼望。餃子的形狀像元寶形,表示對財源滾滾的美好愿望。
餃子書寫著發(fā)展味兒。我記事時每年除了大年初一中午,難得吃幾頓白面餃子,肉餡更是難得;偶爾吃一次也是白面和紅薯面,紅薯味兒壓住了白面和菜的香味兒,大煞風(fēng)景。現(xiàn)在白面、食油、肉料、蔬菜不缺,想吃就做,一會就好。如果圖快,菜店有現(xiàn)成的菜餡、肉餡,可以買回直接包。有人閑暇時多包些冷凍儲藏,超市也賣現(xiàn)成的速凍餃子,可以直接下鍋。問題是人們要減肥控重防三高,要選綠色、高維生素、低脂的美味食材。
餃子的美食味兒、團圓熱鬧味兒、煙火味兒,都是真真切切的生活味兒。世事時事,日新月異,餃子隨之發(fā)展變化,是時代發(fā)展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