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讀《荷塘月色》品詩意修辭(賞析) ——散文首發(fā)
在現(xiàn)代文學的歷史長河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猶如一幅絢麗的畫卷銘記在人們的心目中,像一顆溫潤而明亮的珍珠,散發(fā)著燦爛迷人的光輝。這篇散文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尤其是精妙絕倫的筆法與巧妙的修辭手法,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如夢如幻的荷塘月色圖,讓人為之沉醉,為之驚嘆,為之傾倒,感到無比的震撼和折服。
文章開篇,“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簡潔而直接地將讀者帶入到作者復(fù)雜的心境之中。這種心境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泛起層層漣漪,也為下文對荷塘月色的描寫奠定了情感基調(diào)。在這淡淡的憂愁籠罩下,作者“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于是,他帶著讀者一同踏上了這探尋荷塘月色之美的心靈之旅。
當作者的腳步漸近荷塘,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這里,朱自清運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將荷葉比作舞女的裙,荷葉那舒展、飄逸的形態(tài)瞬間躍然紙上?!皩訉拥娜~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懊髦椤薄靶切恰薄懊廊恕边@一連串的比喻,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出荷花的潔白、晶瑩與嬌羞之態(tài),使荷花的形象更加立體、豐滿,仿佛一位位風姿綽約的仙子在微風中輕舞。這些比喻不僅生動地刻畫了景物的外在形態(tài),更傳達出作者對荷塘景色的喜愛與欣賞之情,讓讀者在感受到美的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那一絲寧靜與慰藉。
而在描寫荷香時,朱自清更是巧妙地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將嗅覺上的荷香比作聽覺上渺茫的歌聲,這看似奇特的聯(lián)想,實則有著深刻的藝術(shù)感染力。荷香本是無形、無味且難以捉摸的,而歌聲卻能在空氣中飄蕩,悠揚婉轉(zhuǎn),若有若無。通過通感,朱自清將荷香的清幽、淡雅轉(zhuǎn)化為一種可以“聽見”的美妙旋律,使讀者仿佛在嗅覺與聽覺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荷香的獨特韻味。這種通感的運用,打破了感官之間的界限,讓不同的感覺相互交融、滲透,極大地豐富了讀者的審美體驗,使荷塘的氛圍更加空靈、悠遠。
在描寫月色下的荷塘時,作者寫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這里,“瀉”字用得極為精妙,生動地描繪出月光如水般傾瀉而下的動態(tài)感,賦予了月光生命力和質(zhì)感?!案 弊謩t寫出了青霧的輕盈與縹緲,使整個荷塘仿佛被一層薄紗所籠罩,如夢如幻?!跋础弊趾汀盎\”字進一步強調(diào)了這種朦朧、柔和的美感,將葉子和花在月光與青霧中的狀態(tài)刻畫得細膩入微。作者通過對這些字詞的精心錘煉,營造出一種靜謐、清幽的意境,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這荷塘月色之中,與作者一同感受著這份寧靜與美好。
繼續(xù)前行,作者的筆觸又落在了荷塘四周的景物上。“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恢辉谛÷芬慌?,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边@里,作者通過對樹、山、燈光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荷塘月色的朦朧與幽靜。將樹色比作煙霧,既寫出了樹的茂密與陰暗,又增添了一種朦朧的美感。而將路燈光形容為“渴睡人的眼”,則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路燈以人的神態(tài)和情感,使整個畫面更加生動有趣,也暗示出作者在這寧靜夜晚中的些許倦意與迷茫。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還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與襯托的手法。例如,在描寫荷塘中的動靜之美時,“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焙扇~的靜態(tài)與微風拂過時的動態(tài)相互映襯,流水的“脈脈”無聲與荷葉的“顫動”相互對比,動靜結(jié)合,使整個畫面更加生動活潑,富有層次感。這種對比與襯托手法的運用,不僅突出了景物的特點,也使讀者在感受荷塘之美的同時,能夠體會到作者細膩的情感變化。
除了上述修辭手法,朱自清在文中還運用了排比、疊詞等手法,進一步增強了文章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層層”“縷縷”“密密”“脈脈”等疊詞的運用,使文章的語言更加優(yōu)美、舒緩,富有音樂性。這些疊詞不僅生動地描繪出景物的形態(tài)、色彩和質(zhì)感,還使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仿佛一首優(yōu)美的散文詩。而排比句的使用,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則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感染力,使作者對荷花的贊美之情表達得更加淋漓盡致。
縱觀《荷塘月色》全文,朱自清以其細膩的筆觸、精妙絕倫的筆法和巧妙的修辭手法,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充滿詩意與美感的荷塘月色圖。他通過對荷塘、月色、周圍景物的細致描寫,以及對比、襯托、通感、比喻、擬人、排比、疊詞等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營造出一種寧靜、清幽、朦朧的意境,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獨特的美。同時,這篇文章也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更是作者在特定歷史時期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在那個“頗不寧靜”的時代,作者在荷塘月色中尋找著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這種情感與自然景色相互交融,使文章具有了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和思想價值。
《荷塘月色》像一朵絢麗的奇葩,綻放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篇溢彩流光不可多得的經(jīng)典散文,這一曠世之作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生動形象地渲染了自然美,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shù)享受,和心靈震撼,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無論是其對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還是對意境的精心營造,都值得后人反復(fù)品味、深入學習,從中汲取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智慧,感受文學之美所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與精神滋養(yǎng),從而激發(fā)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為傳承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