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images/top_bg.jpg)
【星月】我登上了天安門城樓(散文)
當飛機穿過云層,即將降落在大興機場時,我又想起32年前第一次來北京,第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的情景,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第一次知道北京天安門是在1966年。那時我六歲,在老家上小學一年級。那年金秋時節(jié),正在涇川一中上高中的大哥作為串聯(lián)的紅衛(wèi)兵代表先去延安,然后從延安到北京,他們一行正好趕上了毛主席第六次接見大串聯(lián)的紅衛(wèi)兵代表,在天安門廣場上與數(shù)萬名紅衛(wèi)兵看到了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大哥說他們是凌晨5、6點鐘下了火車便急速向天安門廣場趕去,左轉右繞,好不容易穿過天壇來到天安門廣場附近,但是卻怎么也擠不進廣場中間去了,因為廣場上全是革命群眾和學生。他們只能遠遠地看見高聳的天安門。在毛主席出現(xiàn)在天安門城樓上時,他們只能聽到震耳欲聾的“毛主席萬歲”的歡呼聲,看到四周飄揚的紅旗與歡欣跳躍的人群,直到下午接送車把一路歌唱的他們從天安門廣場接到中國科技大學校園內(nèi)住宿。到現(xiàn)在七十多歲的大哥,說起上世紀六十年代去了北京,又見了毛主席,他的激動心情還是難以平靜。
大哥去了北京,又見到毛主席,不知學校反應如何,但全村人都很羨慕。記得大哥回來時正是收秋種麥的時候,他穿著還是離開家鄉(xiāng)時的一身軍裝,只是胸前多了一枚閃閃發(fā)光的毛主席像章。我不知道大哥從北京帶回來了多少毛主席像章,除給我們兄弟姐妹每人留了一枚外,凡是來我家的大人他都送一枚,這枚毛主席像章到現(xiàn)在我還保存著。從那時起我就憧憬著有朝一日一定要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門。
當我有機會去北京時,已經(jīng)是我擔任中心衛(wèi)生院院長五年后的1991年3月份。那一次,我不僅到了北京,還進了人民大會堂、中國軍事博物館,進了毛主席紀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遺容,又去了中南海毛主席的居住地豐澤園,更讓人激動萬分的是登上了北京天安門城樓。
1991年春節(jié)過后,縣衛(wèi)生局長說,接到平?jīng)鲂惺鹦l(wèi)生處的通知,3月3日全市所有的縣級醫(yī)院院長、中心衛(wèi)生院院長將由行署衛(wèi)生處統(tǒng)一帶隊去北京參加衛(wèi)生部舉辦的第一期等級醫(yī)院評審培訓班,名單上有我。接到通知,心情還是很激動的,臨走之前的晚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睡。
初春的北方,天氣還有點寒冷,柳枝剛剛冒出翠芽。這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也是我第一次坐飛機從咸陽到北京,那時作為鄉(xiāng)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的院長,我是最年輕的。我們一行8人在縣衛(wèi)生局周科長的帶領下先到西安,翌日早上6點到咸陽機場,然后乘飛機在山西太原稍作停留后,于上午十點多到北京,空中大概一個半小時,真快!
衛(wèi)生部舉辦的培訓班在北京石景山的蘋果園,也就是一號地鐵的起始點。我們是按通知上的乘車提示到蘋果園的一處賓館并入住。不知是會議的安排,還是衛(wèi)生部的領導覺得我們大多來自鄉(xiāng)鎮(zhèn),只要我們上午參加會議,下午討論。事實上,下午我們所有參會者都結伴游了北京的主要景點,我們大概用了十個下午游覽了故宮、北海、頤和園、動物園、八達嶺長城、居庸關、十三陵及水庫等處。
全國第一屆醫(yī)院等級培訓班的開班儀式是3月3日早上八點半舉行的,出席培訓會的有國家衛(wèi)生部部長、副部長及科教司的司長,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衛(wèi)生部的領導。下午的會議結束后,司長說:“3月5日早上由衛(wèi)生部組織所有參會人員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登天安門城樓、參觀人民大會堂、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主席遺容、去中南??簇S澤園,最后是登天安門城樓?!闭f實話,一天之內(nèi)能參觀這些著名的景點,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少年時的夢想即將成真,真的很激動,現(xiàn)在想起來,真要感謝衛(wèi)生部的領導和科教司的領導。
3月5日早上五點多,天還沒有亮,我們與全國各地數(shù)百名參會者在衛(wèi)生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乘十幾輛車從石景山蘋果園出發(fā),先去看天安門升國旗,然后進毛主席紀念堂瞻仰了毛主席的遺容。在帶隊領導的帶領下,我們隨著人群依次向敬愛的毛主席漢白玉塑像前敬獻了一束鮮花,然后逐個參觀了各個大廳。說實話,瞻仰紀念堂時只能腳步緩慢前行,不能停步。從紀念堂出來,我們又進入了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和中國軍事博物館都很輝煌,我們也是邊走邊看,照相機一律不能帶入,也不準拍照。據(jù)衛(wèi)生部領導講,我們這一期都是從大西北來的,非常有幸能參觀一次一代偉人毛主席居住過的豐澤園。進豐澤園我們是在工作人員帶領下進行的,只能看,不能拍照和撫摸。
我們作為大西北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的小醫(yī)生,能夠看看毛主席生前所住的地方還是很幸福的。豐澤園位于中南海西北側,進門東側有一院落,門廳匾額上寫著菊香書屋,里面的四合院紫云軒,是開國領袖毛主席的居住地和辦公室。上世紀八十年代這里每周五才對外開放一次。菊香書屋位于北京中南海豐澤園內(nèi),建國初年為毛澤東寓所。
那時沒有導游,衛(wèi)生部邀請了專門的解說員給我們一行講解,我們一行500多人分10組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聆聽著她富有磁性的聲音介紹:從1949年入住至1966年8月搬走,毛澤東的全部活動幾乎都在菊香書屋。豐澤園作為毛主席建國后的住所,是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滴趸实墼诳滴跄觊g創(chuàng)建了豐澤園,他希望通過豐澤園的名字表達對國家豐收、人民富裕的祈愿。這一寓意由乾隆親自題寫的“豐澤園”匾額所體現(xiàn)。乾隆還親自為豐澤園撰寫了一首詩,表達了他對豐澤園的期待。從乾隆的題詩中可以看出,豐澤園的命名寓意是為了祈盼國家進入一個太平盛世,維系社會和諧。這座庭園中的每一個角落都體現(xiàn)了帝王之氣和典雅之美。紫云軒就坐落在豐澤園內(nèi)。
據(jù)介紹,“毛澤東一踏進菊香書屋,便決定把自己居住的房間兼辦公室確定在北房紫云軒。毛澤東是詩人,對李白的詩非常喜歡,自然知道李白‘西關乘紫云’的詩句,也清楚‘紫云’的寓意,這大約是他把自己的居住處確定在紫云軒的緣故?!?br />
菊香書屋里有毛澤東的書房、藏書室,存放著大量毛澤東的書籍。他的臥室和辦公室里也擺放著他大量的書籍。毛澤東逝世后,工作人員整理毛澤東在這里的藏書,初步統(tǒng)計有近十萬冊。一生喜愛簡樸的毛澤東,對書籍卻多多益善。他逝世后,中央成立了一個由多人組成的整理毛澤東藏書的小組,他們完成編制毛澤東藏書目錄,用了整整三年時間。
下午三點,我們在衛(wèi)生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依次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在進到天安門入口處的時候,衛(wèi)生部的工作人員先是講了注意事項,所有隨身帶的包一律放在車上,只能帶相機,進行了安檢。在新中國成立42周年之際,我能夠登上天安門城樓,來到當年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地方,來到毛主席和國家領導人檢閱游行隊伍和接見革命群眾的地方,來到大哥當年接受檢閱和見到毛主席的地方,應該說那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天安門城樓平臺的四角各有哨兵,他們穿的是藍色的工作服,經(jīng)過他們時我們莊重地向他們行了注目禮,哨兵還禮后,我們也小心翼翼地順著箭樓的甬道從西往東緩緩地瀏覽著面前的景色。當我們站在城樓上,向天安門廣場遠眺時,心潮是那樣激蕩,眼界是那樣遼闊,頓感藍天白云爽風輕,廣場寬闊放光明,雄偉建筑潤眼簾,到處彩旗獵東風。西側的人民大會堂,莊嚴肅穆;東側的歷史博物館,古樸典雅;正前方是毛主席紀念堂,嶄新亮麗,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和群雕的襯托下更顯莊重和親切。
雖然在天安門城樓上觀賞的時間不足十分鐘,但就在這短短的十分鐘里,我還是讓隨行的王院長給我抓拍了一張站在當年毛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地方的照片,現(xiàn)在仍然放在我的書柜里。在城樓上我們抓住每一分鐘的機會,俯瞰了天安門廣場上攢動的人群、長安街上車流如龍,腳下的五座白玉石橋、金水河、肅穆莊嚴的華表、英俊瀟灑的武警戰(zhàn)士、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軍事博物館,也照了好多照片。
我知道天安門城樓威嚴而莊重,因為它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我們國家的精神象征。在它的庇護下,我們走過了風風雨雨,迎來了美好的今天……
三十多年過去了,兒子一家也在北京工作多年,我每年都會去北京一趟,長居短居不定,每次都要到天安門去看看。每次仰望天安門,30多年前登上天安門城樓的情景總會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每次我都產(chǎn)生一個心愿:讓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作為一個小小的醫(yī)生,此生能登上天安門,這一切都在告訴我:此生幸哉!
2024-01-12
我登上了天安門城樓(散文)
https://www.meipian.cn/4zxohwun
![江山編輯部](http://bbs.vsread.com/bbsuploadimg/2017-12-07/20171207100814_2135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