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沉船往事(散文)

編輯推薦 【東籬】沉船往事(散文)


作者:永豐人 童生,733.2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80發(fā)表時間:2025-01-04 05:33:41

仁慈抓到這條六噸水泥船是致命的錯么?
   這條大船,是全村的一個風景,榮耀得很。
   這條六噸水泥船是縣水泥制品廠生產(chǎn)的。它船頭尖,靠邊方便,拖拉機開著上下不用跳板;說起來是六噸的量,裝個七八噸,一點不在話下。它船骨好,載一船糧食去賣,擠在滿眼的糧船港里,只要有縫,使船的力氣足,都能響當當?shù)仨樌堪?。那年,仁慈剛好從隊里分到這條船,他帶領(lǐng)八戶人家去賣麥,扒開人家船尾,使他的“坦克”六噸船往里直插,船艄公拼命搖著擼,來了精神,只聽見船與船“咔、咔”的摩擦聲,船靠岸了,最邊的兩條船樁也擠松漂著。仁慈很光榮,縱使六噸船兩邊有著深深地摩擦痕,他也認定這樣給他很漲臉。仁慈聳著肩,扛著糧更起勁。
   想不到的是,這條船還真的也有老的時候,老了就出毛病,使著就不那么靈敏了。
   村莊里的人就是這樣,一年四季,春種夏耘秋收冬藏地過著。那塊地莊稼黃了,該施些肥,那家又傳來訓孩子的聲音,估計又是闖禍了,常用釘耙大鍬松了,用斧子輕輕地敲一下??赡菞l六噸水泥船就這么不聲不響地拴在永東河邊,春雨綿綿時,剛好給三艙塞牙縫,梅雨滂沱三艙積滿時,才見仁慈找來攉锨,趁雨停刮盡。至于秋霜冬雪時,仁慈才懶得管它呢。船就是一個無法搬走的存在,必須去照看一下。
   總之,這只“坦克”船一年又一年地載著村民們?nèi)ダU公糧,它做出的貢獻足夠大,大伙兒都感激這條船。
   哪知,那年正是仁慈最心煩的時候,它還是出事了。
   五畝地的小麥,在烈日當空中,滿目金黃,不請自來的布谷鳥準時在村莊上空盤旋。仁慈的母親患重癥躺在家里,等待發(fā)榜的女兒在家看著。村里醫(yī)生說老人就在這幾天。可到手的莊稼又不能不收,仁慈一家的心就這么糾結(jié)著。
   五畝地小麥分別種在面前蕩、北灘子、新圩子。仁慈把焦慮化作動力,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搶。他本來就是村里種田能手,割麥更不在話下,只見他走到面前蕩的責任田邊,朝手掌心里吐了口唾沫,雙掌使勁一擰,取出鐮刀,彎腰開鐮,他要一鼓作氣干個利索。右手揮起鐮刀,左手摟過一把麥子,只聽“嚓嚓”麥秸迅速離地。妻子在另一塊麥壟上,似乎和他比賽,彎腰、揮鐮、捆把、打腰……
   夫妻時不時抬頭互相望一眼,這就是在鼓勁,仁慈懂得妻子。
   傍晚時分,二畝八分的麥全部放倒,仁慈捶了捶后背,直了直腰,伸了口氣,拔起叉在圩埂上杈,又開始將滿地的麥把往六噸船上挑。
   麥把被仁慈挑平了三艙。其他堂兄弟也趕來幫忙挑把。仁慈讓兄弟們盡量將麥把往船艄運,他心里計劃著:力爭五畝地的麥把都裝上船。
   仁福卸下肩的麥把,擦了把額頭的汗,對正在堆把的仁慈說:哥,看來還真有齋飯吃呢,今年你這麥把這么沉呀!其實兄弟們聽了這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也趕緊收住話題,上岸繼續(xù)挑麥把。
   剩下最后面前蕩的八分地麥子未割完。烏云急匆匆地布滿天空,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式。仁慈夫婦頭不抬,腰不直,努力地割著。好在這塊地面積不大。待到第一滴雨落下時,仁慈以為是自己的汗珠呢。
   一個驚雷把正在撐著堆滿麥把船的仁慈嚇了一大跳。巨雷一個接著一個,大雨如注,此刻仁慈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趕緊將船撐到門口。
   待他一身落湯雞回家時,家里傳來一片哀嚎。
   這雷聲,原來是為了送走母親?。∧赣H走了。村里老輩人說,母親走得很是有福,天都流淚了。停泊在河邊的六噸春大船也在承受著雨水。
   鄉(xiāng)諺說:喜事叫,白事到。就是家有喜事時,需要主家邀請上門吃酒,而白事,要求大家主動上門幫忙,祭奠亡去之人。聞訊的宗親們都涌來,幫忙安頓。年輕的主動要求跑腿報信,年長的積極安排相關(guān)事宜。
   仁慈身披孝服,跪在母親靈柩前,焚燒紙錢,恭候前來祭奠的村民們。
   第三日,該是母親出門的日子,哀傷思念的樂曲響起,嗩吶在村巷邊響起,喉嚨沙啞的仁慈麻木地聽從安排,女兒提著桅燈,手持孝棒走在前面,扶柩的村民跟著,他們一眾人緩緩沿著永東河邊路走著。
   隊伍中,不是誰喊了聲——沉了。此刻領(lǐng)頭的女兒口袋里手機震動了一下。事后,才掏出手機看到:恭喜你順利通過考試。
   停泊在永東河的六噸船堆著滿船的麥把,終究敵不過三天的暴雨的襲擊,船艄慢慢漏水沉沒。仁慈只注重船頭,未料船艄也曾碰撞,也沒去注意。
   但是,打那以后,仁慈像換了個人似的,容光煥發(fā)起來。我猜:是不是應(yīng)了喜從悲中來的古話。
   仁慈有時候就坐在沉船的岸邊,一坐就是半天,反正農(nóng)閑沒有事。這么大的船,就這么沉了,很多事無法解釋,人走了,船沉了,日子還要過,仁慈想,什么時候能再買一條船……
   用船送糧,好像非他不能。是的,仁慈感受到為鄉(xiāng)親們送糧的快樂,獨一無二的快樂。
  

共 187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文章短小精悍,圍繞六噸水泥船的命運展開。這船既承載著本文主人公仁慈和鄉(xiāng)親們的生產(chǎn)勞動情況,又牽扯著與仁慈家里發(fā)生的一些變故。文章的內(nèi)容充滿了戲劇性,讓人感嘆。先寫因為船的種種好處,仁慈引以為傲,這樣的伏筆為后來的沉船做了鋪墊。文章的人物形象比較豐滿,仁慈對船的重視躍然紙上。仁慈在麥收時的勤勞拼搏,面對母親去世后的悲痛,作者都寫得十分細膩且有畫面感,顯示作者有一定的寫作功底。文章語言質(zhì)樸自然,貼近生活,具有很濃的鄉(xiāng)土氣息,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結(jié)尾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好文,感謝老師投稿東籬,希望精彩繼續(xù),祝老師在新的一年里收獲更多的作品!【東籬編輯:紅花草】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1-04 06:02:27
  全文以水泥船而展開,短小精悍有畫面,貼近生活有情感,有很濃的鄉(xiāng)土氣息。好文,學習了,祝老師新年快樂!
回復1 樓        文友:永豐人        2025-01-04 15:33:46
  辛苦編輯老師,也許鄉(xiāng)村就是這樣,喜從悲來,
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04 08:35:21
  大船,是仁慈的命根子,但遇到了事,沉船可能在仁慈看來是必然。船沉了,希望還在,仁慈為鄉(xiāng)親們送糧的往事成為他的美好回憶。農(nóng)民有一條船,這是多么讓人興奮的事,但管理不到位,還是沉了,可惜。農(nóng)民的力量,往往脆弱。這個文章給人很多的思考。
懷才抱器
回復2 樓        文友:永豐人        2025-01-04 15:37:02
  謝謝懷才老師,鄉(xiāng)村就是這樣,值得思考的更多,遠比繁花似錦的要簡單得多,鄉(xiāng)村要活著.活著,為什么?那就是堅持寫作的原因。因為咱就是鄉(xiāng)村人。
3 樓        文友:永豐人        2025-01-04 15:47:26
  麥事寫到4 2篇時,感謝東籬一路陪伴。
喜歡說一些鄉(xiāng)村故事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