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黃花山游記(散文)
? 黃華山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林慮山主峰東側(cè),每年仲春,連翹花競相綻放,滿山黃花夾帶著桃花的香氣沁人心脾。一到秋天金色的菊花燦爛如錦,又是一副多彩畫圖,故古人有天工開圖之美譽(yù)。
? 黃華山我過去也曾登臨幾次,只不過來去匆匆,只窺得一鱗半爪,總覺得如飲美酒,意猶未盡。再則與眾人游不敢逞強(qiáng)緊走慢趕,往往不能盡興。如果有美景錯過,也覺得辜負(fù)造化。也許本人喜歡游山玩水,常常樂此不疲,所以總想重游故地。
? 原計劃十一月五日,趁星期天自己有空妻子無事,正好以慰前幾次的遺憾。誰料到十四日夜晚風(fēng)雨交加,天不作美,秋雨綿綿,頓覺失望!大概十五日中午,雨停了,云仍徘徊。但泛黃的樹葉卻滿地都是,一陣風(fēng)過,落葉便打著旋轉(zhuǎn),跳著舞,成群結(jié)伴的好似跳水運動員,享受著葉落歸根的美感??粗覠o精打采的樣子,妻說:“想去,下午就能去,我看了天氣預(yù)報,雨沒有了”。?
?下午兩點下午,我們驅(qū)車向西奔黃華。此時東邊已經(jīng)有了亮光,西邊依然陰云籠罩,太行山把頭埋進(jìn)云里,半山腰云氣升騰。透過車窗我對妻說:“此時觀天地猶如太極,怪不得古人說天圓地方,我們此時就像在一個巨大的蒙古包里旅行,天地分不清彼此,太行山就是大戶人家垂落的流蘇,又似一幅壁畫。”妻說:“你看天上的云,向東南疾飛,考考你看云識天氣的知識。你平時老是吹噓自己學(xué)富五車,今天用農(nóng)諺說明白。”諺語說:“云往南,水漂船;云往東,一場空。今天你難為我了。”
? 車行到了紅旗渠岸上,離太行山更近了。遠(yuǎn)遠(yuǎn)望見太行閣,我不僅感慨萬千,林州一大半風(fēng)景都在紅旗渠 岸上,林州的一大半財富都在紅旗渠里。當(dāng)年的祖輩父輩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著肩挑手扛,鐵鍬、鐵錘、鋼釬等簡單工具,沒日沒夜的戰(zhàn)天斗地,用血和淚創(chuàng)造了人工天河紅旗渠,令世界矚目,改變了林州一窮二白的惡劣生存環(huán)境,給我們留下了紅旗渠精神這樣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多么令人感嘆的呀!我們不能躺在這種財富里睡大覺,我們應(yīng)當(dāng)有趕超先輩們的雄心壯志。黃鶴樓因為崔顥寫的黃鶴樓而聲名鵲起,滕王閣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揚天下,這太行閣又會因為林州的誰而名垂千古呢?
? 小汽車在黃華神苑的大門口停下來,此時 游人很少 ,剛下車頗覺有些寒意。緣路而行,不覺大吃一驚,前幾次來時,對往山里的路頗有微詞,此次登山,路煥然一新,漆黑的柏油路直通山頂,我不覺伸出大拇指點贊?;赝仙缴n翠,狀若饅頭,其下有溝,溝水歡快,泠泠作響,亂石亂臥,千百形狀,山風(fēng)呼嘯,松濤起伏,如老婦低語,如孩童夜泣,不覺驚喜。路左下有藥王廟,西有翠竹,南植古松,中間有石頭路穿行,未有百米,就是覺仁寺,也稱下寺。紅磚院墻,古木大門,拾級而上,里面是個四方大院。進(jìn)的大門,左有鐘樓,右有鼓樓。堂屋屋是大雄寶殿,及諸位佛家弟子;南面是觀音及一眾菩薩;正對大門有一座香爐,很是高大。院中有幾棵古樹,依然茂盛。此寺源遠(yuǎn)流長,始建于隋朝,興盛于元朝,歷史上與少林寺同宗齊名,為佛家圣地。此地依山傍水,藏風(fēng)聚氣,四面環(huán)山,前有一大片空地。門外有一棵百年銀杏樹,古木參天,枝葉茂盛,上面有成千上萬挑紅綢,是有名的許愿樹。
? 出下寺大門向左有磚鋪小道,未幾可走到柏油路。路左是山溝,路右是大山山體,山上是一棵挨著一棵的樹,大的約有碗口粗細(xì),走著走著,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人工修建的走廊,這些走廊貌似簡單,實則極具匠心,偶有幾處小景,頗有可觀之處。走廊盡處 ,轉(zhuǎn)過小彎,迎面是黃華水庫和一座大山,北面山腳下有一個石臺階,臺階兩邊是彩旗飄飄,臺階上面就是中寺。中寺在半山腰,是個典型的四合院,面積不大,里面主要有兩尊大神,一位是千手觀音,另一位是趙武靈王。我對千手觀音知之甚少,但對趙武靈王卻心懷崇敬。趙武靈王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歷史人物,一個能夠打破傳統(tǒng),適時創(chuàng)新,通過胡服騎射,使趙國一躍成為軍事強(qiáng)國的國王。據(jù)說趙武靈王在此聚眾商議改革之事,此等人杰曾暫住于此,令人震驚。
? 中寺出門,向南有一條小道,向上行二十幾米,就到了黃華水庫,水庫后面是上寺,黃華水庫是一個不錯的景點。站在水庫向東望,東部豁口處,就是林州市區(qū),一排排樓房鱗次櫛比,此時此刻,谷中昏暗,向外展望林州市金光燦燦,猶如仙境,游客無不稱奇。提到黃華水庫,前幾次來時水庫幾乎干涸,近處野草叢生,這次來看,水勢浩大,風(fēng)過之處,細(xì)浪遠(yuǎn)行,水鳥不驚。
? 上寺是個地地道道的道家神仙集合地,前院是黃華老奶奶和道家諸位神仙。地基是整整齊齊的石頭砌成,房屋是磚混結(jié)構(gòu),正殿是仿古的卯榫建筑,雕梁畫棟,琉璃瓦脊古色古香。里面有兩位神仙我覺得很是新奇,一位是關(guān)公,一位是包公。關(guān)公素以講義氣而聞名天下,包公則是鐵面無私主持正義的化身??磥硖斓夭蝗室匀f物為芻狗,也需要修正,也需要與時俱進(jìn),在人們千呼萬喚中包公關(guān)公也走進(jìn)了神仙班列。古人云:“天聽自我民聽”,神仙都注重民間的呼聲,那么人間更需要諦聽民聲了。后院是個兩層樓,是妥妥的現(xiàn)代建筑。二層有一個抄手走廊連接起來,四通八達(dá)。后院邊墻就是山體,站在房內(nèi)就可以看到山上的各種各樣的樹。
? 后院左側(cè)是一片空地,站在其上,南面黃華水庫盡收眼底,北面有個景點叫玉皇頂。通天閣直通其上,是大理石臺階,大約有兩百四十幾個,臺階兩邊大理石護(hù)欄,石護(hù)欄上雕刻著十二生肖,一個個栩栩如生,上面是玉皇閣,里面供奉著道教里面最大的神仙叫玉皇大帝。玉皇閣是個四合院,里面除了焚香爐外,還有一棵大樹,樹上有個大鐘,時有游人撞鐘,鐘聲不絕于耳。且撞鐘有寓意,一到十寓意不同,比如一聲是一帆風(fēng)順,十是十全十美。看到有人撞鐘,妻也來了興趣,撞了六下,然后攛掇我也試一試,我撞了九下,妻鼓勵我再撞一下,我停了下來。妻不解,說:“為什么不十全十美?”我回答說:“人生不如意十八九,誰能夠十全十美?”妻笑而不語。
? 看看天色,的確不早,看來要把全部景點游玩已經(jīng)不可能了。遂與妻高高興興回去,期待著下一次把黃花山看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