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春】鄰里之間(散文)
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里有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币馑际钦f;“不要因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比撕腿酥g相處,不管是什么樣的關系,心存善念互相理解和幫扶,就是很快樂的事?!}記
(一)
寒風凜冽,樹葉凋零,雖然這個冬天沒有下雪,卻也是寒氣逼人,凍的人瑟瑟發(fā)抖。張鳳君是個閑不住的人,自從忙完秋收秋種以后,就來到了城里給兒子兒媳婦們做飯,打掃衛(wèi)生,接送孫子上學放學。每天都是忙的不亦樂乎。她脾氣好,性格直爽,和小區(qū)里那些一起來看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都能聊一會,每天嘻嘻哈哈的過得倒也快樂。
可是最近她的心情老是不順,被同樓層的中間戶搞得說不出來的郁悶。她兒子家的樓房是兩梯三戶,二十六層高,電梯一大一小,每天接送孫子上下學都很順利,從不擁堵。可自從中間戶的鄰居家來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以后,似乎打破了原有的寧靜與安逸。
這個鄰居老太太每天都在接送學生的時間段出門,推著一輛破舊腳蹬三輪車,穿著一身洗的掉色的黑保安服,還戴著一頂黑色的平頂帽,花白的齊耳短發(fā)倒規(guī)矩,緊緊貼在耳后,一臉的皺紋讓人看不出是老頭還是老太太。她每天都去翻樓下的垃圾桶,撿拾各種各樣的廢品,把她的三輪車塞得滿滿當當。每天只要和她遇見,你就只能等下一個電梯,,誰也擠不進去。破三輪車總是把電梯塞得滿滿當當,而且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就連打掃衛(wèi)生的大姐也是很無奈。時間長了,大家伙就都有意見。可也沒有辦法。
張鳳君因為這個鄰居老太太的行為和邋遢心里憋著一股氣,從不和她說話。有一天特別冷,張鳳君騎著電動車送孫子上學,順便把家里的倆袋垃圾捎下樓??汕?,那個鄰居老太太又把大電梯占用了,她只推車進了小電梯,電動車勉強進去,到了樓下,那個和她從沒說話的鄰居老太太伸手把張鳳君掛在電車把上的垃圾摘了下來,說;“我正好去垃圾桶那里,給你把垃圾捎過去吧?!睆堷P君突然一愣,連忙說:“這多不好意思啊,謝謝你啦?!蹦莻€鄰居老太太笑了笑,推著她的三輪車走了。張鳳君因為著急送學生,也就騎車走了。
可是通過這件小事以后,她不在反感了鄰居老太太,人家外表邋遢,也是有熱心腸的。她想。
后來,張鳳君和鄰居老太太閑聊時才知道,老太太的兒子兒媳半年前離婚了沒有孩子。兒子為了多掙錢,去了上海打工。老伴去世多年,她一直在農(nóng)村生活,這是來給兒子看家的。因為沒有掙錢能力,也不舍得閑著,總想著撿廢品掙些生活費,能給兒子省點是點。還盼著兒子能早點說個媳婦回來。
張鳳君突然覺得自己太小氣了,把別人看低了。自己不也是農(nóng)村人嗎?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都只是表面光鮮罷了。于是,每當兒媳婦訂的快遞到了,她都會把紙箱子放在中間戶門口,有時候她也發(fā)現(xiàn),自己放在門口的垃圾袋不見了,就知道一定是老太太給捎下樓了。
(二)
城市人口多,雖然樓上樓下的都不認識,也不打招呼甚至人情來往都沒有,但也總是不經(jīng)意間有交集的。
這天,張鳳君剛接孫子放學,在電梯里突然遇見一只黃白色的長毛大狗,足有六七十公分高,且身體長,很健碩,樣子特別兇猛。嚇得孫子直接藏在她的身后,不敢看那只狗。而狗的主人是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也沒栓狗繩,就那樣不管不顧地進了電梯。
張鳳君當時也是有些害怕,緊緊抓住孫子的手,就盼著快點到家。那只狗呲牙咧嘴的瞪著,好像她們一動彈就要撲過去,真是有點驚心動魄。好歹順利到家,孫子說:“那只狗太嚇人了,奶奶,咱們下次可不要遇見它了,萬一咬咱們咋辦?”張鳳君也是有些后怕,等兒子下班回來,和他說了這件事。
兒子說:“這可不行,咱們小區(qū)里有規(guī)定的,不讓養(yǎng)大型犬類,這是沒有事,要是真出事了,后悔都來不及?!敝?,兒子去了物業(yè)反應情況,經(jīng)過調(diào)查監(jiān)控取證,養(yǎng)狗的是六層東戶,物業(yè)當即給狗主人打了電話,批評并教育他。
誰曾想,這個養(yǎng)狗的小青年大言不慚地說:“我養(yǎng)狗咋了,礙誰的眼了?我有養(yǎng)狗證,還有疫苗接種證明,還有衛(wèi)生清洗證,還有寵物證。我的狗是被馴養(yǎng)的,根本不會咬人!”物業(yè)辦公人員一看狗主人這么不講理,也是毫無辦法。
這件事驚動了整個樓層,很多人都出來了,大家伙都很氣憤,說這個養(yǎng)狗的年輕人不講功德,:“你的狗不栓繩,還是大型犬,無論你有多少個證,我們都不同意!如果你不聽勸,大家伙只有報警了!“
還是人多力量大,這個養(yǎng)狗的小青年在各位鄰居們的譴責下,不再囂張跋扈,答應了一定注意并改正錯誤。從那以后,這個養(yǎng)狗的雖然沒舍得把狗賣掉,但每次出門遛狗都拴了繩子牽著,而且還給狗戴上了籠頭,只在晚上人少的時候才出門遛狗。
當隱患還沒發(fā)生的時候,有人出頭帶領大家伙及時止損,堅持正義,讓小區(qū)里的人們更加融洽和諧,平安快樂,鄰里之間更加融洽,這才是真正的生活的意義!
(三)
小區(qū)里有一戶人家要辦喜事,于是,在業(yè)主群里發(fā)了一個公告,說:“先給各位鄰居們道歉了,明天我家要辦喜事,清早放鞭炮可能會影響大家睡眠,所以提前告知,對不住了!另,如有時間的可以前來吃喜糖,喝喜酒,并請您的車輛加入接親隊伍,我不再租婚車了,大家一起來熱鬧熱鬧?!?br />
張鳳君的兒子明天正好歇班,問她:“娘,你說這事咱們幫不幫?”張鳳君笑了,說:“幫,你幫助別人了,自家有事才不會做難。再說這個鄰居能處,首先考慮到了別人,然后道歉說明情況,也是有良心的好人家?!?br />
第二天一早,婚車隊伍排了好長好長,足足有四十多輛,看見車頭看不見車尾,著實是熱鬧非凡!更是這個小區(qū)最熱鬧的婚禮。真應了《論語》里的那句話:“德不孤,必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