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暖】粥暖,情暖(散文)
一
“臘八,祭灶,年夜來到?!泵磕甑霓r(nóng)歷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人們有喝臘八粥的傳統(tǒng)習俗,街頭巷尾處處彌漫著臘八粥的香甜味道,溫情款款,帶著滿滿的年味撲面而來。
“臘八粥”是臘八節(jié)當之無愧的主角。它是用五谷做成的集萬般寵愛于一身的中華傳統(tǒng)美食。記憶中,臘八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忙碌著煮臘八粥,村里熱鬧得似過年一樣。女人們會在五更天起床,在廚房里忙忙碌碌開啟新的一天。她們會用江米、紅棗、蓮子、紅豆、黑豆、花生等多種食材放在一起煮,熬成一鍋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然后,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喝粥,吸溜吸溜,心滿意足,滿口生香。每一口都是“五谷豐登”,預示著生活過得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香甜的臘八粥,是寒冬里的一道甜而不膩的美食,真是暖胃又暖心。
臘八粥的來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說是赤豆打鬼的故事,有人說和朱元璋有關,也有說是為了懷念民族英雄岳飛。至于哪一個更可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小時候聽父親講過朱元璋和臘八粥的故事。元末明初,朱元璋小時候家里非常貧窮,他不得不到財主家去放牛,掙錢補貼家用。一次過獨木橋時,牛蹄子打滑摔壞了牛腿,老財主很生氣,認為朱元璋貪玩,沒有把牛照顧好,便惡狠狠地把朱元璋關進了小黑屋。寒冬臘月,朱元璋缺吃少喝的,感到又冷又餓,孤獨無依。忽然,墻角竄出的一只老鼠引起了他的注意,朱元璋想:這只老鼠吃得肥頭大耳,必定藏著一些好吃的。順著洞里往里掏,朱元璋竟然從老鼠洞里掏出一些米啊、豆子啊等五谷雜糧,這讓他喜出望外,把這些東西扔到鍋里一起煮著吃,美美地享受了一頓人間“美味”。
古人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了明朝,坐穩(wěn)了江山,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吃膩了宮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忽然想起曾在落難中吃的那碗雜糧粥,便讓御廚為他煮一鍋雜糧粥喝,因為那天正是臘月初八,他決定把以后每年的臘月初八定為“臘八節(jié)”,把吃的雜糧粥命名為“臘八粥”。
從此,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民間就流傳開來。
二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時候由于生活條件差,家里的飯桌上不是玉米面饃就是紅薯饃,就盼望著過年時能吃上好吃的,解解饞。一喝臘八粥,便覺得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濃了,心中便有了希望和盼頭。
母親每年的臘八節(jié)都會為我們熬制一鍋軟糯香甜的臘八粥。提前幾天,母親會準備好紅豆、黑豆、大米、小米、薏米、蓮子、紅棗、冰糖等各種食材,怕米和豆子里面藏有石子硌了牙,母親會細心地把它們倒在簸箕里,挑了又挑,揀了又揀??梢哉f這些食材都是母親精挑細選出來的,顆顆都是“精品”。
為了便于熬制,她會在頭一天的晚上,就把這些五谷雜糧及干果在水里充分地浸泡。在那些食材中,紅色的是紅豆、紅棗,白色的是蓮子和大米,黃色的是黃豆和小米,黑色的是黑豆和黑米,既營養(yǎng)豐富,又講究色彩搭配,泡在水里粒粒透亮,顆顆晶瑩,看著就讓人有食欲。
早晨起來,把這些準備好的材料倒入鍋內(nèi),加入適量的清水,便天始點著火燒鍋,水開之后火就不能燒得太旺了,變大火為小火,慢慢地熬制。為了防止粘鍋,需要不停地邊熬邊輕輕地用大勺子進行攪拌,只有精心熬制,才能做出香甜美味的臘八粥。隨著鍋里熱氣蒸騰,粥香味道便自由地擴散開來,在空氣中飄蕩,經(jīng)久不散。
等熬制成粘稠狀,就可以盛出來喝了。小小的廚房里飯香陣陣,充滿了人間煙火味。我們兄妹幾人一人端著一碗臘八粥,大口大口地喝著,里面的豆香裹著米香,味道別提多誘人了。歲暮天寒,在寒冬臘月里能喝上一口臘八粥,再就上一口翠綠爽脆的臘八蒜,真是美味可口,溫暖愜意,讓人唇齒留香,幸福感滿滿。母親把她滿腔的愛都融入到粥中,看著我們喝得開心,母親感到很欣慰。
“八寶連情鍋里裝,紅紅爐火煮柔腸。遍嘗粥鋪千家店,還是娘盛那碗香。”宋代詩人寶寅的一首《臘八粥》讀來如沐春風,觸人心懷。不僅是美味的粥暖,還有真摯的情暖,因為母親煮的臘八粥是人間至味,無可替代。濃濃的臘八粥,藏著母愛的溫暖,還有扯不斷的親情的味道。
母親是2018年的臘月初十離世的,她過完了生命中最后一個臘八節(jié)。那天我學著母親的樣子,為病床上的她熬制一鍋軟糯香甜的臘八粥,將飯端到她的床前,一口一口地喂到母親嘴里,一向吃飯很少的母親那天竟然喝得津津有味。我對母親說:“臘八過后,春節(jié)快要到了,春天就要來了,快快好起來?!蹦赣H點點頭,眼睛里充滿了對春節(jié)的熱切期待。
母親是最慌著過年的,我知道她對世間,對我們兄弟姐妹有萬般不舍,但她終究是沒有等到那年春節(jié)的到來。她把悲傷留給了我們,一年又一年,每到臘八節(jié),就會想起母親親手熬煮的臘八粥,味道獨特,讓我回味無窮。原來,母親并沒有真正離開,她永遠地活在我綿長無邊的思念里。
三
今天是臘八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大街小巷依舊飄蕩著臘八粥的香甜味道。
生活不能缺少儀式感。這些年來,每年的臘八節(jié),我都會懷著一顆虔誠的心,精心煮上一鍋臘八粥,有對母親的懷念,也有對美好春天的期盼。今年也不例外,我準備為家人熬制一鍋美味的臘八粥。先去超市準備一些煮粥用的食材,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市場上各種食材應有盡有,琳瑯滿目,看得人眼花繚亂。我搭配了自己喜歡的幾種五谷雜糧和干果,必不可少的有糯米、紅豆、小米、花生、紅棗、百合、蓮子、冰糖、桂圓等。
回到家后,我先把這些食材泡在水中幾個小時,讓它們變得又胖又軟,更容易煮爛。我把浸泡好的食材放在鋼筋鍋里,加入一些適量的水,用大火先把鍋里的東西煮開,接著轉(zhuǎn)小火慢煮,慢工出細活,否則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會煮糊的。慢火,可以讓食材慢慢地燉,讓營養(yǎng)融在水中,并不時地用勺子進行攪動,以防粥太稠了粘鍋。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候的熬制,臘八粥終于變得濃稠了,打開鍋蓋,香氣四溢,讓人饞涎欲滴。
我給愛人盛上滿滿的一碗臘八粥,他顧不上粥熱,放在嘴里品嘗,情不自禁地說:“粥煮得真好,恰到好處,軟糯香甜,入口即化?!甭犃怂脑挘乙捕似鹜雵L了一口,粥香在味蕾上彌漫,爽滑軟綿,頓時,五谷的香氣沁人心脾,仿佛這是什么難得的人間美味似的。有人說要想抓住愛人的心,得先抓住愛人的胃。再多浪漫的甜言蜜語都抵不過一碗粥的溫暖,粥飯里有家的味道,更能俘獲人心。
生活是平凡的、瑣碎的。在四季的流轉(zhuǎn)中,不覺已是人至中年,嘗過世間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回歸本真,反而更懷念記憶中的味道。
一年又一年,時序每至臘月初八,必喝一碗暖心的臘八粥,這是一種古老的民間傳統(tǒng),也是飲食文化的美好傳承。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雖然算不上什么珍饈美味,卻可以治愈疲憊的身心,撫平世間的一切創(chuàng)傷和人生的不如意,燃起人們對生活的無限希望。
臘八粥,以人生的悲歡熬制成一碗最暖心的粥香,足以抵歲月漫長。家的味道穿透歲月的光影,猶如一縷和煦的春風溫暖了我惆悵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