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云水禪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暖】那次抑郁(散文)

編輯推薦 【云水·暖】那次抑郁(散文)


作者:單培文 進士,11151.2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81發(fā)表時間:2025-01-08 09:39:57

2022年臘月,寒冬至人間,新冠疫情進入最后尾聲,如回光返照般,瘋狂至極,反撲試圖絞殺它的人類。為避免形勢蔓延,學校放假,學生回家,比以往提早了半個多月。
   為了躲避疫情,逃開第一波的攻勢,我與岳母、兒女一起來到鄉(xiāng)下。鄉(xiāng)下人煙稀少,風景優(yōu)美,空氣清新,是最好的天然屏障,既可以養(yǎng)生怡情,也可以有效阻隔疫情。
   剛到鄉(xiāng)下,兒子已經開始咳嗽,接連不斷地咳,沒有停止的時候,吃了一些藥,并不見好轉,可是沒有發(fā)燒,量了許多次,溫度計都在37.2℃以下。我們覺得,這應該不是“陽”了,早聽說過,“陽”的一大癥狀就是高燒;現(xiàn)在想想,其實就是“陽”了,只是毒性減弱,加之疫苗作用,才使病情減輕。我一邊帶著兒子游玩,一邊負責女兒的作業(yè)。女兒讀初二,即將面臨中考的“五五分流”,學業(yè)緊張,容不得半點疏忽。
   白天,有時艷陽,陽光普照;有時陰雨,烏云沉沉,岳母忙著家務——種菜,燒飯,打掃衛(wèi)生。我較為清閑,負責照顧兒子。兒子讀幼兒園,四歲,正是調皮的年齡,雖然不用抱在手里,但總要時刻看著,避免出現(xiàn)意外。若是危險降臨,一定追悔莫及。他在鄉(xiāng)下,如魚得水,喜歡拿著一把鋤頭,到處鋤地。我覺得這個挺好,反正農村地多,邊邊角角全是土。這里挖挖,那里挖挖,挺合適。雖然有點臟,但至少安全有保障。再說哪個孩子不鬧騰,要是靜悄悄的,不發(fā)出一點聲音,父母又會擔心得心肝亂顫。
   岳母不這么認為。岳母近六十歲,視土地如命根子。兒子跑到那,她就跟到那,阻止到那,嘴里迭迭不休:“這里不能挖的,到時把塝挖倒了怎么辦?”“這里不行的,這些土好不容易運來,都是肥土,不要隨意撥弄到公路上,浪費。”“你啊你,為什么不可以到火爐盆上烤烤火,安安靜靜看會電視,像別人小孩一樣,該多好??!”
   我聽了,有些心煩,額頭皺成一個“川”字,深深的,總是感慨,岳母什么事都好,就是太啰嗦,臟話有點多。她沒讀過什么書,有一些壞習慣,動不動“神經病”脫口而出,每天都要講十幾遍。我跟她講,這地挖一下,沒關系,不要在意,又挖不痛,比看電視好。電視傷眼睛,對孩子視力不好。岳母笑笑,繼續(xù)阻止兒子的行為。
   我忍不住長長嘆氣,像省略號,唉,怎么會這樣?
   兒子“陽”了后,岳母也“陽”了。她成了病號,炒菜、做飯成了我的事。這,我并不覺得有什么,干點家務很正常。農村出身,這些事難不倒我。只是,岳母時不時跑到耳朵邊嘮叨,這個菜要這樣炒,那個菜要少放點油,豆腐要先炸才好吃……我轉過頭,拿著鍋鏟說:“媽,您放心,盡管去休息,我保證弄熟?!彼烹x開,回到客廳,過上一會又來了。
   一天后,我同樣被感染,頭痛發(fā)燒,全身有氣無力,整個人軟綿綿的,眼睛有些睜不開,坐在沙發(fā)上歪著頭就睡著了。以前的冬天,我從來不敢這樣睡,怕感冒著涼。晚上,特別怕冷,鉆進兩層被子依然瑟瑟發(fā)抖,蜷縮成一條蟲子,整整一個晚上沒有睡著,雙腳冰如鐵,一直沒暖和。沒有辦法,我找來電熱毯,鋪在床單下,插上電源,擰亮開關,被窩里才溫暖如春,睡足一個踏實覺。
   到了第二晚,夜幕降臨人間,寒風呼呼吹著,岳母發(fā)現(xiàn)我使用電熱毯,又開始不停嘮叨:“電熱毯容易著火,一定要注意安全?!薄皼]想到,你年輕人這么怕冷,身體比我還虛。”“睡著前,電熱毯記得關?!?br />   我不說話,嘴巴撅起來,有些不高興。她又對兒子講:“不要跟你爸爸睡,電熱毯有電,不要到時觸電。那樣,就見不到媽媽了。”
   這時,岳父從異地打工回來。他已經“陽”過,帶來一些消息,跟同村的人滔滔不絕,講“陽”的系列反應:全身關節(jié)疼痛,沒有一處能幸免,像鋒利的鉆頭在鉆;喉嚨像刀片在刮,干干的,澀澀的,吞唾沫都難受;鼻子徹底被堵死,無法呼吸,只能靠嘴幫助;特別怕冷,穿再多衣服,呆在火爐盆旁都沒有用;沒有食欲,吃什么都覺得苦……那滋味,生不如死。
   我不敢確定自己是不是感染新冠病毒,有些懷疑,有些相信,想著找試劑測一測,開車來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根本買不到試紙,就連普通的口罩都沒有,退燒藥之類藥品,更是告急,已經進入管控范圍。
   我陷入無限的煎熬中,如果出現(xiàn)岳父說的癥狀,該如何應對?不能呼吸,疼痛不止,冷不可擋……恐懼像無邊的黑夜慢慢襲來,將我包裹起來,讓我無處可逃。這樣的情緒似一陣陣寒氣,從腳底注入,慢慢上升,經過五臟六腑,抵達頭腦,駐扎在心里。
   人說,死亡不可怕,怕的是對死亡的恐懼,我深深體會這句話!我想到了死,死了之后,年幼的孩子怎么辦?年邁的父母怎么辦?財產該如何處理……成為一把把懸在頭頂的利劍,隨時可能斬殺下來。
   兒子太小,還未上小學,若是幼年失怙,該多么痛苦。雖說有母親,但父愛的缺失會讓他留下一輩子的陰影,郁郁寡歡,找不到人生的快樂。我看著他蹦蹦跳,不諳世事,一邊咳嗽一邊笑哈哈,真令人揪心。
   我撥通父母的電話。父母在鄉(xiāng)下,雖然十分偏僻,但病毒無孔不入。母親癱瘓在床,又不肯打預防針,我一直擔心她,要是擋不住病毒,感染后身體告急,該如何是好?她能順利度過這一關嗎?天知道。我撥通,母親接起,聽到熟悉的聲音。她告訴我一切都好,父親這些天有些不舒服,不過沒什么大問題。她自己沒感覺異常,照樣吃得香睡得甜。我聽著,一邊慶幸的同時,一邊更加擔心:父親不舒服,可能“陽”了,極有可能傳染給她……
   女兒做作業(yè)時,跟我講:“這些天可真冷???讓人難受?!蔽覇査骸耙灰?,晚上跟我一起睡?”她搖頭拒絕,已經青春期,再睡一床確實不合適。她13歲,未成年,有時懂事,有時調皮,態(tài)度方面存在稍許問題。我很憂愁,如果我不能隨時關注,隨時矯正,她或許考個高中都成問題,那樣未來的路將通向何方……
   我拿起一張紙,用筆寫上我的一切信息:關于錢的,關于財產的,關于兒女的……算得上半份遺書,疊得整整齊齊,放在貼身口袋里。想著萬一有事,有人能第一眼看到,明白我的意思!
   我知道,自己的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嚴重的問題,想著找到排解的方法。以往的春節(jié),我在岳母家,會隨時打個小麻將,帶一點點彩頭,小賭怡情,消磨時光。只是疫情當頭,年輕人尚未歸家,即使回來的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鎖”在家中,萬徑人蹤滅,根本找不到同伴。
   我打電話給妻子。妻子在縣城銷售服裝,擔任店長,沒有放假,沒有隨我們一起下鄉(xiāng),即使“陽”了,也不過休息幾天,繼續(xù)戰(zhàn)斗。我跟她風雨同舟十余載,算得上患難與共。夜晚,天黑,星星掛在天邊,不甚明亮,一陣鈴聲后,她“喂”的一聲,告訴我很忙碌,有一句沒一句地聊了半分鐘,就說要去工作,“啪”的掛斷,只留下“嘟嘟”聲。
   我想著去爬山,在青石板上看看風景,愉悅心情,發(fā)朋友圈約個人,根本無人響應。朋友圈后面跟貼的一個都沒有,連點贊都沒有。我打電話給附近的一位學生,住得并不遠,開車幾分鐘就能到,她回復我有事,下次再約。悻悻掛掉電話,心中的落寞升騰,都要冒出白氣。
   我想著寫點文章。這是我的愛好,寫作二十載,平日里喜歡敲敲打打,鍵盤都被我打出花來,但身邊沒有電腦。白紙是有,可沒有紙上寫作的的習慣,再說身體抱恙,思路不暢,哪里寫得出半個字?拿起一張紙,又揉成一團,扔進垃圾桶。
   我想著干點農活。雖然地處農村,但今日不同往時,田地荒了一大半。岳母常年在外,菜地長滿雜草,種上菜也等不及吃,明年又要外出。岳母蒔弄的一點菜,還是鄰居早早幫忙播的種。像小時候,系把鐮刀去山里砍柴?可封山禁林,家家燒煤氣,根本不用柴火。
   如今,事隔三年,我寫作此文時,依然能體會到那種令人窒息的絕望,無法用言語形容。
   百無一事,百無一用,邁著腳來回不停地走,咳嗽像猛獸般,根本停不下來,一聲接一聲,整個村莊都在回蕩。冷風一吹,喉嚨癢得難受。家里備了止咳糖漿,按時按量,接連喝了數天,根本沒有好轉的跡象,“陽”的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病情越來越嚴重。
   真的,我陷入了抑郁,如盲人置于黑夜,看不見任何光明。
  
   后記:半月后,病情好轉,身體恢復健康,年輕人回家有人可玩,回趟父母家承歡膝下,太陽當空照,路邊野花笑……我又春風得意腳步疾。人生路上,總有一道道檻,但時間為藥,沒有治愈不了的傷。且行且珍惜。
  

共 3284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文章開篇描繪了 2022 年臘月新冠疫情尾聲時,作者一家為躲避疫情來到鄉(xiāng)下的情景。兒子起初咳嗽未受重視,后全家陸續(xù)感染新冠。在此期間,作者一邊照顧生病的家人,一邊要應對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兒子的調皮搗蛋與岳母對土地的珍視產生沖突,岳母生病仍嘮叨家務,作者自己也被感染,身體不適且心情抑郁,買不到試紙更增添了恐懼。女兒處于青春期,作者與她關系有些疏遠,同時作者想做其他事排解卻未能如愿,陷入極度落寞之中。不過,半月后全家人病情好轉,生活逐漸恢復生機。作者通過講述這段特殊時期的家庭經歷,真切地展現(xiàn)了疫情之下普通家庭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zhàn),流露出在困境中的無奈、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但從更深層次看,也表達了對家人的關愛與擔憂,如對生病的岳母、兒子和正值青春期女兒的關懷。同時,從最后的轉折中,傳達出一種對生活積極向上的信念,即盡管經歷了諸多坎坷與磨難,但生活總會恢復生機,人們也會在困境中學會珍惜當下的生活,懂得平凡日子的可貴,體現(xiàn)出一種堅韌不拔、在困境中尋求希望與力量的情感態(tài)度,讓讀者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以及人們面對困難時頑強的生命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細膩,語言樸實流暢,描寫生動,引人入勝。感謝單老師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薦共賞。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生活開心!【編輯:夢在何處】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夢在何處        2025-01-08 09:41:41
  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將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那個充滿焦慮與不安的特殊時期。例如,對兒子調皮行為、岳母的嘮叨以及家人感染后的種種細節(jié)描寫,都極為真切,讓讀者感同身受,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夢在何處
2 樓        文友:夢在何處        2025-01-08 09:42:20
  情感真摯細膩。作者毫不掩飾地呈現(xiàn)出自己在疫情期間復雜的情緒變化,從起初的心煩、焦慮,到感染后的恐懼、落寞,再到最后病情好轉后的希望,情感脈絡清晰且真摯,使讀者能夠深刻體會到作者內心的掙扎與成長,引發(fā)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再次拜讀欣賞,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開心快樂每一天!
夢在何處
3 樓        文友:鄉(xiāng)笛        2025-01-09 20:43:41
  文章情景交融,情感細膩,語言樸實。描寫樸實,引人入勝。讀后感人至深,讓人受益匪淺。
4 樓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1-10 07:19:18
  作者回顧了2022年臘月,新冠疫情進入尾聲階段,自己與家人來到鄉(xiāng)下。鄉(xiāng)下空氣清新,人煙稀少,成為躲避疫情天然屏障。然而情況并不是想象中那樣美好,剛到鄉(xiāng)下,兒子就開始咳嗽,雖未發(fā)燒,其實已“陽”,只是癥狀較輕。作者在照顧兒子的同時,還要負責女兒的學習,她即將面臨中考,學業(yè)緊張。岳母對土地十分珍視。兒子在鄉(xiāng)下喜歡挖土,岳母卻時刻跟隨阻止,嘮叨不已。我雖理解她的心情,但也感到有些心煩郁悶。兒子“陽”后,岳母也被感染。她病倒后,作者接手了家務。但岳母還是時不時嘮叨烹飪細節(jié)。后來,作者也被感染,頭痛發(fā)燒,全身無力,只能依靠電熱毯。岳父從異地打工回來,講述了“陽”后的痛苦癥狀,讓我陷入對病毒的深深恐懼中。作者試圖找試劑測試,卻發(fā)現(xiàn)試紙等醫(yī)療物資已經告急。想到自己可能感染,以及感染后可能面臨的種種困境,作者倍感煎熬,但心態(tài)積極,沉著應對,陽光總在風雨后。這段經歷讓人深刻體會到,面對疫情,不僅要做好防護,更要保持冷靜和樂觀的心態(tài)。文章真情實感,情感真摯豐沛,生動感人,感受深刻,充滿正能量,讓人回味深思。佳作拜讀學習。
淡淡的云彩
5 樓        文友:綠池朱華        2025-01-10 19:47:15
  問好老師!看見您早日康復,很開心。其實,我覺得吧,這不叫抑郁,只是某一階段的情緒低落,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扛過去就好。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這一世,做真誠的自己。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