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我和賈平凹的故事(散文)
我和賈平凹的故事
我是江蘇金湖戴樓這片質樸而充滿詩意的土地上的一個文學愛好者,經營著一家小的農莊,過著春種秋收、夏耘冬藏的田園生活。身為一名文學愛好者,詩歌、散文、小說創(chuàng)作于我而言,是生活里最溫暖的慰藉與最璀璨的夢想。
2021年,對我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憑借著對文學的一腔熱忱,我有幸加入了陜西文化傳播協會。得知協會的名譽會長是大名鼎鼎的賈平凹老師時,我滿心皆是敬仰與激動。賈老師的作品,或細膩描繪生活的煙火,或深刻剖析人性的幽微,在文學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輝。能與這樣的文學大家同屬一個協會,于我而言,是莫大的榮幸。
自加入協會后,我便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與靈感。與協會里左海正會長和副會長以及諸多優(yōu)秀的同仁們交流探討,成為了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徑。我們穿梭在群里,熱烈地討論著文學創(chuàng)作的新主題、新方向,每一次思維的碰撞,都如同點亮了一盞明燈,為我照亮創(chuàng)作道路上的迷霧。時光飛逝,四年的時光在一次次熱烈的交流、一場場精彩的研討中悄然流逝。
在這四年里,我是多么渴望能與賈平凹老師見上一面??!無數次,我在腦海中勾勒著與見面的場景:或許是在一座寧靜的圖書館,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戶灑在書架上,我們站在擺滿書籍的書架旁,輕聲探討著文學的奧秘;又或許是在一間古樸的茶室,茶香裊裊,我們面對面而坐,分享著各自的創(chuàng)作心得與生活感悟。然而,現實卻如同一堵無形的墻,橫亙在我與賈老師之間。身為農莊的農場主,我每日被繁重的農事纏身,既要照料田地里的莊稼,又要打理農莊的各項事務,根本無暇去拓展人脈與渠道,通往賈老師的見面之路,始終未能展開。
但即便未能與賈老師相見,我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也從未停下腳步。我的作品在協會里得到了會長、副會長以及其他老師們的關注與肯定。特別是得到了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藝術總監(jiān)孫見喜老師提攜了書名《走進心田》,他們不辭辛勞地為我點評作品,指出其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讓我得以不斷改進。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我如同一只羽翼漸豐的鳥兒,在文學的天空中嘗試著更廣闊的翱翔。經過反復的修改與打磨,這幾年來,我有幸出版了幾部作品,這些作品承載著我的夢想與努力,也凝聚著老師們的心血。
我的作品不僅在協會內部得到認可,在全國、省、市、縣級的文學比賽中,也收獲了榮譽與獎項。每一次站在領獎臺上,聽到臺下響起的掌聲,我心中都充滿了對文學的感恩,也更加堅定了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決心。而在這一路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賈平凹老師始終是我心中高懸的那顆啟明星,雖未謀面,卻一直給予我無盡的激勵與指引。
四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般匆匆而過,協會迎來了換屆選舉。此時,我聽聞賈平凹老師不再擔任名譽會長一職。心中不禁涌起一陣復雜的情緒,有不舍,有感慨,更有對過往歲月的深深懷念。在這四年間,賈老師雖未與我有過直接接觸,但他的文學成就、他在協會中所營造的濃厚文學氛圍,都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懷著這份復雜而深厚的情感,我決定在金湖戴樓我的農莊里,創(chuàng)作一部名為《我和賈平凹的故事》作品。我想通過文字,將我這四年來與賈平凹老師之間,雖未謀面卻緊密相連的情感紐帶展現出來。我回憶著自己在協會中的點點滴滴,從最初加入時的懵懂與憧憬,到在老師們指導下不斷成長的喜悅,再到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以賈老師為精神支柱的堅持。每一個瞬間,每一段經歷,都如同珍貴的珍珠,被我用文字串聯起來。
當這部作品完成后,身邊的同事得知內容后,紛紛投來了質疑的目光。有人問我:“好雨,你見過賈平凹老師嗎?就寫和他的故事?!蔽姨谷换卮穑骸八俏覀儏f會的名譽會長,這就如同一家有九個孩子,一個爺爺,一個奶奶,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哪怕一個孩子說爺爺是自己的,這難道有錯嗎?”然而,對方卻不認同,他們覺得賈平凹老師是中國著名的作家,我在作品里寫和他的故事,卻從未見過面,這似乎構成了侵權呀。
面對這些質疑,我并非沒有過動搖與思考。但我深知,我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初衷,絕非惡意侵權或博人眼球。我只是想通過文字,表達我對賈老師的敬重與感激,以及他在我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固執(zhí)己見,繼續(xù)堅持完善這部作品。因為我堅信,我這四年來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努力,得到了陜西文化傳播協會其他老師和會長們的認可與首肯,同時也得到了金湖文聯主席和各位老師的肯定,這些鼓勵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完成作品后,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找到了縣融媒體的杜生先生。杜生先生認真閱讀了我的作品,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好雨呀,人有時候爬得高,可能會摔得很慘”。你寫《我和賈平凹的故事》,確實會引來侵權風險的爭議。但我依然鼓勵你,只要你堅持寫下去,我贊成你的勇氣。如果你能憑借這部作品寫出名堂,在文學領域獲得成就,我會更加為你高興。你知道,你是協會的會員,賈平凹老師作為名譽會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有義務為會員的成長提供指引。我看過你的陜西文化傳播協會會員證,也了解陜西文化傳播協會章程,這一點毋庸置疑。你未曾與他謀面,并非你的過錯,賈老師事務繁忙,而你扎根底層,是整日勞作的農莊場主。我相信,倘若賈平凹老師了解到這些情況,他會理解你的,也會坦然面對這部作品。即便將來真的因為這部作品產生了爭議糾紛,你被訴侵權了,這也并非什么可恥之事。你既沒有偷,也沒有搶,只是在真誠地表達自己對文學前輩的敬意與感激,不必為此感到害怕。”
聽了杜生先生的話,我心中豁然開朗。我不再猶豫,不再彷徨,帶著對文學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期待,我將這部凝聚著我心血與情感的《我和賈平凹的故事》完稿,期待它能帶著我的夢想,飛向更廣闊的天地,也期待有一天,賈平凹老師能看到這部作品,理解我這份跨越距離與身份的深深敬意。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