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東籬】人之將老(隨筆)

編輯推薦 【東籬】人之將老(隨筆) ——致過去的2024年


作者:鯤鵬一飛 童生,899.6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40發(fā)表時間:2025-01-10 06:26:06

每至歲末,都不免要對這一年進行回望。
   從2012年開始寫《寫在末日之后》,基本上對一年都進行了盤點。那一年的12月22日,是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不過那一天世界末日并沒有到來,否則我也不會再進行對每年進行回望和梳理了,那一年也恰好是我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待安置的一年。
   如果以那個時間點為一個節(jié)點,那么時間又走過了12個年頭,時間過得好快——這一個時間段一個小孩子都長成青年了。
   一個人的變化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其實人們自己并不清楚,正如禿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禿的,你非要找出一個時間節(jié)點來一樣,那是非常難的。如果說變化,我自我感覺自己起了很大的變化,容顏、心態(tài)、生活方式……
   我的頭發(fā)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就白了好多,而今那些白頭發(fā)基本上盤踞了我的頭頂,黑頭發(fā)們早已敗下陣來,只剩下稀疏的一些還在頑強掙扎,但是我知道留給那些黑頭發(fā)的時日不多了,過不了多久,他們便會被那些白頭發(fā)同化,最終加入到白頭發(fā)的陣營。無論是白頭發(fā),還是黑頭發(fā),它們一律干枯,像極了冬天野地里的干草,東倒西歪,有的趴倒,而有的還倔強的挺立,但絕對不順從一個方向站立。
   白發(fā)是可怕的,但是更為可怕的便是那些白頭發(fā)們最終也要棄我而去,使我的頭從荒原變成沙漠。五年前我得那場大病期間,頭發(fā)掉得非常厲害,每至洗發(fā),便可見得盆子里落下一層,現(xiàn)在雖不及從前那般厲害,但是依然掉得厲害,而且因為頭發(fā)總量少了,所以掉發(fā)量以百分比計應該是呈同比上升態(tài)勢。
   至于容顏,蒼老了許多吧,臉上都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老年斑了,皺紋肯定是少不了了;原本還有些輪廓的面龐,現(xiàn)在由于發(fā)胖而圓咕隆咚了,本來就很小的眼睛,在臉龐面積增大的情況下顯得就更小了。體重雖然增幅不大,但是總體呈穩(wěn)步上升狀態(tài),相較之當兵時的一百零幾斤,足足增長了差不多百分之五十,這么大一堆肉便是一家人吃也差不多要吃一個月吧。
   健康狀況還好吧,半年的時候進行過一次體檢,各項指標都還比較正常,以前較高的尿酸值下降到300多了,只是腰椎、頸椎有時候還疼痛得厲害,這雖然是治不好的,不過幸好是死不了人的,隨它去吧。以前看到許多中年人養(yǎng)生的文章,還有如何在中年注重健康之類的文章,覺得有些可笑,但是沒想到人到中年之后的自己也會走上這條路——這難道是中年人的必由之路?
   再個就是心態(tài)的改變。從前對大事件關(guān)心得多,而現(xiàn)在卻不太關(guān)心大事件:中東沖突、俄烏戰(zhàn)爭、奧運會……雖然那些事影響很大,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可是那些東西于我似乎都太遙遠,也并沒有太多影響我的生活,所以對其關(guān)注度便不象年輕時那樣熱衷。曾想年輕時也喜歡談論時事,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慷慨,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我卻不太關(guān)注那些東西了:而相反對于一些小人物的命運和悲歡離合卻很感興趣——我想也許只有人的命運,才是真正值得關(guān)注的東西。
   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很明顯。最明顯是不再熱衷于社交,湊熱鬧,也基本上沒有什么社交。我本不是個善于交際的人,也不喜鬧的人,更多的時候只想安安靜靜的看看書,刷刷手機,而今,我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除了管孩子,做家務,就沒什么活動了。交朋友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一個圈子里,你如果長期不參與活動,你和別人就慢慢疏遠了。我這個人,對于別人既沒有什么實用價值,也很難給人帶來什么情緒價值,還沒有什么愛好,而且還舍不得花錢——主要是沒錢,不合群也就很正常了。
   現(xiàn)在我的生活中極為頭疼就是對于孩子的教育,他們完全不按我們的設(shè)想去生長——學習成績很糟糕還缺乏自覺性,經(jīng)常性的制造麻煩,真正的嫌死狗,無論是采用暴力還是懷柔政策,效果似乎都不太明顯,現(xiàn)在才真正的感覺到如今的孩子教育怎么那么難?想我們那一代,像是放在山上的羊和雞,父母要勞作哪有時間管你,而且他們也沒有文化哪里會跟你深入作交流,仍由你滿山遍野的跑,不聽話便是收拾,我們即便這樣不也成長得很好嗎?而只短短過了幾十年時間,孩子們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至于工作上的遭遇,有許多事情也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只能期待明年會好一點吧……
   五十歲是個尷尬的年齡,似乎是中年,但是離老年又觸手可及,但是壓力卻一點沒有減輕。老家鄉(xiāng)下有句話俗話這樣說:“三十不發(fā)、四十不富、五十奔死路”,意思是一個人到三四十歲還沒有發(fā)跡致富,到五十歲差不多就走到人生的盡頭了。從前人們的壽命那樣短暫,七十就算古來稀來了,三四十歲沒有發(fā)達,五十歲哪還有多少機會呢?五十歲之前是人生創(chuàng)業(yè)闖蕩的年齡,事實也證明,如果五十歲之前你沒有闖蕩、或者闖蕩沒有成功,而五十歲之后你卻想著去闖蕩,勇氣固然可嘉,但是結(jié)果多半不是美好??墒悄阋沁x擇就這樣混著等死,似乎又心有不甘。
   在我們這個年齡,同齡人都變得低調(diào)而沉默寡言起來,最為明顯的是同學群里和戰(zhàn)友群里發(fā)言的人越來越少,以前偶爾還幾個活躍的同學和戰(zhàn)友在群里發(fā)個段子,插科打諢的說幾句,最近似乎有大半年都沒人在群里吱聲了。便是朋友圈,很多人也懶得更新了,而我的朋友圈也都停在了兩年前,現(xiàn)在這個年齡,無論多大的事,似乎都“不足為外人道也”。
   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想到過這輩子可能發(fā)生兩件事,一件事可能離婚,一件事是可能生一場大病,沒想到這兩件事我自己真的經(jīng)歷了,我不知道人是不是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否則有些壞想法真的極易變成現(xiàn)實。但是我曾在少年時做過很宏大的文學夢,但是迄今卻沒什么成就,難道上帝只知道我的壞想法,卻沒有理會我好的想法?
   電影《芙蓉鎮(zhèn)》里有個人物叫王秋赦,是個懶而滑的人,但是這種人在文革期卻混得風生水起,甚至當上了村支部書記;在電影的結(jié)尾,當人們都慶祝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準備開始新生活時,他卻瘋了,他敲著破鑼滿大街嘶啞的喊著:“運動了……”當過去過得不好,而未來充滿希望時,人們總是期望未來,胡玉音、秦書田等人就屬于這種人;當過去過得很好,而未來眼見著不如過去,人們當然懷念過去而不愿意走向未來了,甚至極力阻擋其他人也走向未來,王秋赦就是這種人,滿清的遺老遺少就是這種人;不過大多數(shù)人,不管將來是什么樣的,不留戀過去,對未來亦不報過多的期望,不過是隨波逐流,隨著大潮往前走。
   對于老去,我之前確實是不能接受的。十幾年前剛轉(zhuǎn)業(yè)那會,有時候早上去上班時在小區(qū)小公園里會看到一些跳廣場舞的大媽,也有極少數(shù)的大爺,其中年齡大的我估計可能年逾八十了,她們扭得很帶勁,但是于我在心底卻滋生了一些悲哀——人活到那個時候還有什么意思呢?三毛在人生鼎盛時期選擇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還有那個被許多人稱為“哥哥”的張國榮亦如是,他們選擇在人生輝煌時離開這個世界,而讓更多的人記住了他們,我猜想他們一定是完美主義者,他們這種做法很極端,但是卻很彰顯個性。
   我曾經(jīng)在一首詩中說過,“時間像一個機靈的賊、在不知不覺中就溜走了”,對于身邊的人和自己,我們一般很難察覺他們在短時間內(nèi)有多大的變化,但是對于多年未曾見的人,卻不免要感嘆,?。∵@孩子都長這么大了,這個人都變得這樣老了,但是反過來想,那些多年未曾見過我的人,現(xiàn)在突然見到我,又會滋生怎樣的感想呢——估計心底想的不過也是他都變得這樣老了嗎?
   “英雄末路、美人遲暮”,都是人令人憂傷的事。末路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的事,但是遲暮卻是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的,我們該如何面對,也許只有從時間中去尋找答案。
  

共 2964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按照傳統(tǒng),快過年了,那就回望失去的一年。作者說,我們永遠是把雅瑪人的預言放在了一年的年尾。作者已經(jīng)轉(zhuǎn)業(yè)12年了,這些年的變化很大,但不知變化從何開始。容顏不再年輕,有了白發(fā),黑發(fā)漸漸地稀疏,發(fā)質(zhì)也干燥了,如雜草一般。但容顏不代表精神,作者依然倔強。作者雖然患病,但逐步好轉(zhuǎn),頭發(fā)逐步增多,身體向好。身體也發(fā)福了,不再靈活了,肥肉加身,好在是健康的樣子。有時候處于亞健康,使作者不能不關(guān)注健康方面的文章,做好自身保健。心態(tài)也改變了,由更新世界大事,轉(zhuǎn)而關(guān)注榮成生活,融入家庭日常,有時候因為感覺無錢,交朋友就拮據(jù)了,顯得不合群,但職業(yè)是一種生活方式。感覺頭疼的是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一代,和曾經(jīng)自己的童年不一樣,放養(yǎng)式的教育顯然不行了。工作上也坎坷,感覺年已半百,創(chuàng)業(yè)無成,心中有著美好的理想,但無法變現(xiàn),心有不甘。人到中年,心中有話,也很少表白,即使是朋友圈,也很少發(fā)言。好在曾經(jīng)少年時就有的文學夢,依然朦朧地存在,電影《芙蓉鎮(zhèn)》的故事,還記得清晰。老去是必然,公園里的老者,依然在快樂地娛樂,他們依然愛著生命,這讓作者想到那些自我結(jié)束生命的名人。時光如刀,剝奪了我們的歲月,年幼的幾天就成熟了,年大的幾天就老去了。必須適應這些,在歲月里自己尋求活著的人生希望。這篇散文,層次分明,寫出了年過半百的感慨,容顏,心態(tài),生活,教育,衰老,多少事,都在考驗著我們,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感悟,表達著章丘完美的價值觀。每個人的生活處境和追求都不一樣,但都能夠從作者的文章找到共鳴,感慨生活,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人之將老,更應奮發(fā),這是本文的最美主題。從作者的閱歷看,我覺得少年時的文學夢今天還在堅守,已經(jīng)很了不起,文學改變不了多少生活狀態(tài),但文學可以給一個人生活以靈魂,不管如何艱難,文學的力量都會引導我們有質(zhì)量地走過。【東籬編輯:懷才抱器】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10 07:49:17
  人之將老——這是一個不能不注意的時間節(jié)點,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態(tài),我們的任務,我們的夢想,都要打上“老”字號,怎樣適應這個“老”,活出氣質(zhì),作者談了自己的體會,寫出了在時光中堅持很多愛好習慣的人生價值,值得揣摩和學習。感謝投稿東籬,謝謝一飛老師對東籬的熱愛,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懷才抱器
回復1 樓        文友:鯤鵬一飛        2025-01-10 12:49:38
  謝謝老師,以前以為老去是很久遠的事,而今卻感覺生命留給自己的不多了。不論是否老去,我們都要保持一份熱愛
2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1-10 09:17:15
  這篇散文層次分明,年過半百的作者感慨容顏、心態(tài)、生活等諸多變化。雖歷經(jīng)坎坷,但文學夢仍在。它引發(fā)共鳴,讓我們懂得即便老去,也應奮發(fā)圖強。問候一飛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2 樓        文友:鯤鵬一飛        2025-01-10 12:51:26
  謝謝老師,向老師問好
3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1-10 09:32:05
  我曾有一篇《人之將老》,我們雖然表述和一些觀點有出入,但基本殊途同歸。衰老,乃人生不可抗拒之路,必須要走。年輕時以為老還離自己很遠,哪里知道,今朝已是白發(fā)頂頂。老師文中的心境我都經(jīng)歷過,贊同。老了,那就面對現(xiàn)實吧,爭取余生快樂些。文字深刻而優(yōu)美,透著幽默和豁達。拜讀學習老師佳作,順祝體健,筆豐!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3 樓        文友:鯤鵬一飛        2025-01-10 12:51:00
  拜讀過老師的這篇文章,大概是到這個年齡,都容易感慨
4 樓        文友:佳華        2025-01-10 12:53:54
  讀后感覺挺沉重的,大概是因為同為中年人的緣故,文中的一些事情同樣深有體會。人都會慢慢老去,時光留不住。既然如此,保持一份順其自然的恬淡心境我感覺挺好的。
5 樓        文友:紀昀清        2025-01-11 20:49:53
  欣賞佳作!祝好!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篇連載《砥礪人生》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