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希望】凡眼看“紅樓” (隨筆)
很是慚愧,好多紅學家《紅樓夢》讀了不下幾十甚至上百遍,而作為資深“紅迷”的我僅看過三遍。最近計劃開始閱讀脂批版《石頭記》了。
讀過劉心武先生“續(xù)貂”的《紅樓夢》后四十回,我大不以為然。因為我感覺太偏離主線了。一部紅樓本來是寶黛愛情史與家族衰亡史明暗兩條主線齊頭并進貫穿始終的,結果卻續(xù)成了反清革命史。如果從紅樓背面來看,應該還有血腥、殘酷的皇位爭奪這條主線。
紅樓女子中,我最喜歡的不是黛玉而是“打入另冊”的晴雯?!扒缬辛诛L”(脂評),她與林黛玉不僅眉眼相似,就連心性品行也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黛玉靈心慧性但太重疑心,寶釵過于做作且太深心機,襲人表面柔順卻太過奸詐,晴雯真誠爽利又有些任性;黛玉是一株香艷的仙草,寶釵是一部冰冷的機器,襲人是一條陰狠的毒蛇,晴雯則是大觀園里恣意綻放的花朵!她在落難時怡紅公子明明可以救能夠救卻置身事外毫無作為,這讓我對他的好感大打折扣甚至心生怨恨!大觀園是青春烏托邦,是愛與美與自由的理想國。導致晴雯和這個理想國毀滅的罪魁禍首,襲人無論如何脫不了干系。明里“花氣襲人”,暗中毒箭傷人。從正面看她似乎于此事無涉,但從背面去看去想就不難明白了。她為何會爬上“準姨娘”的位子?誰是她最大的競爭對手?關鍵時刻她能不向主子搖尾巴表忠心遞刀子么(難怪天真善良如寶玉也會懷疑到她)?
《紅樓夢》就像斷臂的維納斯,殘缺的后四十回無論誰續(xù)接,即便完整了但都不會是完美的!由此看來,丟失該書后四十回的借閱者真是罪無可恕啊!
一、作者謎
世人都以為《紅樓夢》作者是曹雪芹,但曹雪芹只有“披閱十載增刪五次”之功,不可能是原作者。因為他既沒有那樣高貴的身份,也沒有那些坎坷的經歷,甚至在詩詞造詣上也比原作者遜色幾分。那么問題來了,原作者究竟是誰呢?
認真閱讀《紅樓夢》“凡例”,再對照歷史,明眼人不難看出,該書原作者便是“石頭”——情僧——渺渺真人——賈寶玉,即評注該書的脂硯齋——康熙嫡長孫弘皙。"弘"與"紅"諧音,"皙"與"玉"類同,即品質好的玉;“硯”可拆成“石見”,即"石頭見過”。故而脂硯齋就是弘皙,“紅樓”中事皆他親歷親聞。
原作者頻頻使用“移花接木”“縮地成寸”“指桑罵槐”“乾坤大挪移”“煙霧彈”“障眼法”等諸多技能,在云山霧罩中留下了皇權爭奪的蛛絲馬跡。明乎此,對于原作者為何堅持將書名定為《石頭記》、為何對大觀園里發(fā)生的大小事情那么門兒清、為何會留下“辛酸淚”、為何不具真實姓名就會恍然大悟了。賈史薛王,元迎探惜,諧音便是:家事消亡,原應嘆息!也只有原作者才有“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切膚之痛了!
毫無疑問,作為皇家的“包衣”(即家奴),曹公對弘皙非常忠心,對他的遭際也非常了解和悲憫,否則也不至于紅樓未終就“淚盡而亡”了!
原作者是“石頭”,賈寶玉是“石頭”(玉石),“脂硯"也是“石頭”,他們是同一個人。脂硯齋既是“石頭”(原作者),又是主人公賈寶玉,還是該書的評注者,更是“補天”未成遺恨終生的弘皙。
要說弘皙也是夠悲催的了,不光皇位被搶,連姓名也被剝奪了。四十六歲那年,他被圈禁遭清算,擁護他的人也被清除(曹家因“站錯隊”被抄家而破?。驴酂o依,失去名姓,只留下乾隆給他的代號“四十六”。后來幸得脫逃(書中妙玉被劫似是暗示他被救)化名石頭做了和尚,于是他將自己的經歷(“身前身后事”)、情感和血淚全部融進這“無材可去補蒼天”的“石頭”里了,這就有了后來的《石頭記》,又名《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紅樓夢》。
二、荒唐說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原作者為什么說是“荒唐言“,為什么會留下“辛酸淚”?因何而“癡”?怎么體“味”?須知在那樣“荒唐”的時代,面對“荒唐”的人,原作者只能用“荒唐”的言語來掩飾他悲傷的過往,來遮蓋他悲憤的情感。
“假作真時真亦假”,《石頭記》內容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甚至故意自相矛盾就是為了應付朝廷那些搜查抄檢反書的官吏,以“荒唐”應對“荒唐”。
愛新覺羅·弘皙是康熙皇帝的嫡長孫,被兩廢兩立的皇太子胤礽的兒子(史湘云稱賈寶玉為“愛哥哥”,其中“愛”字似隱指其姓也)。弘皙本來有兩次機會繼承皇位的,但最終失之交臂,甚是“荒唐”。一次被雍正用陰謀手法謀取,一次被乾隆用武力手段奪取。書中提到“寶玉”的兩次“丟失”,無非就是暗指皇位的兩次被剝奪(第一次“寶玉”失而復得暗指雍正承諾歸還皇位,后來黛玉仙逝也就隱喻他和皇位緣盡矣)。“勝者王侯敗者寇”,乾隆登位后,弘皙遭清算家破人亡(為他補過雀金裘的愛妃“可兒”也遭誣陷死于非命)便是意料之中的了。還有比這更“荒唐”的嗎?
《枉凝眉》中,“閬苑仙葩”指寶釵(皇太子用的大?。?,“美玉無瑕”指黛玉(皇帝用的玉璽),繼承皇位終成虛話,“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讓“枉自嗟呀”“空勞牽掛”的弘皙情何以堪?也就不奇怪眼中的“血淚”“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了!
薛寶釵和林黛玉“名雖兩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脂批)。為避禍免遭“文字獄”,也為向世人昭告自己的“不白之冤”,隱藏在智通寺當了和尚的原作者寫作時巧妙地把一人拆分多人,如秦可鯽、林黛玉、妙玉(黛玉分身,其身世、品貌、氣性、才華與黛玉何其相似,且一樣的神仙風骨,一樣的鋒芒畢露)、林紅玉(也稱紅兒、小紅,其人決不會是一著閑棋,在原作者后四十回中應有大作為,惜乎被續(xù)作者忽略了)、探春、薛寶釵、香菱甚至包括他自己身上就有他親密愛人“可兒”的影子;并且有時男女合體,如妙玉、薛寶釵、薛蟠(正邪兩賦,薛蟠身上有原作者邪的一面)、秦鐘(諧音清種,寓意為清朝種子即皇位繼承人)等人又是他的幻身。這些人里有分合,也有交叉。如此費盡周折,如此隱晦曲折,更是“荒唐”!
曾經頗有賢名“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的皇長孫弘皙,卻在爭奪皇位的殘酷斗爭中落得個“昏慘慘黃泉路近”的結局,實在是悲慘之極也“荒唐”之極!
三、釵玉辨
賈寶玉含玉而生,這象征他作為嫡長孫生來就有繼承皇位的權利。他天生有著“愛紅”的毛病,同“粉脂”“胭脂”有不解之緣。其實是隱喻他愛的是家征皇位的玉璽和用來蓋印的印泥。啟用皇帝玉璽,在圣旨上蓋上鮮紅的大印,這便是多少人的“古今一夢”?。∪绻皇撬赣H被“兩立兩廢”,康熙又廢除了嫡長子繼承制,之后把傳位詔書搞得神神秘秘弄巧成拙讓雍正“截胡”,弘皙第一次繼承大統(tǒng)應該是沒有懸念的吧?
薛寶釵“金鎖”上的“芳齡永繼”和賈寶玉“寶玉”上的“仙壽恒昌”為何是一對兒?這其中大有講究。原來這兩個物件上的字說的應該就是一個人的同一件事兒,就是康熙皇帝嫡長孫弘皙繼承皇位的事,即"補天"(補皇位缺)的大事。這就是“寶玉”為何會那么重要了,它的的確確實實在在是“命根子”呀!
四、正反論
不妨大膽推測,賈府就是皇宮,大觀園就是圓明園。相對應的,賈珍就是康熙,賈政就是雍正(王熙鳳是他另一個幻身),而賈敬就是去五臺山當了和尚的順治。歷史上順治和弘皙(智通寺里的龍鐘老僧,龍鐘即龍種)當了和尚,“紅樓”中賈敬和賈寶玉也當了和尚(一個失了愛情,一個丟了皇位;一個主動,一個被逼),這難道是巧合嗎?紅樓里大凡公子小姐或是丫鬟病了動輒就請?zhí)t(yī),給寶貝孫子看病時賈母甚至揚言看不好就要拆皇家太醫(yī)院大堂。這話除了皇太后和皇上敢講,還有何人敢講?還有一處說的極為明白,王夫人(雍正的齊妃李氏)要給襲人(弘皙的大丫鬟)增加月錢時說從她每月的份例上勻出來,“不必動宮中的就是了”。這個“宮”難道不是指皇宮?……“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看看,原作者矛頭直指康熙和雍正了!
據(jù)《紅樓夢》原作者“石頭”所言,《紅樓夢》里寫的是他自己經歷過的一段“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的陳年舊事??善婀值氖牵斘覀冊陂喿x《紅樓夢》時,看到的卻是寧榮二府里大姑娘小媳婦和丫鬟們爭風吃醋、與一幫男人愛得死去活來的“滿紙荒唐言”,怎么也品味不出這位“癡”作者“石頭"親身經歷過的那些令人流下“辛酸淚”的悲傷故事來呢?其實原作者這么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讓乾隆的鷹犬抓不到他的把柄,這算不算“癡”呢?無怪乎后來做賊心虛的朝廷要以“淫書”為由查禁《紅樓夢》了。
曹雪芹在題書名《金陵十二釵》后并題一絕中明確指出書中“正面”文字是“滿紙荒唐言”;脂硯齋一再告誡讀者不要看這書的“正面”方是會看;跛足道人也警告賈瑞“風月寶鑒”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這無一不是在提示、暗示和警示讀者不要只讀表面文字而要深究其內在含意。書中提到薛寶釵“待選”嬪妃和才女(正面),實際上是暗指賈寶玉“待選”儲君(反面);寶釵協(xié)助管理“園子”(正面),其實是說弘皙在雍正生病期間代為管理朝政(反面)……所以,“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一些紅迷和紅學家看了多少遍《紅樓夢》都沒看懂,究其根源就是只看正面了。從正面看是愛情故事,從背面看卻是血淚家史!這才是會看!
這里又有一個問題,可能大家會問,既然雍正奪了弘皙的皇位,那就有不共戴天之仇,為何弘皙還愿意幫雍正管理“園子”呢?大家還記得甄士隱(“真事隱”)吧?甄士隱又名甄廢(真廢),他就是被廢的皇太子胤礽。胤礽第二次被廢并圈禁后,康熙做主將弘皙過繼給了雍親王(雍正),弘皙顧念其“鍛煉”、養(yǎng)育之恩,所以皇位被奪也就認了??赡苡赫齼刃挠欣?,所以允諾以后將皇位轉讓給弘皙(雖說雍正不正,畢竟他對弘皙還是頗喜歡的)?;蛟S他還來不及安排就跟康熙一樣突然“駕崩”了,這才讓乾隆有了“可乘之機”。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我甚至大膽懷疑,當年康熙之所以暴亡應該是為雍正所害,然后這一橋段又被乾隆復制了!乾隆本非嫡子,也非庶出,據(jù)聞他是“掉包”過來的,眼看承繼大統(tǒng)無望,他能不先下手為強么?
《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百科全書式且具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衍生出了一門博大高深的學問,其讀者之多,傳播之廣,影響之大,恐怕是原作者與曹公始料未及的!“紅樓”中隱藏著無數(shù)的謎,即使再過千年,后人只怕也難摸得清看得準猜得透!
2024年11月26日下午于邵陽
【原創(chuàng)首發(fā)】
嬌嬌回答,林妹妹!喜歡林妹妹的美麗,喜歡林妹妹對寶玉的癡情,更喜歡林妹妹琴棋書畫,知識淵博,林妹妹是個古代小才女,用東北方言講:還是個哭吧精!親愛的讀者,你喜歡紅樓夢里的誰?勇敢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