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希望】流淌著溫度的泉水(散文)
10月19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也是父親“盡七”后我第一次回到家鄉(xiāng)。
凌晨六點四十,天剛亮不久,我也才洗完臉,就接到張卓的電話,說他父親去世了。說起張卓,他比我小六歲,按農(nóng)村的輩分來算,還是我的長輩,應該叫爸,張卓的父親我自然得叫爺爺了。從張爺爺去世的時間來說,我接到電話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天了。按照農(nóng)村習俗,家里去世了人,第三天就得下葬。若遇到“搶七”,就得提前或推后一天,張爺爺沒有“搶七”。
我沒有和往常那樣,在灶房演奏鍋碗瓢盆的交響,直接整理好自己常用的藥品,出門吃了一口早餐,開車去祭拜張爺爺。
到莊里的時候,剛剛八點,我找了一個寬闊地停好車,便去祭拜。張卓是一個老實人,嘴緊,從不議論張家長李家短的,所以我到的時候已經(jīng)是人頭攢動。灶房里、院子里、堂廳里,一切安排都井然有序。村支書在指揮著人群,安排不同的活計。我和大伙打了招呼后就進門進行祭拜,點上三柱香,舉過頭頂,面對靈堂三鞠躬,插香,退回一步,跪,等待伴者點紙,紙燒成灰燼,再三奠茶、三奠酒。奠茶奠酒時,右手握杯,左手輕扶右手腕,身體前傾,沿灰盆上方,手從左到右平移的過程灑下茶或酒,同時點著頭以算拜禮,最后雙手著地,三叩頭默哀。
對張爺爺?shù)募腊菸液茯\,比父親去世還虔誠,原因那就得從張爺爺生前的一樁小事說起。
我們村子向北有一條大路,可以并排行駛兩輛三輪車,也是唯一通往田間地頭和北山的通道,據(jù)老年人講,那是剛剛解放后,大隊組織村民修的唯一的一條路,主要是為了生產(chǎn)的便利。莊稼收割后的運送、農(nóng)肥土糞的輸出,可以人力、也可以架著?;蛘唏R拉著架子車,這樣就減少了肩扛背背。距離村莊三里地的地方,正好是田地與樹林的分水嶺,路邊有一眼山泉。山泉不大,可以平放一只木桶,山泉的四周有二尺見方的石條圍著,上面蓋著的大石板上長滿了小樹、雜草和青苔,時不時飄過的樹葉在清流里徜徉。這一眼山泉到底是什么時間出現(xiàn)的,沒有人考證過,更沒有人在乎過,但這眼山泉的存在,證實了在很久很久的以前,這個北山里有人類居住,山泉的現(xiàn)狀就是有力的證據(jù)。
人類是一個群體,在繁衍中進步,在進步中繁衍,這種反復交錯的進步與繁衍,就形成了某個地方的荒無人煙和某個地方的繁榮昌盛。但不論是荒蕪還是昌盛,都留下了人類發(fā)展史上的文明。這眼山泉見證了多少人、物的更替和時光的流逝,時過境遷,已然成為歷史,但我知道的和無法忘卻的是,這眼山泉看著我長大,見證著張爺爺一生的樸素與豁達。
山泉水不深,有一尺多。泉的四周有許多桃樹、杏樹和野山梨樹。每到春天,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如雪,紅粉白迭起,在有風的日子里蕩漾著獨有的春的節(jié)奏。尤其在花落之時,一陣春風吹過,洋洋灑灑的紅的挑花、粉的杏花和白的山梨花揚起一道道花瓣的屏障,漫天飛舞,羞得蝴蝶飛的遠遠的。孩子們的笑聲,大人的笑容,少女的裙擺,少男的情懷,在這一片飄散的花瓣的舞蹈中黯然失色。即使有苦大仇深的人路過,看見這飛舞的紅粉白的流蘇,心都會靜了許多許多。
人的修心養(yǎng)性并不是在書本凝結(jié)的哲理中形成,也不是在人事約定俗成中獲得,更不是在金錢和權(quán)力的熱火中誕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闭f的就是這個理。
祭拜完張爺爺,我悄悄地走出房間,沿著向北的大路前行。在全面“鄉(xiāng)村振興”的目標推進下,這一條路已經(jīng)硬化,山泉的前面建成了一個二百平米的廣場。山泉用圍欄圍著,只留下一個可以取水的通道。山泉四周有蜿蜒的幾條小徑,在桃林、杏林和野山梨林里穿過,小徑的兩側(cè)安裝了護欄。山泉對面的廣場上建了一座約二十米的長廊,長廊里有一排干凈的水泥搭建的坐廊,坐廊上邊搭有簡單的廳頂,樹枝瓦的,顯得古樸而和諧。
這眼山泉,流淌著這個村莊的文明,更流淌這這個村莊的傳承。張爺爺就是這個文明與傳承的身體力行者之一。山泉是清冽的,在酷熱的夏天,飲幾口山泉,整個夏的悶熱就悄然而過;山泉是激情的,在精疲力盡的時候飲幾口,就會力量倍增;山泉是溫暖的,在冬日的寒風里飲幾口,暖流就會流遍全身,僵硬的身子就軟和多了。
清泉的自然特點就是冬暖夏涼。
不是所有的清泉都會保持這一特點的,清泉的冬暖夏涼是像經(jīng)營日子一樣需要經(jīng)營的。泉水的自然流動,會積淀的泥沙,樹葉飄零的腐朽會改變水質(zhì)和味道。好的泉水需要有人不斷的對泉里泥沙進行清理,撈出飄落在水面上的樹葉,這才是清泉保持清冽甜潤的本質(zhì),張爺爺就在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山泉四周的桃樹、杏樹、野山梨樹的茂盛,一直在春天保持著獨有的挑花紅、杏花粉,梨花白的自然之美,那也離不開張爺爺?shù)男燎诟冻?。每年冬天,張爺爺都會拿著鐮刀,在樹林里把多出的雜草、樹苗、藤條一顆顆的砍掉,躺在樹下慢慢的腐朽,“化作春泥更護花?!痹趶垹敔?shù)囊I(lǐng)下,有許多種莊稼的人加入這個群體,他們以自己的雙手為過往行人帶去一份清涼和溫暖,帶去一份賞心悅目。
我在年輕的時候,每一個春天,都會帶著妻子和孩子在這里逗留幾個時日,讓他們和我一起感受這份獨有的自然的飄逸和濃濃的鄉(xiāng)土人情,讓自然的美和濃郁的情在心與心的碰撞下產(chǎn)生激烈的火花。文明的起源源自于自然,人類美好的傳承源自于這份濃濃的情。希望這美麗的自然能夠攜手人類的文明與傳承穿越天涯,穿越海角,鐫刻在每一顆心靈顫動的瞬間。
夜幕降臨,寒氣來襲。我坐在搭建的帳篷里,僦著一盆煤火溫暖著身子,這時村支書走了過來,告訴我,他已經(jīng)和鎮(zhèn)上說好了,給村里要了一個名額,專門對北山口的山泉和樹林進行維護?,F(xiàn)在,隨著鄉(xiāng)村旅游的興起,我們村的山泉和桃樹、杏樹、野山梨樹就是我們村的希望。
但愿張爺爺?shù)母冻?,能夠成為我們村在鄉(xiāng)村振興的路上越走越遠的中堅力量,像那春風里揚起的紅的、粉的、白的花瓣筑起的屏障,記憶著村莊發(fā)展的歷史,見證村莊文明與傳承的史詩唱響。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