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images/top_bg.jpg)
【曉荷·煙火】殺頭年豬慶豐年(散文)
真正的過年,好像是從小年這天開始的。以前,每到小年人們就會大掃除、包餃子和殺年豬??扇缃窕氐睫r(nóng)村,再也看不到殺年豬的情景,這年味兒似乎也遜色了不少。好在,也有了很多革新的年俗,以更多元化的現(xiàn)代高科技項目補充了氛圍。然而對于七零后的我來說,小時候的一些過年習俗還是記憶猶新的。特別是小年這天人們殺年豬、吃殺豬菜那熱氣騰騰的場面,想起來就有幾分激動。
殺年豬,是忙碌了一年的人們歡慶豐收、迎春納祥的時刻。歷來是北方農(nóng)村地區(qū)延續(xù)的年俗之一,也是莊戶人家的一件大事。人們無論平常日子過得是貧是富,今天都會把這樁事兒鬧騰得轟轟烈烈。一般準備殺年豬的人家,往往在頭一天就已經(jīng)開始忙了。
過年時每個村殺豬多少,也是一個村子的底氣。殺豬逮雞、買牛羊魚,樣樣鮮肉都離不了,這也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很多年前的鄉(xiāng)間,無論哪個村子,也不論村子大小,都會有個半職業(yè)化全義務勞動的熱心殺豬匠。他們自備所有工具,和一根用拇指粗鋼筋制作的“挺杖”,人們戲稱這是“魔法棒”。我們村的資深殺豬匠是老木大爺,每年一進臘月,他就成了香餑餑,這家請完那家請,天天不得閑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的爸媽都年輕力壯,三個豬圈養(yǎng)豬,所以我們家基本每年都要殺一頭年豬。往往殺豬頭幾天就得約好殺豬匠老木大爺,得排好順序,以便做足準備工作,大家還得輪流著互相幫忙。原則上豬在殺之前的頭一天就不用再喂食了,因為那都是浪費,它吃的營養(yǎng)已經(jīng)補充不到身上??墒巧屏嫉膵寢尶偸菆?zhí)意把豬喂飽,說一天三頓喂了那么長時間習慣了。其實我們都知道,也都跟豬有了感情,就同意讓每一頭大豬都吃飽上路。然后,媽媽還會把豬的身上,以及豬圈和庭院都打掃得干干凈凈。
等老木大爺和爸爸,還有請來幫忙的叔叔大爺們,都進了院子我們就會都緊張起來。老木大爺總是腰里系著個長長的、油晃晃的黑皮圍裙,手里掂著一個油亮的帆布挎包。我們都知道他那包里裝的都是磨得锃亮的殺豬家伙,長長的尖刀、刮刀、砍刀、鐵鉤子等一應俱全。村里好多人都慌忙跑來幫忙了,孩子們也大群小群地聚來,院子里一時間熱鬧起來。
豬特通靈性,一個個在豬圈里前腿趴墻上往外看??粗M院那么多人,就都警覺了起來。爸爸指定殺哪個,幾個壯漢就不由分說跳進豬圈,上去就又拉又拽。然而被逮到的豬死活就是不出那個它往日總想出逃的豬圈。一圈兒一圈兒跑,鬧得別的豬也心神不寧。無奈,我爸又讓人都出來,媽媽去給它撓著癢癢,不聲不響地又推又拉半天才弄出圈。殺豬行動才正式可以開始。老木大爺一見豬就拿出準備好的兩副撩環(huán)鉤,上去就迅速地從兩邊鉤住了大豬的嘴巴。豬立即覺出不妙,腦袋左右擺動著,并發(fā)出了凄慘的尖叫。來幫忙的人一左一右分別使勁拉住撩環(huán)鉤。后面一個人雙手緊緊抓住豬尾巴,大家齊心合力挾制住了豬的反抗。抬上案子,幾個人使勁按著。
只見老木大爺眼疾手快,手起刀落間,已經(jīng)全力以赴將他那一尺多長的鋒利尖刀捅進了豬的脖子,鮮血也隨即從刀口處噴射而出,嘩啦啦流進了提前準備好的大盆里。可憐的大豬依然還在發(fā)出喘息聲,四條腿也在掙扎地蹬著。大家還不敢松懈,緊緊按住它的身子不讓動彈。鮮血不斷流出,豬的動靜也越來越小,終于停止,結束了短暫的生命!我們也都已淚眼朦朧!
接下來,大豬被大家伙齊動心合力抬到已燒滾水的大鍋邊。老木大爺在豬后腿上劃開一道小口,又用他那根兩米多長的“魔法棒”捅一陣。就開始對著小口使勁兒地吹氣,還邊吹邊用棒槌敲打,不一會兒,豬通體鼓脹起來,四條腿都伸得直直的。這時候好多人都可以上手給豬褪毛了,很快大豬就干干凈凈,白白胖胖。大豬被掛了起來,開了膛,扒出來內(nèi)臟,就可以售賣了。
鄉(xiāng)村人賣豬肉的習慣,從來都是不剔骨頭的,而且是一家一家都順著茬砍割,趕上哪兒的肉就要哪的肉。不過也有挑三揀四主,特別是有些婦女,總是指指點點。嘟嘟嚕嚕地不想要肥肉、不想要膘子。主家就會反復解釋:“這不像城里市場上,要是都挑好的,就沒法賣了。”
我爸媽都心地善良,對村里人總是舍去稱肉和錢數(shù)的零頭,所以買我們家豬肉的人很多。爸爸還會給家里兒子多的幾戶賒賬,有的后來人死了帳也爛了。所以盡管每年比別人家豬大卻沒人家賣的錢多,不過爸爸媽媽現(xiàn)在講起來也一臉笑容,從不為此后悔。
那年月,鄉(xiāng)村的豬肉吃起來都很香,因為喂的都是青草和糧食,一般都不喂飼料。留下來的肉腌在肉壇子里,或者加工成灌腸晾曬干,掛著存放,夠吃大半年。而如今,人們隨吃隨買,都吃新鮮的,誰家也不再存肉。人們也都注重養(yǎng)生,超市各種蔬菜和肉類也新鮮而齊全,所以也不買那么多豬肉了。更主要是除了專業(yè)養(yǎng)殖戶,人們都已經(jīng)不再散養(yǎng)豬了。
豬頭、豬蹄子和豬尾巴,是不賣的,要留下來。豬頭是要用來祭祀的,表示對今日擁有的幸福日子心懷感恩;豬蹄則象征著撓錢,意味著新的一年財源廣進。除夕把這些都煮熟了,有序地放進大盆,就像一頭完整的豬臥于盆中。除夕晚上,在院子正中敬拜,謝天與地,國家與祖先,感恩過去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也祈禱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農(nóng)村人生來為人質(zhì)樸,也最明白“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因此,殺年豬興大辦殺豬宴,這也是融合村鄰關系的一種好方式。一年中各自有各自的事,就利用這個冬閑殺過年豬的時候,請大家來相聚在一起。左鄰右舍、同村長輩、同族兄弟、三親六戚,都請來喝酒吃飯。辦上個三五桌,老幼婦儒齊歡笑,年味兒和人氣都有了。也盡顯農(nóng)家人純樸大方、熱情好客的爽快個性。
時過境遷,殺年豬的年俗可能會永久地退出家鄉(xiāng)的舞臺,但卻留給我們久久抹不去的美好記憶。今日是農(nóng)歷的小年,早早醒來寫下此文,但心情依然沉浸在早些年看殺年豬的快樂里。小年好比歲月長河中一個溫馨的驛站,讓人們暫時可以停下匆忙的腳步,回歸傳統(tǒng)。重拾那些將要被遺忘的風土人情,也提醒我們,無論生活多么忙碌,都不要忘了那些簡單而純粹的快樂,和對生活的樸素追求。
202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