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且把余香留人間(隨筆)
因為睡不著,便養(yǎng)成了早起的習慣,即便上班時間是八點半,我依舊是七點準時出發(fā),去往上班的路上。
單位離家很近,走路過去,不緊不慢,也就二十五分鐘,可我還是習慣開汽車過去,圖個方便嘛。即便沿途經過五個紅綠燈,只要不是特別堵車,七分鐘就到達單位了。
在單位外面的停車場,我停好汽車,正準備下車,一個女人騎著自行車從我車邊經過,在離我兩米遠的一個垃圾桶邊停了下來。我不由好奇心起,打消了下車的念頭,坐在汽車里觀察起來,反正還遠沒到上班時間。
女人看上去五十出頭的樣子,膚白,微胖,臉上幾乎看不到皺紋,應該是保養(yǎng)得很好?;蛟S,這女人還不止這個年齡,因為保養(yǎng)得好,真的猜不透她的實際歲數。
那女人身穿一件黑色貂皮短大衣,里面是一套粉紅色的運動裝,腳上的耐克運動鞋也是粉紅色的,和身上的運動裝搭配得相得益彰。我再從下往上打量,她的右手腕上戴著一款手表,看不清是什么牌子的,但從款式看,應該是比較名貴的歐米伽之類的名表;她那運動裝的衣領,從黑色貂皮大衣里面露了出來,那個商標,顯然是阿里達斯品牌的。
那件貂皮大衣,從質感來看,該是進口毛皮,值幾個錢的,即便是皮革之都海寧本地人,托關系搞到手,也該要八千塊左右,放在省會城市的大商場,起碼得一萬好幾千了。
這一身行頭,實在是價值不菲,我不由的好笑起來,要是再配上一輛凱迪拉克,不就成貴婦出行了么,便不由得瞟了一眼她身邊的自行車。哎呀,她的自行車是捷安特品牌的,雖然不是很冒尖的那種,但市場價也該有兩千左右吧。
觀察其實也就用了十來秒時間。那女人站定,從車兜中的塑料袋里拿出一盒紙質包裝的伊利牛奶,插上吸管,喝了起來。
從她那一身運動裝來看,這貴婦想必是剛剛早鍛煉結束,在回途中覺得口渴,停下車來喝一點牛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我恍然大悟,人家是早鍛煉嘛,騎個自行車是恰如其分的,憑什么嘲笑人家啊,這女人家里真有凱迪拉克也說不準的。
那女人喝完牛奶,用手搖了搖紙盒,感覺真的沒有了,便順手抓起車兜里的塑料袋,向垃圾箱走去。顯然,她是想把空紙盒和塑料袋扔進垃圾箱,就這么簡單。沒有再觀察下去的必要了,我伸手剛想打開車門,不可思議的一幕發(fā)生了。
只見那女人右手翻開垃圾箱蓋,左手把空紙盒丟進了垃圾箱,但她并沒有把塑料袋也扔進去,而是用左手的小拇指勾著,扶著垃圾箱蓋,右手伸進垃圾箱里,開始搗鼓起來。
看來是有所發(fā)現(xiàn),那女人的神情開始興奮,從垃圾箱里掏出一個礦泉水瓶,放進了左手的塑料袋中,然后是兩個、三個、四個。不一會功夫,她那半透明的暗紅色塑料袋中就有十來個礦泉水瓶、飲料瓶之類的東西了。
那塑料袋挺大,十來個空瓶子,也就裝了三分之一。那女人顯然還不滿足,踮起腳尖,右手伸向垃圾桶的更深處,整個腦袋都埋進了垃圾桶里。一會兒功夫,果然又收獲了七八個空瓶子。
我的心里突然噴涌出一種莫名其妙的感動,想必這女人當年也是個苦命人,從她撿拾空瓶子的嫻熟程度,不難猜測在她人生的某個階段,或許曾經是以拾荒來維持生計的。
最大的可能,是得益于改革開放、脫貧攻堅,加上這女人的智慧、勤勞、節(jié)儉,成就了中國人民現(xiàn)在的富足生活。當然,中了彩票,天上掉下來金元寶,正好此地有銀三百兩,雖概率極低,但也是有可能的。我的感動是因為,即便這女人現(xiàn)在如此富有,但依然保持著勞動人民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實在不是一般的難能可貴啊。
我的注意力一直在這個女人身上,并被這個女人的行動所感動,這感動一直延續(xù)到那女人把裝有空瓶子的塑料袋放進車兜,心滿意足地騎上自行車,漸漸遠去。
我又一次想打開車門,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女人從我車的右側急切地走過,徑直走向剛才那個貴婦搗弄過的垃圾桶。
那女人瘦骨嶙峋的,額頭和臉頰布滿了橫七豎八的皺紋,那雙渾濁泛黃的小眼睛吐露出一絲幽怨,幽怨地看了一眼垃圾箱,又幽怨地望了一眼那個剛剛騎車遠去的撿拾空瓶子的女人的背影。
我還是坐在車里,習慣性地又一次開始觀察。那女人的年紀明顯已六十開外,穿一件黑白格子花紋的棉睡衣,因為破舊,衣袖、領口、下擺的大大小小的破洞里,露出白里泛黑的棉絮。看著該是黑白格子的衣裳,因為過于骯臟,其實是找不到一個完整的白格子的。那衣裳只剩下兩粒紐扣,且在衣服的下方,一粒是扣上了的,一粒還沒有扣上,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她里面穿的是一件墨綠色的毛線衣。
像我這樣有點年紀的人,一眼便能看出,這毛線衣的款式該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物,因為有點年份了,這墨綠色的墨又加深了一層,更接近于黑,要是讓年紀輕一點的人看到,可能以為是出土文物了。
她穿著一條黑色的長褲,除了邋遢、看上去單薄,就再也沒有可以描寫的特征了,好在看不到什么破損,基本上是比較完整的。
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她腳上居然穿著一雙運動鞋,雖因破舊看不清品牌,款式還是蠻新穎的,和先前那個貴婦的耐克運動鞋有得一比。更稀奇的是,再仔細地看,她那雙運動鞋好像也是粉紅色的,因為鞋面布滿了污垢,實在看不太清晰,所以只能用上“好像”兩字,才比較貼切。當然,有的地方還是能夠看清楚的,她左腳的鞋面上有一道三公分的裂口,那個系著的鞋帶是黑色的,右腳上的比較完整,那鞋帶應該也是原配的粉紅色的。
我突發(fā)奇想,要是這女人的運動鞋不是在淘廢品時撿拾來的,而是原本就是當年她自己買的,那么她一定也曾有過富足的生活。到底是遭遇了怎么樣的挫折,致使她淪落到以拾荒為生,沒法想象,只能大概地作一下猜測。其實,富貴和貧窮也就隔了層窗戶紙,一場大火,一次大病,一幢爛尾樓,一次遭遇詐騙,一次不經意的投資,包括投身股市,都有可能讓原本富足或比較富足的人一貧如洗。奇想離現(xiàn)實還是有些距離的,我寧愿相信,這雙鞋子大概率就是垃圾桶里撿來的。
我突然間意識到,這老婦人也許應該來了很久了,是我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先前的那個女人身上,所以才沒有發(fā)覺。那女人幽怨的眼神,分明是在怨恨先前那個女人捷足先登,搶走了原本屬于她的財富。
那女人左手捏著的蛇皮袋還是空著的,所以不甘心就這么離去,她打開垃圾桶蓋,用一根一尺來長的小木棒搗鼓起來。隨著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那女人的失望之情也隨之加劇,只見她彎腰從垃圾桶里揀出一個小紙盒,小紙盒上還插著一根吸管,她把吸管放進嘴里,試著吸了一下,便順手把紙盒丟進了左手的蛇皮袋里。
我是看到的,你們也應該想得到的,這小紙盒就是先前那個貴婦扔進去的空牛奶盒。我的心著實地痛了一下,這拾荒者要收集多少個這樣的紙盒,才能掙回一天的口糧啊。
其實,這婦人大可不必自己出來討生活的,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基本消滅貧困,就算有個別不在基本之列的漏網之魚,政府主導的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婦聯(lián)、黨群服務中心、養(yǎng)老院、福利院、救助站、愛心滿滿的志愿者隊伍,總有一款能幫助到她的。
這女人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在從我車前走過的剎那間,我搖下車窗,著實把她嚇了一跳。當我伸出手,把車里僅有的還剩有半瓶礦泉水的瓶子遞給她時,那婦人如獲至寶,擠出一絲笑容,很恭敬地接受了我的饋贈。
我下車走向單位,雙腿略顯麻木和沉重,比雙腿更沉重的,是我的思緒。兩個女人的背影,一時間難以從我的腦海里抹去。我那同情弱者的天性再次爆發(fā),原先那個貴婦確實是感動到我的,但此時卻不再感動,取而代之的也有一點怨恨了,怨恨那個貴婦的出現(xiàn),取走了垃圾桶里僅有的一丁點資源,害得那老婦人幾乎空手而歸,但愿那個可憐的婦人,在下一個垃圾桶,能有比較好的收獲。
我不由得想起了幾年前的一件事,一件也與拾荒有點關聯(lián)的事。
多年前,我居住的小區(qū)新聘用了一個男性保安,這保安近四十歲的樣子,看上去清瘦干練,制服一穿,大蓋帽一戴,還蠻精神的呢。
沒過多久,在與小區(qū)居民的閑聊中得知,這保安姓周,當過幾年兵的,退伍回來進了一家民營企業(yè),在單位里結識了一個女子,這女子后來成了她的老婆,老婆為他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生活雖不太富有,但日子過得還是蠻有幸福感的。
然而,這幸福實在是太短暫了。就在孩子兩歲那年,在一次單位組織的體檢中,孩子的母親查出了癌癥,據說是淋巴癌,且已到了中晚期。原本蠻有精氣神的一個女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癥后,一下子就垮掉了。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正當女人在醫(yī)院住院,接受化療期間,那場疫情風暴席卷全球,隨后,因為一些不可言傳的原因,國內民營企業(yè)紛紛倒下,關停、跑路的有十之七八,夫妻兩人便雙雙失業(yè)了。高額的醫(yī)療費用,使得夫妻倆靠舉債度日,治療也只能是斷斷續(xù)續(xù)的,不到一年時間,這女人就死掉了。
因為拖欠房貸,銀行走了法律程序,家里的房子被“法拍”了,無家可歸的父子倆終于驚動到了街道辦的領導,這才是真材實料的需要幫扶的對象啊。
在關鍵時刻,制度的優(yōu)越性就體現(xiàn)出來了。街道辦急事急辦,先是落實了四十多平方的廉租房,象征性地收取一百八十元的房租;然后又成功牽線,為他找到了一份月薪兩千五的工作,基本生存算是有保障了。
像我這樣的家庭,雖然也背著房貸,但在工薪階層中,還算是比較富裕的,不至于去撿拾廢品補貼家用,但適當的節(jié)儉還是必須的,而且已形成了習慣。特別是夫人,收快遞拆下來的硬紙板、喝完飲料的空瓶子、過了期的雜志報紙,總要收集起來,每月也能賣個七八塊錢的。
直到有一天早晨,也就四五點鐘光景,習慣了早起的我,發(fā)現(xiàn)小區(qū)的周姓保安,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在樓道下的垃圾桶里撿拾垃圾,他的左腋下夾著數量不多的硬紙板,右手還在垃圾桶仔細翻找。那個男孩,非常懂事和乖巧,站在父親身邊,一雙小手撐開一個塑料袋,父親從垃圾桶找出一個飲料瓶,就會扔進小男孩的塑料袋中,配合是十分默契的。
我心頭一熱,差點就掉出眼淚來,這眼淚是因為被這溫馨的一幕所感動,還是因為目睹了貧困的父子倆而產生的憐憫,我自己都搞不清楚了。我對夫人說,以后就不要再收集這些廢品了,買不了幾個錢,還挺累人的。
從此,我就像例行公事一般,每天晚上睡覺前,就找一找家里的空瓶子、硬紙板之類的東西,找得到多少算多少,把它放在樓道下的垃圾桶旁邊。每天清晨,我還是像例行公事一般,看著那對父子把那些廢品撿走,并目送那對父子走向另一個垃圾桶。
這秘密終究還是被夫人發(fā)現(xiàn)了,夫人還是挺善解人意的,翻出一些過期的報紙雜志,還把一些存有物品的包裝盒拆了,對我說:“今晚你把這些都拿出去,讓這爺兒倆也驚喜一下。”
我?guī)c哲理地建議道:“還是分三四天拿出去吧,這樣不至于把爺兒倆的胃口吊得太高,還能讓他們每天都能看到希望?!?br />
夫人想了一下,覺得也對,就調侃我道:“你人是個好人,就是心機太重?!?br />
三個拾荒者的那點事基本講完了。不久前,在抖音聽了一個小故事,也是有所感觸的,順便在這里講一下吧。
從前有個木匠,木工活做得特別好,十里八鄉(xiāng)要打家具的,都愿意找上他。可這木匠有個怪脾氣,每次把家具的主要構件做好后,就撂挑子不干了,后續(xù)的百分之二三十的活,讓雇主找別的木匠來干。有些雇主是不明所以的,但那些后來接手的木匠,心里是充滿感激的。
那個木匠不僅技術精湛,而且心地也十分善良和敞亮,要是自己把木匠活都包圓了,那十里八鄉(xiāng)其他的木匠靠什么生活呢?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利不盡沾,手留余香”吧。
下班回家,順便到快遞取件室取個包裹,那個周姓保安突然湊了過來,遞給我一支煙:“昨天小區(qū)有人家辦喜事,新郎的父親分的,我戒煙都五年了,還是您抽吧?!?br />
我會心一笑,故作驚訝:“哦,謝謝了啊,還是中華牌的呢?!?br />
文章自析
本文只有一個主題:利不盡沾,手留余香。
第一層面:通過貧、富兩個女人的對比,明面上在表揚貴婦,實際在批評貴婦不該把利益占盡,已經很富裕了,卻連垃圾桶里的一丁點資源也不放過。
第二層面:通過周姓保安和“我和夫人”之間的故事,表達了作者“人間應充滿關愛”的觀念,力所能及地把利讓給別人。
第三層面:通過木匠這個小故事,挑明了本文主題,利不盡沾,手留余香。
至于文中的一些題外話,只是作者有意無意間,碰撞了一下“現(xiàn)實”這根神經,但愿可以看到,有人叫好,有人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