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行走鲅魚圈(散文)

精品 【東籬】行走鲅魚圈(散文)


作者:楓樺 舉人,3143.8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27發(fā)表時間:2025-01-24 07:17:30


   我先后來過幾次鲅魚圈,差不多都是從內(nèi)地返回的時候路過這里。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這里在大搞基礎(chǔ)建設(shè),公路還沒有鋪上水泥,一輛輛汽車飛馳而過,卷起的塵煙被風吹到半空中,經(jīng)久不散。路邊有一些不知道在哪里移植來的樹木,被密密麻麻的木架子支撐著,怎么看怎么像架著拐行走的病人。
   幾棟黑漆漆的樓房在海邊孤孤單單地直立著,又矮又舊,像臨水垂釣的老人,佝僂著身子,在海風的吹拂下昏昏欲睡,隨時隨地都要倒在海灘上似的。我僅僅是個匆匆的過客,所經(jīng)過的也是別人的時光,這里的一切都與我無關(guān),所關(guān)心和在意的地方不在這里。我的目光在這里停留片刻,就會隨之遠去。
   一座城與一個人的秉性是否相同呢?有些約定俗成的東西,一旦形成是很難用什么去改變的。因為那些東西已經(jīng)根植于骨髓里,要怎么清除出去呢?這些東西清除不掉,還談什么改變?我對鲅魚圈的最初印象是既黑暗又臟污,有洗不凈的感覺充填在心頭。
   許多年后,又一次來到這座城市,想不到的是,竟然讓我的審美立場發(fā)生了動搖。
   大巴車??吭谏胶V場,下車就看見遠遠的海面,佇立著一尊曼妙多姿的雕像。那是剛剛樹立起來的鲅魚公主像,高達六十多米,不銹鋼材質(zhì),通體為淺藍色調(diào),人身魚尾,兩手托舉著一顆明珠,仿佛從海里一躍而起。這是鲅魚圈這座城市的新形象,是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那顆明珠的閃爍,是照耀暗夜的明燈,給海上行程的人們指明了回家的路。
   迷人的渤海灣,曾因一段美麗的傳說而口口相傳,當這個傳說揭去神秘的面紗,展現(xiàn)在這里的時候,讓這里涌起了希望的熱潮。海水里的鲅魚公主,身著具有中國特色的流蘇襦裙,雙手托舉著明珠,面帶微笑,雙眸之中閃現(xiàn)出無限的溫柔。在陽光的照射下,一身靈氣地從海底冉冉升起,顯得那么的華美,那么的高貴,那么的令人敬仰。
   悠悠海風,卷起層層波浪,堆起的浪花簇擁在它的腳下。對于漁民來說,海水不是浪漫,也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懈怠。在大海里理解大海,在風浪里理解風浪,平安的價值是誰都懂得的,有這樣一位神明的佑護,讓出海的人們多了一份自信與堅強。
   鲅魚圈區(qū)隸屬遼寧省營口市轄區(qū),位于營口市南部,距離營口市老城區(qū)約六十公里,為營口市的新市區(qū)。從一九八四年建區(qū)開始,僅僅不過三十年,便成為東北地區(qū)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發(fā)展最快的地區(qū),從一個小漁村蛻變成一個現(xiàn)代化港口城市,這個速度不能不讓人驚嘆。
   我這個旅行者不知不覺間成為這座城市發(fā)展的見證者。這座城市在我的眼里一直都是黑白底片,此刻所看到的色彩斑斕的一面,讓我不由地打開心扉,裝下了這座城市的全部。
  
   二
   我是在夜晚的時候進入熊岳鎮(zhèn)的,第一次來這里,也是聽人的傳聞,希望能夠得到證實。我所居住的客房在二樓,天明的時候,便被一股香氣喚醒。聞得出是巧克力的味道,不由地反思了一番。這是東北人的口味在不斷地翻新,更趨于年輕化和市場化。不是嗎?我很執(zhí)著于自己的判斷,想去證明一下,當然只是想去證明,而不是親自去實踐,這樣的口味是不符合我的。
   出門來,往樓下的小店瞥一眼,果然看見一對小情侶。兩個人坐在桌前,在相互幫助著,親密地往對方的嘴里喂食。他們一邊細細地品味著,一邊深情地凝望著。甜甜蜜蜜的感受讓人不能直視。他們是在增長著愛情的甜度,這是毋庸置疑的,我也多了一份感受。這般蜜意在某些程度而言,是在說明這里有多么的恬靜與灑脫。
   我沿著這一條街走去,這是一條青石板鋪就的街,街兩邊古色古香的民居襯托著,一股氣韻在其間糅合著,演化成一種亮色,有多少故事打印在這條街上,得需要自己去發(fā)現(xiàn)。
   還別說,我很喜歡在這樣的街巷里穿行,建筑群落里包含著的古老,是一種清朗,在彰顯其莊嚴與整飭。這是一種氣勢,一種壯闊,同樣震撼人心。
   既然是一座城,便是一座工事,一座關(guān)隘。據(jù)史料記載,唐顯慶三年,薛仁貴討伐高麗溫熊山,大戰(zhàn)于此,該城初為山上的巖石所壘,長約二十余里,故稱為“石城”,元代時改稱為熊岳。
   歷朝歷代都很重視對城鎮(zhèn)的修建與維護,可見其重要的軍事地位有多么重要。熊岳城的北門便是明代的殘存,此門被稱作“綏德門”,城門的名字有安撫、安好之意,顯示著城防的固若金湯。這里的城墻與別處稍有不同,為大條石基礎(chǔ),青磚墻面,白灰勾縫,墻內(nèi)由黃土泥沙夯實,是典型的明代城防工事的砌法。原本南城門也是同時代修建的,可惜在文革期間被毀,現(xiàn)在只有一些殘石條遺跡了。在街巷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有自己的收獲,有自己的認知,古城的古是要從內(nèi)心深處感悟的。
   古城四周的城墻目前也僅剩下西城墻和東城墻,南北城墻均已不在。行走在這里會發(fā)現(xiàn),沿街的民居及院墻用料,基本都是城墻的青磚。不用說,城墻用磚被民眾拆下,用于自家的房屋建設(shè)了。保護歷史的意識,是近幾年才得到加強的,也不能怪民眾了。
   古城里還有些古建筑,保有四合院的形式,結(jié)構(gòu)完整。這是讓我感覺到欣喜之處。這些民居依舊有遼南特有的囤頂和有硬山頂,基本還保持著當年建造時的格局與風貌。我總是相信,一座城市最好的建筑是幫助人們構(gòu)建和提高理想的。雖然時代已經(jīng)將那一頁翻了過去,然而,理想是終究不會破滅的,人類正是憑借著理想而走向了更加光明的未來。
  
   三
   當人們生活在盛大的海洋氣息里,呼吸中有海水的節(jié)律,皮膚上有海風留下的印痕,血脈里有洋流的動能,以致連瞳孔里都是滿滿的波光粼粼。這些還不夠,這里的人們遵循靠海吃海的傳統(tǒng)習(xí)性,已然形成了集體意識。
   大海之大,所提供的食物,是江河湖泊所無法企及。鲅魚圈這個名字由來已久,早在清康熙年間,這里就有漁船來捕捉鲅魚了。每年的夏秋之季,是捕撈鲅魚的最好時節(jié)。因這里地處海灣,環(huán)形的地理位置是活脫脫的一個半圓,就如同一個圈圈,又因魚量產(chǎn)量高,而把這里稱之為“鲅魚圈”。
   這里的鲅魚主要以藍點馬鮫為主,它屬暖性上層魚,身材矯健而多姿,最大的一條有一米見長。它們夏秋季洄游,到渤海灣產(chǎn)卵,人們便遵循著這條規(guī)律進行捕撈。魚群過處,卷起一個個的旋渦,海水蕩漾,此時所展現(xiàn)出的水紋是讓人眉頭舒展,喜笑顏開的紋理。這些鲅魚的繁殖速度是那么的快,又那么的多,充斥在海灣里,一眼望去,誰的心都要蹦出來。
   漁船出動了,兩艘船為一槽,拉動漁網(wǎng),向一邊的海岸靠近。魚頭攢動,紛紛浮出水面。魚群狂躁不已,騰空而起,那場面真的熱鬧非凡。
   鲅魚是這座城市的標志,也是這座城市的一個招牌。來到這里,不吃上一頓鲅魚,就等于沒有來過。對食物最大的珍惜就是好好吃掉,包括之前的烹制,要努力保留它的鮮度。
   紅燒、糖醋、干煎、大烤、酒嗆等等烹飪手法,對于鲅魚都是完全可以的,似乎怎么制作,都合乎它的肉質(zhì)。慣常的紅燒,味道濃重而熱烈,像大潮一樣涌來,有淹沒之意味和功力。普通的清蒸,香味清淡,優(yōu)雅而有格調(diào)。這里的鲅魚餡餃子,可是要不能不嘗一嘗的,白晶晶的餃子皮,透出里面食材的底色,精巧而又別致。咬一口,鮮香的味道,立刻充盈味蕾,蓬勃暄軟,軟玉溫香,讓人欲罷不能。北方人對餃子情有獨鐘,而配上鲅魚的香氣,絕對算得上是人間絕品,不能不說,這是絕對的家鄉(xiāng)味道,占據(jù)著口中味蕾與靈魂記憶。
   又要離開了,站在海岸邊,再回頭看看鲅魚公主的雕像,不禁對這里又有了高度的認識。這片海的鮮度,讓人產(chǎn)生一種信賴與滿足。飲食文化要先有大眾生活作為基礎(chǔ),然后才能有更多的發(fā)展前景。能成為一種文化,必然要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guān),才是應(yīng)有的面貌,也是真諦所在。
   我想起與鲅魚圈的結(jié)緣,不就是一種洄游嗎?構(gòu)成洄游的,可能是生命里的偶然,卻也有一定的必然。遼闊的海灣,是物競天擇之選,冥冥之中有誰能夠抗拒呢?
   想起鲅魚圈,我就會想起美人魚的傳說,而后會想起來到海邊的人們,都齊刷刷地長出了鰭和魚尾,那將是何等壯哉的魚群?。?br />  

共 3140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鲅魚圈,這個名字挺怪的,一看見,自然而然的就感覺與鲅魚有關(guān)系,果不其然。最近幾年,鲅魚圈出鏡的概率挺高,發(fā)展的想必不錯。楓樺老師以曾經(jīng)過客的身份,勾勒了對鲅魚圈最初的模糊印象:塵土飛揚的公路、被木架支撐的樹木、舊矮的樓房,構(gòu)成了一幅略顯暗淡的畫面。然而,正是這些最初的記憶,為后續(xù)的華麗轉(zhuǎn)身埋下了伏筆。多年后,當楓樺老師再次踏入這片土地,一個全新的鲅魚圈躍然眼前——高達六十多米的鲅魚公主雕像矗立在山海廣場,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標志性新形象。這不僅僅是一座雕像的崛起,更是鲅魚圈經(jīng)濟社會飛速發(fā)展的象征。隨后,楓樺老師將筆觸深入鲅魚圈的歷史沿革與文化底蘊,熊岳鎮(zhèn)的點心鋪、古色古香的民居、明代的綏德門、城墻的青磚,在作者筆下,盡顯生活氣息與人文情懷。而鲅魚,這一與城市緊密相連的名字,在文中更是靈動多姿。每年的夏秋之季,漁船出動,魚群狂躁,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心頭。鲅魚的多樣烹飪方式,讓人垂涎欲滴,成為了鲅魚圈不可錯過的美食。除了自然資源的饋贈,鲅魚圈還實現(xiàn)了從小漁村到現(xiàn)代化港口城市的華麗蛻變,作者以見證者的身份,深情地感嘆著這座城市的發(fā)展速度。這篇文章構(gòu)思精巧,文風優(yōu)美,張弛有度,情景交融,不失為行記佳作,力薦賞讀!【東籬編輯:佳華】【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124002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佳華        2025-01-24 07:48:04
  我挺喜歡吃鲅魚的,肉滾滾的,好吃又平民。但是離海遠一點的很難吃到新鮮的鲅魚,基本都是冷凍的,所以紅燒居多,沒想到還有糖醋、干煎、大烤、酒嗆這么多烹飪手法。
回復(fù)1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4 13:37:39
  鲅魚有很多種類,而在鲅魚圈的鲅魚絕對是特色!身處海灣,有許許多多的魚類可以品嘗到??墒?,鲅魚這個特殊的種類卻極其特殊,是這里的特產(chǎn)。非常美味的魚,完全改變以前對鲅魚的想法。為什么呢,不一樣的種類??!非常感念那座城市,所以寫了這篇文章,其實,還有很多的東西沒有寫出,待日后慢慢地解讀。謝謝老師的精彩編按!編輯辛苦了!敬茶!
2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1-24 08:01:18
  我至今也沒有能確認,自己見過鲅魚沒有。今天讀了老師的美文,對鲅魚圈又加深了認識。老師的文,已形成鮮明的特色,就是敘事和感悟完美的揉合,這功力非一天兩天能練就,真心佩服!讀罷,總覺不忍釋卷,余韻悠長。期待精彩繼續(xù),順祝新年快樂,寫作愉快!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fù)2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4 13:52:23
  鲅魚有很多種類,比如,市場面上見得最多的是海洋里最多的一種。它很容易與沙丁魚混淆,我們都習(xí)慣成它們?yōu)榇篝~的魚食。常常能在海洋里看見它們,成群結(jié)隊,密密麻麻。謝謝老師的精彩解讀,遙握,祝新春快樂!
3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1-24 09:12:25
  鲅魚圈,名字獨特與鲅魚有關(guān)。最初印象暗淡,如今華麗轉(zhuǎn)身。鲅魚公主雕像成新標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鲅魚美食誘人。作者見證其從小漁村到現(xiàn)代化港口的蛻變,感嘆發(fā)展之快,令人贊嘆! 問候楓樺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fù)3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4 13:54:50
  非常美的一座城市,剛剛興起,我相信,不會用多長時間,一定會起來的??亢3院?,海洋太大了,讓人有許許多多想不到的東西。相信老師一直以來的支持,謝謝精彩解讀,遙握。祝新春快樂!
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4 09:20:12
  以美人鲅魚雕塑為鲅魚圈城市的地標,非常合適,特別醒目的感覺,這也是一種圖騰崇拜。作者以新舊對比的方式,寫出鲅魚圈的今昔,異鄉(xiāng)人也有走在繁華里的美妙。渤海,主要是鮑魚產(chǎn)卵的地方,春季洄游到黃海,我們這就是截住南下的鮑魚隊伍,產(chǎn)量很高,也是當?shù)佤~食的主要品類。鲅魚圈這個名字,讓我想到我們膠東沿海的村名——嘉魚旺,青魚灘,也有鲅魚圈。物產(chǎn)歷來是當?shù)厝说尿湴?,到膠東,吃鮑魚,最好的是四種吃法,一是鲅魚干,刮油刮油的,魚香濃郁;一是熏鲅魚,制成別樣的魚香。一是鲅魚水餃,魚餡水餃之一絕。一是鲅魚丸子,噴鮮噴鮮的,食而不厭。楓樺老師的散文,透著濃郁的風情,也寫出了一個城市的歷史底蘊,文章思想燦爛,感悟精粹,愿跟隨一行!
懷才抱器
回復(fù)4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4 13:48:10
  去鲅魚圈前兩次沒有看到這個雕像,這也是最近才看見的,真的讓人想不到啊!一座城市真的需要一個精神依托,我是這么想的,比如青島的五月風,就是給人一種感召和動力。其實,這里與老師的家鄉(xiāng)不過在一個海灣,只是得繞一個大大的圓圈。鲅魚圈去了多次,都是路過,沒有一次真正的去過?,F(xiàn)在想想是不是有些怠慢了。我們社團的琳達如菊老師就是那里的人,她寫的望兒山,我也去過,沒有寫卻有想法,待日后慢慢解讀。鲅魚還是鲅魚,才能讀懂這座城市。我相信會越來越好。謝謝老師的精彩解讀,遙握,祝新春快樂!
5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1-24 10:23:14
  作者通過新舊對比,彰顯出如今鲅魚圈的繁華熱鬧,鲅魚公主雕像非常驚艷,是鲅魚圈的標志,此雕像一下子將氛圍感拉滿。作者邊行邊看邊悟,歷史的悠久在鲅魚圈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海潮的氣息浸潤著人們的生活,各種海鮮美味令人垂涎欲滴。好文,一個小漁村的華麗蛻變,作者為之驚嘆,為之禮贊!精美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啟人共鳴!盛贊,問候楓樺老師,冬暖安好!
回復(fù)5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4 14:00:34
  其實,一座城市的美麗,在于一個建設(shè)者的基礎(chǔ)構(gòu)想。打造一個城市的基礎(chǔ),沒有奇思妙想怎么可以呢!這個鲅魚公主的雕像,就足見魄力與智謀。鋼鐵與穩(wěn)重,不能僅僅考慮海浪與海潮。還要有美的結(jié)構(gòu),真的難得啊!誰走到那里都會停下腳步去觀看的。城市的新形象,光鮮亮麗!謝謝羅老師的精彩解讀,謝謝一直以來的支持!遙握春祺!
6 樓        文友:嵐亮        2025-01-24 11:43:04
  乍看題目,我以為鲅魚圈是一道鮮美的海味,想不到竟是一座城市。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沒有比較,是難生感悟。老師的文更趨老道,凝重,從容,有味,耐讀,拜讀學(xué)習(xí)了,問好新年,祝春節(jié)快樂!
回復(fù)6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4 13:32:30
  老師好久不見,怪想念的。老師的文章是我入江山以來就閱讀的,從中學(xué)習(xí)到不少東西。我喜歡老師的自然灑脫,自由自在。文章就該這樣,所有的文字來自于心中不竭的源泉。再謝老師的精彩解讀,遙握,祝新春快樂!
7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24 18:15:59
  鲅魚沒見過,可能南方?jīng)]有!初讀文,以為鲅魚圈是一道海鮮,豈知是一座城市。鲅魚公主雕像成為鲅魚圈標志性建筑。鲅魚圈歷史悠久,給人的印象深刻。鲅魚,也成為鲅魚圈最美的食物。好文拜讀,問好楓樺老師!遙握,臘月快樂!
回復(fù)7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5 00:15:09
  鲅魚圈的特點是很突出的,也是很吸引人的目光的,來這里的人們,都會滿載而歸的,鲅魚的美味是難以拒絕的。謝謝老師的精彩解讀,謝謝一直以來的支持!遙握,祝新春快樂!
8 樓        文友:欣然花開        2025-01-24 18:39:29
  寫一個地方,把自己融入進去,記憶更加清晰,歷史、風物、故事交融在一起,形成更新的認知和滋味。淡淡地述說,讓人輕松走入其中,與老師一同游覽、品味!好文!問好楓樺老師冬安,佳作連連!欣然提前祝老師新年快樂,萬事勝意!
隨心而有趣的人
回復(fù)8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5 00:18:05
  這里的風華是非常美麗的,讓人不能不動心。有海水的洗練,這座城市的美麗是可以預(yù)見的。謝謝老師的精彩解讀,謝謝一直以來的支持。遙握,祝新春快樂!
9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1-24 20:07:15
  鲅魚,沒見。這個鲅魚圈卻是很引人入勝,這里變化之快的原因,也該是因為它的厚重歷史和文化底蘊。漁船出動,魚群狂跳的場景,想想都讓人心動。老師的美文讓人大漲見識,受益匪淺。學(xué)習(xí)點贊,祝老師開心每一天!2163
回復(fù)9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5 00:21:35
  美麗的城市,兼有迷人的鮮味,大概是誰都不能拒絕。大海的饋贈是無私的,讓人能感受到那份厚重。謝謝老師的精彩解讀,謝謝一直以來的支持!遙握,祝新春快樂!
10 樓        文友:琳達如菊        2025-01-25 11:27:11
  讀楓樺老師這篇寫家鄉(xiāng)鲅魚圈的美文,心里不自覺涌起了一種思鄉(xiāng)的幽情,并泛起了激動的波瀾。文章寫的真好!把熊岳的古韻和鲅魚圈的特色描摹和闡釋的淋漓盡致,盛贊才情!遙??鞓?!
回復(fù)10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5 12:47:40
  很早就寫鲅魚圈的想法,不過是一直擱置!前段日子在寫港澳系列,沒寫完,一邊酬備長篇材料,就真起寫寫鲅魚圈吧!中間有望兒山?jīng)]有寫,不是忽略,而是為日后作伏筆!有可能去單獨寫一篇!不知道寫老師的家鄉(xiāng)是否盡意,不好之處請擔待!遙握!祝新春快樂!
共 11 條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