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年味里的詩意流轉(散文)

編輯推薦 【東籬】年味里的詩意流轉(散文)


作者:文平 白丁,11.5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10發(fā)表時間:2025-01-24 07:24:30
摘要:從唐詩到宋詞再到元曲,年的味道在詩人們的筆下被賦予了不同的色彩與情感。它們或熱鬧、或溫馨、或細膩、或哀愁、或世俗、或詼諧,卻都共同構成了我們對年的美好記憶與向往。

歲月悠悠,轉瞬又是一年新春至。街頭巷尾,紅燈高掛,鞭炮聲聲,年的味道在空氣中氤氳開來,彌漫在每一個角落。在這喜慶祥和的氛圍里,不禁讓人想起那些流淌在唐詩宋詞元曲中的年味,它們如同一壇壇陳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越品越醉人。在時光的長河中,年味如同一首悠揚的古曲,穿越千年的歷史,奏響在華夏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從唐詩的豪邁奔放,到宋詞的婉約細膩,再到元曲的生動鮮活,古人用他們的生花妙筆,描繪出一幅幅豐富多彩的年味畫卷。【注:這是用文言書寫的這段文字,是初次嘗試,覺得別有一番韻味:“歲序更迭,倏忽新春復至。街陌之間,紅燈懸照,爆竹聲聲,年之氣息于空中氤氳,遍及四隅。當此吉慶安和之境,引人追思唐詩宋詞元曲中所載之年味,猶若陳年佳釀,愈品愈醇厚,愈醉人心扉。于時光之長河,年味宛若一曲悠揚之古樂,越千載之滄桑,響徹華夏之每一隅。自唐詩之豪放不羈,至宋詞之溫婉細膩,再至元曲之生動傳神,古人揮毫潑墨,繪就一幅幅絢爛多彩之年味圖景。”】
  
   一、唐詩里的年味:熱鬧與溫馨交織
   唐朝,一個繁華盛世的年代,年的味道在唐詩里被渲染得熱鬧非凡而又溫馨滿滿。詩仙李白在《宮中行樂詞八首》中寫道:“玉壺酌美酒,金盤送珍饈?!边@玉壺中的美酒,金盤上的珍饈,不正是唐朝年間除夕夜的寫照嗎?皇宮之內,燈火輝煌,美酒佳肴,歡聲笑語,一派喜氣洋洋。
   而詩圣杜甫在《守歲》中則描繪了一幅普通人家過年的溫馨畫面:“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睔q月匆匆,轉眼間又是一年過去,詩人感慨時光飛逝,卻也不失豁達樂觀。除夕之夜,何須拘束?不如開懷痛飲,爛醉如泥,享受這難得的歡聚時光。這何嘗不是許多人心中對年的期許呢?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的這句詩,如同一幅色彩斑斕的民俗風情畫,將新年的熱鬧與歡樂展現得淋漓盡致。爆竹聲聲,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在春風的吹拂下悄然來臨。人們圍坐在火爐旁,手捧著屠蘇酒,感受著新年的溫暖與希望。那一聲聲爆竹,不僅是對舊年的告別,更是對新年的期盼與祝福。在古代,爆竹是新年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象征著驅邪避災,帶來了吉祥與安寧。如今,雖然爆竹在一些地方因為環(huán)保等原因不再如往昔般普及,但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許,卻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的心中。
   高適的“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則道出了游子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春節(jié),是團圓的時刻,無論身在何方,人們總會想盡辦法回到故鄉(xiāng),與親人相聚。這種思念,是對故鄉(xiāng)山水的眷戀,是對兒時伙伴的回憶,更是對父母親人的牽掛。在現代,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出行方式變得更加便捷,但那份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卻從未改變。每逢春節(jié),火車站、汽車站、機場人潮涌動,那是游子們歸心似箭的身影,他們懷揣著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和對家人的思念,跨越千山萬水,只為那一頓團圓的年夜飯。蘇軾的“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生動地描繪了除夕夜守歲的場景。孩子們總是充滿了好奇心和活力,他們對新年充滿了期待,即使在深夜也不愿意入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笑聲不斷。守歲,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親情的凝聚和傳承。在這個特殊的夜晚,長輩們會給孩子講述家族的故事、先輩的事跡,讓孩子們在歡樂中了解家族的歷史和文化。如今,雖然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守歲依然是許多家庭春節(jié)的重要活動之一。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分享著零食,歡聲笑語回蕩在房間里,濃濃的年味在這一刻彌漫開來。
   再看孟浩然的《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續(xù)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托须S處樂,不見度年年。”歲末年初,與好友相聚,畫燭高照,長筵相接,舊曲新酒,其樂融融。這樣的場景,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年的味道嗎?
  
   二、宋詞里的年味:細膩與哀愁并存
   宋朝,一個文藝鼎盛的時代,年的味道在宋詞中被刻畫得細膩入微,既有歡樂也有哀愁。蘇軾的《守歲》一詞,便展現了他對年的獨特感悟:“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痹娙艘陨咄懫け扔鲿r間的流逝,表達了對時光易逝的無奈與惋惜。而兒童們的歡聲笑語,則給這略顯沉重的氛圍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蘇軾以豁達的心態(tài),告誡自己要珍惜當下,努力過好每一個今夕。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則描繪了一幅元宵佳節(jié)的熱鬧景象:“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睙艋疠x煌、車水馬龍、歡聲笑語,元宵夜的繁華與熱鬧盡收眼底。而詞中那份在人群中尋覓心上人的細膩情感,更是讓人動容。
   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熔金》則以其細膩的筆觸,抒發(fā)了詞人南渡后對往昔繁華歲月的懷念與哀愁:“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痹~中既有對往昔元宵佳節(jié)繁華景象的回憶,也有對如今憔悴容顏的哀嘆,年味的變遷,在詞人的筆下顯得尤為深刻。
   宋詞中也有不少關于年味的經典之作。楊無咎的“大家沈醉對芳筵。愿新年,勝舊年?!泵枥L了人們在新年宴會上的歡樂場景。大家盡情地喝酒、唱歌、跳舞,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悅之中。新年,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刻,人們希望新的一年能夠比舊的一年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這種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是人類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在當今社會,新年同樣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無論是城市的繁華街道,還是鄉(xiāng)村的寧靜小院,都洋溢著喜慶的氛圍。人們通過各種方式慶祝新年,如舉辦文藝演出、參加廟會等,表達對新年的祝福和對未來的信心。納蘭性德的“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眲t帶有一種淡淡的感傷。詞人在回憶過去的歡樂時光,感嘆歲月的流逝。新年的到來,讓他不禁想起了那些已經逝去的美好瞬間。這種感傷并非消極的情緒,而是對生命的珍惜和對時光的感慨。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在新年的時候回首過去一年的經歷,有歡笑,有淚水,有收獲,也有遺憾。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更加堅定地邁向未來。席振起的“三十六歲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表達了對時光匆匆的無奈和對青春流逝的惋惜。人生短暫,歲月如梭,當人們意識到時間的寶貴時,往往會更加珍惜每一個時刻。在新年之際,這種對時光的感慨尤為強烈。我們回顧過去的成長歷程,思考自己的得失,同時也為新的一年制定計劃和目標。這種對時光的珍視和對未來的規(guī)劃,是年味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三、元曲里的年味:世俗與詼諧相融
   元朝,一個戲曲繁榮的時代,年的味道在元曲中被賦予了更多的世俗色彩與詼諧意味。關漢卿的散曲《一枝花·不伏老》中雖未直接描寫過年場景,但其對生活的熱愛與樂觀態(tài)度,卻讓人感受到了年的那份熱鬧與喜慶:“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圍棋、會蹴鞠、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不肯休!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天哪!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這種對生活的熱愛與不羈,不正是過年時人們心中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嗎?
   而睢景臣的《哨遍·高祖還鄉(xiāng)》則以詼諧幽默的筆觸,描繪了一幅高祖劉邦還鄉(xiāng)時的熱鬧場景,同時也透露出世俗的煙火氣:“社長排門告示,但有的差使無推故。這差使不尋俗,一壁廂納草也根,一邊又要差夫,索應付。又是言車駕,都說是鑾輿,今日還鄉(xiāng)故。王鄉(xiāng)老執(zhí)定瓦臺盤,趙忙郎抱著酒葫蘆。新刷來的頭巾,恰糨來的綢衫,暢好是妝么大戶?!鼻腥宋镄蜗蟮孽r活與語言的生動,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熱鬧非凡的過年場景中。
   從唐詩到宋詞,再到元曲,年味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它所承載的情感和文化內涵卻是一脈相承的。年味,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希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現代社會,雖然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年味依然深深地扎根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應該珍視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和發(fā)揚年味中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讓這份獨特的文化魅力在新的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四、年味里的詩意流轉
   從唐詩到宋詞再到元曲,年的味道在詩人們的筆下被賦予了不同的色彩與情感。它們或熱鬧、或溫馨、或細膩、或哀愁、或世俗、或詼諧,卻都共同構成了我們對年的美好記憶與向往?!咀ⅲ哼@是用文言書寫的這段文字,是初次嘗試,覺得別有一番韻味:“自唐詩以迄宋詞,至于元曲,歲之味于諸詩人筆下,被賦異彩殊情?;蛐D、或溫馨、或婉膩、或哀婉、或俚俗、或詼諧,然皆共織吾輩對歲之佳憶與憧憬也?!薄?br />   如今,當我們再次沉浸在這濃濃的年味中時,不妨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那些流淌在詩詞中的年味。它們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我們的心田,讓我們在忙碌與喧囂中找到一份寧靜與美好。
   看那紅燈高掛,鞭炮聲聲,不正是唐詩中那熱鬧非凡的過年場景嗎?而家人圍坐一起,共享年夜飯的溫馨時光,又怎能不讓人想起宋詞中那份細膩的情感與哀愁?再看街頭巷尾,人們笑語盈盈,互相拜年,這不正是元曲中那世俗而又充滿煙火氣的過年氛圍嗎?
   年的味道,是詩意的流轉,是情感的交融。它讓我們在忙碌與喧囂中找到一份歸屬感與幸福感。讓我們帶著這份詩意與美好,繼續(xù)前行,在新的一年里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咀ⅲ哼@是用文言書寫的這段文字,是初次嘗試,覺得別有一番韻味:“歲之味,乃詩意之流轉,情感之交融。俾吾輩于繁忙喧囂中覓得歸屬感與幸福感。愿吾輩挈此詩意與美好,續(xù)行前路,于新歲之中,書寫己身之輝煌篇章?!薄?br />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愿我們都能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光,感受那份濃濃的年味與詩意的美好。愿新的一年里,我們都能如詩中所愿,過上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讓詩意與美好常伴左右。而那些流淌在唐詩宋詞元曲中的年味,也將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記憶與向往,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追尋更加美好的未來。
  
   首發(fā)江山文學
  

共 4328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過年,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自古以來便承載著團圓、喜慶、祈愿等多重意義。歷朝歷代的詩人們,也以筆墨記錄下他們對這一佳節(jié)的獨特感受。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穿越時空,走進古詩詞中的“年味”。唐詩里的年味:熱鬧與溫馨交織;宋詞里的年味:細膩與哀愁并存;元曲里的年味:世俗與詼諧相融。從唐詩到宋詞再到元曲,年的味道在詩人們的筆下被賦予了不同的色彩與情感。它們或熱鬧、或溫馨、或細膩、或哀愁、或世俗、或詼諧,卻都共同構成了我們對年的美好記憶與向往。作者學貫古今,梳理了古詩詞中的“年味”,讓我們感受到年味是歷史的積淀,是文化的傳承。在這充滿回憶與懷舊的日子里,作者帶我們走進古詩詞里的那些“年”,蘸著濃濃詩意的年味,讓我們重拾那份對傳統(tǒng)佳節(jié)的珍視與熱愛。愿我們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如詩中所愿,團圓美滿,幸福安康!感謝老師投稿東籬,提前祝老師新年快樂,萬事勝意!【東籬編輯:欣然花開】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欣然花開        2025-01-24 07:25:57
  在這充滿回憶與懷舊的日子里,作者帶我們走進古詩詞里的那些“年”,蘸著濃濃詩意的年味,讓我們重拾那份對傳統(tǒng)佳節(jié)的珍視與熱愛。愿我們在新的一年里,萬事勝意!問好老師,祝冬暖,佳作頻頻!
隨心而有趣的人
2 樓        文友:文平        2025-01-24 08:37:05
  辛苦主編老師了,提前祝春節(jié)快樂。
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4 09:51:26
  年,以最美的容顏,自古輾轉而至,至今不衰。曾經的年,在古詩詞里,每打開,年就復活了,作者從古詩詞中尋找年味,為今天的年注入古韻古香,真讓人直覺今年是何年,今夕是何夕的恍惚。詩詞歌賦,為年增添華彩錦繡,作者的寫作入口很好,寫出了不一樣的年味。感謝投稿東籬,希望精彩不斷,問候作者過年好!
懷才抱器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