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破土(散文)

精品 【東籬】破土(散文)


作者:懷才抱器 榜眼,35581.7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80發(fā)表時間:2025-01-25 07:46:27
摘要:和種子打交道,是最有趣的事。不過,需要耐心,需要一種期待,我期待種子埋入泥土后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赡苡惺?,但更有希望,希望會讓失望毫無價值。


   應該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這個喜好吧,我喜歡看種子破土的一瞬間。于是,每當?shù)玫匠运麆冮_摳出的核和種子,我都撿起埋幾粒在花盆,澆上一點水,愿它如愿破土發(fā)芽。至于能不能開枝散葉,開花結果,那倒在其次,也沒有刻意去想或期待。
   破土,我喜歡這個“破”字,它表達的是一種力量感,沖開土層,泥土讓路,迎接空氣和陽光。尤其是“破”和孱弱的芽兒聯(lián)系在一起,似乎這種爆發(fā)性的力量更讓人驚心驚艷。在種子破土發(fā)芽面前,我的心聲都是好幾個“呀呀”的驚喜和贊嘆。
   連帶著喜歡的還有“東風破”,原本這是一個詞牌名,是宋代江浙一帶流行的琵琶曲,這種曲子,節(jié)奏激烈,音調(diào)震撼,相當于當下的流行樂吧。從我讀過的詞看,有點像流行的奔馬曲。我喜歡這三個字表達的文學意境。東風是春風,唯春風可“破”萬物之沉眠狀態(tài),直接繞過了“醒”的朦朧,最能表達我們喜春的心情。
   這個說法,往往讓我們把贊美送給了春風,而忽略了沉埋在地下的種子,是不公正的,至少是偏頗。
   每一粒種子都保存著內(nèi)在的成長力量,這種力量就是一個“破”字,可以說種子是為了破土迎春風,也是一種信念。種子不在乎土地是否灃沃,它不會挑剔,落土的一瞬,就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它只執(zhí)著于發(fā)芽,用嫩芽面對頭頂上的土。想想人,卻沒有這么好待了,在出身上,都要計較糾結一番。有詩人吟“英雄寒門多磨難,恨不生在帝王家”,懇望得到最優(yōu)渥的條件,但最優(yōu)渥的條件,未必就促其成長為英雄,甚至連發(fā)芽的能力都沒有,談什么立功建業(yè)!劉宋孝武帝的第八子劉子鸞卻感嘆“愿生不復帝王家”,帝王名下的沃土不僅不能催芽,反而會扼殺一株幼芽。他怪自己的高傲出身,不怪自己這粒種子的干癟。真正的種子不會有痛苦的,只有期待發(fā)芽的興奮。
   種子破土,似乎與風水有關,和風溫潤,水分充沛,溫度合適,種子萌芽。但不是每粒種子都幸運。每粒種子都內(nèi)藏孕芽的愿望,并非風水良好就順利實現(xiàn)。我們聽不到種子在破土時的怒吼,但它自身的力量,始終對著土層在吶喊,為自己加油。感謝風水,就會產(chǎn)生依賴風水的念頭,一顆芽兒可能就會蔫了。我常常極端地想,在南極洲,在寒冷的島嶼上,只要露一點泥土,都會爬滿青苔,我們看不見青苔的種子,但它依賴的是種子的強大細胞(孢子),附著于冰土,視之為沃壤,也要在白色的地方妝點上綠色。有人曾說,王侯將相無種,粒米青苔卻有種。風水和出身,并非是種子發(fā)芽的可靠條件。
  
   二
   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夠證明“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真理格言,但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有發(fā)芽的夢,于是不為夢境的優(yōu)劣而抱怨。我觀察到,一棵松籽落在石縫,它要擠出全身的力量,破殼發(fā)芽,躲過石頭山,未必得到沃土,松籽不憎恨石縫的狹窄空間。隨便一粒種子,壓住它的哪怕是一粒土疙瘩,或者是一塊堅硬的石頭,它也不會求人搬開,而是從土疙瘩和石頭塊的一邊,探著頭悄悄地爬出來。有多少人,在曾經(jīng)的歲月塵埃里,用疲憊的耕犁破土,干著卑微的事情,謀生糊口,他們掘起一壟壟珊瑚般的黃土,犁開生活的艱難,他們在自己腳下的土地里發(fā)芽,有的把自己移植到更廣袤的土地上成長——任何經(jīng)歷都是財富,哪怕曾經(jīng)的身份多么卑微,日子過得很糟糕,但破土求生的精神,卻是多么高貴,多么精彩。我覺得,如果相信自己是一粒種子,本身就具有了人生的力量。如果只在乎自己的出身,什么樣的沃土,都可能成為一個人的災難之地。
   破土發(fā)芽,是要面對風險的,種子無知也無畏。人生啊,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不必計較土疙瘩有多硬,壓在芽兒上的石頭有多重,頂起來,才是種子的責任和希望。種子在平野黑土里,那是幸運,有多少種子沒有這樣的幸運,那就隨遇而芽吧。
   只有破土而出,才稱得上希望,只有沖破障礙,希望才精彩。土地,是命運的門檻,可以堵住孱弱者,干癟的種子更看不見,只有強勁的種子才沖得進去,才能抵達廟堂。
   錯誤和命運——這是因為前路的門檻太窄太扁,力量還不夠,擠不進去。而有的種子能夠破土??简灥囊欢ㄊ怯職猓皇撬枷?,有時候成熟的思想可能要為勇敢的行為減分的。
   年輕時的我,有英雄情結,但沒有成為英雄的夢想,我曾把自己看作一粒種子,高中畢業(yè),落籽土地,務農(nóng)為生。我響應的時代口號是“哪來哪去”,哪,就是土地,我從故土來,再回到故土去。真的一點沒有抱怨,抱怨也沒有人傾聽和同情。我刨過的土地,哪塊是沃土,哪塊貧瘠,心中都愛。因為播下一粒種子,都出芽,都有個收成。那年,恢復高考,一場酣暢淋漓的雨水,滋潤了我耕作的那片土地,也灑進了我的心田,我的心也在發(fā)芽。我把自己視為一粒幸運的種子,把自己播撒在高考的場地。
   我永遠記得我的老朋友老海的一段故事。他在50年代去考幼師,父親鼓勵他說,去把一粒種子送到120里外的那個地。自他的老家到縣城的距離,是考驗播種人毅力的一段路。他的父親因有7粒種子而自豪,也舍得拋出一粒到遠方。
   土地,是種子最好的天堂,如果沒有農(nóng)耕的經(jīng)歷,我覺得人生有些殘缺。這是就我這一代人所言,因為我們更珍惜土地和機遇。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可以詛咒自己,但不可詛咒土地,那時我接觸了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名言“詩意地棲居在這塊土地上”,懂得了在自己的土地里埋下種子,等待破土發(fā)芽,就是最美的詩意。我上高中開設了哲學課(書名叫“唯物主義辯證法”),盡管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尼采……他們都是批判的對象,但我喜歡琢磨他們的片言只語,為自己這粒種子澆上一滴水。
  
   三
   我想起一句詩:當一粒種子種下,它一定是朝著破土的方向生長。太直白了,卻是點破了種子的真理。種子與土地,是一對難分的哲學概念,沒有土地,就沒有種子。人捧著黑土,就像捧著希望,看得見心中的那粒種子。一切時空都不能讓種子發(fā)芽,因為沒有泥土,種子就找不到方向。我們完全可以把一切可以承載夢想種子的地方,都稱為土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上無瓦一片,下無地一壟”,希望種子的腳下,永遠會有土地。
   初夏,父親總是把各類的物種,從角落里搗鼓出來,有豌豆、高粱、黍子、玉米、紅豆,很雜,隨便揚在自留地靠山的坡上,地埂邊。幾場雨水,會把這些種子埋進合適深度的土層,總會長出一些莊稼。是一顆種子,總要尋找土壤,努力發(fā)芽生長,因為種子的內(nèi)核有著沖動的因子,種子更懂得自己的方向。即使種子隨著雨水,流遠,它也還是會落腳于一寸泥土,馬上啟動了發(fā)芽的心。
   我戲稱父親侵占集體山地,父親說,他是可憐這些種子被閑置,放在沒有泥土的地方,委屈了種子。他賦予種子以思想,種子就有了行動。
   遠離了耕種土地的生活,住進了城里,我突然覺得樹上的蟬也是一粒深藏在地下的種子。蟬蛹成蟬的路很漫長,據(jù)說在地下有的長達17年,它要沿著向上的方向,以自身潮濕的粘液化開土層,距離地面處,使盡力氣,頂出一個呼吸口,一點點地蠕動,要一天一夜的工夫才破土而出,這是17年等待的爆發(fā),這一刻最能證明生命力的強大。
   蟬的生存就是歌唱,為了一夏而歌唱,歌唱就是勞作。它要從厘米級的洞穴口跳躍上來,或許,一片樹葉正好飄落蓋住洞口;或許,周圍傳來雜沓的腳步聲,有可能將洞口封堵——這是蟬破土而生的兵荒馬亂。它不能功虧一簣,它要破土,生發(fā)一個蟬的芽兒,借助一棵樹,開著一夏的聲音之花。破土,并非一蹴而就,蟬蛹要等待蛻殼,嬗變?yōu)橄s——一個可以登上舞臺的歌唱家。
   人們并未給蟬這個稱號,“蟬心”平常,無非本能而已,它只為這么一件事,也沒有在乎這件事本身有多大的意義。千萬年的蟬唱,終于成為夏天獨有的一道最響亮的美聲。
   我在家務農(nóng)的時候,每當春播時,一個個子不高的中年人顯得很興奮,他是播種員,其實他只是“拈豆種”出名,隊長安排我們這些剛剛走出學校的少年準青年都有跟他學農(nóng)技。我們這一帶,種豆子有句順口溜——豆豆四五六,就是說下種時,要把握每墩豆窠里撒豆粒四五六顆,這不要覺得簡單,要持之以恒地把握得準,不容易的。我們問他技巧,他轉換話題說,相信春天,相信土地。然后說,多一粒少一粒,沒那么在乎。要理解他的話的前后邏輯,太難了。他說,只要把這一粒種子握在手心,也就一定發(fā)芽,與多少沒關系。我們私下說他有點神經(jīng)病。
   我出去求學時,醒悟了他的話,心中有春天,腳下有土地,種子屬于春天,只要把握這樣兩個要素,種子撒幾粒,都沒有事,就是他也不會在每一窠里也不一定撒的就是四五六粒,但他心中有每一粒種子,撒在窠里,也會發(fā)芽。
   走上教育工作崗位,常常想起他的話。握在手心里?每個學生都是一粒種子,我并未把每一粒都握在手心里,我沒有把溫度傳遞給種子。有時候意識到,也是朦朧的狀態(tài)。我一直教學兩個高中教學班,每班學生最多時是84個人,一直抱怨,連批改作文都不可能詳細批改,寫一個“閱”字就算不錯了。我沒把學生這粒種子播在作文簿上,我沒有意識到學生就是一粒種子,一定會發(fā)芽,一定會成長。當我們完全意識到了,可能一切都晚了,退休了,把興趣放在創(chuàng)作上,對此有了深思,有時候感到很遺憾,我沒有把自己的學生當作一粒可以發(fā)芽開花的種子,我也沒有在我與學生之間,搭建起一條溫度傳遞的管道,也只能算是以自身的余溫,來把一點熱量輻射到一些種子上。
  
   四
   坐下來想,我之所以走進江山文學,且在這里堅守了五六年,除了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還有一點,是因為我曾經(jīng)的老師講過的一段話。
   我們的老師講古典文學涉及《史記》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史記》的每一個字,都是一粒種子,這粒種子是在不足五平米的地方發(fā)芽的。這話,很新穎,我在此后,從未見過有誰這樣評價《史記》。寫作,也是一個破土而出的過程,靈感的迸發(fā),就像種子頂起那層泥土,寫作的人,不知寫出來的東西,會是什么樣,但心中一定描繪著藍圖的美好。我們筆下流出的每一個字,是一粒種子,但不是每一粒都可能發(fā)芽,好的作者,就是要追求每一個都要有靈性,會發(fā)芽,會生長。破土屬于春天的浪漫,最生動的春天一定是看到種子破土而出。
   當然,給我們筆下的每一個字,每一粒種子以溫度,這才是我們對待種子的正確態(tài)度。
   種子破土而出,是因為它的皮殼里包裹著的是希望,所以,我們筆下的文字種子,如果它的屬性不屬于希望,反而是干癟悲觀失望,那就不是一粒好的種子。
   對此,更讓我堅定這個想法的是,我在內(nèi)蒙古赤峰紅山文化博物館看到出土的敖漢旗小米的碳化種子,距今八千年了。我站在那瓶種子的面前,我想借一粒,播到地里,期待那粒種子破土發(fā)芽……
   最近,我把很多種子埋在陽臺的花盆里,埋下的有:甘肅的核桃,萊陽梨的種子,陜西臨潼的火晶柿子種(居然被我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紅薯……
   我相信會有一粒粒種子破土,在某個早晨……
  
   2025年1月25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
  

共 4321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有一種等待,有一種幸福叫種子破土,“破”土的瞬間,就讓人感動,讓人興奮,不在乎結果如何。種子破土,看似和風水有關,實則關鍵是自身的主觀努力,每粒種子都內(nèi)藏孕芽的愿望。土地,是命運的門檻,可以堵住孱弱者,干癟的種子更看不見,只有強勁的種子才沖得進去,才能抵達廟堂,這是作者與土地打交道得到的結論,恢復高考,作者把自己看作一粒種子,抓住了破土的機會。種子與土地是互相成全,作者在父親在貧瘠的地方播撒閑置的種子,收獲了綠意,得到了種子總要尋找土壤,努力發(fā)芽生長的生命狀態(tài),就像蟬擁有一顆“禪心”看似隨遇而安,其實是它的本能。只要把這一粒種子握在手心,也就一定發(fā)芽,懷揣夢想,便能看見希望?;厥捉虝^往,沒有意識到學生就是一粒種子,沒有給以寫作方面的引導,反思后,在江山親手種下文學的種子,傾注心血孕育,已經(jīng)破土而出,長出枝椏,生出藤蔓,開出了紅花,結出累累碩果。想成為一棵大樹,首先得破土。一粒種子,對夢想的執(zhí)著,讓人仰望。文學之旅,我們每個人不都是一顆種子嗎?從破土到含苞,需要沖破累土與石礫,經(jīng)歷日曬和雨淋。當你暫時囿于黑暗,別灰心、別心急,默默汲取營養(yǎng),努力扎下更深的根基,終會迎來最美的綻放。充滿正能量和哲理的好文,力薦各位文友賞讀。讓我們一同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在所鐘愛的文學道路上,懷揣“破土”的夢想,繼續(xù)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定會散發(fā)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東籬編輯:欣然花開】【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1250020】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武漢廖生斌        2025-01-25 07:51:30
  老師美文佳作學習了,祝老師春節(jié)愉快,身體健康!
回復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08:58:45
  廖老師起個大早來看懷才今日小文,好感動啊。謝謝你的留墨,愿你過年心情好,佳作不斷。遙握,問候冬祺!
2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1-25 07:53:38
  這篇散文充滿哲理與正能量!作者以種子破土喻人生追夢,從自身經(jīng)歷到教書反思,闡述種子與土地的相互成全。呼吁文友懷揣“破土”夢想,在文學道路上書寫輝煌,值得品讀! 問候懷才老師,祝你身體健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09:03:51
  種子,可能會考解釋我們的人生,突然我有這個想法,就做一番思考,尤其是還有個習慣,喜歡在花盆花株之下,將水果等的種子插進去,居然有時候就給我驚喜,發(fā)芽了,未必就能長成一棵樹一枝花,但我要的就是這種驚喜的感覺,點燃自己的某些情感。有時候甚至覺得,窗外的晨曦灑遍陽臺,完全是為了這些盆花和盆中的種子?;蛘?,陽光和種子也有關系……謝謝滴善齋老師留墨,你的文章我安排不合理,每天放出那篇吧,期待老師繼續(xù)創(chuàng)作,給過年添喜!
3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1-25 08:05:04
  這個題材不好寫,關于種子的文章挺多的,但老師總是能另辟蹊徑,寫出屬于自己的東西,這就是一個散文高手的璀璨之處。“實”種子和“虛”種子交融的寫法,很難駕馭,老師做得得心應手,天衣無縫,令人體會到什么是“種子”,什么是種子的力量,什么叫破土。老師“筆下的每一個字”,就是一粒粒種子,定會長成浩瀚無邊風光秀美的散文森林。拜讀學習老師大作,順祝新年快樂!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16:04:01
  謝謝韓老師的精彩留墨,謝謝一直鼓勵。的確,單純模仿種子文章,也就沒有了自己的理解了,我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寫出來,記得算是理解了種子。稱不上散文高手,只能算是一個不停止思考生活的人吧。種子的虛實,是我敘事的結構,虛才看得清人生。種子的“破”充滿了無懼的力量,有時候我們想想自己的為難,真不如種子發(fā)芽那么大膽,其實,不試試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種子也有霉爛掉的時候,但種子不想發(fā)芽,就完蛋了。遙握,繼續(xù)期待韓老師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豐!
4 樓        文友:欣然花開        2025-01-25 08:12:58
  文字是有生命的,因而就有了力量,就像頂破土壤的那粒種子。在江山東籬溫暖的土地,懷才老師就像一顆文學的種子,從破土而出,直到長出枝芽,長成樹木,開著花,結著果,一直以無形的力量影響著我們。問好老師,日日安好,創(chuàng)編快樂!
隨心而有趣的人
回復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16:11:02
  謝謝欣然老師的美評,謝謝鼓勵,尤其攜手前行吧。多數(shù)人的文字都是自己扼殺在自己。東籬就是我們的沃土,我們的文學夢就是一粒粒的種子,播進去,就會發(fā)芽??纯次覀冏哌^的播種之路,大片大片的土地上都有我們播下的種子發(fā)芽開花了。其實,我們在文學的路上,都是互相影響著的。繼續(xù)期待欣然老師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5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1-25 11:07:23
  作者觀察種子破土的過程,覺得自己也是一粒種子,在文學的世界里發(fā)芽直至枝繁葉茂;覺得學生也是一粒種子,被作者澆灌成長成才;更妙的是,作者覺得樹上的蟬也是一粒深藏在地下的種子,經(jīng)過漫長的破土,終究在天地間放聲歌唱,雖然生命短暫,但活出了意義和價值。好文,筆法奇崛,想象豐盛,辭藻唯美動人,感人肺腑!深度佳作,盛贊才情,問候懷才老師,冬祺安康!
回復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16:17:23
  謝謝羅老師的精彩點評,謝謝鼓勵!的確,回顧我們的人生和職業(yè),記得就是一粒種子,學生也是種子,每一粒都會發(fā)芽,所以善待種子這是老師的基本素養(yǎng)。有時候年輕,不曾想到這些,只是憑著心中的善良去做,但還是會傷害了學生。我覺得蟬就是一粒種子,從當下鉆出,就是發(fā)芽,在意象上是成立的。在美好的題材里,我們?nèi)菀椎玫骄竦挠鋹?,心情也發(fā)芽。羅老師寫文章也有這個感受吧?期待你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6 樓        文友:楓樺        2025-01-25 12:40:59
  破土的含義無比深刻,讓人心潮澎湃!每一粒種子的破土而出,都是有無限希望的!不是每一粒種子肯錯過春天而遲發(fā),等待的意義更為深刻!老師是教師出身,教育的根本如種子萌芽的催化!我深感老師這篇文章的意義所在!拜讀老師的好文!
回復6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16:20:28
  謝謝楓樺老師的曾經(jīng)點評。的確,當一個教師真正認識1到了自己的職業(yè)就是播撒種子,教育行為就自覺了,一些事件,就不會輕易影響和左右我們的教育思想和行為。有時候,自覺把想法加諸教育行為上,我們就自覺自由了。一個這樣的愛好,聯(lián)想了一些就成篇了,遙握繼續(xù)期待楓樺老師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7 樓        文友:嵐亮        2025-01-25 13:16:22
  春臨大地,種子破土而出,萬物欣欣向榮,希望的故事驟然勃發(fā)。是呵,只要心沐春風,心燈長明,在每個早晨,每粒種子必然破土。拜讀佳作,問好新年!
回復7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16:38:13
  是的,再有幾天就立春了,春節(jié)也來了,萬物更新。我們心中準備好一粒種子,在春天里播種吧。故事的發(fā)生也就像種子破土發(fā)芽,給人驚喜,嵐亮兄弟說得對,每個早晨都有種子發(fā)芽,讓我們在春日里,成長我們的情思。讀了嵐亮老師的《霧》,真的見識了大手筆,就像期待嵐亮兄弟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8 樓        文友:佳華        2025-01-25 13:26:04
  破土而出,帶著生命的力量,感受到的是蓬勃和旺盛,是朝氣和希望。非常大氣和厚重的一篇散文,值得學習和領悟。像老師一樣,我也喜歡隨意撒一些種子。前不久網(wǎng)上買了幾包草籽撒在吸水石上,真的發(fā)呀了,到處綠油油的,很有生機很有喜感。
回復8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16:40:59
  心中藏著一粒種子,逢春就破土發(fā)芽,這是人生的要義。就像我們在東籬這塊沃土,我們的文學之夢就是種子,發(fā)芽開花。佳華老師的《響年》這個角度相當好,行文也很有技巧,手法細膩,特別喜歡。就像期待你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9 樓        文友:周麗純        2025-01-25 18:38:11
  老師的文章充滿哲理,富于聯(lián)想,從一粒種子破土發(fā)芽一直聯(lián)想到自己從事的教育工作,聯(lián)想到在東籬社團,都是想一粒種子一樣,生根發(fā)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支撐自己,給人希望與鼓舞。
秋之楓葉如霞火紅。
回復9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18:40:59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自己理解自己??捶N子破土,想到我們的人生,無論是教育,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包括我們的心情,心情也可以好好發(fā)芽,這是愛護自己的生命力。謝謝周老師的美評,愿你在東籬沃土播撒一粒粒文學的種子,遙握,問候冬祺,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10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1-25 18:50:33
  用種子的破土發(fā)芽,在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或開花結果,或長成參天大樹,聯(lián)想到人生的蛻變,聯(lián)想到寫作的突破,,有著很強的哲理,很深給意義,太佩服老師的想象力了,學習點贊,祝老師健康每一天!
回復10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5 18:54:25
  入江山,駐東籬,對平常事物多了一份思考。所以我們都去觀察那些現(xiàn)象,提取文學的意義。種子,破土的能量,給我們很多啟迪,我們做不了高山,就做種子吧,起碼還有發(fā)芽的心情。謝謝紅花草老師的美評。期待你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共 12 條 2 頁 首頁12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