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新】丑丫的夢想(散文)
在小學學校里的展覽欄前,丑丫總是駐足觀看,羨慕地看著同學們的精美作品:有簡潔的素描、有五彩的蠟筆畫、有生動的素寫作品,還有標兵們的范文。她站在旁邊,久久不愿離去,心里默默地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將畫作掛在這個展覽欄里。于是,她看著自己畫的跑步小人,嘆了口氣,太缺少靈氣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她去觀看學校舞蹈隊的排練,手指含在嘴邊,眼神中也充滿艷羨。她覺得自己就像一只丑小鴨,似乎沒有閃光點和特長。在灰暗的成長過程中,丑丫的數(shù)學總有題目不懂,作文本上的字跡笨拙不堪。但即便如此,夢想依然沒有熄滅,就像一盞煤油燈。每當夜深人靜時,她會擦拭燈殼上的灰塵,開始做數(shù)學題,畫著笨拙的線條,寫著讓自己頭疼的作文。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丑丫依然沒有被舞蹈隊選中,畫作也未曾掛上展覽欄。但她的夢想依然像火焰一樣明亮。老師的評語幾乎沒有變化,偶爾只是微調(diào)幾個字,而更多的時候,她只是默默地努力著。奶奶告訴她,小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夢想。奶奶會希望能制作各種盤扣的舊式大褂,她希望自己做的衣服能夠擺在柜臺上;還有將做的米酒和腌菜、自蒸的花樣饃饃開個小店,成為遠近聞名的巧手。于是,奶奶一直在努力著,將饃饃做成盤糕的模樣,用柔軟的面團捏出刺猬的刺,做出厚厚的鍋盔饃讓倔強的父親大快朵頤。雖然奶奶的夢想沒有令她成為遠近聞名的人,但她用簡單的夢想溫暖了整個家庭,豐富了簡單的生活。母親也常常用賣破爛的錢買來幾本連環(huán)畫送給丑丫,這良好的引導了丑丫也學著撿院子里和工廠里的舊銅爛鐵,換來一些畫書,津津有味的閱讀。那段時間,她幾乎忘記了舞蹈隊和展覽欄,開始沉浸在畫書里的故事中,為了能閱讀更多的書,還曾爬上院子里的高帆布篷頂尋找到一個廢鐵去積攢起來買連環(huán)畫冊,“座山雕、楊子榮、阿慶嫂……”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在她的腦海里久久留存在,很久很久她在簡陋的生活環(huán)境中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樂趣。
隨著年齡的增長,丑丫走在街上,看到路邊的清風拂過,看到樹枝上的樹葉飄落。這時她已經(jīng)從一個小女孩長成了美麗的少女,脖子上圍了一條鮮艷的絲巾,風一吹,絲巾輕輕舞動。走過的路多了,看到的故事也就多了;她曾被他人的成名所打動過,但每次側(cè)耳傾聽后,依舊堅定地走著自己的路;夢想常常在夜晚打擾她,但她的身影卻并未如愿出現(xiàn)在虛幻的舞臺上。但她有時會畫幾筆,畫出父親的肖像,心中依然保持一份平常心,做著喜歡的事情。
夢想,偶爾像斷了線的風箏,沒有在她的天空里隆重登場。但在學校,丑丫的父親曾經(jīng)破天荒給她報過兩期美術(shù)課程。她至今感激父母給予她這樣的機會——在那段艱難的歲月里,她還能參加一兩期學習班;當電腦開始普及時,她偷偷學會了登錄IE瀏覽器,知道了QQ空間,喜歡上了寫日記。從那時起,她開始用2B鉛筆勾畫兒時的夢想,配上一些零碎的文字,悄悄地拾起了那份久違的希望;很多時候,她坐在桌前,在紙上把夢想比作一只蝴蝶;小時候,蝴蝶像一個繭,悄無聲息地蜷縮在那里。隨著季節(jié)變換,蝴蝶悄悄伸展身體,透過繭殼,破繭而出;它沒有立刻飛向藍天,而是先在附近的花葉上棲息。丑丫的夢想猶如一朵蓮花緩緩綻開。
有一天,一副簡筆畫搭配上文字作品,出現(xiàn)在了各地刊物上,報亭里展示的刊物上也有了她的鉛筆名字;這一切,都是她在平凡日復(fù)一日的努力中的不懈收獲。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但她依然感到欣喜,她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
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又用自己辛勤積攢的稿費,報名參加了一期新疆舞課程,她成為了生命中的主角,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演繹了一場精彩的表演。在新疆舞的課堂上,丑丫第一次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自由與輕盈。盡管動作依然有些生澀,脖頸和腰肢的配合不像那些專業(yè)舞者那樣流暢,但她的心靈卻開始了舞動。她仿佛是一只剛剛蛻變的小蝶,雖未完全飛翔,卻已在微風中振翅準備。
她喜歡舞蹈教室那柔和的燈光,喜歡鏡子中自己逐漸放松的身體,喜歡每一次回望,看到那不再僵硬的手臂和輕盈的腳步。每當音樂響起,她便全身心投入,拋開一切煩惱和壓力,只想盡情舞動;雖然從未像她小時候夢想的那樣成為舞蹈隊的一員,但在這里,她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找到了內(nèi)心的平靜。
有一次,她在舞蹈課后,站在鏡子前整理自己的發(fā)帶,忽然看到身后幾個女孩正在偷偷竊笑。她回過頭,看到有一個女孩眼中帶著輕蔑的神色,嘴角微微上揚,似乎是在看她的笨拙。丑丫低下頭,心里有一陣不舒服的感覺,這些年,她似乎從未真正擺脫過被嘲笑的陰影。她想過放棄,想過不再去參加這樣的課程,覺得自己或許不適合跳舞,或者根本沒有天賦。
然而,當她回到家后,看到那本已經(jīng)有些泛黃的畫冊時,她的內(nèi)心又被某種力量所喚醒。她翻開書頁,看到那些她曾夢想過的藝術(shù)作品,感到心頭一陣溫暖。她突然明白,自己的夢想并不需要被別人定義,更不需要通過他人的眼光來證明什么。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自己的步伐;或許她不是最靈動的舞者,但她可以是最真實的自己。
丑丫決定不再為別人的眼光而活,而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無論結(jié)果如何。
第二天,她依舊如常走進舞蹈課。雖然課堂上她的動作依然笨拙,但她再也不在意別人的目光了。她努力調(diào)整呼吸,放松身體,每一次扭動和擺動都盡力去享受那份自由與快樂;而不再是為了追求完美的動作,而是為了感受音樂與舞蹈帶來的內(nèi)心的解放。
隨著時間的流逝,丑丫的舞蹈技術(shù)逐漸提高,她也開始在舞蹈中找到更多的自信。與此同時,她的畫作也有了新的突破。她開始更加大膽地用畫筆去表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而不僅僅是模仿他人的風格。她學會了在畫紙上留白,學會了用色彩傳遞情感,有時她會畫下她與朋友們一起在公園里奔跑的場景,有時會畫下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街道上的模樣。
一天,丑丫收到了一封信,信封上寫著一個她從未聽過的雜志名字——《生活與藝術(shù)》。信中告訴她,她的一副畫作被選中,將會刊登在下一期的雜志上。這個消息讓她激動不已。她翻開信紙,看到編輯對她的評價是“色彩明亮,構(gòu)圖獨特,展現(xiàn)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這是她第一次收到如此專業(yè)的評價,也是她第一次被認同為一名真正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
雖然這只是一份普通的雜志,卻讓丑丫感覺像是達成了某個曾經(jīng)遙不可及的夢想。她不禁想起小時候,自己曾經(jīng)站在展覽欄旁,羨慕那些作品上掛著的名字。那時,她只能默默許下一個愿望,期盼著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那個位置;如今,她終于邁出了第一步。
這次機會讓丑丫對自己的夢想有了新的認識。她開始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嘗試不同的畫風,探索更多的藝術(shù)形式;在參加了幾次畫展之后,她的名字逐漸出現(xiàn)在了更多人的視野中。她知道,這些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年努力、堅持和自我突破的結(jié)果。
然而,丑丫并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她明白,人生的舞臺并非一成不變,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總是伴隨著每個階段而來。她依然會繼續(xù)學習舞蹈,繼續(xù)用畫筆表達自己,繼續(xù)做著曾經(jīng)的夢想,哪怕這個夢想再小再微不足道。她知道,夢想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最終的成就,而是在于追求的過程和那個過程中找到的自我。
時間流轉(zhuǎn),丑丫逐漸成熟,她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她不再是那個站在展覽欄前默默羨慕的女孩,而是一個擁有自己特色和夢想的女性。每當她回首過往,都會感慨那段艱難的歲月,那些曾經(jīng)讓她感到迷茫和孤獨的時光,最終都成了她內(nèi)心力量的源泉。
有一天,丑丫在自己的畫室里,聽著窗外的風聲,靜靜地畫著一只蝴蝶。這只蝴蝶從她的畫筆中飛出,翩翩起舞,仿佛帶著她所有的夢想與希望,飛向了更遠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