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秋月菊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韻】臘味(散文)

編輯推薦 【菊韻】臘味(散文)


作者:米香 布衣,227.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55發(fā)表時間:2025-01-26 21:25:47

臘味,是歲月的回饋,是年味的氤氳。它有著“傅山細吐晴霏潤,大斗高斟臘味香”的濃郁,有著“蟻浮仍臘味,鷗泛已春聲”的豐盈。因而,其味綿綿,其香濃濃,其情長長。
   臘味,是中國人與時間共同謀劃的一道美食。于國人而言,臘味,有著對食物最質樸的依賴與尊重,也蘊藏著人們對美食的追求與傳承。
   “無臘不成冬,無臘不成年。”冬至后,家鄉(xiāng)人便開始腌制臘味了。臘味又叫臘貨,雞鴨魚肉皆可腌。但在我們那里,腌得最多的臘味還是臘肉、臘魚和臘腸(香腸)。那肥瘦相間的臘肉,肉質緊實的臘魚,香咸適口的臘腸……它們不僅集聚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是大家味蕾上的滿足和喜悅。
   “未曾過年,先肥屋檐。”那時,常見父親將買回來的前胛肉或是五花肉,先用刀刮去皮上的毛,再用溫水將肉洗凈、晾干,然后將肉切成寸把寬的肉條,用炒熱的鹽將切好的肉條里里外外抹個遍,再一層一層地放進一個陶缸里碼好,順便放些八角、桂皮、茴香、花椒等香料腌漬,最后蓋上木蓋封嚴。腌制一個星期后,就可以拿出來晾曬了。晾曬時,用刀在肉條上端劃個小口子,便于穿細繩或細鐵絲。一刀刀的肉條,掛在家門口的竹竿上、麻繩上,成為臘月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年味里最濃墨重彩的注腳。在凜冽的北風中,在溫暖的冬陽里,臘味被慢慢風干,它們的重量也慢慢變輕,而味道卻變得更加濃郁,漸入佳境。
   家門口有個大湖——張家湖,盛產鰱魚、青魚、鯇魚、鱖魚、鯉魚、胖頭魚……冬至剛過,湖里就會起網(wǎng)捕魚。捕起來的魚,沿湖一帶,村村有份。再加上那時每個生產隊里還有魚塘,每到臘月二十左右都會干塘分魚。分回來的魚,用筐、盆裝。家家戶戶魚跳人歡的。各種各樣的魚自然都沒能逃過被“臘”的命運。雖說各種魚皆可臘,但用來做臘魚的魚,還是青魚與鯇魚最佳。將新鮮的青魚或鯇魚宰殺、去鱗、去內臟,魚頭直接剁下來現(xiàn)烹,留下魚身,從魚背脊上剖開,除去黑膜。然后把炒熱的鹽和茴香、花椒等均勻地涂抹在魚的周身,像魚背等魚肉較厚的地方,還要多涂抹一些,再放入陶缸中腌漬一個星期。
   魚肉不分家。在我的家鄉(xiāng),腌魚和腌肉是同步進行的,魚肉都是放在一起腌漬的。而且,往往是將肉放在下面,魚放在上面。一個星期后,魚肉起了鹵,將它們從陶缸里拿出來,放在通風處晾曬。此時,家家戶戶也不怕“顯財露富”,都打心眼地贊嘆道:好一個富足豐盛的年!在陽光與寒風的作用下,魚肉散發(fā)出獨特咸香。金黃透明的臘魚,鮮艷油亮的臘肉,將農家的院落、屋檐、門口,裝點得活色生香。眾所周知,魚有魚腥味。但奇怪的是,臘月里將魚和肉放上香料一起腌漬,魚沒有腥味不說,肉也沒有沾上魚腥味,有的只是風吹出來、陽光曬出來的臘香味。
   我記憶中的臘味,充滿了童年的味道,充滿了母親的味道。相比較而言,灌制香腸比腌制臘魚、臘肉要費些工夫。雖說工序復雜,但每年臘月母親還是會做些香腸。而且,還要選個晴好的天氣做。母親先將肥瘦相間的前腿肉洗凈、去皮,切成薄片,片成絲、成丁,然后剁成肉茸,再往肉茸里倒入鹽、白糖、味精和一點高粱酒,一起混合攪拌。做香腸的小腸事先用面粉將它們洗得干干凈凈,備用。而后,將長長的腸衣一頭打個結,把剁好的肉茸灌進腸衣里,腸衣每隔10公分用細棉線扎緊,等肉茸全部灌進后,再將腸衣的另一頭也打個結。灌好了的香腸胖乎乎的,放置兩個小時后,將它們拿出去晾曬。在鹽與陽光的碰撞下,香腸逐漸脫水、風干,直至瘦削。曬干后的香腸,顏色紅亮,色澤誘人,讓年的氛圍感更濃了。等不到吃年飯的日子就開吃,香腸炒大蒜,香腸炒萵筍,香腸蒸豆豉……那種色香味俱全的誘惑,令人回味無窮。人間最好的美味不過如此吧。
   《舌尖上的中國》里說臘味:“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一盤臘味,可蒸可煮,可燉可炸。理解了一盤臘味,就是理解了幸福的滋味。千百年來,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無論人們的口味怎樣變換,但那一盤臘味,永遠都是老百姓春節(ji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臘味是團圓的味道,是故鄉(xiāng)的味道,是親情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共 1690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一提到“臘”字,便令人垂涎欲滴,因為那是“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感覺?!芭D”這個字眼在中國人的心中,就是家的味道,年的味道,“無臘不成冬,無臘不是年”。每年冬至之后,肉、魚在經過多道腌制的手續(xù)之后,或者晾曬,或者風干,然后,或者蒸炸,或者熘炒,那味道讓人終生難忘;于是,“未曾過年,先肥屋檐”,房子周圍遍布了臘肉、臘魚,整個村莊充滿了臘魚臘肉的味道。臘味是親情的味道,團圓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文章圍繞“臘”字展開,讓人體味到了臘肉、臘魚的美味,更使人體味到了濃濃的家的味道、故鄉(xiāng)情。好文欣賞,傾情推薦【編輯:寂寞寞】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寂寞寞        2025-01-26 21:29:00
  思路清晰,結構緊湊,好文鑒賞了。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