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煙火】偏愛清粥小菜(散文)
昨天去集市上逛,我除了買了一些年貨外,又買了一些黃瓜、辣椒、香菜和胡蘿卜。回到家,腌了一盆小咸菜。
過去那個年代,家里貧困,每天早飯除了紅薯就是土豆。所以,我和哥每天會趁奶奶不注意,偷著跑著去姥姥餃子店。姥姥那時開了一個餃子館,一早都會煮好一大鍋粥,拌好小咸菜放在桌上。有來吃飯的客人,吃餃子再送一碗粥一碟小咸菜。我和哥每次一早去,姥姥都會給我倆盛上一碗熱乎乎的粥,外加幾個餃子一碟小咸菜。姥姥腌的小咸菜很好吃,脆生生的,鮮香可口。每天早晨加幾個餃子,一碗清粥一碟翠綠的小咸菜,也是絕配了,可比紅薯土豆強太多了,吃進(jìn)肚子里熱乎乎的,一上午肚子都是飽飽的。即使有時我倆去,沒有餃子只喝粥吃小咸菜,我和哥也很滿足。
“姥姥腌的小咸菜太好吃了,它可比咱家前院林子他媽腌的臭咸菜好吃!”哥自豪地說。
哥之所以這么說,只因為林子他媽有個醬菜部,平時專賣芥菜疙瘩以及一些醬黃瓜和一些醬菜。那些醬菜也不知道從哪進(jìn)的,或許是時間久了賣不出去的原因,黑乎乎的咸菜擺放在攤位上,散發(fā)著一股不好聞臭哄哄的味道。奶奶說,林子他媽過日子摳縮,有些進(jìn)的咸菜賣不了的時間久了從不舍得扔掉,也混在一些新進(jìn)的咸菜里賣,以次充好。所以,林子他家的一些咸菜的味道也跟著變味了。有的鄉(xiāng)鄰買了吃后,鬧肚子拉稀找到他家攤位,林子他媽還胡攪蠻纏不講理。有時,她還會放出家里的狗嚇唬人家。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為那點咸菜也不值得,因此,也很少和他媽較真。但久而久之,買他家咸菜的人也就沒有多少人了。
林子他媽有一次來姥姥餃子館吃餃子,和姥姥嘮起嗑來說如果論起遠(yuǎn)房親戚的話,算來算去按輩數(shù)她應(yīng)該管姥姥叫表姨。奶奶那天也在姥姥店里,她聽后直接給否掉了,她說:“我們親家可沒你這樣親戚!”奶奶的意思很明顯,林子媽名聲不好,我們家咋能認(rèn)她這個名聲不好的親戚呢?但姥姥是個忠厚老實的人,她也是最認(rèn)親的人,何況人家叫她一聲“姨”呢。但姥姥卻是一個極其好面子的人,她覺得如果林子媽是她的親戚,那咋也得幫幫林子媽呀!讓她在村里有個好名聲。哪有親戚不幫親戚的呀?于是,姥姥第二天特意去林子家串門,勸說林子媽處理掉那些臭咸菜,自己動手腌咸菜,這樣既能節(jié)省下一些錢,還能保證咸菜的質(zhì)量。姥姥說,她可以教林子媽腌咸菜。姥姥在村里可是有名的腌咸菜好手,姥姥有個雅號叫“清粥小菜”。為啥叫她清粥小菜呢?只因為姥姥一生節(jié)儉,即使開個餃子館有錢了也從不胡吃海喝,平時就喜歡吃清粥小菜。而且但凡是來店里吃餃子的客人,姥姥都會給送上一碗清粥小菜,讓客人吃完餃子,溜溜縫。人家餃子館送餃子湯,姥姥送清粥小菜。
林子媽和姥姥套親戚無非就是想有求于姥姥,她看姥姥店里生意好就想學(xué)一手。因此,姥姥那天特意和林子媽一起去了集市買了一些綠色蔬菜,把自己腌咸菜的技術(shù)傳授給了林子媽。從此后,林子媽就賣自己腌的小咸菜。一時間,她家的醬菜部又起死回生了,后來她由于腌咸菜有了名,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都來她家買小咸菜。
母親腌咸菜也好吃,她完全來自姥姥的真?zhèn)鳌D赣H繼承了姥姥簡樸持家優(yōu)秀品質(zhì)。我們一家來承德時,姥姥舍不得母親離開她,曾和母親和父親商量:“別去承德了,我把餃子館送給你倆。我和你爸還可以幫你們經(jīng)營管理,在店里干活兒,你倆盡管當(dāng)甩手掌柜的,就等著收錢就行?!?br />
母親卻說:“我倆也有手有腳的,咋能讓你們二老替我倆遮風(fēng)雨呢?絕對不行!”姥姥勸說不了母親,只好抹著眼淚,給我們拿了一壇子她腌的咸雞蛋,又給裝了兩壇子她腌的小咸菜給我們帶上。她知道母親就喜歡吃她腌的咸雞蛋和小咸菜,總是吃不夠,這次來承德前,她還特意教會了母親腌小咸菜的手藝。她拿的兩壇子小咸菜吃完之后,母親開始自己腌小咸菜。那年,我家吃得最多的就是母親腌的小咸菜就紅薯或者土豆就咸菜。我們來承德后,早晨很少喝粥,那是因為母親每天工作很忙,早晨四點就得去工地,根本沒時間給我們煮粥。為了節(jié)省時間,母親晚上回到家后,會蒸一大鍋土豆或者紅薯。蒸熟的紅薯或土豆放在火墻上,第二天一早,我和哥拿著紅薯或土豆就去學(xué)校。奶奶還會給我倆裝一罐頭瓶母親腌的小咸菜,奶奶說吃土豆或紅薯必須吃點小咸菜,這樣不會燒心。
鄰居鄒娘和我家走動很勤,經(jīng)常會來家里串門,有時她來我家,會給我家拿一些糧食或者油之類的東西。鄒娘的大兒子在糧食局當(dāng)書記,家里比較富裕。鄒娘每次拿了東西,奶奶也沒啥給人家的,會給母親腌的咸菜給撈一些,或者給拿了一些東北的粉條,高粱米和粘豆包。鄒娘很喜歡吃母親腌的小咸菜,她也學(xué)著腌過幾次,但都腌不好,不知啥原因,沒等腌好就都爛了。所以她每次來家里,奶奶或母親都會給撈一大碗咸菜。奶奶經(jīng)常說的話是:“家里也沒啥好吃的,給你拿點我兒媳婦腌的咸菜吧。自家腌的,綠色的好吃?!?br />
我們來承德的幾年里,姥姥也沒少把她腌的小咸菜讓開火車的老叔給我們送來。有時實在想母親了,她還會坐老叔的火車,來承德我家住一些日子。她在我家的那些日子,也是我們一家人最幸福的日子,姥姥會三點就起床給我們一家人準(zhǔn)備早餐,清粥咸菜,還有姥姥最拿手的素餡蒸餃。母親每天早晨也終于能吃飽肚子,去工地工作了。那些日子,母親的臉色紅潤了,也有精神了。哥高興地和我說:“還是姥姥在咱家好呀!即使每天清粥小菜也吃著香甜呀!”
可是這種日子畢竟是短暫的,姥姥還有東北家人等她回去,還有她經(jīng)營的餃子館等著她回去經(jīng)營。姥爺和大舅也忙不過來呀!姥姥離開我家那天,臨走時緊緊拽著母親的手不肯松開,她哽咽地說:“閨女呀!換個工作吧!即使不換工作,早晨也要吃飽飯呀!如果你總是沒日沒夜地工作,再連飯都吃不飽,以后恐怕我都會見不到你了!”
母親生怕姥姥替她擔(dān)心,強把眼淚忍住,她安慰姥姥道:“媽,你就放心吧!等我再干幾年苦力,家里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了,到那時我就換個輕松點的工作。即使是每天吃清粥小菜,我也會吃飽肚子再去工作的?!?br />
姥姥回東北后,母親還仍然干她的苦力活。我和哥又恢復(fù)了早晨兩個土豆或一塊紅薯,一罐小菜的生活。而母親呢,也是每天匆匆忙忙早出晚歸,早飯還是隨便對付吃口土豆紅薯的,就去工地。
我大二時,母親終因經(jīng)常超負(fù)荷工作,營養(yǎng)又跟不上嚴(yán)重貧血,造成各器官衰竭去世了。母親去世后的一段時間里,姥姥一直住在我的家里。每天,姥姥很早起床,給我和哥準(zhǔn)備早餐,一碗清粥,一碟小咸菜。然后,端著粥和咸菜去母親墓地端給母親……
如今,家里生活條件好了,對于大魚大肉也有吃膩煩的時候,而那些讓我吃著舒服一直陪伴的清粥小菜,愈發(fā)顯得珍貴。這幾年里,姥姥的微信名字也一直都是“清粥小菜”。姥姥說,這輩子她最滿足的就是過清粥小菜這種質(zhì)樸簡單的生活。姥姥說得沒錯,清粥小菜也是我喜歡的生活,我也偏愛清粥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