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尋找煙臺烤餅的香味(散文)
一
我也知道,要去尋找40幾年前的煙臺烤餅,無異于異想天開的難,那我去尋找烤餅的香味吧,或許我可以如犬嗅到,即使不能,我的尋找也是續(xù)寫一段聞香故事。
那家烤餅店,沒北京烤鴨有歷史,不是上海春餅還活在人們的舌尖上,不是老字號,傳承太難。我想到難處,還是要親往尋找,我尋找那份記憶吧,尋找那已經(jīng)飄散久遠(yuǎn)的香味吧。
四馬路,一條斜在煙臺南山半坡的曲徑,早就忘記了那家烤餅店的牌子,那時不時興招牌,一扇五級風(fēng)就可以掀開撲地破碎的小門,好在門外搭了一件小棉被,我曾經(jīng)以為是店主怕烤餅的香味跑出來。心怪他,讓我們這幫窮學(xué)生聞聞香味也不肯,我的“餅友”曾說,快別了,三天吃一張餅,兜里還能摳出幾分錢,味道太誘人了,衣兜就掏空了……
我們是在味道和讀書之間,像走鋼絲一樣,生怕烤餅支撐不了讀書的日子。
那年在陜西火車站,就被陜西白吉肉夾饃的香味勾住了,竟然忘記了記下白吉肉夾饃的歷史和名氣,一下子就想到求學(xué)時吃煙臺烤餅的香味來。很多相似可以喚起曾經(jīng)的時光,也好,時光里的味道也交織起來。
我的那位“餅友”生活在煙臺,多么想約上他,手中掐著烤餅,一同再走那段漫坡的路。我不饞他手中的那張一角二分錢的肉餡烤餅,盡管我手中是一張5分錢的烤餅,我私下笑他不會省著點。一路吃餅,一路交談,重走那時路,卻校門已經(jīng)換成了另一個學(xué)校的牌子。路邊的人再也不會把目光投注到我們的身上了,哦,原來我們手中的那張烤餅是想象中畫出的……
畫餅聞香,香暖我們的時空。
哦,我是來尋找一段舊時光,有一份重溫香味的心情,就足夠了。我給自己一個評語——很念舊。這是美德,因為可以感受失去的東西還有價值。曾經(jīng)的一張烤餅,比當(dāng)下吃餅,更有歷史意義。
的確有一次,我和餅友雪天吃餅的往事。煙臺的雪,靜悄悄地落,踩上去,吱呀吱呀,我們扛起掃帚沿途掃雪,這是幌子。從烤餅店買了兩張,站在雪中,兩手來回地倒著,取取暖,驅(qū)驅(qū)寒,也是聞聞香味,不舍得狼吞虎咽。
哪知,樹下一個人衣衫襤褸的人在專注地看著我們倆。我們一下子就確定了他的身份,煙臺人叫“彪子”,好聽的名字叫流浪者、流浪漢。餅友走過去,塞給了他。我掰開我的分一半給餅友。我們沒有得到“彪子”回眸一笑,或者是點頭感激。但我們原諒了他,因為饑餓和感激,饑餓排在第一。
從此我給餅友改了名字叫“香友”,我們學(xué)中文的,快樂地玩了一回文字。一張餅,一縷香,為什么要人回報?這是我的“香友”的話。如今,我們倆已經(jīng)成了老人,見面時總說起兩個“一”字,滿滿的溫暖,讓兩個“一”字的意思更飽滿了。
每個人都沾著曾經(jīng)的老味道,那味道與今天的味道比,說不上鮮美,但已經(jīng)“老”在了我們的骨子里。常常想起,那兩個“一”,比上學(xué)學(xué)到的一剪梅,一花萼,都具有價值,人性的美,在那一刻被我收獲了。此后,常常同情心泛濫,就像禮多人不怪,任其泛濫吧。在我心中,兩個“一”是帶著芳香的,經(jīng)久不息。
二
尋找吧,繼續(xù)尋找既往的任何可能。沿著四馬路,我希望發(fā)現(xiàn)一個蹲坐在路邊的老者,或許老者會記得曾經(jīng)那個烤餅店。四馬路沒有拓寬,還是那個坡,還是幾道彎,還是那些老樹,只是粗壯了??撅灥甑拇笾路轿贿€記得,但一點痕跡也沒有了,甚至那間屋子也找不到了,但我靠近了香味,深嗅一下。我鞠躬問老者,老者尋思了一會,搖搖頭。哦,我明白了,他那時應(yīng)該沒有吃過這家烤餅。我提示他,我們叫“老邢餅”,店主應(yīng)該姓邢……
想起一點了,那時校園院墻外沒有建筑,是臨時搭起的一個偏廈,屬于“違建”,但煙火氣就是從哪里升騰起來的,養(yǎng)著連茅舍都稱不上的邢家人,養(yǎng)著我們這些學(xué)生的是一縷香,如今,連廢墟也不存在了。我們不是什么出名的人物,也被城市小市民用烤餅香煙火氣供養(yǎng)著,足夠幸運的。我們記住了它,因為我們的人生里有這般生動的煙火氣和溫暖度,這些是不會從華堂麗舍中飄散出來的。幸福和享受有著區(qū)別,享受是一瞬間,幸福穿透心。艱難里有餅香,莫大的幸福,一直泛濫至今。吃過的算是豪華宴,一次也想不起。
四馬路的煙火氣,幾經(jīng)飄散,早就不是當(dāng)年的那道香味了。等一個新時代可以有期;回到從前,完全不可能。我來尋找那縷香的愿望多么強烈,未找到,也并非失望透頂。拆遷了,遺跡不存,但記憶猶在。人們感受回憶的美,幾乎都不是曾經(jīng)的光鮮輝煌,有烤餅香的日子很簡單,很單純,恰恰是我們身體里最需要最想留住的東西?;蛟S,這就是人們說的“記住自己從哪里來”的真正含義。尋找,可能是對自己的最好滿足方式;尋找不到,但獲得了惆悵的美。孤獨,惆悵,失落,何嘗不是一種美。
烤餅,讓我有了跟母親說話的話題。第一學(xué)期放寒假,母親第一句話問的是“吃得飽”?我說“吃得香”。當(dāng)我繪聲繪色描摹烤餅的異香,母親靜靜地聽著,說完了,她還沉浸其中,似乎是與我一起享受著那縷香。最后,母親失望地說,我是烤不出人家的那個香……
母親對兒子,永遠(yuǎn)覺得付出得不夠。我想到報答母親的第一次方式了,一定要在畢業(yè)回家時,一定留足幾角錢,一定帶上幾張煙臺烤餅,讓母親品品那縷香???,半年的時間,母親就告別了她素淡的日子……
有時候,我不會給自己無限加碼,去想到底虧欠了母親多少——住不上城里的高樓,用不上嘩嘩流的自來水,沒有看過電視機……連5分錢的烤餅,也沒有舉著湊到母親的鼻子下,讓她聞香……這次“尋香”,多么想背上一大串老邢烤餅,經(jīng)過母親靜臥的那個山崗,讓餅香飄飄散散,母親一定聞得到兒子帶來的餅香,因為我曾描述過餅香,母親記憶力好,永遠(yuǎn)記得住。尋香的旅程,我放棄了任何可能傷感的情緒,只想把那段生活,呈現(xiàn)給自己,就像贈給自己一束風(fēng)干的花,不再鮮艷,但還有淡香。
三
美好,永遠(yuǎn)不會過時,曾經(jīng)的美好一定要留住,在心中譜成柔順美妙的曲子。不由得想起我那次住院的事,同在一個病房的患者,是肝癌晚期,他自己也知道“垂?!绷耍瑸檗D(zhuǎn)移他的注意力,我說起煙臺烤餅的故事,現(xiàn)在是50塊錢吃不出曾經(jīng)5分錢的烤餅滋味,大魚大肉不如烤餅面皮上灑的幾粒芝麻香……垂危的病友插一句——你們還在惦記著吃得香,多么幸福!這也成了我一定要開車往讀書舊址去尋香的一個理由。沒有對比,有時真覺不出人生有多美好,能獲得一束花,一縷香,一句暖心的話,是多么奢侈!那天,“垂?!钡牟∮炎吡耍抑荒苡貌恢裁醋涛兜难凵衲克椭?,看著那副擔(dān)架飄出雪白的走廊。
烤餅,記錄著我們幾近猥瑣的生活。一張烤餅,不舍得一次吃完,撕下筆記本一頁裹好,分幾次吃。遇到同學(xué),趕快掰下一塊,塞到同學(xué)嘴里“香香嘴”。一張烤餅吃完,書桌上落下三五粒芝麻籽,趕快用手指肚粘取入口。餅店老邢老板在我們快要離校時贈給我們幾張烤餅,算是我們這幾年支持他的餅店的答謝,將宿舍的同學(xué)招呼過來,來一頓無桌的聚餐。幾次和我的“餅友”互道問候,他要求我去他那,他請我吃烤餅,重憶那段芳香的生活。
這是一段極其不堪回首的經(jīng)歷,在別人看來,毫無精彩,不值一提,但卻給我留下了香味的故事,此后,不斷加工,演繹,修改,填充,故事越來越豐滿了,也完整起來,成為我們求學(xué)時光里的輕快小插曲。
把曾經(jīng)拉回到眼前,我電話約了餅友。他說在煙臺40幾年,每次想站在餅店的位置,卻不敢,生怕餅香誘人戀人,再吃平常飯覺得無滋無味。
校園進不去了,外圍已經(jīng)物是人非。這是必然的變化,屬于曾經(jīng)的時代的已經(jīng)劃上了句號。唯有校園小路上的那排白楊樹,還是呼啦啦地響在風(fēng)中。理不出這些風(fēng)景的含義,我也不知要尋找什么了,幾乎所有的尋找結(jié)果都有空的,尤其是失去的時光,遠(yuǎn)去的故事,況且那烤餅的香味,更不會駐留,幾近五十載,有多少東西的味道都淡了。但尋找卻是一段時光故事的續(xù)寫,故事再次被賦予生動,可以在故事的發(fā)展里,迷茫,失意,不安,但認(rèn)同了自己的故事,就是再一次加強了熱愛生活的能量。
四
坐在餅店舊址處的馬路牙子上,烤餅還是溫?zé)崃宋覀兊脑掝},餅香成為主題。
我說,我比我的小學(xué)老師好,他脖子上掛了一串燒餅去考學(xué),只知考題難,不聞燒餅香。
餅友說,在烤餅香和書香里,太難選擇。他要我一手掐著烤餅陪他往新華書店走去。
我明白,餅友喜歡吃烤餅,更喜歡買書,聞書香。我們曾經(jīng)半月“絕餅”,省下錢去新華書店買打折的書。那時我們剛剛學(xué)了介子推的故事,來了活學(xué)活用。
所有的過往都可以放下,往往因為不如意,因為煩惱,因為壞了我們的心情,但還是不能放下自己的好故事,自己的故事更可以給自己勵志。尋找不到曾經(jīng),但可以找到怎樣給自己的故事加熱的方法。走在自己溫暖芳香的故事里,何嘗不是生活給我們的好。人生可能有失敗感,盡量用失敗里還可能僅存的那點得意來安慰自己吧。
尋找那段時光里的餅香,找不到,有悲愴,更懂得珍惜當(dāng)下;
哪怕是蛛絲馬跡,也是懷舊的清晰線索,這是尋找的愉悅;
失去的東西明知無法找回,但還是去尋找,不可為而為之,這是深情。
夜晚,一個人無聊地坐著,寂靜,空洞,我不愿被黑暗包圍,想起煙臺的四馬路,那就是一條時光的銀河,就像在銀河看見一兩點星光,頓時一亮,我聞到了裊裊而至的餅香,尋找故事,會打破寂靜,填滿空洞。
記得作家汪曾祺寫昆明印象,他選擇了昆明的雨,他說“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昆明的雨》)
煙臺是我讀書的地方,煙臺給我的印象是什么?煙臺烤餅的香,是那么纏綿,纏綿了四十幾年;是那么入味,多年不忘,直讓我尋尋覓覓……
鄉(xiāng)愁起自故鄉(xiāng),煙臺如故,煙臺烤餅也勾起我的鄉(xiāng)愁——一縷盈香的愁。
2025年1月27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