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把日子掛在墻上(散文)
元旦,鎮(zhèn)里贈送了一幅掛歷,山水畫題材。我翻了翻,每頁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景色各異,旁邊題寫了相應的文字,盡顯詩意美好,可謂美不勝收。紙張摸起來很厚實光滑,真好,太滿意了。要不帶回老家,后來一想,還是放棄了這種想法。我父親一直習慣用日歷。
老家堂屋,一進去就能看見,墻的正面貼著偉大領袖毛主席畫像,笑容滿面。上方貼著“吉星高照”四個大字,金光閃閃。這屋始終還在舊時光里。右手邊是一聯(lián)紅紙,毛筆字工整書寫一豎行字——“歷代考妣宗親神位”,下面點著三柱香,左手邊墻上掛著日歷。一年又一年,年年如此,從未改變。
一
一到陽歷年(我們老家對“元旦”的稱呼,相對農(nóng)歷年而言),父親一邊取下舊的日歷掛上新日歷,一邊說道:“一年又一年,日子可真快,又到過年了?!蔽腋诤竺娓胶停骸耙^年嘍,要過年嘍!”試圖用我的快樂感染父親,讓他的“快”有點快樂。
一早起來,父親推出心愛的自行車,用抹布仔仔細細、來來回回擦了幾遍,連輪胎也拎起來擦了兩遍,看這架勢,父親是要騎車上街。果然,擦完之后,父親扶著車把手,踢掉腳撐,頭也不抬,跟母親說了句:“我去趟街上?!毖劭此鹨恢荒_,我瞅準了機會上前一步,坐到后座上:“爸,帶我一個?!币话氵@樣,我都能成功搭上父親的車。一來,他怕耽誤了上街的時辰;二來,除了我家里其他幾個孩子都在睡覺,沒有厚此薄彼的嫌疑。每年的日歷,父親都是提前幾天就買回來的,用他的話說,“日子一天也耽誤不得!”我跟著父親早就學會了看日子、數(shù)日子。眼看日歷沒剩幾張了,早上一聽到自行車響,我就利索地穿好了。我也早早也盼著這一天。這是父親和我的時間觀念,鄭重對待時間,是不是儀式感?心中有時間,才使人感到安穩(wěn)。
要說買日歷,村子的小賣鋪也有,家里平時買個醬油、鹽,幾步路就到了,特別方便。夏天買啤酒,老板親自送貨上門。過年過節(jié)東西買的多,老板還送定制的茶杯。有些人怕麻煩,瓜子、花生這些年貨都不去街上買,在小賣鋪就置辦了。后來小賣鋪的生意越做越大,沒幾年就做了個大樓房,什么煙花、炮竹,糖果、桂圓,應有盡有??筛赣H總是私下挑剔,小賣部的時間和鎮(zhèn)上的時間,在父親心中或許是不同的。
有一年,父親也想著去小賣鋪買日歷,看來看去,不是字小了看不清,就是紙張?zhí)×耍傊强床豁??!捌渌牡挂矡o所謂,自己的日子得自己心里自在,才能過得好?!薄澳阗I個日歷,比買件衣服還難,半條街都逛完了吧?”母親沒跟著去,那眼神我看出來了,她肯定也看過父親買日歷。
或許,父親就想要母親這句話,不然時間里的他們就沒有了對話。
二
我們家距離街上,少說也有二十里路。坐三輪車一趟一塊錢,來回就是兩塊,在八九十年代,可以買半斤肉了。父親都是騎車上街。
三輪車上坐著的都是年紀大的老人,或者是婦人帶著孩子。冬天坐三輪車,冷風直往脖子里鉆,我外婆愿意做三輪車,她暈車但是坐三輪車一點也不暈,透氣性太好了。我還是喜歡坐父親的自行車,又快又穩(wěn)。
或者,每年父親買的日歷都有故事,所以他才這么喜歡。
我們來到街上,把車停在熟悉的人家,他們本來跟我們一個村的,在街上買了地皮做了房子,就搬過來,做點小生意,不再種地了,用大家的話說,成了“街上的人”。
那時候做房子,是可以買地皮的。只聽說,父親剛開始也準備在街上買塊地皮做屋基,后來買在了我們村子的路邊,最后換到了村子的山腳下。沒想到,幾年后,街上房子價格翻了好幾番,外面城市的房價其實早都開始漲價。這些事情,也是偶然聽到母親嘀咕幾句。哪怕在村子路口做房子,開個小店也好,常聽到母親這樣埋怨。住在街上多方便啊,天天吃糖葫蘆、小籠包子,我們聯(lián)想力很豐富,也跟著埋怨。父親總是沉默以對。
上高中,學校在街上,有一次周六放假,我沒坐上三輪車,硬生生地走了兩個小時才走到家,那時候又不像現(xiàn)在,手機汽車什么的方便。到家后,丟下書包我就哭了。人啊就是這樣,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住在山邊多好,推開窗戶就能聽到鳥叫,春天滿山的紅杜鵑,山坡的草地上到處都是蒲公英,花啊、草啊,樹啊,春夏秋冬,都是那么可愛。其實,沒有遇到這些事情之前,一直以來我覺得哪里都沒有我家這里好!
長大后,我才理解,父親一次又一次地換屋基,讓我們的家離馬路一次比一次遠,是有他的想法。我爺爺因為出車禍意外去世,對父親來說,那是他心里一道過不去的坎吧,永遠也過不去。對于父親來說,我們健康長大才是他最想要、最自在的日子。
散了根煙,扯了幾句閑話,父親就帶著我買日歷去了。日歷是新的,沒有住上路邊的城里的房子,但房子里的日歷可能會讓父親緩釋錯過的機會吧。他是無奈的,也是能夠想得開的。
三
我摻和到父親買日歷,父親也是快樂的。日歷就是365張紙,如果有我在其中,父親應該是會想到買日歷的故事。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它酸里面還透著甜……”我手里拿著糖葫蘆,邊走邊舔,那玩意兒酸酸甜甜,沒有哪個孩子能夠抵抗它的美味。
家家把音響就放在店面的門口,聲音開得老大,“咱們老百姓,今兒真啊么真高興……”“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個日出,我送你三百六十五個祝?!甭爜砺犎?,就記住了這幾首,這些歌就從鄉(xiāng)鎮(zhèn)的街道流行開來。
紅紅的燈籠、中國結從屋內(nèi)一直掛到屋外,五花八門的糖果、水果、干貨,擺滿了貨架,人啊、自行車啊,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要是來輛三輪車,一時間過不去,一直按著鈴鐺:“麻煩讓一讓?!薄霸趺窗衍囎娱_進來了呢?”大家嘟囔了幾句,雖然不情愿,大過年的也不好罵人。
父親給我買了兩根糖葫蘆,囑咐我跟在后面,不要亂走。沒有買到心儀的日歷之前,他沒有心思看那些琳瑯滿目的貨物。我跟在后面已經(jīng)吃完了一根,還有一根,不舍得吃,看看父親怎么選日歷,正好轉(zhuǎn)移我的注意力。
父親站在一堆日歷前,一本本翻看。那些日歷,封面都是紅色的,各種好看的圖案:活蹦亂掉的鯉魚,膚白貌美的美女,張著嘴巴露出大白牙的老虎……父親從那一堆里面挑出了一本,打開來,里面的紙是黃白色的,字只有黑色和紅色,通常包括日期、星期和月份的名稱,以及一些其他的信息。字體和日歷的形狀一樣,都是方方正正的,一眼看過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就買這本!”父親把選中的日歷合上,我看了一眼,封面是個胖娃娃,穿著紅肚兜,對我咧著嘴笑。“走,帶你再去買點好吃的?!蔽沂稚系奶呛J不知什么時候也吃完了。我們又買了糖果、香蕉一些小孩子愛吃的,當然,還買了酸酸甜甜的糖葫蘆,帶給沒來街上的母親和其他孩子。
四
父親拿個大鐵夾子把新日歷掛在墻上,笑瞇瞇地說:“這日歷看著才舒服,明明白白?!?br />
早上起床,父親總要翻一張日歷,用別針別好,再用大夾子夾起來,掛在墻上的鐵釘上。我們家沒有過一天撕一張日歷的習慣。取下來的舊日歷,父親囑咐母親收好。一個方方正正的盒子,裝滿了大半箱的日歷。翻開發(fā)黃的舊日歷,你會發(fā)現(xiàn),關鍵的日子、重要的事情,父親都在日歷本上用清秀的筆跡做了記錄。半輩子了,他們早就習慣了用這樣簡單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日子。
每年過生日,他們一定早早就打來電話,囑咐我們吃雞蛋面,多吃些好的犒勞自己。成家后,我們常常記不住自己的生日,父母卻一次也沒有忘記。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日,他們一定是早早就在日歷上做了記號。還要給我們發(fā)紅包,還會發(fā)來一大段長長的文字。我常常想,七十歲的老父親,眼睛也看不清,舉著手機,一個字一個字,不知道寫了多久。
記得有幾年父親外出跟著二叔、小叔一起干活,走之前,他在日歷上,寫下了重要的電話號碼,他自己的,修電線的、有線電視的,衛(wèi)生所的、小賣鋪的,一個個跟母親交待清楚,怕母親不認得,還做上了特殊的記號,事無巨細。他把日歷做上記號,跟我們說:“等到這天,我就回來。”
父親出門后,我們幾個就開始搶著翻日歷,早上起床什么事情也不干,先把日歷翻了。有一次,搶來搶去的,一不小心,把日歷撕破了,嚇得我們再也不敢了,乖乖地交給母親翻。
在我印象中,他不像別人的父親,在外一呆就是半年、一年。母親一人帶我們四個孩子,還要操持家務,父親很少出遠門,我們的成長過程,他一直都在。
翻開日歷,字跡雖然模糊,卻仍然可見父親那清秀的一行字:萌兒今天回家。那天一早騎上自行車上街買菜,吃過午飯,父親就到馬路邊上等車,瘦長的身影站在馬路上,一等就是大半天,接到后,拉著大姐的行李箱跟在大姐后面,眼睛也是笑瞇瞇的。
有一本日歷本,每個周六,都用圓圈做了記號。原來是孩子們都放假在家,提醒母親要做些肉菜,給孩子加餐。高中的時候,周六中午回家,一定能吃到母親端來的一碗肉片湯,父親和母親平時是舍不得買肉吃的,這件事我印象特別深刻。直到現(xiàn)在我還常?;匚度鉁奈兜?,一吃到肉片湯,就想到那時候的日子。
有一頁日歷,折了一道深深的印子,我后來才知道,那一天,母親從樓梯上摔下來了,膝蓋血肉模糊,都沒有去醫(yī)院。這件事,我知道的時候,早就過去大半年了,因為怕我擔心。母親的腿雖然好了,卻留下了后遺癥,一到陰雨天就疼。父親說做上記號,只是為了提醒他們自己,做事情要小心。我聽了之后只有自責。
在父母親的眼里,我們把自己的日子過得舒坦就好,他們從來不想讓我們擔心。
日歷換了一本又一本,日子過了一年又一年。
現(xiàn)在條件好了,黑白電視變成了彩色電視,手機更是人手一部,父親還是習慣用日歷。
每到過年祭拜祖先的時候,我們?nèi)叶家o老祖宗磕頭,磕完之后,抬頭看,連同日子,我們也一起磕頭了。
把日子掛在墻上,就像把一個個日子放在面前,我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去認真對待生活的每一天。這個傳統(tǒng)不能丟。
時間是什么?我常常這樣問自己,我從父親那里找到了答案,時間就是掛在墻上的圖騰,每一個時間節(jié)點,父親都不忘記,好的,不好的,交給時間去記住吧。時間在前進,生活也在向前,好好對待我們的時間,時間就屬于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