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合陽年后習(xí)俗(散文)

精品 【東籬】合陽年后習(xí)俗(散文) ——故鄉(xiāng)的年之十一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2055.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03發(fā)表時間:2025-01-28 22:36:47
摘要:這天下午,一群小孩子早早就商量好,到了晚上天黑之時,各自拿著工具,在巷子里某個地方集合:工具有搟面杖或者木棍子、盆子、碗碟、鍋蓋、簸箕等,有一個領(lǐng)頭的發(fā)號施令,挨家挨戶去驚嚇老鼠。領(lǐng)頭的喊一聲,大家就跟著他走,大家嘴里念著:“哩哩啦,敲鑼鼓,吹喇叭,老鼠家里辦喜事,有個女兒要出嫁……”不管到了誰家,在院墻上隨便敲打幾下,在廚房門扇上拍打兩下,沖進廚房后,就分頭行動:有人敲碗敲盆,制造噪音嚇唬老鼠;有人拿著棍子,在案板底下亂捅幾下;有人拉兩下風箱,驅(qū)趕老鼠;有人在灶堂里搗鼓幾下;甚至有人打開炕洞的門,拿棍子在里面晃蕩幾下……


   故鄉(xiāng)的年后,還有一些習(xí)俗。
   首先是初五,早上照例吃餃子。初五也叫“破五”,從這一天起,正月里各種禁忌都解除了,如擋在大門口的棍子可以拿走了;還有不能洗頭、不能掃地、不能打碎東西等。破五早上,有的人家還要放鞭炮,大掃除。此時,天寒地凍,田間沒有什么活計,但是特別勤快的人,也許閑不住,開始做事了。
   其次是初七,老家人叫“人七”。這一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下午一般吃面,也叫拉魂面。意思是過年時人們走親串巷,吃喝玩樂,心都野了,人七一過,得把玩樂的心思收回了。
   接著,正月初十,傳說是老鼠嫁女的日子。
   這天下午,一群小孩子早早就商量好,到了晚上天黑之時,各自拿著工具,在巷子里某個地方集合:工具有搟面杖或者木棍子、盆子、碗碟、鍋蓋、簸箕等,有一個領(lǐng)頭的發(fā)號施令,挨家挨戶去驚嚇老鼠。領(lǐng)頭的喊一聲,大家就跟著他走,大家嘴里念著:“哩哩啦,敲鑼鼓,吹喇叭,老鼠家里辦喜事,有個女兒要出嫁……”不管到了誰家,在院墻上隨便敲打幾下,在廚房門扇上拍打兩下,沖進廚房后,就分頭行動:有人敲碗敲盆,制造噪音嚇唬老鼠;有人拿著棍子,在案板底下亂捅幾下;有人拉兩下風箱,驅(qū)趕老鼠;有人在灶堂里搗鼓幾下;甚至有人打開炕洞的門,拿棍子在里面晃蕩幾下……據(jù)說,這樣一折騰,就嚇壞了老鼠。老鼠的女兒嫁不出去,就沒有辦法繁衍后代,那么家里就不會有老鼠出現(xiàn)了。
   小孩子這樣折騰,多數(shù)家庭都是容忍一下,權(quán)當讓孩子們狂歡一次。當然也有個別家庭,大人一聽見小孩子進門,就擋在院子里,說他們家老鼠已經(jīng)被嚇跑了,不必到廚房里,趕快到下一家。領(lǐng)頭的孩子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馬上叫大家趕快走,不必再到廚房嚇老鼠了。
   正月十二、三之時,還有“遺病”的習(xí)俗。采摘一些柏樹枝,在天黑之后,月亮升起之時,繞著村頭的石碾子轉(zhuǎn)圈,仰望月光,邊走邊念叨,將手中的柏樹枝掐成一小段一小段,扔在地上,代表將疾病丟掉。
  
   二
   大門口掛燈籠的習(xí)俗。正月初七、十四到十六一共四個晚上,家家戶戶要在大門口掛燈籠。那時燈籠,多數(shù)是買回來的簡易紙燈籠,圓形、柱形、瓜燈、五星狀、兔子燈、雞鴨形燈籠等。天黑時將燈籠掛在大門口,晚上十占左右,把燈籠拿回家。有的人家更簡單一些,直接掛個馬燈。七四年通電以后,也有人在大門口直接裝一個電燈泡,權(quán)當是掛燈籠了。
   后來,分田到戶,人們可以吃飽穿暖了,燈籠的花樣開始多起來了。如走馬燈、青蛙形燈、宮廷燈籠等開始出現(xiàn)。走馬燈,能看到牛馬等在燈紙上是在飛快地轉(zhuǎn)動。青蛙燈呢,結(jié)構(gòu)復(fù)雜一點,青蛙的四肢可以活動,形狀是橢圓的,制作難度大的多。
   掛燈籠的日子,是小孩子最神往的日子,也是夜晚之時巷子里最喧鬧的日子。沒有電燈時,一到晚上,巷子里、院子里一片漆黑,巷子里通常是靜悄悄的。如果有人在巷子里咳嗽一聲,坐在自己家的房子里都能聽到。而當家家戶戶掛燈籠的時候,大門口、巷子里的夜晚有了光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要到巷子里玩耍。在那個時刻,一群小孩子從東家跑到西家,在巷子里跑來跑去,特別興奮,嘰嘰喳喳,好奇地觀看各家各戶的燈籠,品評著誰家的燈籠最明亮,誰家的燈籠最好看,誰家的燈籠樣式最特別,那些掛馬燈的人家都是圖省事的……
   除了大門口掛的燈籠,也有小孩提燈籠。當然,喜歡提燈籠的多是女孩子。那時,有一種簡易折疊燈籠,燈籠紙很薄、皺巴巴的、很像絲綢,多是紅色、粉色等喜慶色。小孩子提著燈籠,走巷串戶,開心不已。有時,小孩提著燈籠跑的太快,那容易傾斜的燈籠,一下子就倒了,蠟燭把燈籠燒著了,小孩一慌,丟掉燈籠,趕快跑開。燈籠被燒壞了,好在人沒事,父母也不會責罵孩子。
  
   三
   掛燈籠的日子,男孩子則喜歡放鞭炮。大年初五、正月初五、正月十五等日子,大抵要放鞭炮。這樣的事,男孩子搶著做。除了放整串的鞭炮,男孩子還喜歡將整串的鞭炮偷偷拆下來幾個,放在口袋里,時不時拿出來放一下。小時候,膽子小的人,特別討厭男孩子這樣放鞭炮,好好地走著路,冷不防,有人在你身旁放一個響炮,真的嚇人一跳。還有一些調(diào)皮搗蛋的男孩子喜歡惡作劇,故意在轉(zhuǎn)角處、大樹背后放鞭炮,目的就是要嚇唬別人,看著別人受驚嚇的樣子,他們就哈哈大笑,仿佛從中能得到特別的樂趣。
   除了能放的鞭炮,還有一種摔炮。這種炮很小,只有小手指頭蛋那樣大,用舊書報紙包著,樣子像小蝌蚪。不是用來放的,是用來摔的。找一塊磚頭或平整的石頭,使勁摔,就能聽到響聲。也有小孩把它放在地上,給上面蓋一上小瓦片,用腳猛踩瓦片,摔炮就爆炸。不過,這種摔炮的質(zhì)量很差,響聲不是很大,還有不少啞炮。據(jù)說,有人背著一袋子摔炮,到河溝的村子去賣。不巧碰上陡坡上結(jié)冰,摔倒了,袋子里的摔炮炸了,那人的屁股被炸傷了……
   這種傳說,不知是真是假。我以為是有人胡亂編造的。即使真有這回事,也不至于炸傷人。那種摔炮,使勁摔,都難以摔響;即使摔響了,威力也非常小。況且北方的冬天,天氣寒冷,人們穿的都很厚,估計衣服可以擋住個別摔炮的傷害。
   還有一種簡易煙花,叫“滴滴景”,也許叫“點點景”,似乎一毛錢可以買一把,共十來根。這種煙花,如果和現(xiàn)在的煙花相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滴滴景大概有筷子那么長,比筷子細一點,外面是一種又薄又軟的灰褐色紙,里面卷的是黑色粉沫狀的東西。晚上天黑,將一端點燃,里面就會噴出火星,當然噴出火星的速度也不快,那時覺得挺好玩的,拿著它在院子里、巷子里亂跑。這種煙花,質(zhì)量也不怎么好,有時一根煙花,卷紙松了,粉沫就漏出來了,只剩半根而已。就是這樣的煙花,也是少的可憐。春節(jié)的時候,放上幾根,就算是孩子的娛樂之一了。
  
   四
   正月十五前兩三天,還要蒸一次特殊的花饃——咬蟲饃。這是專門給孩子們蒸的,也是專門送給孩子的禮物。
   過年走親戚拜年,是小輩給看望長輩。而在老家合陽,還有一個特殊的習(xí)俗,就是正月十五“大看小”,即長輩到小輩家里看望年輕人。正月十五之前,長輩們要蒸好咬蟲饃、娃娃饃,去看望出嫁的女兒,或者看望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這樣親戚之間有來有往,親近了許多。
   小時候過年,年味最濃厚、最熱鬧的時節(jié),當是正月十五。說是十五,其實指的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連續(xù)三天。這三天,許多村子都有社火,唱大戲等。也可以這么說,春節(jié)是一家人過,或者本家、親戚們在一起的熱鬧;而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一連三天,是一個村子、甚至幾個村子集體的熱鬧。
   其實,在特殊的年代,過十五沒有社火可鬧。分田到戶后,有些村子就開始籌劃擺社火的事情了。我的家鄉(xiāng)合陽,社火是很出名的,合陽縣令段公士聰曾寫過一首詩:“三山不出頭,二水不行舟。禮儀甲天下,社火賽揚州?!?br />   合陽社火的種類很多,有龍燈、旱船、青瓷船、漂河葉、耍龍、舞獅子、花桿、放焰火、扭秧歌、敲鑼鼓、打犟驢、社火尾子、上鑼鼓、百燈、擱鑼等。揚州的社火,我無緣觀看,但合陽的社火,卻是看過兩年。一是楊家莊踩高蹺,一是三池村的社火表演。那時看社火特別積極,吃過早飯,和朋友約好,一起跑去看熱鬧??瓷缁鸲际亲呗啡?,也不覺得路途遙遠,更不會覺得天寒地凍。
   正月十六過去了,這一年的春節(jié)就算過完了。孩子們?nèi)ド蠈W(xué),大人開始平整土地,運肥施肥,準備春耕了。
   年后習(xí)俗的最后一項,就是驚蟄時吃“咬蟲饃”的日子。這一天一大早,按傳統(tǒng)習(xí)俗,是不可以叫起的。人們認為,如果那天早上不小心叫起,那些冬眠的毒蟲就蘇醒過來,禍害人們。早上做飯,將晾的半干的咬蟲饃,放在灶火里烤,烤到焦黃時拿出來,分給孩子們吃,希望孩子在這一年里健康平安,百毒不侵。
   吃過咬蟲饃,年味就沒有了?;仡^再看過年的痕跡,只有那些經(jīng)過風吹日曬已經(jīng)有些掉色的對聯(lián)和窗花。于是,暫時放下心中對節(jié)日的期盼,回歸生活的常態(tài)。但是,這種常態(tài),過了一個年,已經(jīng)不是原先的常態(tài),畢竟長大了,懂得了一些從前不明白的事。此外,畢竟過了一個新年,在人們的心中,又有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盼頭。
   吃咬蟲饃,大概是過春節(jié)的最后一點點歡樂了吧。過了正月,孩子如果做借了什么事,大人就不再容忍了,該打該罵,毫不含糊。
   所以,小時候,一門心思想著長大,想著長大以后父母就不會打罵自己了,想著長大以后自己就可以有自主權(quán)了,不用讓大人管束自己,比如自己有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可是,等到自己真正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父母漸漸老去,父母再也不會無條件地養(yǎng)育自己了,也不會天天做好飯等自己吃了。生活的壓力才真正地來了,工作中的煩惱也漸漸多了。對于這些,只能自己面對,只能自己解決。
   長大后,我終于明白:原來,小時候天天盼望的長大,盼望長大后的自由,是要負起生活中的責任,只有盡到這些責任之后,一個人才可以擁有的。
  
   二〇二五年一月二十二日星期三
  

共 355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作者的合陽老家,年后還有些習(xí)俗。初五“破五”吃餃子,初七老家人叫“人七“。這一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下午一般吃面,也叫拉魂面。正月初十,傳說是老鼠嫁女的日子。孩子們帶著工具,挨家挨戶霧驚嚇老鼠,一番真真假假的折騰。正月十二、三之時,還有“遺病”的習(xí)俗。采摘一些柏樹枝,折成小段扔掉,代表去疾。正月初七、十四到十六一共四個晚上,家家戶戶要在大門口掛燈籠。大門口、巷子里的夜晚有了光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要到巷子里玩耍。掛燈籠的日子,男孩子則喜歡放鞭炮。大年初五、正月初五、正月十五等日子,大抵要放鞭炮、煙花等,從聽響中人們尤其孩子獲得樂趣。正月十五有社火可鬧,合陽的社火,主要是是楊家莊踩高蹺,三池村的社火表演。正月十六過后,也是年后習(xí)俗的最后一項,就是驚蟄時吃“咬蟲饃”的日子。一年又一年,作者們長大了,長達后才明白,原來,小時候天天盼望的長大,盼望長大后的自由,是要負起生活中的責任。作者深情回憶了小時候經(jīng)歷過的家鄉(xiāng)年后的一些習(xí)俗,如今已經(jīng)長大,再也無法回到過去歡快的時光。好文,推薦閱讀?!緰|籬編輯:韓格拉圖】【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129001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1-28 22:39:13
  這篇文的選材很特別,寫了家鄉(xiāng)年后的習(xí)俗,實際是年的尾聲,一樣別有韻味。感謝老師投稿東籬,順祝新年愉快,寫作大豐!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fù)1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01 06:34:01
  非常感謝韓格拉圖編輯精彩的編者按!是的,年后習(xí)俗,實際是節(jié)日的尾聲。年前的忙碌,年后的各種習(xí)俗,人們想著極力地延長這種美好的時光。掛燈籠、社火則是這種努力的種種體現(xiàn)。問候韓格拉圖文友,祝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2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1-28 22:45:16
  各地的年俗都有不同,老師那里的年俗很有趣的,年后還有很多的持續(xù)節(jié)目,整得挺有味挺熱鬧的。文章很有特色,學(xué)習(xí)點贊,祝老師新年快樂!
回復(fù)2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01 06:40:36
  非常感謝紅花草文友的精彩點評!說白了,過年與平時的日子沒有什么不同,但是人們?yōu)榱俗屓兆佑幸饬x,為了讓時間留下痕跡,于是設(shè)立了各種節(jié)日,用來慶祝,用來熱鬧,如此一來,在平淡的日子里就有了亮色,在生產(chǎn)生活之余,多了許多趣味和牽掛。每年春節(jié),多少車輛、多少人們奔波在回鄉(xiāng)探親的路上,不辭勞苦,不懼寒風,為的就是見上一面,敘敘舊,聊聊天,讓這美好的瞬間成為溫馨的記憶。問候紅花草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3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1-29 06:19:44
  作者深情回憶合陽老家年后習(xí)俗:初五“破五”吃餃子,初七“人七”團聚吃面,初十嚇鼠,十二、三“遺病”。初七至十六掛燈籠,男孩放鞭炮。十五有社火,十六后驚蟄吃“咬蟲饃”。長大才知道,兒時的歡樂回不去了。 問候同淑君老師,祝你春節(jié)快樂!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fù)3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01 06:45:19
  “長大才知道,兒時的歡樂回不去了。”非常感謝非常感謝滴善齋文友精彩點評!人生是一趟章程旅行,過去的時光,只留存于記憶之中。所以,珍惜今天,珍惜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問候滴善齋文友,祝你新年快樂!
4 樓        文友:嵐亮        2025-01-29 08:57:32
  老師故鄉(xiāng)年后的習(xí)俗豐富、獨特、精彩,真是歡歡喜喜過大年。拜讀大作,問候新春!
回復(fù)4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01 06:47:51
  非常感謝嵐亮文友的關(guān)注與鼓勵!祝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29 10:38:47
  淑君老師筆下的合陽年后的鄉(xiāng)俗也精彩,這些民俗,我們這里幾乎沒有,嚇唬老鼠一節(jié),少見。大多數(shù)日子都是在家講究做吃的。文化的味道不濃。但怎樣吃,吃什么是講究的,七人八谷九點蒜……不管如何,人們對節(jié)日的持敬精神是強烈的。謝謝淑君老師一直熱愛東籬,筆耕不輟。還期待淑君老師的美文。謹祝淑君老師蛇年行大運!
懷才抱器
回復(fù)5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01 06:52:19
  “不管如何,人們對節(jié)日的持敬精神是強烈的。”非常感謝懷才社長的精彩點評和潤色!各地習(xí)俗不同,但是人們期待節(jié)日、隆重慶祝節(jié)日的心理卻相同。無論什么樣的節(jié)日,不外乎表達人們除舊迎新、慶祝豐收、盼望著生活更美好的強烈愿望。問好社長!祝社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6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01 06:57:11
  小時候過年,年前是殷切的盼望,年后沉浸在節(jié)日的快樂之中。等到正月十五掛燈籠的時候,心里就升起了一絲絲失落的感覺。狂歡就要結(jié)束了,等到下一個新年,中間還有長長的時間,需要耐心等待。同時,心里又會想著,新年的快樂也該結(jié)束了。假如總是過年這么美好,那平時吃什么穿什么,總得有人干活啊!于是收拾好心情,重新開始,滿載新的希望,努力前行!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