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荷塘小記(散文)
一
在北方忽冷忽熱的山野里,生長著許多花事冷淡的樹木。即使有些花也是細碎的清淡的,不夠鮮艷的花序。我的記憶之中,第一次能在當?shù)乜匆姶笕绫P的花朵,還在二十年前呢。那時,我是在東溝林場的辦公室,所看見的幾張照片里。
林場的場長是位當?shù)厝?,我們彼此都很熟悉。當我看見照片上的花朵,竟然是盛開的荷花,而且就生長在大院的池塘里,不由地一怔。如果不是有實物佐證,恐怕打死我都不會相信。
這個池塘不是很大,有幾十平方米的樣子。最初的作用是用來養(yǎng)魚的,這種池塘每個林場都有,本著多種經(jīng)營的理念,在局領導的倡議和督促下,作為基礎建設而上馬的。于是,所有林場的大山溝里便出現(xiàn)了眾多的魚塘、蛤蟆塘。東溝林場的魚塘之所以出現(xiàn)在林場大院里,很大的原因是院子的空間很大,有足夠的地塊可以盛下它。另外,把魚塘當作一處風景的設置,也是未嘗不可的。
魚塘里有一方清澈的水面,至于有多少魚在塘里,是根本看不見的。我特意去那里走一走,水面上真的有幾株已經(jīng)枯萎的大葉子,有些綠色在上面,也是很破敗的。此時已然是深秋,能看見荷的些許模樣,也是在鞏固心里的認可。
這些照片是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幾朵荷花鮮艷多姿,所呈現(xiàn)出的美感是無限爛漫的,讓人不由地浮想聯(lián)翩。我想討要一張時,卻被場長拒絕。他說是留給局長看的,工作上的事情是需要領導進行認證和許可的。第一次看見荷花的事情,便這樣草草收場,也很快便忘在腦后,沒有了任何印象。
二
東溝林場與我所在的三道林場不過二十多里路,雖然上下溝相距不遠,卻很少往來走動。這是因為那里并沒有太熟悉的人,也就沒有什么交往,便少有往來。再者,一個人的行走范圍其實很小很窄,工作與生活的環(huán)境是緊密相連的,也基本是在圍繞著兩點之間來回踱步。
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身邊發(fā)生了許多事情,其中包括東溝林場合并到三道林場,這里的場區(qū)便漸漸冷清了起來。我再來到這里,已經(jīng)是十幾年以后的事情了。
記得那天天氣不錯,潔白的云朵像棉花團一樣,在頭上漂浮著,有幾團渾然不動,宛若被掛在山頂?shù)臉渖疑弦粯?。青山的臂彎還是很強健有力的,不僅挽住了田野,也抱住了村莊。一條河流細細彎彎地穿過村莊,把這里的清純都收于其中,又帶去遠方。
我在林場家屬區(qū)里的街道上行走著,迎面走來一位老農(nóng),他半卷著褲腿,敞著懷,露出黝黑而嶙峋的胸膛,汗水在身上歡快地流淌著。他一只手牽著一頭牛,另一只手卻握在一個寬大的葉子,青青嫩嫩的。仔細看去,竟然是荷葉。
我吃驚不小,忙問老人家,這荷葉是從何處得來?他笑盈盈地回頭一指不遠處的林場大院。我的腦子里立刻閃現(xiàn)出曾經(jīng)的那些照片,還有水塘里那枯萎的荷葉,難道是那里嗎?我立刻加快腳步,向那里奔去。
拐過一棟家屬房,再繞過一條小水渠,那荷塘滿滿當當,嘩地一下就晃了出來。
一片翠綠的葉子中間,有幾朵荷花在綻放著,粉嘟嘟地招惹人眼,頂著初陽開得正艷。田田荷葉在為它殷勤地擎著傘,一對倩影美美地去水面上照來照去,許多的濃情蜜意在其間搖曳著,升華著。
荷葉聚集的地方是很稠密的,還有些稀稀落落地生長在一旁的荷葉,擎一柄柄小小的傘,好像是落到后面的幾只小鴨子,在加緊速度往大堆兒里趕。荷塘邊裸露著的巖石,讓我想起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這里當然沒有那么厚重的淤泥,便是不能覆蓋池塘的主要原因。挖魚塘之初的想法是為了養(yǎng)魚,種荷的絕對意義也是為了給水面增加些秀色,至于它是否生長,是不是能夠生長,種荷之初,是沒有考慮過的。
就是當初的一個意外之舉,而留下了可以綿綿生長的慧根。誰有一雙慧眼,能看清這方水塘的未來,也許就是冥冥之中應該有的定數(shù),讓這里成為一道永遠抹不去的風景??此迫崛醯暮桑瑓s有如此的生長旺勢。那水下的藕根,如同把握自己命運的手臂,這里的生命之路盡管崎嶇難行,還是盡可能地探索著,把握住可以生存的土壤。十幾年的光陰,一點都沒有荒廢,在如此環(huán)境下生存下來,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十足的勇氣。
幾瓣落花漂在水面上,像一葉粉紅的小舟,輕輕地,被風兒輕輕地推去,這么美這么浪漫的舟兒,會載上誰的靈魂?我覺得它已經(jīng)劃入我的心海之中,漣漪蕩來,癢癢的,讓人幾乎不能自持。
花開了,就一定要有賞花的人,不然花顏空落,花事易老,空留嗟嘆。有賞花的人在,花兒便會抖擻精神,一心一意地綻放。荷花的清雅是漫無邊際的,不自覺地把人從世俗之中剝離開來,一份清輝從天上降臨,徐徐落入荷塘之中。一顆清幽之心,不是隨時都在心懷之中,但一定是要選擇地域和時段的。只是,需要問自己,它真的到來了,可有空間安放?
荷的歲月都是在青嫩的時光里穿梭著,任由這份青春的記憶在心中存在幾許,都是讓人倍感歡欣的。我于荷塘邊緩緩行走,可以從任何角度去忖度它的神韻,仿佛不管從哪里看去,都是它的正面形象。那背后的影子卻印在水面上,有微風拂來,輕輕搖擺著,個性的舞蹈,發(fā)自心底,是那么的豐富多彩,婀娜多姿。
我一直都是從心底認可荷花的,總覺得一直都是與它直面的。細想想,去哪里見過了荷花呢?不覺間又有些模糊。荷的形象高大,始終都在我的心里裝著,而且十分鮮活。這種熟識來自于日常光影的照見,所產(chǎn)生的記憶錯覺。不是嗎?荷花的顏色已經(jīng)成為中國老百姓的生命底色,生活的角角落落都有它的形象描繪,因此,我的記憶被鐫刻了,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三
這一次驚艷的發(fā)現(xiàn),一下子吊足了我的胃口。轉(zhuǎn)眼來到了秋季,便想著去看看秋天荷塘的樣子,說去就去,反正也不遠。
東北的秋天說來就來,快得像一陣風,蠻橫地驅(qū)趕著綠色,如羊群一樣跑散。秋日天氣都是格外清朗的,高遠的藍色天穹之中,沒有一絲纖塵,雨霧早已退卻到很遠的地方,去醞釀著新的企圖。
已然要來到霜降節(jié)氣,這是一點都不能含糊的。山上的樹葉還在,卻是大片的柞樹,近前不遠就有,樹葉卷曲,風來了,相互摩挲著,發(fā)出嘩嘩的聲響。
荷塘以另一種姿態(tài)存在著。一派枯萎與蕭條,卻有一種意味在其間滋生著,漫漶著。此時的枯,更像是一種蘊藏,無限的生機與潛能都深埋在水下面。在這片枯萎中間,聳立著一支箭鏃一樣的花苞,盡管斑駁的渾黃已經(jīng)慢慢地布滿了莖稈,而花苞的鮮紅還是亮人眼,明心神,好像是一盞小小的燈,照亮了荷塘里的晦暗。
這朵沒有綻放的花苞,似乎在訴說著什么。苦寒所掃去的只是肉身上的痛苦,而精神的力量是永存的。竭盡心力雕琢的一朵小花,越是與苦難比鄰,越能扮美素淡的光陰。借一朵隨時可能凋零的微笑告訴世界,愛和寧靜,都曾經(jīng)來到過這里。美麗而清貧的秋天,孤獨與傲然的秋天,孤苦之中還有一份清香,一份淡然,無限清遠悠長。
或許這是一種歸宿,卻比活著還要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