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浪花詩語 >> 短篇 >> 作品賞析 >> 【浪花·在】叢林法則的形成和破滅

編輯推薦 【浪花·在】叢林法則的形成和破滅 ————李逵的故事(賞析)


作者:吳需榮 秀才,2962.92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0發(fā)表時間:2025-02-05 14:31:57

年輕時讀到李逵,更多的是覺得可愛,看到他的直率和忠義;現(xiàn)在讀到李逵,看到的卻只是可惡,只是罪惡。
   李逵最大的特點是嗜殺。他嗜殺的例子太多了,舉不勝舉。以晁蓋為首的梁山好漢到江州劫法場救宋江,因為不認識路,就都跟著李逵走,誰知李逵雖然是本地人,應(yīng)該認識路,但他壓根沒想著逃跑撤退的路線,只是往人多的地方去,因為殺人太快活了,至于這些被殺的人是官兵還是老百姓,他根本不在乎;扈家莊本已決定投靠梁山,扈三娘都被宋江收養(yǎng)了起來,李逵還是滅了人家的滿門,宋江無奈只能用功過相抵敷衍了事,李逵的反應(yīng)是很高興,因為他不在乎功勞,只要殺人盡興;最令人發(fā)指的,是宋江為了賺朱仝上山,指使李逵殺了剛四歲的小衙內(nèi),剛蹣跚學步的小孩,恐怕除了李逵,誰也下不了手。梁山好漢幾乎都殺人,但基本上還是有原因有選擇的,只有李逵,是為了殺人而殺人,他殺人只是為了取樂,不問對象,不管原因。細想想,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惡魔,你會覺得他可愛嗎?恐怕只會覺得他可怖。
   李逵的第二個特點是魯莽。只要派他出去,保管出事;而且他只要想去,即便不讓他去,他也會偷偷溜過去。所有的規(guī)章制度,包括他自己的承諾,對他根本沒有任何的約束力。一個對生命沒有絲毫敬畏心,連濫殺無辜都不怕的人,你還能指望他能敬畏什么?所以他什么都敢干,什么都敢破壞。
   唯一可以說他可愛的地方,也是他的第三個特點:真誠。他不會藏著掖著,沒有任何機心,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看你不順眼就拿大斧頭往你頭上砍,絕不會表面打著哈哈,私下里搞陰謀詭計。與此相對應(yīng)的,是他的天真。他到了某個衙門,居然穿上縣官的官袍坐衙,覺得不過癮,指令下面的人打官司讓他來斷案,就是覺得好玩。哪個成年人會干出這事?可見,他既是個嗜血的惡魔,又是個長不大的孩童。
   李逵之所以是李逵,是因為他其實就是一個自然人,沒有接受任何有效的、合格的社會教育,或者說,他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自然法則。在他的世界中,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是唯一法則。你比他弱,你被殺死是應(yīng)該的,他沒做錯任何事。你比他強,他自然不會來惹你,甚至被你奴役都是應(yīng)該的,這也就是他所謂的忠義觀。最典型的例子,面對同樣來投奔梁山的好漢:韓伯龍和焦挺,韓伯龍被他殺了,他毫無愧疚感;焦挺打敗了他,他立刻為焦挺鞍前馬后的服務(wù)。他在衙門斷案時,兩個人打架,他根本不管對錯,打贏的人就是對,打輸?shù)娜司褪清e,這種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判決,卻是他最真實的想法。還有,同樣出去辦事,梁山上怕他惹禍,總會派個人和他一起去,一般人根本不敢管他,但戴宗通過甲馬術(shù)讓他吃了大虧,他便從此規(guī)規(guī)矩矩,否則即便戴宗一直是他大哥,他也不會聽話;還有燕青,摔跤比他厲害,他便服服帖帖,所以即便他在梁山位次要高于燕青,在外還是恭恭敬敬喊一聲“小乙哥”,絕對聽話不敢造次。
   形成這樣一個人物的原因也很簡單,看他家庭就知道了。李逵有一個母親和一個哥哥,他所有的親情和教育都是來自這兩人,而且更來自于母親,因為哥哥從書中看來年齡不比他大多少。他母親其實就是個自私自利的人,也沒什么是非觀。他回來想接母親上山享福,還怕母親知道他是強盜之后不肯去,所以編故事說自己做官了,誰知他根本就是多慮了,他哥回來后告知母親實情,但老母根本無所謂,強盜就強盜,只要吃得好住得好就行。一個沒有道德是非觀的母親,怎么可能教出有道德是非觀的孩子?結(jié)果他母親拋棄了照顧自己多年的大兒子,憑著小兒子一句話就跟他走了。當然,實際上她自己不能走,是李逵背走的。而李逵的哥哥,也沒給李逵什么親情的關(guān)懷,看到李逵回來,自己打不過他抓不住他,就直接去報官抓他。要知道,這可不是什么大義滅親,而是當年李逵逃走,他哥哥被官府抓了頂罪,受了無妄之災(zāi),所以,他哥哥是害怕自己又受到牽連,是為了自保的自私之舉。相比宋太公和宋清對宋江的態(tài)度,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所以一個熟諳社會人倫規(guī)則,而一個就只有自私無情的冷酷自然法則。
   在這樣一個缺乏人倫親情的家庭,李逵能有什么感恩的心,或者什么敬畏的心?即便是他接母親上梁山,其實也不是他的孝心,而是他看到別人都把家小接來,想想自己也有親人,是懷著攀比的心理去接母親的。而他的母親,在荒山野嶺也不體諒孩子,自己口渴了就逼著孩子去找水喝。自己口渴了,孩子就不渴?自己還是孩子一路背來,孩子又值壯年,消耗更快,但凡有點同情心,都知道孩子比自己更難受,正常的父母會逼著孩子找水?都說不會作就不會死,李逵母親自己作,最后也確實害死了自己。這樣的一個自私自利的母親,能給孩子以什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育的基礎(chǔ),永遠是愛。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首先是愛心。只有父母愛孩子,孩子才會愛別人;只有父母給予孩子溫暖,孩子才會感受到溫暖并傳達給他人。李逵的母親沒給孩子任何愛心,所以她只能培養(yǎng)出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的孩子。不對,不是培養(yǎng),而是生產(chǎn),因為她沒給孩子任何教育,孩子是自然生長成的。這樣的孩子,要么在社會上受盡凌辱委曲求全,像李逵大哥;要么就是通過暴力反抗社會,像李逵。反正,都是沒有任何道德是非觀念,而是憑能力生存??傊铄拥膮擦址▌t本質(zhì)上是教育的問題。
   有人說,李逵是正義的,他曾經(jīng)痛斥宋江,并砍倒杏黃旗。其實,這是對李逵完全的誤解。他根本沒有正義觀,但他有一個書中好漢共同的特點:不近女色。在宋江為招安去找李師師時,他已經(jīng)很不高興,因為他才想不到宋江打的什么算盤,只知道哥哥去尋花問柳了,那是他瞧不起的行徑;后來聽說宋江強搶民女,正好想到他曾尋花問柳,所以雷霆大怒了。他生氣的是宋江近女色,不是好漢所為,這樣會毀了自己,然后毀了整個梁山,所以想法直接的他自己砍了大旗,哪是什么正義感爆膨。試想下,宋江讓他斧劈幼童,讓他打家劫舍,他會有異議嗎?他會很高興的貫徹到底,因為這是他理解的英雄行為。
   順便說下,李逵其實武功并不高強,只不過一身蠻力。如果按照真正的武功來排,他連焦挺都打不過,絕對夠不上步軍頭領(lǐng)。就像穆弘被塞進小驃騎一樣,他也是作為宋江的貼心人,有意被塞到步軍的最高層。他在后來的戰(zhàn)斗中,只是作為殺人小隊使用,有藤牌兵保護著他,他只負責拿斧頭砍人,從未有過真正單挑敵將的戰(zhàn)功,也說明他沒有真正的武功。
   叢林法則,說到底就是兩條:自私自利和弱肉強食。李逵是顯性直接的叢林法則,他只會暴力。宋江吳用等人沒有用暴力,但冒名殺人等各種陰謀算計他人之舉,又何嘗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叢林法則。當然,他們是隱性的,披著兄弟情義的外衣。不管怎樣的叢林法則只能被淘汰,因為他們總會遇到更強的人,就像宋江遇到高俅。最后,宋江臨死前讓他一起殉葬,也算為世界除了一害。我們現(xiàn)代人,需要的是規(guī)則,是法治,這才是最終保護自己的途徑,而不是暴力。當李逵掄起斧頭砍向弱者的時候,他同時砍破了規(guī)則,也砍破了對自己的保護。

共 2758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水滸傳》誰沒讀過?只不過我們讀的時候,有了幾十年先入為主的觀點,認為宋江、李逵、林沖等一干好漢是為民除害,他們打打殺殺是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作者讀名著是用心讀,是給每一個人準確的定義,用他們的言行,用好漢之間的關(guān)系,來互相印證各自的特征性格為人能力,給他們一個準確客觀的評價。我讀水滸的時候,也覺得李逵真能殺人,殺人如麻,誰遇上誰倒霉,他看誰不順眼都會殺一板斧。可沒有從他的家庭教育,生長環(huán)境,去認真分析總結(jié)。尤其是他母親的性格,只覺得一個瞎眼老太太可憐,命苦,最后還被老虎吃掉,從沒分析出是她的錯誤教育,導致李逵殺人越貨,落草為寇。李逵確實是叢林法則的最好實踐者。梁山中的許多好漢,在宋江這個陰謀家的帶領(lǐng)下,做了許許多多殺人越貨,嫁禍于人,賺人上山,陰險卑鄙的勾當,讓人不恥。他們也都是殺人的高手,尤其是對待那些官府仇家,富商財主,殺人,搶劫,放火,虜掠,驚心動魄,血光之災(zāi),生靈涂炭。讓人看后覺得真是官匪一家,魚肉百姓,亂世可怖,活著不易。作者讀文深入,分析獨到,值得借鑒學習。好文推薦大家共賞,感謝來稿。【浪花編輯:美蓉】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美蓉        2025-02-05 14:35:43
  一篇賞析文章的佳作,指導我們認真讀名著,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點,讀懂讀透作者用心,才能真正領(lǐng)悟原著的思想內(nèi)核,做一個認真的讀書人。祝老師新春快樂!作品豐碩!
筆名:陌上藍鈴。讀書是精神的飛翔,是心靈的寄托。整日在書海中徜徉,見明道如坐春風,悠悠然寢饋其間。
2 樓        文友:一季闌珊        2025-02-05 16:26:36
  重新認識了黑旋風李逵呀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