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孫悟空的金箍棒之圈:現(xiàn)實與超現(xiàn)實的思索(隨筆) ——雜文首發(fā)
你可曾想過,孫悟空揮動金箍棒,畫出一個能抵御妖邪的神奇圓圈,這在現(xiàn)實中會是真的嗎?
讓我們一同走進原著,探尋其中的奧秘。
在《西游記》原著第五十回“情亂性從因愛欲?神昏心動遇魔頭”里,便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
“唐僧師徒行至青牛怪的領(lǐng)地,唐僧腹中饑餓,催促悟空去化緣。孫悟空憑借火眼金睛,察覺到前方妖氣彌漫,本不愿離開師父,但唐僧心意已決。無奈之下,悟空取出金箍棒,輕輕一晃,在平地上畫了一個圈,將唐僧安置在中間,讓八戒、沙僧侍立兩旁,把馬和行李也放置在近處。他對著唐僧合掌說道:‘?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墻鐵壁,憑他什么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許你們走出圈外,只在中間穩(wěn)坐,保你無虞;但若出了圈兒,定遭毒手?!蓪O悟空剛一離開,八戒就嘟囔著這是“畫地為牢”,唐僧耳根子軟,聽信了八戒的話,師徒三人踏出了圈子。結(jié)果,豬八戒一時貪念作祟,偷走他人衣物,致使他們被青牛精抓走?!?br />
?對于喜愛看電視劇的人來說,86版《西游記》在“三打白骨精”一集中,同樣出現(xiàn)了孫悟空劃圈保護唐僧的情節(ji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電視劇的改編內(nèi)容,原著中并沒有這一段,原著僅有上述提到的那一處相關(guān)情節(jié)。
無論是原著的細膩描寫,還是電視劇的生動演繹,孫悟空劃圓圈保護唐僧這一舉動都深入人心。但靜下心來,我們不禁要問,這真的可能發(fā)生嗎?
?當初讀到此處,我只覺暢快淋漓,從未想過這是否真實。小說本就允許虛構(gòu),電視劇更是藝術(shù)加工的產(chǎn)物。俗語云“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誰會較真地去證實呢?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卻讓我時常想起孫悟空畫的那個圓圈。
?三十年前的一個冬日,我去接義妹和她幾個月大的孩子來我家,當時我們乘坐的是三輪車。在通往我家的十字路口下車時,我站在車后,左臂挎著一個裝滿孩子尿布、棉衣棉褲的大包袱,右臂緊緊抱著孩子。義妹則到車頭去給司機付車錢。就在這時,一輛四輪載貨空車,像發(fā)了瘋似的朝我沖了過來。路兩旁擺地攤的人眼睜睜地看著車子從孩子身上壓過,從我腿上碾過。人們驚呼著圍攏過來,可令人震驚的是,孩子傳出嘹亮的哭聲,我也竟然站了起來。原來,孩子奇跡般地在四個輪胎的縫隙間逃過一劫,而我的腿也在大包袱與輪胎形成的空隙中幸免于難。那一刻,我仿佛聽到了命運的嘆息,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與奇跡。想起我們出發(fā)時,義妹心慌意亂,似乎預感會出事,便給孩子套上了祖?zhèn)鞯捻椚?。那項圈,不就是義妹祖先為孩子劃出的保護圈嗎?它如同一道無形的屏障,守護著生命的脆弱。
?還有一件事,也讓我對這種超自然的保護力量產(chǎn)生了遐想。每次我前往大覺寺,途經(jīng)一個村子時,總會遇到未拴繩的狗,尤其是小賣部的那兩條,它們總是狂吠著追咬行人和車輛。每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我便在心里默默念起“地藏菩薩”圣號。奇妙的是,那些狗要么被路過的車輛吸引去追車,要么跟著路過的人跑開,要么拐進另一條巷子,要么走進小賣部,要么就安靜地站在門口不再追趕。我不禁思索,這“地藏菩薩”圣號,難道不是地藏菩薩為我劃出的無形的保護圈嗎?它如同一盞明燈,在黑暗中為我指引方向,驅(qū)散恐懼。
?我深知,看到這里,肯定有人會不屑地說:“這不過是巧合罷了,別迷信了?!痹谌缃襁@個時代,人們對“科學”的迷信似乎達到了一種極致,仿佛只要未經(jīng)科學驗證的事物,就都被打上了“迷信”的標簽。但這何嘗不是另一種迷信——對科學的盲目迷信呢?我們真的能輕易否認那些未經(jīng)科學驗證的事物嗎?就拿鬼神來說,它們究竟存不存在?誰又能確鑿地證明鬼神不存在呢?既然無法證明,又憑什么輕易否定它們的存在呢?
?楊絳先生在《走在人生的邊上》的第一章《神和鬼的問題》中,也深入探討了鬼神問題。她認為:“誰也不能證實人世間沒有鬼。因為‘沒有’無從證實;證實‘有’,倒好說。我本人只是怕鬼,并不敢斷言自己害怕的是否存在,也許我只是迷信。但是我相信,我們不能因為看不見而斷為不存在?!彼€對《中庸》中子思轉(zhuǎn)述孔子的話進行了解讀:“祭祀的時候,鬼神雖然看不見,聽不見,萬物都體現(xiàn)了神靈的存在;祭祀的時候,神靈就在你頭頂上,就在你左右?!边@里的“鬼神”是偏義復詞,指“神”。而孔子對樊遲說的“鬼神”則指“鬼”。這也讓我們看到,對待未知的神秘事物,即便是智者,也保持著敬畏與思考。
古人提倡“君子慎獨”,正是因為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時刻提醒人們在獨處時也要堅守道德準則。在孤獨與黑暗中,那些無形的“圈”仿佛是我們內(nèi)心的寄托,提醒著我們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未知。曾仕強先生在“曾仕強說財神”中也談及了鬼神問題,若你對此感興趣,不妨打開喜馬拉雅聆聽一番,或許能從中獲得新的啟發(fā)。
我們或許無需執(zhí)著于探究孫悟空用金箍棒畫圓圈的真實性,但至少應該明白,對于那些無法確定的事物,切不可輕易斷言其為迷信。若一味地否定,那便是陷入了對科學的盲目迷信之中。我們崇尚科學,科學也的確在不斷進步發(fā)展,但在科學尚未觸及的領(lǐng)域,仍有著無數(shù)的未知等待我們?nèi)ヌ剿髋c思考?。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孫悟空的“圈”或許不僅僅是一個虛構(gòu)的符號,它更像是一種象征,提醒我們在面對未知時保持敬畏,在面對困境時堅守信念。無論科學如何發(fā)展,那些超越科學的奇跡,或許正是人性中最溫暖、最柔軟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