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煙火】風雪八達嶺長城(散文)

精品 【曉荷·煙火】風雪八達嶺長城(散文)


作者:舟自橫 秀才,1132.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13發(fā)表時間:2025-02-13 17:35:15
摘要:長城,承載中華民族在苦難奮起的精神脊梁;長城,飽受戰(zhàn)爭瘡痍歷經滄桑巍峨屹立世界東方。一個強大統(tǒng)一多民族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志長城作為戰(zhàn)略防守軍事設施退出歷史舞臺?,F(xiàn)代戰(zhàn)爭天上有飛機,地下有導彈,長城作為軍事防御體系不堪一擊。當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中原大地,長城,作為民族團結的凝聚力,為抗擊外來侵略,復興民族強國夢譜寫新篇章。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

【曉荷·煙火】風雪八達嶺長城(散文) 游覽完盧溝橋入宛平城,走馬觀花參觀了高達深邃的古城墻,又馬不停蹄驅車抵達預定八達嶺下南山小院,在老板引路來到分部民宿房間,這是一座標準北方四合院民居,青磚黛瓦,一層樓,小巧玲瓏,中間鑲嵌正方形的大院子,北方平原地域開闊,氣候干燥。南方多山地水域,民居大多蓋幾層樓房,防潮節(jié)省地基。四合院除了面街開餐館,后面三面分布六間平房辟為民宿。當?shù)厝苏戳税诉_嶺長城的光,大多數(shù)民居改造成民宿增加收入。老板引領到民宿房間,我問老板從民宿這里如何登八達嶺?老板熱情回答道:穿過前面走七八分鐘就到了大型停車場,再乘坐免費擺渡車到達乘坐纜車和走路登山點。我看天氣晴朗光線明亮,這時登長城可以拍一組日落八達嶺長城大片,再放無人機航拍八達嶺全景,我又看了看手機時間,此時中午兩點多,便又咨詢老板:現(xiàn)在出門登長城來得急嗎?老板搖搖頭:下午五點以后纜車停止運行,春節(jié)人多,等你上去差不多五點,走路登山沒有半天回不來,黑燈瞎火不安全。老板建議明天登八達嶺長城。
   三十年前,我在北京中國石化報編輯部學習一個多月,因為交通不便,加上北京城內眾多的名勝古跡,也就與八達嶺長城擦肩而過。八年前,全家人一起驅車從天津去八達嶺長城,下午準備投宿到八達嶺長城腳下的酒店,結果沒有帶身份證無功而返天津,再一次與八達嶺長城失之交臂。事不過三,這次趁春節(jié)高速免費,自駕實現(xiàn)登八達嶺長城的愿望。
   八達嶺長城是東北與華北分界線,冬天西北利亞寒流橫掃一馬平川的東北平原,氣溫陰冷蕭瑟,從溫暖如春的車中探出身,倒吸了一口冷氣,切骨感受到北方零下十多度的凜冽寒風逼人,為了領略雄偉壯觀八達嶺長城,對于在生長南方的我,還從未經歷如此嚴寒的低溫,瑟瑟發(fā)抖的手腳,凍得有些麻木不靈敏,也是極冷天氣一次考驗。本也打算明天留有充裕時間和體力登長城。在民宿吃了自帶的食物,估計明天中午后開車,喝了點酒暖和身子,休養(yǎng)生息養(yǎng)足精神,準備明天登長城。
   酒足飯飽,稍作休息便出門熟悉環(huán)境,黃昏時辰,遇見一道拱形城門城墻,門口豎立“岔道古城“石碑,便穿洞而入,逛了一回北方的古城。古城老街張燈結彩,四處散發(fā)出濃濃的年味。因氣溫太低,老街上冷冷清清,匆忙折回民宿。
   翌日,從夢中醒來,天色大亮,窗外泛白透亮,一拉開窗簾,室外雪花飛舞,原來昨夜下了一場大雪,凝視紛紛揚揚的白雪,心頭一緊,難道三次登八達嶺長城泡湯了。趕緊起床洗漱吃早餐出發(fā)登八達嶺長城。
   冒著大雪出門乘坐擺渡車,還以為下雪沒有什么游客,誰知游人如云像開了鍋似的排一條長龍乘車。擺渡車一輛接一輛運送游客到旅游中心乘坐纜車,雪天大量游客基本上乘纜車登八達嶺長,匆匆買了纜車票后站在風雪中排隊緩緩前行。朔風呼嘯,風雪交加,雙手戴了皮手套都凍僵了,那種冰天雪地中等待忍受寒冷的侵襲,就是為了一睹中國民族脊梁八達嶺長城,在紛飛大雪中排隊近一個小時,一條長龍的隊伍開始松動進入溫暖的大廳過安檢。經過安檢時,無人機不允許帶進景區(qū)留了下來,乘上纜車,纜車飛出大廳一躍抵達八達嶺長城。
   從纜車出門走出纜車,迎面大雪紛飛,寒風勁吹,蜿蜒起伏的八達嶺長城游人爆滿,從纜車站到八達嶺好漢坡一段路人山人海,所有游人都想登上最高峰八達嶺。漫長時光磨損光滑青磚結上一層厚厚的冰雪,每攀登一步都尤為的艱難。也許出于軍事防守的功能,每隔十多米的地面十分光滑陡峭,只能沿城墻兩邊僅通一人階梯通向最高峰的崗樓,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要,眾多的游人只能沿城墻抓著鐵桿向上攀爬,形成一道又一道堰塞人流無法挪步上行。
   越往上攀登,越寸步難行,只有停止攀登,轉身放眼八達嶺長城,猶如一條巨大雪龍騰飛在華夏大地崇山峻嶺之中。眼前閃現(xiàn)毛澤東氣勢磅礴詩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蹦鞘资煜ご髿獾脑娫~,生動展現(xiàn)了長城靈動壯觀的景象。那是古老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脊梁,從遙遠年代綿延萬里,筑起一道守護國家安寧銅墻鐵壁鋼鐵長城。猶如古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萬里長城見證了人類文明發(fā)展奇跡永載史冊。
   長城,我終于站在高山之巔,俯視雪霧蒼茫中的萬里長征,浮想聯(lián)翩……
   腦海縈繞唐朝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出塞》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滿腹才華王昌齡年輕時候西漂首都長安謀求發(fā)展,因為沒有啥背景,西出長安,投筆從戎踏上出塞之路。王昌齡漫游西北邊地,深刻體驗邊塞的生活,從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邊塞詩。詩人在時空巨大背景上揮灑自如,描寫了秦漢以來千年歷史與當時在萬里長城守關戍邊將士,大開大闔,歷史與現(xiàn)實巧妙地融為一體。
   自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建立強大中央集權制國家,溝通戰(zhàn)國時期各國修筑的軍事防御體系的城墻,秦漢及早期長城西起甘肅山尼縣臨洮,東至遼寧遼東,蜿蜒2萬余里的堅固如鋼鐵萬里長城?,F(xiàn)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等遺存設施,自秦始皇筑長城之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從秦漢時起便筑城備西北面胡人侵襲,在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邊關內外一直與胡人征戰(zhàn)不斷,如今與戍邊戰(zhàn)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漢關自然成為歷史的見證人。那些久在戍邊關的戰(zhàn)士,觸景生情,不禁觸發(fā)起鄉(xiāng)關之思,想起自己遠離親人離愁別恨,以及整個民族飽受戰(zhàn)爭生離死別的悲劇命運!萬里長征戍邊遙遙無歸期,詩人筆鋒一轉,想到西漢抗擊匈奴屢立戰(zhàn)功的飛將軍李廣,就是這樣的勇猛功高的將軍卻得不到重用。正如詩人懷才不遇的命運,王昌齡借古喻今,暗示朝廷任人唯親,才使得胡馬越過陰山屢屢騷擾中原。如果邊境安定,征人也就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區(qū)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海拔800多米,面積119萬平方米,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八達嶺長城,血肉鑄就戰(zhàn)略防線,因這一帶山巒層疊,地勢險峻,明代《長安客話》闡述道:“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妒酚洝酚涊d:八達嶺一帶在戰(zhàn)國時期筑有長城。漢置居庸關,關址在八達嶺。公元446年,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曾在八達嶺一帶修筑長城。公元555年,北齊王朝把長城延長到了海邊。北京自元始成為中華民族政治軍事文化中心,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
   公元1505年,明代弘治十八年,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來北方指揮長城防務,大規(guī)模修建連接八達嶺長城,成為古代防御工程萬里長城重要組成部分。明代浪跡邊塞阨塞多才多藝的徐渭感慨地寫下《八達嶺》一詩:
   八達高坡百尺強,逕連大漠去荒荒。
   輿幢尺日山油碧,戍堡終年霧噀黃。
   全詩境界雄渾開闊,描寫了八達嶺高大險峻,落筆豪放不羈。八達嶺高坡超過百尺,向北連著大漠邊境,終年霧氣籠罩,八達嶺上駐軍的堡壘向外噴著黃色的霧氣,層嵐疊嶂中迤邐延伸前行的長城蔚為壯觀。古往今來,嘆為觀止。
   長城,承載中華民族在苦難奮起的精神脊梁;長城,飽受戰(zhàn)爭瘡痍歷經滄桑巍峨屹立世界東方。一個強大統(tǒng)一多民族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志長城作為戰(zhàn)略防守軍事設施退出歷史舞臺?,F(xiàn)代戰(zhàn)爭上有飛機,地下有導彈,長城作為軍事防御體系不堪一擊。當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中原大地,長城,作為民族團結的凝聚力,為抗擊外來侵略,復興民族強國夢譜寫新篇章。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
   長城,見證了了中華民族輝煌歷史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一部分。新中國成立后,修復關城和部分城墻辟為游覽區(qū),八達嶺長城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田漢作詞、聶耳譜曲《義勇軍》進行曲選為新中國的國歌。
   臨近中午,太陽從厚厚云層脫穎而出,萬丈光芒普照群山峻嶺,雪過天晴,那一條雪白盤龍漸次清晰明亮,陽光驅散云霧,風和日麗,霧氣漸次散去。行走高大厚實的長城城墻,天高云淡,縱目遠眺,天地遼闊浩渺,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踏上這古老城墻箭樓烽火臺,銘記歷史,展望未來。

共 3253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當我們的目光隨著作者的腳步,從盧溝橋畔的宛平城,輾轉至八達嶺下的南山小院,最終踏上那承載著千年歷史與民族精神的八達嶺長城時,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就此展開。從三十年前的擦肩而過,到八年前的遺憾折返,再到這次春節(jié)的圓夢之行,作者與長城的緣分歷經波折,卻也讓這份期待愈發(fā)熾熱。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旅行,更是一場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尋,對民族精神象征的深度探尋。站在長城之上,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每一步攀登都充滿艱難。但正是這份艱難,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長城的雄偉與堅韌。那蜿蜒在崇山峻嶺間的長城,宛如一條銀龍,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正如毛澤東筆下“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所描繪的那般震撼人心。它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脊梁,是守護國家安寧的鋼鐵長城,見證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奇跡。長城的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從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將各國城墻連接起來,到秦漢時期的不斷修筑,再到明代戚繼光大規(guī)模修建,長城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演變、加固。它不僅是一道軍事防御工程,更是一部民族的奮斗史。每一塊青磚,都凝聚著先輩們的血汗;每一段城墻,都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在長城上,我們不禁想起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首詩穿越千年,將秦漢的明月、邊關的將士、歷史的興衰與現(xiàn)實的感慨緊密相連。它讓我們看到,長城背后是無數(shù)戍邊戰(zhàn)士的思鄉(xiāng)之情,是民族飽受戰(zhàn)爭苦難的悲歌,也是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沉憂慮。如今,長城作為軍事防御設施雖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它所承載的民族精神卻愈發(fā)熠熠生輝。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黑暗歲月里,長城成為了民族團結的象征,激勵著中華兒女奮起反抗,用血肉筑起新的長城。它是我們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源泉,是我們在苦難中崛起的力量支撐。當太陽穿透云層,照耀在長城之上,那雪后的長城更加雄偉壯麗。它宛如一座歷史的豐碑,矗立在天地之間,見證著中華民族的輝煌與苦難,傳承著我們優(yōu)秀的文化與精神。站在長城上,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輩;展望未來,心中充滿希望。長城,不僅是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它讓我們明白,無論歷經多少風雨,中華民族都能屹立不倒,勇往直前。讓我們將長城所承載的精神代代相傳,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繼續(xù)書寫中華民族的輝煌篇章,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行?!揪庉嫞和粽鹩睢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202502140020】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2-13 17:36:33
  作者對登長城經歷的描寫太好了!從波折到圓夢,歷史與現(xiàn)實交織,讀來酣暢淋漓,超有共鳴!
回復1 樓        文友:舟自橫        2025-02-14 15:47:28
  編者按精彩紛呈,如果震宇登八達嶺長城,游記寫的一定詩情畫意。遙祝編按!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2-13 17:37:06
  這篇文章太棒!不僅把長城的雄偉、歷史講得透徹,還融入深厚情感,讓人對長城有全新認知 。
回復2 樓        文友:舟自橫        2025-02-14 15:50:19
  八達嶺長城是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脊梁,一座文化豐碑。寫出創(chuàng)意的確艱難。遙祝春安!
3 樓        文友:何葉        2025-02-15 09:42:57
  文章厚重,才華橫溢。精品點贊!加油!
何葉
4 樓        文友:陌小雨        2025-02-16 12:42:52
  恭喜老師斬獲精品!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回復4 樓        文友:舟自橫        2025-02-19 17:39:46
  同賀恭喜,佳作共享,隔屏問好!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