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荷】國粹秦腔的魅力(散文) ——秦腔《大刀王懷女》觀后感
欣聞,一年一度正月十九武功縣北立節(jié)村慈恩寺古廟會如期舉行,期間禮泉縣劇團將助興演出秦腔移植歷史古裝劇《大刀王懷女》。
這天一大早,我和夫人驅車二十余里前往北立節(jié)村。提起立節(jié)村,可是我們這里遠近聞名有厚重歷史故事的一個大村大社。相傳,這里是唐太宗之母竇夫人的故鄉(xiāng),唐時名叫竇村,是唐王李世民誕生之地。后來,因村中有民婦年輕喪偶,立志守節(jié),曾獲褒獎,名噪一時,遂更名為立節(jié)村。據(jù)《唐書·地理志》記載:武功慶善宮,后為慈德寺?!堕L安志》載:“慶善宮在(武功)縣南十八里,神堯(李淵)之舊第也,太宗降臨之所,南臨渭水。武德元年(618)建武功宮,六年(623)改慶善宮。貞觀六年(632)太宗臨幸,宴群臣賦詩,后廢為慈德寺”。慶善宮既是李淵在武功三處宅第之一,又是李世民誕生之所。這里,過去曾是唐高祖李淵的住宅,如今成了供奉佛祖的慈德寺。
到達北立節(jié)村后,我隨夫人先到慈恩寺內拜謁一番,爾后來到廟南側的戲臺前。前幾天元宵節(jié)剛過,正是農閑之際,年味未褪,古廟會接二連三,秦腔助興必不可免。聞訊禮泉縣劇團前來助興,十里八鄉(xiāng)的戲迷們三五一伙,七八一群,人人手提一個小馬扎,興高采烈紛至沓來。九時許,寬闊平坦的戲臺前,已經(jīng)是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坐滿了觀眾,粗略看去足足有萬兒八千人。
十時三十分,大幕緩緩拉開,當那鏗鏘有力的開臺鑼鼓聲急促響起時,秦腔那粗獷激昂的旋律瞬間在現(xiàn)場激蕩開來。
戲一開場,全場立刻安靜下來。頓時,臺下觀眾平息注目,鴉雀無聲,整個世界仿佛都沉浸在了一種凝重肅穆的氛圍之中,唯有演員們高亢的唱腔在戲臺上回蕩。
我身旁的一位老奶奶看得如癡如醉,微微前傾著身子,搭在膝蓋上的小腿不由自主地隨著唱腔擺動,嘴里還隨著戲詞輕輕地哼出聲來。那邊滿頭銀發(fā)的老大爺,緊緊盯著舞臺,滿臉的笑意,手中的紙煙已經(jīng)燃到手指,還渾然不知,他已完全沉浸在劇情之中。為數(shù)不多的年輕人,也被這古老的藝術所吸引,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瞬間。人群中的大姑娘小媳婦,也不住的交頭接耳,贊嘆著演員的精湛技藝。
我作為一個戲曲愛好者,置身其中,聽著那古老而激昂的旋律,看著那精彩紛呈的表演,仿佛置身于歷史深處,走進歲月的滄桑,領略人世間的厚重歷程與悲歡離合。舞臺上演員們身著華麗古老的戲裝,他們一招一式,一顰一笑,提袍甩袖,吹須瞪眼,都充滿了秦風琴韻,給人以飽滿無盡的藝術享受。
隨著劇情不斷推進,演出到了高潮階段,演員一個個漂亮的動作,臺下爆便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這一刻,所有人都被秦腔的魅力所征服,沉浸在這獨特的藝術氛圍里,感受著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震撼與感動。
演員們的唱腔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如泣如訴,把我們拉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巾幗英雄王懷女的感人故事。這臺戲曲的大致情節(jié)是,在北宋期間抗擊遼國一次作戰(zhàn)中,楊門女將、元帥楊延景的未婚妻王懷女被遼邦所俘受盡折磨。十年后,懷女與其母設計逃出虎口,幾經(jīng)周折重返故國邊關。因受潘邦離間,八賢王趙德芳懷疑王懷女是遼邦派來的奸細,必欲治罪。這時,深明大義的佘太君極力勸阻,賢王勉強赦免,命王懷女出戰(zhàn),以觀真假。陣前王懷女大義滅親,率眾將官手刃叛國投敵的生父王廉,大敗遼帥韓昌而凱旋回朝。
演出中,我被演職人員的精彩表演、優(yōu)美舞臺藝術所折服,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楊家將矢志不移,精忠報國,含辛茹苦,舍生忘死,悲歡離合的愛國情懷。
演出中那婉轉的秦聲琴韻,時而歡快時而悲傷,讓我的心情也跌宕起伏,為之陶醉。聆聽著演出中那字正腔圓的唱腔,欣賞著那悅耳動聽的旋律,品味著那精美絕倫的臺詞,都像是一把把鑰匙,一陣陣戰(zhàn)鼓,打開了我心扉深處的情感之門。
秦腔不僅僅是一種西北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更是一種祖國傳統(tǒng)精粹文化的傳承。一曲《大刀王懷女》,它承載著歷代秦人的愛國情感,傳遞著人們對精忠報國忠臣的褒獎和贊賞,對賣國求榮漢奸的憎恨與鞭撻。從劇情中,我看到了王懷女忍辱負重威武不屈大義凜然的愛國情懷,看到了遼帥韓昌殘暴兇狠的狼子野心,看到了漢奸王廉的寡廉無恥丑惡下場,看到了王懷女楊延景感情的忠貞不渝,看到了王母舍身取義的崇高品質,看到了中華兒女的前赴后繼忠于祖國的豪邁氣魄與動人事跡。
禮泉縣人民劇團在我國西北地區(qū)是有一定影響力的秦腔劇團,也先后多次來到我們武功縣演出,深受縣內戲迷的關注和抬愛。演員們在演出中精益求精,全身心的投入,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對秦腔的熱愛和敬畏。記得,去年暑期他們在堅強村演出中,主演演出中竭盡全力揮刀舞劍,揮汗如雨,演出中由于天氣炎熱,竟然中暑昏倒在舞臺上,團長臨時救場親自上臺繼續(xù)演出,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交口稱贊。今天,演職人員更是聚精會神,把一場美輪美奐的琴韻盛宴展現(xiàn)給觀眾。他們用自己的精湛表演,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詮釋著每一個角色的靈魂,讓這些歷史故事在現(xiàn)代社會中依然熠熠生輝,起到了高臺教化,傳承愛國教育的舞臺藝術引領作用。
我是一個熱愛秦腔藝術的老戲迷。觀看了秦腔《大刀王懷女》這場戲,讓我深受感動。它讓進一步感受到了國粹秦腔的藝術魅力,加深了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也讓我更加珍惜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隨著甘肅安萬劇團在古都西安唱響《潼關》,再一次點燃三秦大地秦腔藝術烈火,我相信秦腔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將會唱響西北乃至華夏,甚至走向世界,在新時代繼續(xù)綻放光彩,一定會為人們帶來無盡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