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秋月菊韻 >> 短篇 >> 詩詞古韻 >> 【菊韻】老山保姆情(古韻)

編輯推薦 【菊韻】老山保姆情(古韻)


作者:閑云野馬 白丁,74.6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112發(fā)表時間:2025-02-24 12:49:44
摘要:老山被公溪河與巫水切割,跟其他山峰割裂,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主體懸掛在雪峰山脈的西南端。從老山的延伸和分支來看,應該是老山山脈。故此撰文。

【菊韻】老山保姆情(古韻) 老山崇嶺桑梓地,名播方圓上百里。
   冬無嚴寒夏無暑,偏僻閉塞多傳奇。
   相傳雷藍舉族遷,連年累月在逃竄,
   到達老山已年關,瑤民習俗老鼠年。
   無論長幼黑青服,頭裹黑帕帶腰束。
   熬茶烏飯開秧節(jié),男女老少翩躚舞。
   敬神求卦問劫數(shù),婚喪嫁娶歌祝酒。
   生病土方醫(yī)和蠱,問神問到死方休。
   生老病死看得淡,兇險面前英雄漢。
   來者是客與人善,越是刁蠻越是干。
   若是真誠他服憾,刀山火海任差遣。
   要問鄉(xiāng)人為何憨?只緣身在萬寶山。
  
   海拔高低逾千米,野果山花延四季。
   水中游魚草叢兔,野生桃李栗萄梨。
   野豬野羊山老鼠,葛根草莓裹肚腹。
   雜林藤蔓多掛果,飛禽走獸不勝數(shù)。
   人人都說聚寶盆,逃難人的好保姆。
   三年災難力窮盡,平奇毛竹結稻谷。
   狼煙四起避戰(zhàn)亂,餓殍遍野能飽餐。
   林木采伐六十年,林壑深秀綠依然。
   逃壯丁和躲災難,多少異姓安家園。
   上山下鄉(xiāng)有知青,娶個瑤婆住老山。
  
   生長于斯望西山,清晨開門第一眼,
   變幻神奇云和煙,早欲登頂探淵源。
   不是勞作售山貨,就是翻越去求學;
   低矮山坳常往返,數(shù)度涉足扼嘆惋。
   因為生計無余暇,煮酒聊說鄰四縣。
   聽貫了耕牛農閑,四縣耕農會老山。
   聽貫了求雨獵犬,六月始盛紅杜鵑。
   二六軍團長征路,八角亭處踏三縣。
   高山丘巒織草甸,北風難過這一線。
   越說越聊吾愧慚,誓踏峰巔入夢魘。
  
   呱呱墜地一轉眼,人生容顏五十年。
   難得弟子記師恩,約邀老山去感言。
   雨過天晴風煙暖,翻山越嶺無畏難;
   知了鬧林鳥語竄,竹杖草鞋履平川。
   山高路陡翠微寒,凌風花枝才破妍。
   行處坐地牛糞遍,時過境遷影不見。
   風嘯山濤崇林疏,亂草巖巒白云庵;
   祈云求雨冒神泉,盛滿水壺上山巔。
   放眼尋望迭丘巒,風搖盆景欲飛天。
   鞍谷環(huán)抱別樣情,小竹長草映山紅。
   上到山頭弄浮云,一川煙草平如剪。
   南北為軸分兩邊,佇立凝望東西遠。
   無數(shù)分支疊山巒,層層砌墻下老山;
   嶺梁綿延峰相攙,一道屏障一深澗。
   東有切割公溪河,西山巫水收尾閹;
   山徑曲拐繞回返,七山二水一分田。
   兩河圍堰歸入沅,自成一脈我老山。
  
   老山留名千百年,老山草場不老山。
   領袖告誡有名言,調查就是發(fā)言權。
   如今探得老山真,孤懸雪峰西南端;
   故因正名告人間,老山山脈應銘傳。

共 1018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老山保姆情》以質樸民謠筆法,勾勒湘西老山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史詩。全詩以“老山”為軸心,層層展開:首章描繪瑤族遷徙史與獨特民俗,次章鋪陳山林豐饒物產與亂世庇護功能,末章借登頂感悟升華故土情結,終以地理考據(jù)賦予文化正名。全詩以“山”為母題,將地理空間轉化為精神圖騰,構建出人與自然共生互哺的生態(tài)哲學。 藝術上采用口述史視角,雜糅方志體例與山野意象,形成“地理志+民族志”的雙重敘事結構。方言詞匯(“瑤婆”“刀山火海任差遣”)與農耕意象(牛糞、竹杖草鞋)的運用,賦予文本泥土氣息;空間書寫極具層次,從“桑梓地”到“萬寶山”,從“七山二水”到“雪峰西南端”,以地理坐標編織文化記憶網絡。全詩在宏大歷史(長征、知青)與個體生命(求學、五十年容顏)的交織中,完成對“山”作為文明搖籃與精神原鄉(xiāng)的禮贊。 主題上凸顯三重維度:生態(tài)維度禮贊山林永恒的生命力,歷史維度銘記老山作為亂世庇護所的功勛,文化維度呼吁對邊緣地理的文化正名。最終將“調查”升華為對土地本真性的追尋,使山水書寫超越風景描摹,成為民族文化基因的考古志?!揪庉嫞簶犯琛?/div>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樂歌        2025-02-24 12:56:59
  《老山保姆情》中最精彩的是“要問鄉(xiāng)人為何憨?只緣身在萬寶山”兩句。此句以問答體點破全詩題眼,將地理空間與人文性格的互哺關系凝練為哲理性箴言。“憨”字以貶寫褒,既勾勒出山民淳樸執(zhí)拗的集體性格,又以反諷筆法暗藏對現(xiàn)代性“精明”的抵抗;而“萬寶山”既是實指物產豐饒的自然饋贈,更是隱喻精神原鄉(xiāng)的文化根系。詩人以“只緣”二字構建因果鎖鏈,將地理特征升華為生命哲學的終極答案,與陶淵明“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該句位于全詩敘事高潮處,既收束前文對民俗風物的鋪陳,又為后文登頂求真的行動注入精神動能,堪稱全詩思想與藝術的結晶。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2 樓        文友:閑云野馬        2025-02-24 14:22:09
  感謝編輯:樂歌的【編者按】。分析評論細膩深刻,受寵若驚。辛苦了!
3 樓        文友:貴州王先生        2025-02-24 18:17:04
  欣賞詩友佳作,感佩才情,問好詩友,祝愉悅筆豐?。?!
4 樓        文友:閑云野馬        2025-02-24 19:27:23
  感謝詩友贊賞!謝謝。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