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看點文學 >> 短篇 >> 雜文隨筆 >> 【看點】一場心的旅途(隨筆)

編輯推薦 【看點】一場心的旅途(隨筆) ——《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鳳凰腳下 秀才,1007.1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67發(fā)表時間:2025-02-26 07:43:57

【看點】一場心的旅途(隨筆) “只要你心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行路,始于收心。孫悟空頭戴金箍,“定心真言”緊箍咒能定心,約束心,讓心疼了又疼,收伏悟空之后,也就歸正了那顆七十二變的心。孫悟空一上路就打死了六個強盜,他們的名字分別是“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身本憂、意見欲”,這就是六根。孫悟空打死了六根,說明六根清凈乃是取經(jīng)之本。白龍馬象征著意志力,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馬,只有確定了前進的目標,才能專心一意地取得真經(jīng)。收伏小白龍,便是達到了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堅定,就沒有到不了的西天。后來又收了八戒和沙僧“身、心、情、性、意”這個完美團隊便組成了。孫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豬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龍馬是人的意志力。自此,這個團隊不再縱心,能夠踏上西天取經(jīng)之程。
   旅途,持于定心。五行山象征著世俗世界的金木水火土,壓住那顆上天入地的心?!拔逍猩较露ㄐ脑场?,那是定心。五行山也象征著佛學中的貪、嗔、癡、慢、疑。佛祖道:這五個字概括了人的身形心念,所以孫悟空即便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依然逃不出如來的手掌心。壓在五行山下是一種考驗,是一顆心的歷練與考險。這五百年,風吹雨打磨練了一顆心鋼鐵般的意志,寂寞孤獨賦予了一顆心波瀾不驚的定力,放縱的心在巨大壓力下學會收回。百年歲月地慢慢冶煉,是一顆躁動的心自我反思、痛定思痛的過程。也正因如此,才讓孫悟空即使在團隊面臨“散伙”之時也要繼續(xù)堅持下去。只有定心,才能在漫漫旅途中堅守自我。
   西行,旨在修心。孫悟空一個筋斗正好是到靈山的距離,這告訴我們什么呢?靈山再遠也只是心的一個念頭就到了!善惡一念間。一念可成佛,一念亦可成魔。師徒五人在取經(jīng)途中“打怪升級”,不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嗎?真正的靈山,其實就在我們心中;真正的困難,正是如何戰(zhàn)勝“異心”。孫悟空大戰(zhàn)六耳獼猴,打死六耳獼猴的正是孫悟空自己。其實哪里有六耳獼猴啊,它的本質不正是孫悟空的“異心”嗎?只有消除異心,誠心正意,才能心無旁騖,專心前行。而到了西行之路的最后,當孫悟空懇求如來佛祖摘去頭上的緊箍咒,卻發(fā)現(xiàn)無物可摘。正是修心之途中,悟空戰(zhàn)勝了白己。真正束縛我們的不是外界因素,也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這漫漫取經(jīng)路,何嘗不是一場求索真我的修心之旅?
   人生漫漫,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修行者,都在人生這場心的旅途中尋求心靈的凈化和提升。一個人,若在經(jīng)歷世事考驗之后,依然能保持一顆真心,即使未到西天,心中也早已成佛。
   愿我們在人生修行中能克制欲望,戰(zhàn)勝自我,修煉內(nèi)心,遇見更好的自己。
   (編者注:百度檢索為原創(chuàng)首發(fā))

共 1071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初心,可不就是文章中所講述的這樣嗎?西天取經(jīng)其實就是闡釋了一個修心的過程。修行,就是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從而使自己的言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從而與這個世界的道德規(guī)范合拍,符合做人的準則。其實我們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就是在不斷地修行,幼時不諳人事,后來在老師和父母的教導下不斷成熟,并且通過修真養(yǎng)性,漸趨圓滿,最終修成正果,達到人生的圓滿境界。推薦賞閱。【編輯:湖北武戈】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湖北武戈        2025-02-26 07:45:02
  修行即是修心,心端正了,萬物皆正。
與江山作者共同成長!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