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荷·煙火】菜包子(散文)
我住院的那兩天,我科室林立給我送過兩次她媽包的棒子面和白面兩摻的菜包子。她媽包的菜包子,一下讓我吃出了我母親那年做的菜包子的味道。
那年我們一大家人十多口子擠住在老屋過日子,母親負責(zé)每天的做飯,她做得最多的就是菜包子。家里生活貧困,總吃粗糧,家里人也有吃夠的時候,開飯館的姥姥就給母親指出一招,包菜包子給一家人改善生活,這樣家里人還愛吃,連菜帶飯的都有了。家里精米白面少,母親就用高梁米面和棒子面和面,然后剁一些白菜加一些粉條碎,要不就是紅蘿卜加一些酸菜兩摻餡加兩大勺豬大油。雖然奶奶也愛吃母親做的菜包子,但她說總吃餡會費油,有時會磨叨家里油太廢了。母親聽懂了奶奶的玄外之音,但如果總是單一地做粗糧餑餑再做一些清水大菜,家里人肚里都沒油水也不抗餓呀!家里干重活的幾個男爺們吃不飽飯,哪有力氣養(yǎng)家糊口呀!所以,母親會經(jīng)常回姥姥家拿回一些豬版油回來,有時姥姥還會給母親裝一小盆剛練好的油渣。
姥姥在自己家不遠處附近開了一個餃子館,生意還算不錯。母親是姥姥的唯一女兒,以前母親沒嫁給父親前一直在外上學(xué),從沒干過家務(wù),會做飯也是嫁給父親后和姥姥學(xué)的。姥姥說:“在家我們可以寵愛你,不讓你干家務(wù),但去了婆婆家就要學(xué)著做家務(wù)。一個好媳婦不僅要孝敬公婆,還要和妯娌友好相處,另外更要學(xué)會下廚房給一家人做飯?!?br />
母親因此和姥姥學(xué)會了做飯、做菜,特別學(xué)會了包餃子調(diào)餡。姥姥包餃子調(diào)餡最拿手。所以,母親做的餡類也吃著也夠味。即使家里的菜包子是粗糧包的,沒有什么大油大肉,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你吃一個我搶一個,熱熱鬧鬧的吃著香甜。其實母親嫁給父親時,姥姥和姥爺根本就不同意。父親兄弟姐妹多,生活貧困。而姥姥和姥爺家境殷實,姥爺和姥姥的家境都很富有,都是有名的大戶人家,十里八鄉(xiāng)都很有名氣。結(jié)婚后,姥爺和姥姥勤勞持家,一直做買賣,家里一直都很富有。但最關(guān)鍵的姥姥不是太在意父親家的貧困,而是奶奶這個人許多人都說凡事都太過于強勢。按理說,奶奶家里窮吧,應(yīng)該低調(diào)消停吧。但奶奶不是這樣,她曾放下話,誰想進她家門必須能過她的眼!姥姥不怕奶奶相不中母親,因為母親一米七的個頭,長相俊秀誰見了都會喜歡。姥姥只是覺得奶奶太過于強勢,自己閨女嫁給這樣的家庭,怕閨女受氣。所以姥姥也不是善茬,她對父親的要求就是:“想娶我閨女行,但必須你媽親自來家里提媒!”
姥姥這句話說出口是穩(wěn)打穩(wěn)算的。因為她覺得奶奶那么要面子的人,肯定不會同意。這樣,姥姥就達到了目的。但沒想到的是,父親第一次領(lǐng)母親回家時,奶奶看到母親第一眼就相中了,她立馬拍板道:“這閨女我喜歡!順我眼!我同意!”
所以,當(dāng)姥姥提出這個條件時,她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并拎著四盒禮來到姥姥家親自提媒。姥姥看奶奶很有誠意,親自來了,而且說起話來根本不像人們傳的那樣不好,就熱情地留奶奶和父親吃了飯,定下了這門婚事。那天,姥姥還特意給奶奶做了她拿手的餃子和菜包子,奶奶吃后,一個勁夸贊姥姥包的餃子和菜包子夠味。臨走,姥姥還把剩下的餃子和菜包子給奶奶拿回家。姥姥還說:“既然親家喜歡吃,以后我教會我閨女讓她包給你吃?!?br />
母親和父親結(jié)婚后,姥姥沒少救濟我們一家。每次母親回娘家,姥姥都會給母親裝一袋白面,一壇子豬油或是端一盆油渣拿回家。因此,母親會經(jīng)常給一家人改善生活包餃子,包菜包子吃。
我愛吃母親包的菜包子,雖然沒有什么大油大肉而且也不是精糧包的,但吃起來就是比一些飯菜都好吃。我家住的鄰居是王蓮她們一家。王蓮她爸在城里一家建筑工地當(dāng)泥瓦匠,經(jīng)常不回家,但會經(jīng)常打回錢來。她媽給人家當(dāng)保姆,家里很富裕。生活很好,經(jīng)常吃精細糧。王蓮喜歡來我家找我玩,她每次來我家都會一手拿一個熱騰騰的饅頭,另一只手拿一個咸雞蛋。我羨慕她有白面饅頭吃,而她呢,卻羨慕我家的菜包子。所以,有時她會央求著和我換著吃。有一次,我禁不住她的央求,就把我吃的菜包子換了她一個白面饅頭,結(jié)果還沒等吃呢,就被來家里找王蓮的她媽看到了。她一把搶過我手里的白饅頭罵道:“小饞丫頭!學(xué)會騙吃騙喝了!我說我每次蒸了饅頭,王蓮都拿著來你家呢!原來都是你縱使的!家里吃不起精糧別吃呀!窮鬼!”
那天,奶奶聽王蓮的媽在那不住聲地罵,氣得直哆嗦。她沖過來揮起拐杖,毫不客氣地把王蓮和她媽趕了出去。從此,我再不和王蓮來往,她再也沒來過我家。
半年后的一天,王蓮的父親和她母親離婚了,不再打錢回來。王蓮母親一生氣,也在一天晚上,偷偷離開家不知去了哪里。王蓮和她哥,從此成了沒父母的孩子。她媽走后,她哥也離開家去了城里打工了,家里只剩下王蓮一個人。每天,王蓮躲在家里哭得撕心裂肺,有時會跑到村口喊她媽。母親看王蓮可憐,會經(jīng)常去她家看她,每天家里做了飯,蒸了菜包子都會背著奶奶給王蓮拿一些。她之所以會背著奶奶,是怕奶奶發(fā)現(xiàn)了會阻止,但奶奶哪是小心眼的人呀?在一次母親又給王蓮拿吃的時候,奶奶發(fā)話了:“別給她送吃的了!把孩子領(lǐng)咱家來吧。那么點的小丫頭一個人在家怪可憐的!咱們就幫幫她吧!”
王蓮來我家后,說她就喜歡吃母親包的菜包子。她說,我母親包的菜包子比她媽蒸的饅頭還好吃,她寧可吃一輩子我母親做的菜包子,也不想再吃白面饅頭了!她一邊說,還一邊哭了起來。母親知道她想媽媽了,所以,有一天就和鄰居王嫂一起打聽著,去了王蓮母親的娘家。王蓮的姥姥和姥爺早幾年就去世了,家里只有王蓮的聾啞大舅一個人。從他那打聽到,王蓮的母親在一個縣城的飯館打工。母親就騎了三驢蹦子,帶著王嫂一起去了縣城找到王蓮她媽,勸說了很久,王蓮她媽才回到村里,把王蓮接走。那天,奶奶請她娘倆在我家吃的菜包子……
如今,我仍然喜歡吃菜包子。特別是那天吃了林立給我拿的菜包子,忽然讓我心海微瀾。真的很懷念從前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菜包子的時光。雖然曾經(jīng)的老屋、熟悉的家人已不在身邊,但菜包子所蘊含的溫暖與親情,它那純粹的味道,讓我久久回味,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