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驚蟄時光(散文)
農(nóng)歷二月初,雨水過后,春旸朗照大地,空氣變得溫潤,氣溫日漸上升,給人帶來融融的暖意。然而寒意尚未消除,尤其在晨昏夜間,料峭的微風拂面,依然帶來薄薄的輕寒。讓人在出門的時候,總要在穿衣問題上,費上一番躊躇,不敢過于隨意。
早晨起來,走過小區(qū)路邊的草坪,看到牛筯草的嫩芽開始萌發(fā),草葉上泛起淺淺的綠意。然而,冬日的枯黃依然殘存,草坪上黃綠參半,雜糅相間,構(gòu)成一幅斑斕交映的圖景。過不了幾天,綠色逐漸蔓延,黃色逐漸消褪,讓人賞心悅目的綠茵,便會覆蓋整個草坪,展現(xiàn)脫胎換骨的蛻變,鮮活人們的眼眸。
元宵節(jié)前,趁著學校尚未開學,駕車帶挈孫子孫女,去城北郊的櫻花園賞花。因為時節(jié)未到的緣故,偌大的園林依然沉寂,沒有看到櫻花盛開的場景,心里未免有一些落寞。時過半月的雙休日再次前往,卻是滿園風華爛漫的光景,勾連起內(nèi)心興奮難抑的情趣。只見一樹樹櫻花恣睢地盛開,爭奇斗艷,花團錦簇,覆蓋曠闊無邊的園林,升騰一片絳紅色的云霞,飄逸一陣陣清芬馥郁的馨香。那一朵朵、一叢叢嬌艷的花朵,引來一對對蝴蝶翩翩飛舞,無數(shù)的蜜蜂嚶嚶嗡嗡地采蜜。還有幾只俊俏靈動的黃鸝鳥,宛轉(zhuǎn)歌喉在花枝間跳躍,灑落一陣陣繽紛的花雨……
開春之后,隨著暖濕氣流的浥注,溟蒙的天空下了幾場小雨,瀟瀟灑灑,淅淅瀝瀝,飄落寧謐的靜夜,潤澤干渴的土地,濡濕人們的夢境。如此靜美的情境,正好契合唐朝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豐盈意象,給萬物生長輸送充沛的營養(yǎng)液,注入蓄勢勃發(fā)的興奮劑,催化自然的生命,帶來盎然的春意。
前幾日回了一趟老家,看到小溪水岸邊的楓楊樹,臨水的枝條上綴滿蔥綠的嫩芽,綻出嬌嫩的葉片。老屋面前栽植的幾株李樹,已經(jīng)花團錦簇,素葩滿枝。還有幾樹夭桃,也在蓓蕾萌動,花蕊欲綻,即將顯露出粉紅色的笑臉,裝扮滿園嬌艷的春色。
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nóng)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總是應時而動,隨氣而生,形成獨特的自然節(jié)律現(xiàn)象。古人將小寒至谷雨節(jié)氣,劃分為二十四候,每候五日,挑選一種植物為代表,定為這一候的“花信風”。比如即將來臨的驚蟄節(jié)氣,一候為桃花、二候為棠梨、三候為薔薇??梢韵胂螅ㄐ棚L過處,必然是一片桃紅柳綠,雜花生樹的景象,進入春天鼎盛的花季。
花猶如此,鳥何以堪?動物界的精靈們,絕不可能無視“花信風”的撩撥,忍氣吞聲,默默無聞,長時間地“躺平”。它們早已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騷動,爭相尋找發(fā)聲的機會。你聽,麻雀的喧鬧、畫眉的宛轉(zhuǎn)、鵓鴣的和鳴、黃鶯的啁啾……,喚醒東方的晨曦,抖落花枝上的露珠,合奏起一闕春天圓舞曲的和聲。
晨光里,布谷鳥悠揚的叫聲,透過迷蒙的輕霧,激越而冗長。農(nóng)家大伯牽出水牛,挽起褲管,扛著犁鏵,走向溪邊的稻田。隨著竹鞭一揚,幾聲吆喝,水牛在邁步前行,泥浪在犁鏵下翻卷,鋪就一軸流動的詩畫,散發(fā)出泥土誘人的氣息。幾個小孩光著腳丫,在膏胰的田泥中追逐,爭搶泥水里竄出的嘍蛄。一群湊熱鬧的白鷺,在田塍邊飛上飛下,跳來跳去,啄食泥土中的蟲子。
驚蟄前后,進入早稻播種時節(jié)。農(nóng)人們深諳其中的竅門,選取精實的谷種,經(jīng)過活水浸種,促根催芽,等到芽長半粒谷、根長一粒谷時,即可播種下田。幾日過后,秧田泛起新綠,秧畦覆蓋綠毯,微風掀起綠色的波浪。滿塅秧田里,蛙鳴聲從一兩聲,到三四聲,此起彼伏,日漸稠密,連成一首聲勢浩大的合唱。
驚蟄時光,風兒已然和煦,雨水行將稠密,嫩芽猶自萌發(fā),花事日漸熱烈,是萬物復蘇蓬勃生長的季節(jié)。天道酬勤,人勤春早,一年之計,猶在春時。春天播撒下去的種子,終究會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帶來絢爛的春色,帶來豐盈的收獲。
2025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