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長在莊院半崖上的棗樹(散文)

精品 【東籬】長在莊院半崖上的棗樹(散文)


作者:秦之送 布衣,185.5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76發(fā)表時間:2025-03-11 06:44:17
摘要:在故鄉(xiāng)地坑莊院的土崖上,天長日久會長出一些苔蘚、雜草甚至樹木,老家窯洞頂上,就長出了一叢棗樹。

【東籬】長在莊院半崖上的棗樹(散文) 在故鄉(xiāng)地坑莊院的土崖上,天長日久會長出一些苔蘚、雜草甚至樹木,老家窯洞頂上,就長出了一叢棗樹。為什么是一叢,而不是一棵,因為在我的記憶里,那棗樹枝丫叢生,不規(guī)則地一綹排列,分不清哪是主干哪是枝干,是一棵還是幾棵。
   不知道這些棗樹是何時生長于此,我能記事起,它們就在那里,像熟悉的家人一樣,年年如期如約,用婆娑的枝葉、香甜的果實,給予我們滿足和快樂。棗樹的下面,就是我們和祖母居住的窯洞。這些棗樹枝干并不粗壯,如果不仔細辨認,很難將它們與隨處可見的酸棗樹區(qū)分開來。它們的根須深扎在院墻的崖壁上,婆娑的枝葉一根根努力地伸向天空,因受困于腳下地勢的影響,枝葉總向著莊院坑底傾斜著。
   棗樹只能選擇這樣的姿勢,它不能站直了,但斜逸城一道獨特的風景。
   從地坑頂上的碾麥場望去,棗樹的樹身連同枝葉,已經(jīng)伸出莊院頂部圍墻許多。夏日,它們蓊郁的枝葉,遮蔽大半個坑院墻體,形成一道為莊院遮風擋雨的綠色屏障;秋日,掛滿枝頭的棗兒,珠圓玉潤、紅綠相間,為地坑莊院增添著色彩和趣味;冬日,光禿禿的枝丫一根根在寒風中搖曳,常有烏鴉、喜鵲或成群的麻雀在那里駐足,人在窯洞里都能聽見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站在莊院底望上去,窯洞山墻以上都被棗樹的綠蔭覆蓋著,并有酸棗樹和雜草混于其間。那上面的天空,透出一片片斑駁的亮光。
   棗樹,貌不驚人,卻是時光的見證者,從不怠慢任何一個季節(jié),總是按照生長的秩序,面對時光的輪序。
   那時我常常想,這些棗樹長在那樣一處讓人難以踏足的地方,既無人給它澆水施肥,也沒人給其松土除草,它們?yōu)槭裁匆廊婚L得枝繁葉茂,年年開花結(jié)果。春天來了,先是一粒粒嫩芽從光禿禿的樹枝間冒出,之后在和煦的春風吹拂下,幾乎一夜之間就披上了綠色的容妝。到了人們開始整理碾麥場,為即將到來的夏忙做準備時,它們就開出淡黃色的棗樹花。一簇簇米粒般黃中泛綠的棗花,掩映在崖畔雜樹草叢以及棗樹枝葉間,淡淡的清香時有時無地飄蕩在莊院里,如雪的花瓣散落于窯洞前的庭院里,引來雞們爭相搶食。每當爬上莊院頂上,透過已經(jīng)殘缺的圍墻,看著繁星般的點點棗花,以及嗡嗡飛來飛去的蜜蜂,想象著秋天棗兒掛滿枝頭的情景,心里就充滿了期待和向往。到了秋天百果飄香之際,樹上的棗兒就一天一個樣,由綠色的碧玉,漸變?yōu)榧t綠相間或全身黑紅的瑪瑙。其果肉白中透著淡淡的綠意,并閃爍著點點晶瑩的光,咬一口香甜爽脆。
   在灰色的農(nóng)村土地上,唯一靚麗的就是這棗樹,所以,那些女孩子產(chǎn)生的名字,選擇棗字的很多。因為她們的父母都想讓她們成為風景。我曾這一行思考,覺得這是樹和女人的邏輯。
   在吃喝極度匱乏的六七十年代,任何能讓味蕾得到享受的食品,都會使我們這些孩子們兩眼放光、欣喜若狂。一棵果樹,不管它結(jié)出的是蘋果、核桃、棗兒、桑葚,還是桃、梨、杏,對我們都有著難以抵御的誘惑力??梢哉f,長在半崖上的這些棗兒,從還沒啥甜味的綠蛋蛋開始,我們就開始吃它們了。直到金秋時節(jié),我們一幫孩子,由大一點的孩子領(lǐng)著,利用為家里砍柴斫草的機會,爬溝上坎,吃遍了村上溝溝峁峁上散布的野果樹上的果子。
   村上的棗樹大都長在農(nóng)家的莊前屋后,也有長在地坑莊院里的,多為主家栽種而成。而長在莊院半崖上的棗樹,肯定不會是家人特意栽種,不知是松鼠還是鳥雀,從哪兒采來的棗兒吃完后,將棗核遺落于半崖的泥土中,天長日久便長成了樹。我吃過我們村以及外婆家許多棗樹上的棗兒,但還是我們家半崖上的棗兒皮薄核小、香甜爽脆最好吃,至今難忘那咬一口滿口生津的感覺。
   吃水不忘打井人,吃棗子想棗樹為何飛來扎根。我們總是從那些普通的風物上挖掘出根深的東西。
   由于這些棗樹長在半崖上,加之其枝干并不粗壯,人很難爬到它的上面,采摘起來并非易事。但我們有的是辦法,上到莊院頂上,爬在圍墻上用撓鉤一顆顆摘,或者用長長的竹竿對著棗樹枝葉亂磕一氣,會打下一大堆;有時會趁著大人不在,我們就用磚塊或者一根趁手的短木頭,比如廢棄的牛軛頭,站在莊院里用力拋擲于棗樹叢中,往往能打下幾顆來。我們這樣胡鬧甚至有些危險的舉動,被大人們知道后往往會受到責罰。伯父曾經(jīng)因怕我們貪吃發(fā)生砸傷甚至墜落等危險,一度萌生了要將那些棗樹砍掉的想法,并一再警告我們,但最后還是遲遲沒有實施,使得那些棗樹幸存了下來。
   棗樹,就像一個人,它和人有了過節(jié),結(jié)仇了,需要的是人實現(xiàn)妥協(xié),因為它從不抱怨,更不說粗話。我想我的伯父可能就在因為這而放下了和棗樹的仇恨。
   等到村上的棗兒進入采摘期后,我家半崖上的棗樹上的棗兒已經(jīng)所剩無幾,大都讓我們想盡各種辦法打落吃掉了。只有一些夠不著又難以打下來的棗兒,零零散散掛在枝頭,在陽光下的綠葉叢中時隱時現(xiàn)地搖曳著。到了深秋甚至冬天落雪之后,光禿禿的樹枝上,依然有零零星星的棗兒掛在枝頭,引來喜鵲、烏鴉等鳥雀的啄食。
   離開老家時,那叢生在半崖上的棗樹,依然旺旺勢勢地長在那里。幾十年過去了,家鄉(xiāng)的巨變,使得老家地坑莊院消失了,那些棗樹也沒了,可是我記得,“家鄉(xiāng)那棵紅棗樹,伴著我曾住過的老屋。有過多少童年的往事,記著我曾走過的路……”
   也是,太多的東西,多經(jīng)不住時光的掩埋,但人啊并不甘心這種無情的掩埋,就把影像留在了心底的膠片上,時常拿來沖洗,還原曾經(jīng)的樣子。
   每當我感到不順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棗樹斜出而生的姿態(tài),一種從來不屈的精神,無需一個文字,就讓我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共 219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在作者的故鄉(xiāng),地坑莊院的土崖上有一叢棗樹,枝干叢生難分主次,自作者記事起,它就像家人般,年年相伴,給予快樂。半崖棗樹的一年四季,夏日,其枝葉繁茂,為莊院遮風擋雨;秋日,棗兒掛滿枝頭,色彩鮮艷;冬日,枝丫在寒風中搖曳,常有鳥兒駐足。從棗花的綻放到豐收的期待,作者描寫細致入微,精彩的呈現(xiàn)了棗樹的自然之美與生命力的堅韌神奇。兒時采摘趣事娓娓道來,字里行間滿是對棗樹的喜愛、對往昔生活的懷念。結(jié)尾處,故鄉(xiāng)的巨變,地坑莊院與棗樹都已消失,棗樹承載著童年的往事與成長記憶,就如那熟悉的歌詞,永遠留在作者心中。文章由棗樹串聯(lián)起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語言質(zhì)樸,情感真摯,引發(fā)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讓故鄉(xiāng)那叢棗樹成為人們心中永恒的溫暖符號 。美文佳作,歡迎圍攻品讀!【東籬編輯:石葉六】【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3110015】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石葉六        2025-03-11 08:10:56
  半涯上的棗樹串聯(lián)起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語言優(yōu)美流暢,情感真摯動人!拜讀老師美文,祝春安,開心快樂!
回復(fù)1 樓        文友:秦之送        2025-03-11 12:07:01
  謝謝老師編稿和點評,祝好!
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1 10:15:17
  一棵棗樹的社長姿勢,引起了作者的關(guān)注,因此挖掘出一棵樹的精神氣質(zhì),這篇散文,寓理于象,求取精神,情理交織,寫出了棗樹獨特的品味。懷才抱器拜讀。問候作者春祺,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懷才抱器
回復(fù)2 樓        文友:秦之送        2025-03-11 12:07:39
  謝謝社長老師的點評鼓勵,祝好!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