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浪花詩語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浪花】李白和敬亭山(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浪花】李白和敬亭山(散文)


作者:吳需榮 舉人,3827.4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19發(fā)表時間:2025-03-11 16:23:40

敬亭山本不知名,但因為李白一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讓其名氣大燥,被稱為江南詩山。
   李白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個奇跡,甚至在世界文學史或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奇跡。這個天真、高傲、純潔的赤子以他杰出的才華,永遠清白甚至不諳世事的情懷,如天上流星一現(xiàn),照耀著大唐盛世乃至千古詩壇。從此,世人對他只有膜拜,羨慕,能和他惺惺相惜的只有天上明月和地上倒影。他有著堂吉訶德式的天真,以為憑自己的詩才便可以定國安邦;他有著睥睨一切的豪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正是由于他蔑視一切的心胸,他的想象奇詭恢宏,超越世俗,也正因為他的純真,他明白如話的寥寥幾語,卻讓人沉思沉迷無法自拔。李白去過的地方,他留下筆墨的地方,無一不是后來人爭相膜拜的場所。
   甫入景區(qū),一組雕像赫然路邊,應該是李白和友人送別的場景——李白神情傲然,根本看不出悲傷,倒似一個出征的勇士,或者說滿心期盼前方美景的游客,對朋友說著請放心的話。李白的送別也與眾不同,他不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他壓根想不到哭,根本沒有離愁別緒,他想到的萬里征途,白云明月相伴。所以,雕像中的昂首李白,倒是挺符合他的神韻。
   半山腰,一泓碧水,水邊有小亭。坐在小亭中,我突然有一種撫膝長嘯的沖動。中國古人都講究練氣,道家如此,一些隱居于世外的儒生也是如此,諸葛亮高臥隆中時就好長嘯,好為梁甫吟,其實,這都是修煉真氣的法門。后來,金先生的武俠小說,又把真氣變成了絕頂高手的標配。各地的名山大川,正因為風景各異,所以修煉真氣的方法也不同,從而形成各個派別。想想吧,四周群山蒼翠,空氣清新,白云緩緩飄過,而面前的一泓碧水,將群山白云倒映其中,若能長住于此,當然可以吸收天地之精華,成就一方之靈氣。真氣,很玄妙的東西,我不知真假,但在這里,可以遠離世俗,可以長嘯舒志,可以入定求真,可以細品自然的美,敬畏造化之工,求仙者可脫世俗之情,求學者可清俗世之亂,從而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也許就是真氣吧。
   江南詩山,最具特色的當然是詩碑了。
   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當然最有名氣,但是,敬亭山的奇景引得不少文人騷客流連忘返,從而不少墨寶留世。于是,登山路上,隨時可以看到路邊的詩作。那一塊塊詩碑,讓我們知道了,江南詩山絕不是因為太白的一首詩。我們一首接一首的信步踱過,就來到了玉真公主所在了。
   玉真公主景區(qū)主要有玉真公主雕像,相思泉、望姑橋等。相傳玉真公主乃大唐皇室,她仰慕太白才華,于是跟隨太白來到敬亭山并長眠于此。于是,后人附會出很多太白和玉真的浪漫故事。可以理解,才子佳人,佳人還是絕頂富豪,才子又是天下仙人,多么吸引眼球。不過,我總覺得,太白和玉真,不過就是個明星和小粉絲的關系而已,李白顯然并沒有太多重視玉真。堂堂大唐詩仙,天上的仙人嘛,怎能被女子的感情所困,所以李白的生活和詩作中根本沒有女人。但是,這顯然沒有阻礙花癡小公主的追星夢——一個皇家公主,居然能追星追到最后葬在敬亭山,也足見大唐風氣的豪放了。在相思泉,玉真公主在角落撫琴,太白在正中泉邊仰天問月,倒是有點意蘊的。
   正如塑像所示,李白對這個追隨而來的公主不屑一顧,而公主卻心甘情愿在一旁默默奉獻,這也就是太白與玉真的實際吧。最終,李白回到了天上,于是玉真長住于此,還出家了,所以山上有了公主修行的庵廟。可惜,我們去時正在改造,不能一睹公主變?yōu)樘嬉院蟮娘L采。
   走過玉真公主,就是石濤紀念館。石濤出家后就常住敬亭山弘愿寺,面對敬亭山的美景,仔細揣摩其風云變幻,最后得以大成。而且,以他為首還形成了宣城畫派。不奇怪,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南宋大畫家范寬就認為,畫畫需先學古人,然后就要學自然了。只有領略自然的細微變化,看到今天和昨天風景的不同,才算有了一雙慧眼,然后才能有一雙巧手。
   繪畫如此,文學等藝術亦然。不過,最令我感慨的是,石濤為弘愿寺的羅漢堂畫了五百羅漢像,這些真跡居然被收藏到了美國的博物館,先賢的心血居然我們無法領略,反而便宜了那些壓根不懂中國文化的西方強盜們,不知道石濤看到這些后來的敗家子們,是何等的感慨和憤怒。
   從石濤紀念館沿山路而上,一直走到了太白獨坐樓,這是景區(qū)最主要的景點了。樓閣氣勢恢宏,共有四層,下面三層都是李白和敬亭山的相關介紹,四層是茶座。看了介紹,長了很多知識,也很有感觸,但在樓里,卻看不到外面的風景,顯然李白當年獨坐敬亭山時,還沒有此樓。能理解,李白當時獨坐時,可能連個亭子都沒有。李白就這樣隨意一坐,靜靜的看著眾鳥高飛,孤云獨去,然后留下了這千古名作,甚至李白坐在哪,他自己可能都記不清了,后人又如何去旅緬懷。于是,建了這樣一個樓閣,讓后人有所追思,也是可以的。其實,中國很多名聲大作的景點,如黃鶴樓、醉翁亭等,當時可能也就是一個小亭子,后來覺得原物配不上名聲,于是多次翻修,越來越豪華,甚至裝上了電梯,未免狗尾續(xù)貂,反而失去了真意。
   坐在這個樓閣中,反而看不到山景了,那還能叫太白獨坐樓嗎?斯是陋室為吾德馨,像這些景點從來不是靠豪華取勝,而是貫注了先人的神韻,我們也不是去欣賞飛梁畫棟的精美,而是去感受先輩們當年的情懷的,所以,還是純自然為好。
   走出獨坐樓,就在山路上隨意坐下,遠眺群山,反而感到了心曠神怡,久久不愿離去。群山疊翠盡在腳下,白云出岫俱在目前,霧靄茫茫,飄飄乎天上人間,也許當年太白正是看到此景,才會相看兩不厭吧。
  

共 2208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李白有詩“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庇捎诶畎自姷慕^唱,成就了一座山的大名。敬亭山成為今天的一座風景名山,也是國人心目中的一座詩山。作者在春光明媚之時,有幸踏入敬亭山,一路走來,被李白的神韻吸引,也被沿途各家詩作牽情陶醉,欣賞到敬亭山沿路風光,也被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熏陶,如沐春風,被澤陽光,身心激動,一路遠上,終于登上敬亭山頂,領略到無限風光。敬亭山名不虛妄“四周群山蒼翠,空氣清新,白云緩緩飄過,而面前的一泓碧水,將群山白云倒映其中,若能長住于此,當然可以吸收天地之精華,成就一方之靈氣?!备惺艿焦畔墒ト?,厭惡俗事凡人,喜入山林自然,原來他們領略到天地山水的精華,這里也成就了他們的佳名和偉業(yè)。作者也終于讀懂了李白,他的傲世神韻,他的才華豪氣,他的絕世風范,他的瀟灑風流,原來這絕代風華是天地之靈氣,自然之精魂賦予他的。作者因李白而向往敬亭山,也因敬亭山而更愛李白,敬亭山是李白的神山,也是國人心目中的文化圣山,讓我們也十分神往了。感謝佳作賜稿,祝寫作快樂!【浪花編輯:美蓉】【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312002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美蓉        2025-03-11 16:51:25
  拜讀學習老師佳作,跟著老師的文章一起領略祖國文化盛景,徜徉忘返。
筆名:陌上藍鈴。讀書是精神的飛翔,是心靈的寄托。整日在書海中徜徉,見明道如坐春風,悠悠然寢饋其間。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