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云水禪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云水】佛爺溝(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云水】佛爺溝(散文)


作者:華為 秀才,1889.6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423發(fā)表時間:2025-03-16 15:19:14

佛爺溝位于曹窯村西北部,處于扣門山與黑虎山的銜接處。原名龍?zhí)稖希驕现杏幸缓邶執(zhí)抖妹?。后因曹窯村先賢捐資修建佛爺廟,此溝便改名“佛爺溝”,一直沿用至今。
   佛爺溝呈東南西北走向,地勢上東南高、西北低。東南端起于古絲綢之路駱駝洼驛站的坡下,西北端止于黃河南岸的槐扒村。站在溝東南端處向北望,此溝恰似一把利劍將扣門山與黑虎山從中劈開。佛爺溝狹長幽深,兩側溝壁山峰對峙,最窄處不過半丈。沿溝底行至扣門山、黑虎山兩山斷裂處,兩側絕壁高約千尺,東壁近底處有一蓮花座,有鐘乳石倒掛,形態(tài)萬千。
   佛爺溝景色秀美,兩側的山坡上,松柏茂密挺立,灌木郁郁蔥蔥。逢春暖花開之時,溝內溝沿上野花遍地,爭艷斗奇,耀眼奪目;夏季三伏之時,溝外上空赤日炎炎,而溝內幽靜清涼,是難得的避暑之地;秋季豐收時節(jié),溝內野山葡萄黑如珍珠、酸甜可口,霜降之后,溝坡上灌木葉紅黃相雜,五彩斑斕,遠遠望去,令人陶醉。
   佛爺溝溪水清澈,常年不斷。從溝東南始端駱駝洼東側,泛水泉汩汩流出一股清水,向北順溝而下,沿溝底瀉入黑龍?zhí)秲?,與潭水會合,蜿蜒流入黃河槐扒段。黑龍?zhí)段挥跍系咨习氩?,約占溝長五分之一,上下落差有一丈有余。該潭近橢圓形,潭面約20平方米,深不可測。每遇大旱之年,潭上溪水干涸而潭水不竭,水量不減,甚為奇妙。
   水澤萬物,有水方能生存,無水則無生命。千百年來,人們無不近水而居,靠水而活。據(jù)推測,古絲綢之路駱駝洼驛站、古藏兵洞,或因佛爺溝而建,因溝內有黑龍?zhí)哆@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神奇水源。位于佛爺溝東南起端的駱駝洼,從唐朝開始,便是西域商隊穿越山西,經(jīng)槐扒渡口過黃河,沿佛爺溝而上,東至東都洛陽的必經(jīng)之地。因其地勢平坦,面積約有20畝,且距黑龍?zhí)遁^近,故被選定為驛站。當時該驛站規(guī)模較大,建房舍數(shù)十間,可停歇百余頭駱駝。驛站周圍商鋪眾多,商賈云集,人流不斷,熱鬧非凡,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場所和商貿集散地。該洼原稱西洼,因西域駱駝隊過往停留而改名為駱駝洼。后因戰(zhàn)亂不斷,該驛站被毀。
   扣門山、黑虎山向北據(jù)守黃河天險,向南屏障中原平川,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軍事要塞要沖。為便于屯軍防守,駐軍選擇在佛爺溝南側(即黑虎山東麓)絕壁之中間,鑿壁修建藏兵洞,洞長約百米、寬半丈,約一人高。據(jù)洞而住,軍士上山守衛(wèi)、下溝汲水皆依棧道而行,一則可防敵偷襲,二則汲水便利,實為軍事史上的奇觀。
   更為神奇的是,位于佛爺溝上段北側的鱉蓋山,其形成亦與黑龍?zhí)队嘘P。相傳,很久以前,此鱉蓋山乃一即將成精的千年老鱉石化而成。據(jù)說有一年,天下赤旱,地裂人絕,一只百里外的千年之鱉聞知黑龍?zhí)短端唇^,便長途爬行往之,爬至龍?zhí)稖希ó敃r因佛爺廟未建,龍?zhí)稖仙形锤姆Q為佛爺溝)上端,距黑龍?zhí)恫蛔阋焕锾帲阋蝮w內極度缺水而亡,后漸漸化為一座石山。站在山對面俯視,可見鱉頭、鱉脖和鱉蓋,鱉尾與扣門山西麓相連,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該鱉蓋山長約2里,鱉蓋約寬1里,頭頸部系山石,兩側陡峭,俗稱“滾牛坡”;鱉蓋部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后被先民們開墾成良田約30畝。該鱉蓋山如此形似,且前后段地質構成迥異,實屬天造奇景。
   清朝雍正皇帝篤信佛教,其子乾隆皇帝為求國泰民安,廣弘佛法,一時間全國佛風日盛。為上應合皇家興佛之舉,下教化村民廣行善道,保佑地方安定興旺,曹窯村的先賢們集思廣益將建廟地址選于龍?zhí)稖?。?jù)碑文記載,乾隆五十年(1785年),善士趙金德、曹乃端、曹元鰲集資興建了佛爺廟。廟建于龍?zhí)稖媳眰鹊陌倜捉^壁下端近溝底處(即扣門山西麓絕壁),距黑龍?zhí)都s50米。此廟建造工藝與洛陽龍門石窟類似,鑿石成洞,洞內雕鑿西方圣人伽藍大士、龍王和山神像,軀體豐腴,面相圓潤,頂為穹窿,一龕三室,雖自人力,疑是神功,堪稱石雕藝術之佳作。
   咸豐六年,佛像嚴重受損,澠邑治西儒生蕭口口、陜州治東楊六口為還愿功德重修此廟,金像裝身。佛爺廟自修建以來,游人旺盛,每逢初一、十五及佛誕辰日、成道日,善男信女們成群結隊,皆前來焚香上供、頂膜禮拜。村民及附近鄉(xiāng)民遇家人染疾,或天旱無雨,或感諸事不順,或求子續(xù)嗣,亦赴廟中祈禱佛祖消災護佑、心想事成。據(jù)老人們相傳,此廟甚為靈驗,每逢旱情出現(xiàn),凡心存善念虔誠者,到廟中求雨后,天必降甘露。許愿而事成者,至廟中還愿者絡繹不絕。
   佛爺廟建成以后,曾出現(xiàn)了兩個奇異現(xiàn)象:一個是不知從何方何處飛來一群白鴿,多達數(shù)百只,棲居廟頂一天然洞穴,齊飛時遮天蔽日,令人驚異。山中有獵人曾欲獵殺此鴿,持槍射之,均未傷其毫毛,甚至出現(xiàn)獵槍啞火怪事,致狩獵者甚為驚恐,問神漢神婆,釋之曰:“此鴿乃佛爺信使,聰慧靈異,不同凡鳥,人難傷之。如若傷之,必遭災受難。”自此以后,人們對溝中的白鴿敬畏有加,常投食喂之。另一個是在佛爺溝東南起端溝內出現(xiàn)一匹石馬,栩栩如生。傳說是佛爺來時所騎的一匹馬,因馬去不到佛爺廟,便在佛爺廟上的溝內化為一石馬。所以該溝段又叫“石馬溝”。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紅衛(wèi)兵“破四舊,立四新”,不幸的是佛爺廟遭受空前毀滅性破壞,佛像被砸,石碑被毀,面目全非。時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遠在他鄉(xiāng)的一些佛教信徒集資重修了此廟。在中洞主殿塑“橫世三佛”坐像三尊,中為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左為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右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并在兩側副殿分別重塑了財神像、龍王像,佛爺廟重續(xù)香火。每年,都有一些善男信女前來祈福許愿。人們祈愿父母健康,孩子學業(yè)有成,或獲得好姻緣,有的為了求子。總之,這里香火一直不斷。遠望處,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一頭連著曹槐公路,一頭連著這個有著千年文化的石廟,香氣繚繞,也讓這里蒙上了一層神秘的特色。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傳說這里的廟宇住著保護信徒的神仙,再加上有山有水,讓人們對保護古跡文化有了新的想法。令人遺憾的是,隨著個體經(jīng)濟的風起云涌,佛爺溝附近的鋁土礦資源曾一度遭到瘋狂開挖。開礦者將礦渣堆向駱駝洼、佛爺溝,導致這里有著千年古跡的古絲綢之路——駱駝洼驛站遺址被毀,鱉蓋山被覆蓋,佛爺溝黑龍?zhí)侗惶盥瘛9挪乇催z址也因黃河槐扒工程開山修路被損毀,只有佛爺廟尚存。2014年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將佛爺廟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名單并公布,2021年澠池縣人民政府在此廟對面曹槐公路北道牙邊立“曹窯石窟寺”石碑示世。
   山水依舊的佛爺溝和佛爺廟裊裊升起的香霧,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的觸動,似乎在無聲地講述著這里曾經(jīng)的繁華與厚重,讓人不禁沉醉于那段遙遠而神秘的歷史之中。佛爺溝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承載了人們的信仰與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里也必將重現(xiàn)昔日的美麗與繁盛。
  

共 2703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富有傳奇色彩的寫景散文。著力描繪了自己家鄉(xiāng)附近的一處名勝古跡——佛爺溝。作者先由佛爺溝的地勢地貌引入,接著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佛爺溝一年四季秀美的景色。草木蔥蘢,清泉汩汩,溪流潺潺,潭水悠悠莫不令人神往。古絲綢之路驛站駱駝洼,扼險而建的藏兵洞,又富有濃郁的人文氣息。鱉蓋山的傳說讓此地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優(yōu)美的風景和引人入勝的傳說神話故事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令人心馳神往,讀罷文章就就會產(chǎn)生一種急于趕過去一睹這人間勝景的沖動。佛爺溝廟石刻藝術令人嘖嘖稱奇,可這些本該得到重點保護藝術瑰寶卻毀于一群急功近利的愚氓之手又讓人切齒痛惜。作者胸有千壑,構思縝密,立意高遠,繪景狀物細膩入神,講述各種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娓娓動聽,足見其博學多才。令人嘆服。好文章推薦共賞,祝老師創(chuàng)編愉快!【編輯:陌塵】【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3160019】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陌塵        2025-03-16 15:23:19
  優(yōu)美的風景,動人的傳說,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老師學習了。
回復1 樓        文友:華為        2025-03-16 18:38:46
  謝謝陌塵老師的一貫支持和共勵。謝謝百忙之中抽空編輯!
2 樓        文友:陌塵        2025-03-16 15:28:52
  作者筆下的佛爺溝如此的美麗,若能保存完好,也不失為一處名勝古跡。恨不得見佛爺溝當年盛況,望殘垣斷壁而嘆息。可惜可惜。
回復2 樓        文友:華為        2025-03-16 18:39:24
  再歡感謝,其許無限!
3 樓        文友:鄉(xiāng)笛        2025-03-16 17:25:16
  文章構思巧妙,環(huán)境敘寫細膩,情感豐富自然,語言樸實,一氣呵成,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好文章,學習了。
回復3 樓        文友:華為        2025-03-16 18:40:12
  謝謝鄉(xiāng)笛老師的支持和共勵,謝謝老師的一貫支持!
4 樓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18 20:37:16
  佛爺溝的歷史和自然景觀,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和宗教活動,共同構成了這一地區(qū)獨特的文化遺產(chǎn)。從古絲綢之路的駱駝洼驛站,到軍事要塞的藏兵洞,再到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佛爺廟,每一處都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人類活動的痕跡。而黑龍?zhí)兜膫髡f和鱉蓋山的神奇形成,更是為這片土地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佛爺溝不僅是自然美景的展示,也是歷史文化的見證。它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和信徒前來探訪和朝拜,成為一個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于一體的獨特地方。佳作,拜讀學習。
淡淡的云彩
回復4 樓        文友:華為        2025-03-21 03:05:28
  謝謝云彩社長的支持與共勵!
5 樓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18 20:43:04
  在佛爺溝,人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體會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佛爺溝,無疑是一個值得人們深入探索和珍視的地方。文章深情滿懷,筆觸靈動優(yōu)美,厚重深沉,引人入勝。恭喜華為老師佳作收獲一枚亮閃閃的紅豆!期待更多精彩呈現(xiàn)。
淡淡的云彩
回復5 樓        文友:華為        2025-03-21 03:06:22
  再次感謝云彩社長的支持和共勵!
6 樓        文友:阿巧        2025-03-18 22:34:31
  很有歷史厚重感的一篇精美游記散文。跟隨作者靈動的筆觸,走進佛爺溝,感受它濃郁的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神奇的傳說,讓人如臨其境。感謝華為老師的精彩分享!祝愿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生活開心!
時光安然,歲月靜好!
回復6 樓        文友:華為        2025-03-21 03:07:15
  謝謝阿巧老師的支持和留墨,向老師學習!
7 樓        文友:紀昀清        2025-03-21 22:37:23
  欣賞佳作!祝好!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篇連載《砥礪人生》
回復7 樓        文友:華為        2025-03-24 17:52:35
  謝謝老師留墨指導!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