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煙火】我被AI打敗了?(散文)

編輯推薦 【曉荷·煙火】我被AI打敗了?(散文)


作者:青李子 秀才,1121.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63發(fā)表時間:2025-03-24 14:21:23
摘要:在這個AI橫行的時代,我們是否正在失去一些最珍貴的東西,比如那些用野菜編織的溫情故事,那些鄰里之間的守望相助,還有那些在艱難歲月里互相扶持的點點滴滴,是否也會像野菜一樣,漸漸消失在鋼筋水泥恣意蔓延的叢林里

昨天,小何發(fā)來消息:李姐咋不見投稿了呢?我神使鬼差地開了一個玩笑:我被AI整傷心了。有人說每一個笑話里都含有真實的成分。我覺著這話有道理,忍不住叩問內心:我真的被AI打敗了?
   前一陣寫了一篇小文,投稿“江山”,準備參加淡雅曉荷的“煙火”征文活動。結果,被免費的在線AI檢測器檢測為疑似AI制作,取消了征文資格,這讓我很是氣餒,有點自尊和信譽被踐踏了的感覺。
   那篇文章內容很簡單,只是回憶了小時候面對艱苦生活時,鄰里間相互幫助的溫馨故事。
   文中張嬸的原型是我的姑姑。我的姑姑與我的父親,從小失去母親,寄養(yǎng)在爺爺的二哥二嫂,也就是我的二爺爺二奶奶家。后來,爺爺又娶了我的后奶奶,后奶奶沒生下一男半女,就把父親要了回來,姑姑依然留在也沒有自己子女的二奶奶家生活,直至出嫁。姑姑老實本分,不善言辭,按我們老家的話說就是很“冤”,好像跟誰都不會冷臉似的。
   姑姑結婚后不久,機緣巧合,姑父到了一家棉站上班,吃上了商品糧。吃上了商品糧的姑父,有點小人得志的勁頭子,開始看不上姑姑,指使姑姑像使喚丫鬟。姑姑不但不生氣,反而覺著很幸福。在那個年代,農村里能吃上商品糧的人,畢竟是少數。在老百姓的眼里,吃商品糧的人都是高人一等的。
   姑姑共生有七個孩子,五女二男,除了二小子想不開喝了農藥外,其他六個孩子現在都生活得很好。當年,可惜的是姑父上班沒幾年,在一次操作機器時受了傷,致使雙目失明,腰也受了影響。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實實在在地壓在姑姑肩上。孩子多,勞力少,使得生活拮據,全家人饑時比飽時多,不時地受父母和鄰居們的接濟,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好幾年。
   其實,我家的生活條件也不咋地。在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好不到哪兒去,難免你借我,我借你,大家互相幫襯。也是在這樣的春季,母親有一天下晌時帶回來一些野菜,收拾齊整后,蒸了兩篦子的雜糧面菜團子,給姑姑家送去。偏是姑姑家那個幺兒饞吃的,在大哭大鬧,母親送去的菜團子,無疑是雪中送炭。這點小事,卻讓姑姑姑父一家人記到了現在。
   現在時值仲春季節(jié),各種各樣的野菜應春姑娘之約,紛紛冒出頭來,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這個季節(jié)是挖野菜、吃野菜最好的時候,在一次做工間操的途中,看到草坪中的蒲公英和苦麻兒,忍不住一陣驚喜。農村出身的我對野菜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偏愛,它們實實在在救過我的命,或者說在那些物質匱乏的年代,救過很多人的命。雖然現在物質豐富,可以天天大魚大肉,可正是這大魚大肉的菜肴太過豐盛,讓人們的身體日益不堪重頁,野菜才又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無論是出于嘗鮮,還是真心喜歡,讓野菜漸漸成為城市人餐桌上的寵兒,一到春天,到處可見挖野菜的人們。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想起小時候母親擠濟姑姑一家的往事,尤其是用野菜和雜糧面包的菜團子,還讓小表弟免受一頓皮肉之苦的那件往事。
   就是這件往事的記錄,投稿給了“江山”,被編輯用免費的在線AI檢測器檢測出疑似AI制作,取消了“曉荷·煙火”的征文資格,在容易起相思的春季,獲得一顆相思“紅豆”也更別指望了。
   我被Al整傷心不是得不到相思“紅豆”,而是它對我信譽的踐踏,就像是我為了得到一顆“紅豆”,竟然不擇手段,用“AI”作品冒充自己的,這與純粹的抄襲他人有何區(qū)別?我創(chuàng)作的目的,就用文字記錄生活,為自己留下心痕足跡,以待年邁不能動時,回望自己生活歷程,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且記錄的原則是實事求是,尤其是散文類文章??墒?,一旦被“AI”,這就模糊了我寫作的動機,也模糊了我的寫作原則,說嚴格點,就是對我的創(chuàng)作信譽造成了傷害。
   我認為,AI就是一把“雙刃劍”,不能不用它,更不能完全信任它。AI用好了,可以提高效率,方便大家,產生很好的效果。若是一味地依賴AI,信任危機恐怕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每個人的接受教育程度不同,語言習性、寫作風格也各有千秋。再說,就算是AI再先進,沒血沒肉的它能理解那些野菜里蘊含的人間溫情嗎?能體會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真摯情誼嗎?
   我常常想,在這個AI橫行的時代,我們是否正在失去一些最珍貴的東西,比如那些用野菜編織的溫情故事,那些鄰里之間的守望相助,還有那些在艱難歲月里互相扶持的點點滴滴,是否也會像野菜一樣,漸漸消失在鋼筋水泥恣意蔓延的叢林里。
   或許,在這個AI時代,我們更需要這樣的野菜記憶。就是因為擁有了這些記憶,才能說明我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思維有感情的人類。同時,它們也提醒著我們,在追求效率和便捷的同時,不應該忘記那些最樸素的人間溫情。就像母親常說的,野菜是窮人的救命糧,而溫情,則是我們心靈的救命糧。
   那天,我溜了號兒,沒去做工間操,而是趁活動時間挖了一點苦麻和婆婆丁。我小心翼翼地把挖來的野菜包好,準備回家蒸一鍋菜團子。這一次,我想學著母親的樣子,把菜團子分給鄰居們。在這個春天,用我的雙手,讓野菜的香氣,再次飄蕩在鄰里之間。于是,置AI對我的影響于不理,在此,記錄下我稚嫩的文字被AI后的個人感受。
   人生那么多坎坷都經歷了,我竟被小小的AI打敗了?怎么可能!我的人生,從不言敗。
  

共 2068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一篇很有溫暖氣息的文章。在時代發(fā)展下,冰冷的AI檢測,文章被誤判為機器制造,讓作者在技術誤傷中陷入對創(chuàng)作初心的叩問。本文以真實的情感流露,將兩代人的苦難與溫情娓娓道來。姑姑半生隱忍負重,鄰里野菜團子的雪中送炭,物質匱乏年代里人性的微光,皆在文字中鮮活如初。當AI以疑似非人的標簽否定這般真實的情感記錄,折射的不僅是技術對個體尊嚴的誤傷,更是算法時代人文精神的困境。機械的標準如何丈量血肉的溫度?作者以倔強回應質疑,以野菜重連人情。在虛實交織的反思中,既揭露技術雙刃劍的隱憂,更堅定守護人性本真的信念。佳作力薦共賞,感謝老師賜稿曉荷社團,歡迎繼續(xù)來稿。 【編輯:陌小雨】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陌小雨        2025-03-24 14:21:57
  拜讀老師佳作,問好老師!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回復1 樓        文友:青李子        2025-03-24 18:51:22
  感謝小雨老師編按,春日問安。
2 樓        文友:陌小雨        2025-03-24 14:23:14
  AI這個話題是讓人很頭疼的話題。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回復2 樓        文友:青李子        2025-03-24 18:52:05
  辛苦老師了!但愿不會惹來麻煩。吉祥!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