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過往】回來就好(散文)

精品 【曉荷·過往】回來就好(散文)


作者:今生何求 秀才,2557.04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42發(fā)表時間:2025-04-01 08:55:06
摘要:這里是我們的起點,也是心靈的歸宿。而我正是那個懷揣夢想一路坎坷,一路碰壁而致碌碌半生的游子,只有在這里才獲得了釋然,獲得了包容,讓心靈有了永久的依靠。當(dāng)然,也只有在這里才不再糾結(jié)于一切所謂的成功和失敗。

從小時候起,我就對山西有個一直都不好的印象,因為小時候一不聽話,大人們就會說:“再不聽話,就把你賣到老山西去!”于是就乖乖地不再出聲。因此一直以來都認(rèn)為山西是一個非常貧窮甚至荒蠻的地方。直到2009年5月第一次進(jìn)入到山西這片土地,我才改變了對它的印象,甚至對他還產(chǎn)生了無限的留戀之情。
   從那時起,我便如同久久流浪在他鄉(xiāng)的孩童回到了故鄉(xiāng),那種親近,那種溫暖,那種欲罷不能的柔軟,讓人心靈頃刻間為甘醴漸漸浸潤,那是一種無法言出的感覺。
   在這種情感的指引下,十幾年來我陸陸續(xù)續(xù)游歷了山西的許多地方。五臺山上,身衫襤褸的行腳僧告訴我: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仔細(xì)看看五臺的闊大和厚重,真的感覺自己那無限的渺小和輕浮——人吶!最大的缺點就是盲目自大、自以為是。
   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有許多古老的莊園就像點綴在三晉大地上的一顆顆明珠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常家莊園,承載家族興衰變遷的磚雕依舊棱角分明地展現(xiàn)在長廊上,只是諾大的院子早已人去樓空,只有一些陳舊的家具在那里講述著曾經(jīng)的輝煌。這里的游人不多,我就那么慢慢悠悠穿行在一進(jìn)又一進(jìn)的院子中,恍惚又回到了就別的老家的感覺,那里的一磚一瓦都讓我心生親切。在莊園里的街邊上的小館子要了一份“撥爛子”,細(xì)細(xì)品嘗,軟糯爽滑中,含著一絲澀澀,怕也是千百年未變的味道了吧?
   又見平遙,叫人置身其中的表演,讓人深深感受著百年之前的那碗濃稠的忠義,叫人心生共鳴,熱淚盈眶。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都流淌著同樣的血液,它們一樣鮮紅,一樣的灼熱,一樣的噴張。因為我們都承著同一條根脈,這讓我們的心跳能夠產(chǎn)生劇烈的共振——這是血脈相連的振動。
   武鄉(xiāng),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整個華北地區(qū)敵后抗戰(zhàn)的心臟,大大小小的敵后抗日武裝在其指揮下和日冦血戰(zhàn)直至最后勝利,我們魏縣的路南支隊也是接受其統(tǒng)一指揮和調(diào)動的一支抗日武裝力量。80年前那段血與火的歲月已然遠(yuǎn)離,但歷史從來不曾淡漠,在80年中,被一代又一代有擔(dān)當(dāng)?shù)闹腥A兒女傳承并牢記。那也是讓人無法淡忘的歲月,它也讓這片土地更加深厚且更富民族成長的營養(yǎng)。
   這些都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fù),讓我接受了許多心靈的洗禮,我一度也以為我找到了我的如同回到了故鄉(xiāng)的感覺的原因。一直到了我來到了洪洞縣的大槐樹下。
   在這里,讓人身臨其境的實景表演《鐵鍋記》讓我淚流滿面,不能自己。那一刻,不僅人穿過空間來到現(xiàn)場,就連心靈也穿越時空回到了七百多年前那個骨肉分離的時刻,感受到祖先所經(jīng)歷的無盡傷痛。當(dāng)我走進(jìn)尋根堂,“張氏列祖列宗之靈位”赫然眼前時,我的眼淚便涌出了眼眶,登時雙膝跪地,哽咽無聲……
   小時候,很奇怪自己的小拇趾的趾甲旁會有一個小的趾甲,總會不斷地?fù)?,想清除掉它,然而,它總會頑強地長出來。爺爺對我說,這是個記號,只要有這個,就說明我們都來自一個地方——山西洪洞大槐樹底下,也說明我們的祖先都是一家人。
   我只當(dāng)這是一個故事,哪里會有這樣巧的事兒?
   然而,此時此刻,內(nèi)心固有的那種滲透骨髓深處的血脈相連卻深深打動了我。那是一種可以穿越時間可以通透空間的精神力量,是無法抗拒的情感的交匯?!皬埵狭凶媪凶谥弧?,這里是我的根,是我多少年來難以名狀的故土,是我的祖先賴以生存的家!淚眼婆娑中那幾個字隱約呈現(xiàn)出一些面孔——模糊又清晰、陌生又熟悉、和藹又可親,他們面帶著微笑,仿佛在問:“你回來了?”
   一剎那間,我不再認(rèn)為自己只是一個看熱鬧的游客。那一時間,我就是那個失散了七百年之久的游子,帶著一身疲憊、一腔委屈再次踏上了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斑@里是我的故土,是我曾經(jīng)的家!”面對著久別的親人,心中久抑的思念、溫暖、喜悅都一同涌出了眼眶。那一刻,那些委屈、那些疲憊都煙消云散——那是一種在生活中久久強撐之后終于有了可以依靠的感覺。
   我向祖先叩首膜拜。
   一拜,額頭剛一接觸到那柔軟的蒲團,眼淚便止不住地?fù)潴驖窳说孛妗?br />   二拜,仿佛有一雙手在輕輕拍打肩頭,滿心的酸楚頓時被這溫暖所驅(qū)散。
   三拜,卻是滿滿的愧疚涌上心頭。古人講究“衣錦還鄉(xiāng)”可我呢?眼見已過了人生的第四個本命年,卻蹉跎半生,毫無建樹,又有何顏面對列祖列宗啊!
   然而,耳邊卻忽然響起了《鐵禍記》演出中那句充滿親切和包容的臺詞:“回來就好!能回來就好哇!”是??!除了血脈相連的至親,誰還會只牽掛你的安危而絲毫不在意你的地位和成就?
   ……
   那一刻,我和我的祖先拉近了七百年的時空間隔;那一刻,我是一個孩童又回到了親人的懷抱。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一個民族血脈相連的親情。
   我忽然明白了:尋找根脈是每一個中國人骨子里的情愫,對祖先的認(rèn)同和追尋是我們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小到一個普通人一路坎坷追逐夢想時的義無反顧、奮力前行;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繁衍和復(fù)興。
   這里是我們的起點,也是心靈的歸宿。而我正是那個懷揣夢想一路坎坷,一路碰壁而致碌碌半生的游子,只有在這里才獲得了釋然,獲得了包容,讓心靈有了永久的依靠。當(dāng)然,也只有在這里才不再糾結(jié)于一切所謂的成功和失敗。
   山西,我的老家,我,回來了!
  

共 2094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作者從兒時對山西的誤解,到踏上這片土地后被深深觸動,游歷五臺山、常家莊園、平遙、武鄉(xiāng)等地,直至在洪洞大槐樹尋得根脈,情感層層遞進(jìn)。這段經(jīng)歷不僅是個人對山西印象的轉(zhuǎn)變,更是一次震撼心靈的尋根之旅。大槐樹見證了家族離散與血脈傳承,讓作者在叩拜祖先時,釋放出內(nèi)心的復(fù)雜情感,領(lǐng)悟到民族血脈相連的強大力量。文章啟示我們,根脈意識深植于每個中國人的靈魂,它是我們在困境中堅持、在逐夢路上奮進(jìn)的動力,也是國家和民族復(fù)興的根基。山西,這片承載著無數(shù)人根脈的土地,正以它獨有的魅力,慰藉著游子的心靈,延續(xù)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傳承。感謝賜稿曉荷,佳作推薦共賞!【編輯:汪震宇】【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401002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01 08:55:59
  文章太精彩!從誤解到眷戀,作者對山西的情感蛻變細(xì)膩動人。在尋根中感悟血脈力量,情感真摯,喚起讀者共鳴,讓山西的魅力躍然紙上!
回復(fù)1 樓        文友:今生何求        2025-04-02 10:41:03
  多謝您的精彩編按和解讀,向您學(xué)習(xí)!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01 08:56:24
  作者以游歷為線,將山西的人文歷史娓娓道來,在洪洞大槐樹的尋根情節(jié)尤為震撼。文章展現(xiàn)出對根脈的追尋,令人動容,值得細(xì)細(xì)品味。
3 樓        文友:何葉        2025-04-02 09:20:43
  恭喜老師過往征文獲得第一精品,感謝支持。期待老師在征文中取得好成績!喜歡老師的文,質(zhì)樸自然有感情。佳作點贊!
何葉
回復(fù)3 樓        文友:今生何求        2025-04-02 10:41:40
  多謝您的傾情幫助,希望多多指導(dǎo)。
4 樓        文友:書者茶道        2025-04-03 10:08:22
  一棵大槐樹下,我們的祖先在這里聚集,又從這里出發(fā),遷徙千里萬里,開疆拓土,繁衍后代!幾百年來無論我們走到哪里,都沒有忘記我們出發(fā)的地方,因為我們的根在那里!好文拜讀!
回復(fù)4 樓        文友:今生何求        2025-04-03 11:32:51
  感謝您的理解。敬請多指導(dǎo),謝謝。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