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楓】戲劇蓬蒿(詩歌)
原創(chuàng)首發(fā)
戲劇蓬蒿
戲劇舞臺有鮮花綻放,
戲劇天地也有顛沛流離無人知曉的野草蓬蒿。
馮二妮從小癡迷唱戲,
喜歡跟著戲班子來回奔跑。
把被單一裹,
就是長袍;
拿一根棍子,
舞起來就是槍刀。
她會唱花木蘭從軍,
也能壓住喉嚨裝裝老包。
那時候她的作業(yè)本上都抄的是戲詞,
放了學就在院里唱戲,
我們就被安排當小兵和丫環(huán),
哇啦啦咦呀呀非常熱鬧。
沒有米飯可以喝稀湯吃面條,
一天不唱戲二妮就憋得受不了。
那時候誰都相信,
將來二妮一定會是劇團的主角。
初中畢業(yè)那年,
她不想去干活把掙錢的擔子挑,
市豫劇團招學員,
她和幾個伙伴一塊兒去報考,
不顧路遠山高。
進入戲校,
她來得最早走得最晚,
吊嗓子,劈叉下腰,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經(jīng)歷風吹雨澆。
當她第一次登臺,
好像演出的是楊八姐盜刀。
當一身白袍面目俊俏的她一亮相,
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接下來在椅子上和丑角打斗,
站在兩張椅子上,
一個后空翻讓臺下掌聲如潮。
馮二妮走上了唱戲的路,
我想她肯定會在戲劇舞臺上步步登高。
后來。
我聽說她進入了劇團,
跟著劇團唱戲。
有一個崇拜者,
追得她無處可逃。
她結(jié)了婚有了孩子,
那段時間她快樂又逍遙。
再后來,
她和很多人被劇團辭退。
有時侯優(yōu)秀并不一定吃得開,
只要學會絕對聽從領導,
捉不捉老鼠都是好貓。
她去KTV唱堂會,
與愛人發(fā)生爭吵。
不唱戲,
她說她活不了。
愛人說,
KTV唱戲丟人現(xiàn)眼,
再去那兒咱倆就分道揚鑣!
她離了婚,
KTV不行,
她就跟著吹唱班走村串鄉(xiāng)四處跑。
朋友家辦喪事的時候,
我認出了馮二妮,
鑼鼓聲中,
她唱得有板有眼,
除了正戲,
她也學會穿露背裝跳舞,
紅嘴唇涂得很妖。
她裝做沒有看見我,
我也裝做不認識她。
馮二妮呵馮二妮,
為了家庭和孩子,
何不對生活彎下腰?
老師說,
有理想才有方向,
但有時候,
堅持理想是一種痛苦煎熬。
戲劇舞臺上有鮮花綻放,
戲劇天地也有無人知曉的野草蓬蒿。
八十三歲老奶奶
樓上住著個老奶奶,
滿頭白發(fā)笑瞇瞇,
不唱歌,不跳舞,
不扯閑話不當牌。
別人扔掉的衣裳,
她統(tǒng)統(tǒng)拿回來,
洗一洗,裁一裁,
戴上眼鏡穿針線,
變成布鞋一雙雙,
縫成沙包坐墊一排排。
她把產(chǎn)品擺上街,
有人愿買便宜賣。
干活的人說她做的鞋耐穿,
買坐墊的人說她的坐墊美觀,
學生們?nèi)又嘲嵬帷?br />
兒子兒媳不高興:
親戚朋友笑話俺,
孝敬老人就讓老人享清福,
啥活兒別干家里呆,
掙那仨核桃倆棗能發(fā)啥財?
奶奶說,
干活賽過家中坐,
吃飯香,睡覺甜,
干活能防腦癡呆。
孫子上學她出過錢,
抗洪搶險她助過災。
聽說她做的蓮花坐墊,
在??h大坯山景區(qū)熱銷,
外國游客也爭相購買。
出門碰見老奶奶,
我把拇指豎起來!
修鞋匠
小莊菜市場門口有個修鞋匠,
他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走路需要拄著拐杖。
他有自來卷的頭發(fā),
倆眼睛雖小卻閃著正常人的光芒。
他夏天穿一件黑T恤,冬天穿一件黑皮衣,
我想他穿黑衣服是懶得洗衣裳。
他把要修的鞋子捧在手里,
觀察它是裂了嘴還是開了線還是沒有釘掌。
他修的鞋子質(zhì)量高,
老顧客新顧客夠他忙。
有了錢,就有一伙朋友圍著他,
混吃混喝給他介紹對象。
先是一個傻子,
后是一個老病秧。
他樂此不疲,
掙了錢就享受荒唐。
我曾對他說,
這些人都是吸你血的蚊子,
他說,有蚊子也比連蚊子也不啍哼要強。
現(xiàn)在,修鞋的越來越少了,
他有了低保,
他還是天天出攤,
修鞋不修鞋不重要,
他需要和人說說話滿足一下社交的欲望。
夕陽西下,
他開著三輪車搖晃著上了大道,
像鳥歸巢回到他的住房。
迎接他的音樂是狗在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