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惜字惜紙(散文)
一
逢年過節(jié)人們都圖個喜慶吉祥,尤其更注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年前,我買了一個百福圖的地墊,祈求富貴平安、福到我家。打開后,看著紫紅色燙金的百福圖,簡直愛不釋手。
我趕快把它放在預(yù)定的位置上,脫下鞋子美滋滋地伸腳踩在上面。
“呦!你踩疼我了?!?br />
“啊?誰呀?什么情況?”
我趕快縮回腳,幾乎是從地墊上跳出來。然后坐在了地上,審視著百福地墊上每一個“福”字。
看著不同書寫體的“?!弊?,它們好像活了起來,仿佛歷代書法家揮毫潑墨,筆走游龍,將“?!弊昼澘?,簡直是中華福字文化的視覺盛宴。
據(jù)悉,百福圖匯集了自晉唐至近現(xiàn)代的書法名家作品。如王羲之行書飄逸灑脫,柳公權(quán)楷書骨力遒勁,趙孟頫的圓潤典雅,清代鄧石如的篆書古樸渾厚,現(xiàn)代毛澤東的草書豪放恣肆。其中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因暗含“多子多壽”等五重寓意,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單字。這些字體涵蓋篆隸楷行草五大書體,形成書法藝術(shù)的微型博物館。
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看著,不禁自省,怎么可以將“?!弊植仍谀_下,那不僅僅是對歷代書法家的褻瀆,更是對中華文字的嚴重辱沒。
“不怕念起,就怕覺遲?!蔽亿s快小心翼翼地雙手把地墊拿起,像貼年畫一樣將它粘在了一面墻上之后,端詳了好一會兒,心里總算舒服了。
然后,我環(huán)顧了一下客廳里各個角落,目之所及,文字無處不在。書架上的書籍,像一座知識寶庫,每一本書上的文字都閃閃發(fā)光。輕輕翻開一本書,指尖摩挲著那些散發(fā)油墨香氣的文字,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激情澎湃和深沉思索。
書桌上的臺歷,用簡潔的數(shù)字和文字,告知我珍惜每一個今天;茶臺上的茶具和茶盒,一壺一盞水潤茶香,一句詩詞銘文,寄托對茶文化的詮釋和情感;小零食外包裝上花花綠綠的顏色和文字極具誘惑力,有時不知道是感受舌尖上的滋味還是觸摸色彩和文字的滿足感。
我信步走進廚房,柴米油鹽醬醋茶上的文字,飄著濃濃的飯香;臥室里床單被套、服裝鞋帽上的文字溫馨又浪漫;甚至衛(wèi)生間里的洗漱用品等等,到處都有文字的身影。我覺得自己被文字包圍并寵愛著。
二
我要出去看看,剛推開門,門對面墻上小廣告的文字在跳動,左右鄰居門上貼的福字在眨眼睛,樓道墻面上掛著溫馨的標語牌,提示我出入小心,安全第一。
我來到大街上,遠遠看到沿街店鋪門頭上的名字,就知道這些店鋪經(jīng)營的風(fēng)格、品味和文化特色。那些招牌上風(fēng)格各異的字體爭奇斗艷,有的古樸典雅,有的現(xiàn)代時尚,它們宛如城市的名片,展示著商家的特色與魅力。公交站臺的指示牌和候車亭的廣告欄、地鐵站的標志標識,文字以其簡潔明了的方式,為人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文字在我們?nèi)粘I钪械闹匾钥梢娨话摺?br />
然而,在這文字的盛宴中,我也看到了令人痛心的一幕:在繁華地段,每天都有人站在街頭發(fā)廣告宣傳單,凡是路過的行人硬往手里塞,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有些人接了隨手丟在地上,任由路過的行人踐踏,隨風(fēng)飄到馬路中間,被行駛的車輛來回碾壓,紙張扭曲文字哀嚎,仿佛在訴說自己的悲哀與無奈。有些大爺大媽接到宣傳單回家疊成垃圾盒,上面的文字被侵蝕的面目全非,之后被無情地丟到垃圾箱里。
還有,肆意張貼在墻壁、電線桿上、天橋步道欄桿上等等,將原本整潔的城市環(huán)境破壞得面目全非。最最讓人揪心的,臨街的幼兒園、學(xué)校的馬路中間赫然寫著“注意兒童、注意學(xué)生”,這幾個字每天被車輛反復(fù)碾壓,在風(fēng)雨中被侵蝕,我不想說科學(xué)的盡頭是玄學(xué),我只想說文字是有靈魂的,別好心辦壞事。因為文字是智慧的符號!
還記得兒時,信息閉塞,通過街道相關(guān)部門在墻上貼報紙獲取信息??墒?,我去鄉(xiāng)村走親戚,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致。那時大部分人的日子都比較窘迫。尤其住房簡陋、徒有四壁,滿屋的報紙糊墻、糊棚。過年的時候,墻上再貼上幾張年畫,有鯉魚童子,也有偉人畫報等?,F(xiàn)在想來,那些糊墻的報紙、年畫,開闊了我的眼界,豐富了我年少的生活。盡管廢舊的報紙也出現(xiàn)在廁所里讓人感嘆,可是它畢竟承載了那個年代的一種情懷,也具有時代的烙印。
三
回溯歷史,文字和紙張的偉大發(fā)明凝聚了古人無上的智慧和不懈地努力。
倉頡造字是古老的傳說,我更相信是上天的恩賜。文字的出現(xiàn),猶如千年暗室的一束光,讓人們從野蠻時代跨入文明時代,人類之所以區(qū)別于動物就是有語言和文字。
紙張沒有發(fā)明之前,文字刻于甲骨、鑄于青銅器、書于竹簡木牘、寫于絹帛、石頭之上,這些早期的書寫載體,記錄著當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是中國歷史的見證。
每一個方塊字都是智慧的象征,都有其深刻的內(nèi)涵和寓意。比如:“靜”字,是爭而不靜,還是靜而不爭;“穩(wěn)”字,是急而不穩(wěn),還是穩(wěn)而不急;“慚愧”兩字更有味道,斬除心中之鬼,是為“慚愧”。
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簡體字,是為了提升書寫的效率和便捷性,滿足人們的書寫需求,使得文字更加易記易寫,不易遺忘?。
而繁體字的構(gòu)造不僅記錄了漢字的演變過程,還承載了更豐富的文化、歷史與哲學(xué)意涵。比如“懺”字,左邊的豎心是告訴我們,懺悔時要把心豎起來,右邊的人與人之間的怨恨、斗爭、是是非非,是我錯了,我改!非字下邊一橫是向上提,猶如報銷賬目中銷賬的意思,一筆勾銷。意思是:彌天大罪,一懺即消。而簡體的“懺”字,是不是少了很多味道?
千年的等待,終于迎來了蔡倫改進的造紙術(shù),紙張的發(fā)明如同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文字,終于如愿和紙相擁。
而一張紙的誕生并非易事,就從造紙的主要原材料來說,以植物纖維為主,包括:松木、杉木等現(xiàn)代造紙技術(shù);麻、竹子、稻草、甘蔗渣等古代造紙技術(shù)。
據(jù)悉,古法宣紙是經(jīng)過108道工序的千錘百煉而成,每一道工序都透著古人的智慧和工匠精神。
每一張紙都是大自然的恩賜和匠人們的心血。提倡節(jié)約用紙,實際上在間接地植樹造林,其中蘊含著深刻的環(huán)保意義。
紙張的出現(xiàn),使得書寫變得更加便捷,知識的傳播范圍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從詩詞歌賦到經(jīng)史子集,從書法繪畫到民間契約,文字和紙張的組合才是完美的契合。它們承載著先人的智慧、情感與夢想,串聯(lián)起往昔歲月的點點滴滴,是任何方式無法替代的。
在這一方方潔白的紙張上,文人墨客揮毫潑墨,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與抱負;工匠藝人精心繪制,展現(xiàn)精湛的技藝與創(chuàng)造力;普通百姓記錄生活,留下家族的記憶與時代的印記。
古代人對文字和紙張的敬畏與珍惜,真令人動容。曾有《惜字紙良規(guī)》,專門勸化世人要愛惜字紙。
在私塾里,先生會教導(dǎo)學(xué)生們小心翼翼地書寫每一個字,絕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寫完的紙張,即使破舊不堪,也不會被隨意丟棄,而是被收集起來,送到專門的惜字塔中焚燒,然后將火焚化成的灰,裝到袋子里或埋凈土,或送到河里海里讓魚蝦吃上,可轉(zhuǎn)世為人。在他們看來,文字承載著先人的智慧與教誨,是神圣而不可褻瀆的。
這種對文字的敬畏之心,不僅體現(xiàn)在日常的書寫中,更融入了他們的生活信仰中。因為有文字記載,讓我們得以觸摸古人的心跳。
惜字惜紙從自我做起,現(xiàn)代社會,沒有條件像古人一樣焚燒和掩埋。我們可以教導(dǎo)孩子們從小就要尊重字和紙,不要亂寫亂畫,隨意撕扯和丟棄紙張。記得兒子上初中計算數(shù)學(xué)題需要大量的演算草紙,我讓他使用小學(xué)用過的鉛筆字筆記本演算,鋼筆字可以蓋過鉛筆字,這樣就可以節(jié)約很多紙張。我也經(jīng)常帶著他走路的時候,將沿路地上被丟棄的包裝紙撿起來丟到垃圾箱里,以免被路人反復(fù)踐踏。
關(guān)于惜字惜紙,我還得向我媽學(xué)習(xí),她老人家有一個專門的袋子,生活中凡是有字的包裝紙、有字的塑料袋等,她都會疊得整整齊齊放到這個袋子里,裝滿以后將袋子扎緊,恭恭敬敬地放到垃圾箱里。超市里買完東西打印的小票,她都帶回來,小票紙翻面是空白,它可以用來寫她想記錄的事情。媽媽常說珍惜字和紙,增長智慧。
四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人們越來越不珍惜文字和紙張了。計算機的普及讓人們的書寫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除了學(xué)生,成年人已經(jīng)很少拿起筆寫字。鍵盤敲擊聲逐漸取代了墨香,文字也變得越來越廉價了,電子屏幕上顯示的文字,一個刪除鍵迅速消失。有時工作中整理的資料忘記保存,突然斷電或按錯鍵,就會讓我們的心血和汗水付之東流。
而且網(wǎng)絡(luò)上還充斥了大量低俗的語言、虛假的信息,文字被濫用、惡意言論如野草般肆意生長,文字失去了原有的尊嚴和價值,人們在不良的信息海洋中迷失了方向。
當我們在電子屏幕前流連忘返時,不妨抽出一點時間,拿起一本書,感受一下紙張的溫度和文字的魅力。
一次朋友們邊閑聊邊刷手機,都說如果沒有電,整個世界將陷入癱瘓,目前人們的“衣食住行”太依賴于互聯(lián)網(wǎng)了。有個朋友打趣說我家有囤蠟燭,如果真的沒有電,我送你一根蠟燭。我接了一句如果文字消失了,你知道蠟燭是什么嗎?我們要倒回到蠻荒時代嗎?
我們不禁思考,中華老祖宗酷愛用文字記錄歷史,文字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橋梁,才讓我們五千年歷史文化沒有斷層。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用漢字征服了全世界。每一個漢字都有其深刻的內(nèi)涵和美好的寓意,讓我們在自己的文房四寶中,尋找那份失落已久的文化記憶,在墨里書香中續(xù)寫中華民族輝煌的文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