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改變自己就從最怕的事情做起(散文 )
讀過榮格的一句話:“成長最快的辦法就是做你最怕做的事情。”
什么是最怕做的事情?我想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從來沒有做過,對于這件事的知識和能力缺乏,領導要求自己做,又不能拒絕,怕自己做不好;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件事情跟自己有利益關系,自己做不了,必須求人,是關系不到位卻要硬著頭皮去求人。自己能做的事情有什么可怕的呢?或者說自己不怕的事情就不算是難事。比如自己的工作業(yè)務,已經(jīng)駕輕就熟,按部就班地做就行了,出不了什么成績也出不了多大錯誤,最多是平庸和嫌煩。難就難在自己心里,畏懼。有求于人又讓人害怕去做的必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或難為情,或害怕遭冷眼被拒絕。正是基于這樣的心理,人就會怕、產(chǎn)生畏難情緒,就會猶猶豫豫地遲遲不能行動起來,又因為遲疑更加放大了這種畏難情緒,這件事情愈加不好做了。
人人都有畏懼或嫌麻煩的事情而不愿去做,但事情折磨人的還在于這件事情并不是可以輕易放棄的,如果能放棄了,這件事情當然就不存在了,就從自己的心里刪除了。畏懼,卻又刪除不了,想起來就頭疼,人就不愿意主動去做,就會拖著,但這件事情并不是拖就拖沒了,拖只是自己騙自己“一晌貪歡”,它還在一個角落里等著,時不時地你就能看見它想起它,襲擾你一下。人要快樂,必須是“身體無痛苦,心靈無煩擾”,有一件沒有解決的事情放在那里,就好比有人欠了你一筆錢賴著不還,只要一想起來心里就會產(chǎn)生煩惱,這怎么能快樂呢!就這么拖著,一直要拖到這件事情實在是不做不行了才去做,結果只有兩個:一個是真的做不成,那也只好死心了舍棄了,從此變得輕松,就如肩上扛著的一個重擔放下了;還有一個結果就是問題解決了,一旦你硬著頭皮或鼓起勇氣去做,這件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難做,你會發(fā)現(xiàn)先前的為難情緒不過是你在心里把這件事情的困難放大了,時間越久這個假想的困難就越大,不是事情本身的困難大,而是自己的畏懼心越來越大??梢?,最高的坎是自己的心。改變世界需要從改變自己的心做起。那么怎么改變自己的心呢?就是選擇對于自己最難做的事情去做,一旦突破,就會改變你的心態(tài),所有的事情好像都不難了,你就會變得積極起來,這樣不就是改變了你自己嗎?
當然,榮格講的成長還有成就的意思。只有勇敢地去做難做的事情,不怕艱難才可能有所成就。想想這個世界,凡有所成就的事情哪個不難呢?只做簡單的事情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簡單重復的工作既無趣也成就不了自己,掃大街最簡單,可也掙不了多少錢。
主動做難做的事情、怕做的事情,給自己增加一點難度系數(shù),做成了就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就有了心理突破,在做的過程中人就成長了,人格就站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