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丹楓詩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楓】追求內(nèi)心的平靜(散文)

精品 【丹楓】追求內(nèi)心的平靜(散文)


作者:自然劉琳 布衣,192.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41發(fā)表時間:2025-04-18 21:17:17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厭倦了千篇一律的周末,很想在春天擁抱別樣的風景,感受未知的驚喜,就約了恩師、竹姐、菊妹一起,攀登雙峰山,拜見“晉南小懸空寺”江山廟,見識一下盤踞在山水間的霸氣雄獅,見證一下馱著神廟鎮(zhèn)守歲月的巨龜,聆聽一個觀棋爛柯的故事。
   一輛紅色的福特小轎車一路向北,在108國道上奔馳了一個多小時,到“雙峰山”路牌向左拐,右走,就到了雙峰山腳下。
   江山廟位于山西河津市樊村鎮(zhèn)張家?guī)X村背后的半山腰。車子就停在村部的廣場。收拾行裝,開始爬山。
   伯春的風,吹得天空瓦藍瓦藍的,藍得像被玻璃水洗過似的。遠處,山頭那一排白色的風車,顯得更清亮、潔白,被風吹得緩緩轉(zhuǎn)動。
   我的思緒瞬間回到了童年那個時候。放學(xué)路上,從作業(yè)本上撕下一張廢紙,折成正方形,對角線折疊,中心撕個窟窿。撕開對角線,把四個連接的三角形外面的一個角疊在一起,用刺針固定在穿過窟窿的一節(jié)小棍上,三下五除二,一個風葫蘆就做成啦。孩子們每個人手中舉著一個風葫蘆,站成一排,一聲口令,開始奔跑,風葫蘆呼呼飛轉(zhuǎn),真有“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結(jié)伴忙玩風葫蘆?!憋L葫蘆,就是那個時候的風車,留給孩子們無限快樂。
   孩子們的風車四個翅膀,手中飛轉(zhuǎn)。山上的風車三個翅膀,空中緩緩旋轉(zhuǎn)。恩師說,這風車屬于風力發(fā)電。風車轉(zhuǎn)一圈發(fā)多少度電,取決于風車的單機容量、風速、風輪直徑以及環(huán)境因素。于是佩服山風的威力。
   風車,向來都是吉祥的化身,給人們帶來好運,帶來幸福,帶來順利和繁榮。就像風信子,帶來春的種子,于是,萬物復(fù)蘇,整個大地就春暖花開、生機昂揚。
   從遠處看,江山廟是懸掛在石頭當中央的。
   我們順著一條石頭坡攀爬而上。說是一條坡,其實,到處都是坡。前面攀爬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我們要爬的坡。
   要說這次是爬山,應(yīng)該說是手腳并用。自己也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爬山。除過那段鐵鏈條做成了圍欄,成了爬山人一道安全防線。
   山上的石頭,都是大石頭。要問石頭有多少歲,我也不知道。玉皇大帝可能知道。聽說,玉皇大帝就在江山廟里,一會兒記著問問。
   石頭沒有呲牙咧嘴,也沒有怪石嶙峋。只滄桑、威嚴。有的圓潤、光滑,時不時,還露出幾腳縫隙,供人們使用。這讓人不得不用敦厚來形容。沿途,不管是坐著、踩著、扶著、抓著,石頭都不動、不搖、不松。它沒有任何的脾氣。瞬間又想到了一個詞,憨厚。憨厚的有時候還捧出來一捧植被,雖然不是松樹,卻被人們喻之以“迎客松”。
   “迎客松”三個字用紅漆寫在石頭上,植被生在石頭縫。在這里,不知道石頭是主角,還是迎客松是主角。反正這里成了爬山人的打卡地。大概,石頭和植被,也知道和諧共生、和諧共贏啦。
   石頭也有性格,板起面孔,挺起腰板,巍然屹立。不管你遇到多大的困難,它沒有絲毫同情你的意思。你只有靠自己尋找落腳的地方,攀爬的空間。這個時候,一個窄窄的石縫,小小的石尖,也成了你的一根救命稻草。就像人生這條路,每時每刻,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向上攀登。
   一路上,走走歇歇,相互推著、拽著、拉著,繞著,終于到了江山廟,我們也就被懸在了半空中。
   此生爬過多少座山,都不記得了。相比起來,這山應(yīng)該是爬過的最陡峭的一座山。竹姐說,上山的每走一步,都是對自己身體的一次挑戰(zhàn),也是腿部發(fā)軟、誠惶誠恐的一次,也是和大自然進行抗爭的一次。
   都說“無限風光在險處”,不錯的,這里海拔950米?,江山廟就在直立的崖壁上,遠觀其貌,環(huán)境幽靜,如臨仙境、景色宜人??傻貏蓦U峻,半懸在空中,一不下心,就會跌入懸崖,故又名懸空廟或小懸空寺。
   據(jù)資料記載,江山廟為明朝所建,清同治8年重修過。廟宇坐北朝西,總長約20米,南北寬約4米,中間為正殿長8.4米,兩側(cè)各有一個配殿,長約6米,其建筑為磚木結(jié)構(gòu),兩側(cè)配殿對稱。設(shè)有土炕和灶臺。說明這里曾經(jīng)有人居住過。每個殿都是一個天然形成的石窟。正殿的石窟較大,廟院原有懸廊跳出崖壁,原有的懸廊部分只剩殘木壓于墻下。
   主殿供奉著玉皇大帝,配殿供奉著兩位下棋的神仙子,還有一位在旁邊觀看的樵夫。廟頂原有“靈感方域”四個大字。據(jù)說廟是鄰村的劉家院人修建的。來歷源于一段“觀棋爛柯”的傳說。
   說是古時候相傳玉皇大帝為體察民情,派了兩位神仙下凡考察。他倆完成任務(wù)后打道回府時,路經(jīng)此地,發(fā)現(xiàn)風光秀麗,堪比神境,禁不住在此小息,并下棋對弈。山下有位叫劉居正的樵夫,忠厚老實,自幼喜歡下棋。一天他上山砍柴,見到兩位老者在此下棋,就放下手中的斧頭和扁擔觀看,饑餓時不由自主撿起老者放在地上的桃核唆了起來,頓時覺得精神大振。一盤棋下完后,一位老者問年輕人,時間不早了,是不是該回去了。樵夫扭頭看了一下天色,確已不早,回過頭來只見彩云翻滾,兩位老者早已騰云而去。再看自己的斧柄、繩子都有已爛掉,于是驚詫而歸。誰知回到村里,村中的景象早已不復(fù)存在,物是人非。經(jīng)他講述原委后才有年長者想起來,先輩曾流傳說村里有人上山未歸之事。一說這已經(jīng)過去六十年啦。樵夫這時恍然大悟,原來下棋的兩位老者是神仙,而自己也沾了他們的仙氣。于是樵夫反身又上山,進去石窟后就坐化成了仙。
   劉家后人為了感謝玉皇大帝,并紀念這位成仙的前輩,便修建了此廟。因玉皇大帝主宰的是天地人間三界,當?shù)孛裰{也有“廟里棋盤無勝負,空留江山問古今?!惫蕦⒋藦R取名江山廟。
   百度得知,?“觀棋爛柯”,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典故,出自南朝梁代任昉的《述異記》。講述的是晉朝樵夫王質(zhì)在石室山(后稱爛柯山)砍柴時,偶遇仙人下棋,觀棋片刻后返回人間,發(fā)現(xiàn)斧柄(“柯”)已腐爛,世間已過百年,親友盡逝。這和江山廟劉居正的故事何其相似。我們沒有必要去追究誰真誰假,但是,“時間在專注中悄然飛逝”,就像“白駒過隙”,世事無時不在變遷,這一點,也是現(xiàn)在每個人都能夠深切體會得到的。
   廟殿外,數(shù)盞紅燈籠高懸空中,燈籠下人頭攢動,香煙裊裊,許多信男信女在此燒香拜佛,讓神靈保佑,萬事皆順,平安順遂,這大概和廟上面原有的“靈感方域”,有一定的關(guān)系啦。
   到這里來過多次的恩師說:你們看,下面是三龜馱廟,左邊是青龍?zhí)ь^,右邊有猛虎下山。猛一看,還真是,三只烏龜從石頭中伸出頭,瞪著兩只圓溜溜的大眼睛,青龍和白虎守護左右,形象、逼真。
   恩師說,要看見雄獅臥頂,必須攀巖而下。于是,從沒有路的懸崖峭壁慢慢下去,穿過斜坡上縱橫交錯的樹枝,小心翼翼地下到半山,看見一大片開闊地。石頭做了地面。而石頭縫隙中,竟然奇跡般生長著很多植被,已泛出稚嫩的綠意。
   坐在石頭面上,朝著江山廟方向張望,我不覺驚愕:那雙峰山,就是一頭雄獅,昂首靜臥。整個身子,就是整座大山。此時的江山廟,猶如一顆小小的珍珠,鑲嵌在大山的當中央。
   我就這樣坐著,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靜靜地,任憑山風輕輕吹拂我的衣袖,吹亂我的頭發(fā)——
   江山廟,是一座道教廟宇。道教的宗旨是道法自然,順從于自然規(guī)律,追求內(nèi)心的平和與寧靜。而我們竭盡全力到此的目的,不就是在異樣的風景中,追求內(nèi)心的平靜。

共 2832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文章以游覽雙峰山江山廟為線索,將對自然風光的描繪、歷史傳說的敘述與追求內(nèi)心平靜的主題自然融合,沒有生硬說教,而是通過對攀登過程、廟宇環(huán)境、神話故事的娓娓道來,讓讀者在情境中感悟主題,引發(fā)對寧靜心境的向往與思考。?既有對行程路線、沿途風景的細致描寫,如對藍天、風車、山石的刻畫;又穿插了童年回憶、江山廟的歷史資料、神話傳說以及道教文化解讀,從現(xiàn)實場景到文化內(nèi)涵,層層遞進,使文章內(nèi)容飽滿立體,兼具可讀性與知識性 。在景物描寫上頗具功力,如“石頭沒有呲牙咧嘴,也沒有怪石嶙峋。只滄桑、威嚴。有的圓潤、光滑”,用擬人化的表述賦予山石鮮活的生命感;“數(shù)盞紅燈籠高懸空中,燈籠下人頭攢動,香煙裊裊”,簡潔勾勒出廟宇熱鬧而神秘的氛圍,增強了畫面感和感染力。引入“觀棋爛柯”典故與江山廟的傳說,結(jié)合道教“道法自然”的宗旨,不僅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內(nèi)涵,還為追求內(nèi)心平靜的主題提供了文化支撐,使文章超越了單純的游記敘事,增添了歷史文化的厚重感。推薦欣賞?!揪庉嫞喊沧哟ā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202504190015】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安子川        2025-04-18 21:29:21
  感謝賜稿丹楓,問好作者,期待繼續(xù)。
2 樓        文友:自然劉琳        2025-04-19 08:46:24
  謝謝編輯老師!辛苦老師編輯!
3 樓        文友:曲徑幽通        2025-04-19 15:05:54
  欣賞佳作,問好!
4 樓        文友:曲徑幽通        2025-04-19 15:06:49
  再賞美文,祝福春安!
5 樓        文友:書者茶道        2025-04-19 16:04:26
  追求內(nèi)心的平靜,在這個喧嘩煩躁的時代,不為不是奢侈!道家的精神實質(zhì),是道法自然,但是有誰又能順著自然而生活哪!我們都是爭著搶著去追求“人生的意義”,但是我們真正想要什么,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質(zhì)!平靜內(nèi)心難能可貴!好文拜讀!
6 樓        文友:自然劉琳        2025-04-19 17:00:05
  曲徑幽通老師,您好!謝謝老師!同祝您春安,快樂!
7 樓        文友:自然劉琳        2025-04-19 17:05:59
  謝謝書者茶道老師賞讀并評語!是啊,在這個喧囂煩躁的環(huán)境里,只有內(nèi)心的寧靜,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8 樓        文友:安子川        2025-04-20 20:39:21
  恭喜作品獲精,期待佳作。
9 樓        文友:自然劉琳        2025-04-20 21:52:12
  再次感謝編輯老師!
共 9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