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柳岸】串親戚(散文)
一
也許人老了就愿意回味過去,因為那些曾經(jīng)的往事,能給自己帶來快樂。那些兒時的記憶雖然苦,如今想起似乎苦中有樂。
也許那是金色童年的緣故吧!童年,是人生最為珍貴的幾年,哪怕再苦也感覺是快樂的,那時還有著年輕父母的疼愛。
曾記得,那時一年要兩次串親戚,第一次是過了年是正月初。每到過年母親蒸下幾籠饅頭,那饅頭可不是給我們吃的,那是留著串親戚備用的。當(dāng)初雖然很窮,八竿子打不著親戚都會堅持走動。父親的舅舅家老外婆早就不在了,舅舅也已經(jīng)離世,可依然和那些表兄,表弟們走的火熱。父母忙就讓我們這些孩子們?nèi)グ菽?,十五六個饅頭外加一包點心,也就是餅干。餅干是包好的,我們這些孩子們不敢輕易拆開,不過,在路上偷吃饅頭那是常事。
每次出門串親戚,母親都要千叮嚀萬囑咐,見了表叔表嬸兒長輩們,要有禮貌,吃飯時不能亂夾菜,只能吃離自己最近的碗里的菜;不能站起身來夾菜,要撿不好吃的吃……回家不能空著手,當(dāng)初還有這風(fēng)俗。所以,親戚家就放幾個饅頭在包裹里。母親說,在路上不能偷吃,回家湊合一下就又能走一家親戚了。其他的,我們都能遵守,唯獨最后一條實難做到。
在親戚家時常吃不飽,回家的路上,手里提著五六個饃,肚子咕嚕咕嚕叫,母親叮囑的那些話,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在回家路上,啃冷饃吃那是常事,雖然偷吃了壓回來的饅頭,父母從不曾訓(xùn)斥我們,就當(dāng)沒發(fā)現(xiàn)。
我們家的親戚要比一般人家的多了很多,因為有不少是父親給他們治好了病,不收分文。遠(yuǎn)道來的,趕上午飯時間就在我家吃飯。——人心都是肉長的,不懂感恩的人畢竟少數(shù)。病好之后,少不了買了東西來看望回謝我們。那個年代日子都如此艱難,父母哪肯接受如此恩惠?當(dāng)然要去回禮。就這樣,就當(dāng)親戚朋友相互走動著。像這類親戚朋友,都是父母擠出時間親自登門拜訪。
一年中,第二次串親戚是農(nóng)歷八月前后。那個年代沒有冰箱,天氣熱不能蒸太多的饅頭,就用麥子換掛面,再外加點心,用方巾包好,提著串親戚。我最喜歡第二茬串親戚。八月前后有的親戚家有棗樹、石榴樹,摘下果子可緩解一下饞蟲;還可以去麻田里抓蟈蟈……
二
曾記得好像是1968年,父親讓我去表叔家串親戚。父母交給我的任務(wù),也就等于放了我一天假,有了瘋玩的機(jī)會。婊叔家有個兒子叫鐵蛋兒,比我小一歲,長得虎頭虎腦,黝黑的皮膚濃眉大眼。
我每次去他家串親戚,他都會變著新花樣玩兒地讓我驚喜。那一天,也和往常年一樣說:“吃過午飯,我?guī)闳ヂ樘锢镒ハX蟈?!蔽乙宦?,哪還有心思吃飯,要他立馬帶我去麻田里。因為還沒吃飯,鐵蛋兒叫表嬸子狠狠地數(shù)落了一頓說:“再敢說去麻田折騰,看我不收拾你!”受到母親責(zé)罵,他不敢再言語。他偷著和我擠了擠眼,悄聲說:“你放心,吃完飯,我一準(zhǔn)帶你去?!?br />
我心里想著麻田里的蟈蟈。吃午飯時,婊嬸子給我盛了滿滿一碗水餃。自小我就怕燙,因為太燙就吃得慢,于是我見桌上有煎餅不熱,拿起就吃。婊嬸嬸客氣的說:“吃餃子呀,咋能啃煎餅?zāi)兀俊?br />
我回應(yīng)婊嬸嬸說:“我最愛吃煎餅!”
婊嬸子聽后沒言語說:“多點吃菜。”
她哪知道我的心思呢!我想趕緊吃完,好和鐵蛋兒去麻田抓蟈蟈。煎餅吃的快,喝了半碗玉米糊,抹了抹嘴,我提前來到門外等鐵蛋。不一會兒,鐵蛋兒出現(xiàn)在我面前,那臉蛋紅樸樸的,估計是吃餃子給燙的——那個年代不是有客人來,大人哪曾舍得包吃餃子呀。他再貪玩,也不能放棄這吃餃子的機(jī)會。
鐵蛋手里提著預(yù)先編好的幾個蟈蟈籠——那蟈蟈籠是細(xì)小大麻棵編制的。見他出來,我迫不及待的說:“鐵蛋兒快走!”他手里提著幾個蟈蟈籠,那蟈蟈籠不用問,肯定有我的份。
我們來到大塊的麻田里,蟈蟈的叫聲此起彼伏,叫得我心里癢癢。
鐵蛋兒教我如何抓才能不被蟈蟈咬手。他說:“進(jìn)麻田要先要把鞋子脫了,進(jìn)去,一只手拿一只鞋。假如看到蟈蟈,兩只鞋對著蟈蟈一拍,蟈蟈無疑就在鞋子里了。”
我照著鐵蛋兒說的做,走進(jìn)大麻田里,那里面是非常美的青紗帳,鉆進(jìn)麻田里,外面根本看不見我們。順著蟈蟈叫聲慢慢過去,當(dāng)我靠近,它就停止了叫聲。我目不轉(zhuǎn)睛朝每一棵大麻上端仔細(xì)查看。
突然看見兩棵大麻頂部趴著兩只蟈蟈,我甭提有多高興了,那蟈蟈似乎在朝我微笑。我輕手輕腳,緊握兩只鞋子對準(zhǔn)蟈蟈輕輕一拍。
我興奮的大聲喊著:“鐵蛋兒,我抓到了,我抓到了!”說著,手捧著兩只鞋走出大麻田,哪還顧得上腳下被我踩斷的那些大麻呀。
鐵蛋不像我大呼小叫,他也從大麻田里出來,小腦袋轉(zhuǎn)悠著東張西望,手指頭豎在嘴上說:“你可不能大呼小叫,叫村里人聽到,回報隊長,我們就慘了!”他輕輕打開鞋子,鞋子里有一只蟈蟈。他很內(nèi)行的小手捏著蟈蟈脖頸,輕輕的放進(jìn)他制作的籠子里。然后又幫我鞋子里的蟈蟈也是同樣的辦法拿出來,放進(jìn)籠子里,遞給我說:“它可以養(yǎng)到深秋呢!你先回去,我有點熱了,想去前面的池塘里洗個澡?!?br />
我說過:“在哪里呀?我也去!”
他得意地說:“你女孩家家,又不會游泳去干嘛!”說這話時,我注意著他的表情,好像他是大人似的。
我執(zhí)意要跟著他去。他們沒辦法,于是兩人一起來到池塘邊。那池塘里種的蓮藕,一張張荷葉像一把把小傘,蓮花也開得正艷。心想多虧我跟著來,我叫他幫我摘幾多蓮花。
當(dāng)初的七八歲的男娃都不穿內(nèi)褲,因為我在,他不方便光屁股下水,脫去上衣,穿著褲子一個猛子扎進(jìn)水里……
我在上面等,就是不見他從水里鉆出來,我害怕著急,就往表叔家飛奔。嚇得我哆嗦著和表叔說:“鐵蛋兒扎進(jìn)水里,沒見上來?!北硎宓弥?,臉都嚇白了朝池塘那邊飛奔而去。這時,鐵蛋正在水里自在的游泳,表叔見此情形,假裝著板著臉說:“給我上來,在不上了看我不打你!”
這件事在我兒時的記憶里很深。所以我對蟈蟈情有獨鐘,每年我都從網(wǎng)上買了養(yǎng)著。聽著蟈蟈不變的叫聲,能讓我記起那些美好的曾經(jīng)。
三
夏季串親戚,雖然沒有饅頭可吃,那脆棗的甜味如今想起依然想吃,還有像瑪瑙晶瑩剔透的石榴,好看又好吃。
我也喜歡去姑媽家那些表姐表哥,和我們年齡相仿,可以在一起瘋玩兒一陣,玩夠了再回家。
親戚就是你去我來,相互走動的,當(dāng)然,親戚如姑媽家表哥,還有那些表叔嬸兒們的孩子們,也到我家來串親戚。記得當(dāng)時最好的菜就是殺只童子雞。
農(nóng)歷四月份買來的小雞,那時雞娃從蛋殼出來就下鄉(xiāng)賣了,經(jīng)濟(jì)緊張買不起也養(yǎng)不起,最多也就買十只雞。養(yǎng)不好再死了幾只,也就剩六七只,養(yǎng)到農(nóng)歷八月份前后就開殺了。再說那時的雞沒有特制雞飼料吃,生長緩慢就那幾只雞也整天餓的到處亂跳亂飛。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生長的雞,到八月前殺也不過半斤七八兩。沒錢買肉只能倒霉這幾只童子小公雞了,母雞舍不得殺得留著下蛋,那可是一家人的油煙醬醋的來源。
那小公雞太小,根本炒不到一碗。那時不用盤子都是用碗盛菜,母親就再湊上幾個土豆湊滿一碗。還有自己家種的絲瓜、茄子。記得家里還有一棵香椿樹,每年春天母親都鹽曬一些香椿芽,到這茬客人來就派上了用場,裹上面糊放進(jìn)油鍋里炸了,四個菜就這么湊合上了。再桿幾塊油餅,或者包幾碗餃子,就這么招待客人。
陪客人吃飯都是父親和哥哥,母親也難得上桌。當(dāng)初在山東,小女孩子是不能上桌面吃飯的??腿嗽诖笞雷由铣?,而我們幾個女孩子在下面小桌子上。當(dāng)然小桌子上沒有大桌子的菜豐盛,有幾個餃子和油餅,似乎也已經(jīng)很滿足了。
那時的孩子都非常懂事,來的小客人或者大人,都舍不得吃那幾塊雞肉,時不時的夾菜給我們小姊妹幾個。那雞雖然小,感覺味道非常鮮美。
往事如煙,回味曾經(jīng)的童年,無論日子怎樣的苦,依然感覺是那樣美好。因為童年是人生最短,最無憂無慮最佳年齡段。
如今的孩子零食應(yīng)有盡有,吃餃子都吃煩了,天天變著花樣吃,沒好菜還不想吃飯。
這幾十年來,我的祖國突飛猛進(jìn),發(fā)展如此之快,讓世界先進(jìn)國家刮目相看,我怎不感到驕傲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