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文韻凝芳 >> 短篇 >> 作品賞析 >> 【文韻】漫談之西廂記(作品賞析)

編輯推薦 【文韻】漫談之西廂記(作品賞析)


作者:張洪勝 白丁,16.1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16發(fā)表時間:2025-05-07 15:31:34

一向不喜戲曲的咿咿呀呀,近來讀元曲,卻自然萌生了想看古代戲劇的想法。夜半不眠,打開愛奇藝搜索《西廂記》,竟只有電影,卻無戲曲。想來啞然失笑,電影軟件里搜不到戲曲,那也算天經(jīng)地義。像我這樣的網(wǎng)絡(luò)路盲,恐怕不多了。接著就用瀏覽器搜,電影、劇本、短視頻雜燴一鍋,卻沒有我想要的。偶然發(fā)現(xiàn)嗶哩嗶哩中一個昆劇全本,點進去后,竟尋得昆劇、越劇多個版本,令人頓生“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嘆。聯(lián)想起此前想看1968年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愛奇藝及瀏覽器中都找不到,最后也在嗶哩嗶哩中找到了。嗶哩嗶哩這個市民大社會,真是包羅萬象,應(yīng)有盡有,每每讓人柳暗花明?,F(xiàn)在來看學(xué)習(xí),問題只在于是否想學(xué),會不會學(xué),而不用再為讀書、看電影掂量口袋里銅板,更無須像孔乙己那般自嘲“偷書不算偷”。知識爆炸也會走向反面,眾多網(wǎng)民就像不帶羅盤的航海者,往往在知識的海洋里迷失了方向?!拔淖掷O房”也不容忽視,人必須樹立目標,學(xué)我想學(xué),突破障礙,持之以恒,而不能被碎片化的無用知識牽著鼻子走。
   偉大作品都有其偉大使命?!逗啇邸放刑熘鹘虝闺x婚違背人性,《紅與黑》、《牛虻》揭露了天主教會的虛偽,《湯姆叔叔的小屋》旗幟鮮明反對黑奴制度,而《西廂記》則是對禮教禁錮階層流動和婚戀自由的抗爭。孔子首創(chuàng)儒家思想時當然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因為秩序井然畢竟強于禮崩樂壞。但在漫長的儒家歷史中,儒家思想越來越被利用為強化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比如上層階級對于下層階級的逾越行為極端排斥,上下層階級之間形成尖銳的矛盾對立,導(dǎo)致儒家思想在許多領(lǐng)域走向了反面。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門閥政治,到唐朝時雖已衰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士族與庶族仍有著霄壤之別。崔、盧、鄭、李、王五個士族最為顯赫,而崔、盧二氏尤甚,甚至拒絕與李氏皇族通婚。上等士族拒絕與下等士族通婚,士族拒絕與庶族通婚,通婚必須門當戶對,這正是《西廂記》中矛盾的根源。而禮教就在鞏固階級不平等方面擔任了不光彩的制度角色。兼之禮教的所謂“三綱”(即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本來就將子女婚配的權(quán)利予以剝奪,并賦予父母,而父母聯(lián)姻首要考慮的是鞏固家族利益,愛情根本不受尊重。二者相疊加,就使得自主婚配難上加難。劇中女主角崔鶯鶯隸屬于最為顯赫的博陵崔氏家族,張珙則隸屬于地位低得多的士族(即使其父曾為禮部尚書,但家族已沒落),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男女主角根本沒有通婚的可能性。而崔鶯鶯的母親鄭夫人悔婚的主要理由是,鶯鶯已經(jīng)許配給侄兒鄭恒,這個鄭恒當然就屬于最為顯赫的五大士族之一的鄭姓,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當時婚姻制度的門閥特性。如前所述,張珙與崔鶯鶯的婚姻夢想面臨兩大障礙,一是階層鴻溝,二是沒有婚姻自主權(quán)。張珙與崔鶯鶯面臨的婚姻障礙,并不單屬于有唐一代,而是舊時代通常存在的障礙,這一制度性障礙,直至五四運動才逐漸土崩瓦解。只是由于經(jīng)過唐代統(tǒng)治者的改革,尤其黃巢起義對士族的毀滅性打擊(韋莊《秦婦吟》有云:天街踏盡公卿骨??梢姂K烈),門閥政治在唐代以后逐漸式微罷了,但階級差異是始終存在的,因而婚姻始終受到門閥陰魂的干擾?;橐鲎灾髟谖逅倪\動時才予確立,而《西廂記》在元代就大張旗鼓進行了宣揚,無疑具有先進的時代特性。
   元代思想管控的寬松成就了《西廂記》的抗爭。大多數(shù)中國人對于元代的印象,恐怕除了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就是蒙古人的野蠻屠殺、漢人屈居底層、文人不被重用等等負面情形,一副愁云慘淡的樣子,而民族不平等確實又加劇了元王朝的短命。但這種看法實則有失偏頗,其主要原因是站在漢人的悲情立場看問題。如果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就會知道元代的政策空前促進了東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馬可波羅游記》就是最好的見證。成吉思汗家族橫掃歐亞,固然造成尸山血海,但歐亞大陸原來的小國林立被大一統(tǒng)所取代,經(jīng)濟文化交流固有的障礙被一掃而空,實現(xiàn)了世界歷史上首次經(jīng)濟文化大交流。忽必烈主張“應(yīng)天者惟以至誠,拯民者惟以實惠”,強調(diào)“務(wù)施實德,不尚虛文”,為元朝百年的務(wù)實政策奠定了基調(diào)。作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思想文化更是多元,元朝政府采用兼容政策,使多民族思想文化迅速融匯創(chuàng)新。就文化政策而言,元朝相比中國其他歷代統(tǒng)治者開明許多。歷代漢族統(tǒng)治者都奉行“尊夏攘夷”政策,將華夏奉為正統(tǒng),將周遭民族貶稱為夷狄,將外國人蔑稱為胡人,現(xiàn)在看來多么狹隘。宋代以尊崇和寬容文人出名,但蘇東坡卻因烏臺詩案差點丟了性命。明清時期,不少異見人士及其無辜親屬、師生等,更是大片大片倒在文字獄的血泊里。文化的兼容導(dǎo)致思想的解放,而思想的解放又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提供了寬松的環(huán)境。也正是基于“務(wù)施實德,不尚虛文”理念,諸多文人不能靠科舉實現(xiàn)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抱負,但在寬松的思想環(huán)境下卻敢在元曲、元雜劇中嬉笑怒罵,言前人所不敢言??鬃釉谠患臃鉃椤按蟪芍潦ノ男酢保褰痰牡匚贿M一步提升。但王實甫就敢借著《西廂記》,舉起婚戀自由的大旗,反對儒教所提倡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對儒教所維護的門閥制度。思想前衛(wèi)、言辭犀利的豈止王實甫,許多元曲、元雜劇作者都紛紛卸掉思想包袱,連皇權(quán)和貪官污吏都敢大膽嘲諷。比如睢景臣的《哨遍高祖還鄉(xiāng)》,借著嘲諷前朝的漢高祖蔑視皇權(quán)統(tǒng)治;而喬吉的《山坡羊冬日寫懷》、曾瑞的《四塊玉酷吏》則狠狠鞭撻了貪官酷吏。
   風(fēng)起于青萍之末。與生物的基因突變一樣,社會制度的變遷,往往源自個案,而個案又需要各種條件的際會。緹縈上書,使?jié)h文帝下令廢除肉刑。近現(xiàn)代中外各國法律制度的變革,往往也都源自個案。《西廂記》雖是戲劇,卻無疑起到了個案的效果?!段鲙洝分?,“父母之命”無情摧殘了不可計數(shù)的愛情,漢代的焦仲卿與劉蘭芝、唐代的白居易與湘靈、宋代的陸游與唐婉,都以愛情失敗而告終。即便像白居易、陸游那樣的曠世才子也無能為力。為何《西廂記》就轉(zhuǎn)變成喜劇了呢?先從劇本的源流關(guān)系看。唐代元稹的《鶯鶯傳》是源頭,但其結(jié)局卻是悲劇,這是現(xiàn)實中門第觀念、父權(quán)主義的必然結(jié)果。后續(xù)的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就轉(zhuǎn)向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浪漫主義,故事以大團圓結(jié)尾。集大成者《西廂記》就是在《西廂記諸宮調(diào)》開創(chuàng)的浪漫主義基調(diào)上的進一步延伸。再看社會制度及社會觀念的變遷。元代時門閥觀念已經(jīng)江河日下,文人更是被打入社會底層,即使名門望族也很難維系舊有的矯情。當然,王實甫的生花妙筆更是功不可沒。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作為上層建筑的婚姻。崔相國去世,鄭夫人攜兒女投奔兄長鄭氏,意味著崔氏家族削弱了經(jīng)濟根基,而崔氏家族面對下等士族,只能是外強中干。野外的普救寺則為崔張二人造就了相識相知相愛的地理環(huán)境,即使在封建禮法的嚴密監(jiān)控之下,寄居的寺院也不像原來的私宅那樣固若金湯,其破缺之處就為二人交流提供了便利。孫飛虎擁兵搶親無疑是崔張聯(lián)姻的導(dǎo)火索。唐朝安史之亂后,地方藩鎮(zhèn)割據(jù),軍閥橫行無忌,搶親殺人司空見慣。搶親的巨大壓力之下,禮教的剛性也要彎曲,鄭夫人不得不招親退兵,使這個崔府的統(tǒng)治者無奈作了讓步,這才給張珙以可乘之機。如非情勢緊迫,即便家族敗落,驕傲的鄭夫人也斷不會以女兒婚事作賭注。另一個成就條件,就是紅娘的熱心、愛心與機靈。至于崔張二人的情愛,相較于其它才子佳人的愛情悲劇,并無新意,因而并非《西廂記》中成功聯(lián)姻的要件。紅娘則是亮眼的活性因子,她的穿針引線必不可少。封建時代,男女授受不親,女子困居閨閣,又無現(xiàn)在這樣便利的通訊條件,一墻之隔,往往如隔天涯。而紅娘不僅是信使,打通了天塹,還兼作媒人,上下左右協(xié)調(diào)溝通,打通各種關(guān)節(jié),是崔張聯(lián)姻里最積極的人為因素。最后一個成就條件,則是作者借紅娘之口指責鄭夫人言而無信、忘恩負義。禮教有禮教的短處,這兒卻體現(xiàn)了它的長處。儒家推崇仁義禮智信,且《大學(xué)》主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笨梢姡\信在整個禮教的理論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基礎(chǔ)地位,如果一個人不講誠信,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紅娘點名鄭夫人不講誠信,就點中了要害,一旦傳出去,即使崔氏家族再顯赫,也將為儒家政權(quán)體系所不齒,因而鄭夫人不得不投降。
   《西廂記》之美,美在人性。崔張二人符合才子佳人的主旋律。張珙一紙退賊兵,從鶯鶯的《待月西廂》詩中讀懂邀約之意,并以書生之弱行翻墻之舉,顯示其并非腐儒,而是文武雙全,必為未來的棟梁之材。鶯鶯則同情受傷的鳥雀,為亡父生母盡孝道,為免賊禍寧肯自我犧牲,顯示其善良的人性底色。鶯鶯的《待月西廂》詩,以及和張珙的絕句都表明其蘭心蕙質(zhì),冰雪聰明,才貌雙全。紅娘是促成姻緣的媒介,但鶯鶯的心機卻是良緣形成的源動力,正是在鶯鶯明里暗里推動之下,才借紅娘之手實現(xiàn)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愿景。紅娘雖屬奴隸,但并未在卑微的地位下懨懨怨恨,而是秉承一腔愛心,機靈善變,無懼暴政,全心全意促成崔張二人的姻緣,體現(xiàn)了底層人民的美德。
   《西廂記》之美,美在婉約。《西廂記》詞句典雅清麗,秉承宋代婉約詞之美,不少佳句在文學(xué)的星空里熠熠生輝。要論佳句,首推《待月西廂》詩:待月西廂下,迎風(fēng)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該詩四句,分別寫到了月、風(fēng)、花、人,每句的情態(tài)都活靈活現(xiàn)。該詩又是謎面,其謎底則是鶯鶯暗示張珙夜來幽會。給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其巧妙之處,在于“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是描寫月亮,實則是贊美鶯鶯,那月中不見的嫦娥,不正是走到面前的鶯鶯嗎?對鶯鶯不著一句,而其贊美卻無與倫比。如此贊美,實在高妙。劇中佳句實在不勝枚舉,但還有兩句似乎略勝一籌:“恨不得倩疏林掛住斜暉”。鶯鶯借“疏林掛住斜暉”,寄寓二人永不分離的心愿,雖也是借景抒情,卻不是客觀描寫,而是存在強烈的主觀意念,有新穎之處,這在古往詩句中似不多見?!皶詠碚l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以眼淚染紅秋林,暗合了當今主觀決定客觀的超前科學(xué)理念。
   《西廂記》之美,美在兼容。這就要從駢文、詩、詞、曲、雜劇的源流關(guān)系上說起。在前述文體中,雜劇出現(xiàn)最晚,雖不敢說集大成,但要說雜劇囊括駢文、詩、詞、曲之長,卻無過譽。另一方面,也可以說駢文、詩、詞、曲撐起了《西廂記》的一片天?!安唤鷩W,嫩綠池塘藏睡鴨;自然優(yōu)雅,淡黃楊柳帶棲鴉”,“一個睡昏昏不待觀經(jīng)史,一個意懸懸懶去拈針線;一個絲桐上調(diào)弄出離恨譜,一個花箋上刪抹成斷腸詩;一個筆下寫幽情,一個弦上傳心事”,“撲刺刺宿鳥飛騰,顫巍巍花梢弄影,亂紛紛落紅滿徑”,“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眼中流血,心內(nèi)成灰”,“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休”,“相見時紅雨紛紛點綠苔,別離后黃葉蕭蕭凝暮靄”,就是駢文的句式,意境與音韻俱美。“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淺淡櫻桃顆”,“金蓮蹴損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有分只熬蕭寺夜,無緣難遇洞房春”,“可憐刺股懸梁志,險作離鄉(xiāng)背井魂”,“有心爭似無心好,多情卻被無情惱”,“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fēng)霜要起遲”,“花陰重疊香風(fēng)細,庭院深沉淡月明”,“淚隨流水急,愁逐野云飛”,“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作為古典格律詩典型特征的對仗句式,在劇中俯仰皆是,呈現(xiàn)了典型的漢語之美。劇中好似沒有詞的存在,但曲卻是詞的進一步演化,本質(zhì)都是長短句,只是曲沒了詞的上下闕格式,但以俗入曲,以襯字入曲,可俗可雅,可描可論,更加活潑多樣,因此劇中又到處是詞的影子。作為雜劇的《西廂記》包羅了史上各種優(yōu)秀的文學(xué)藝術(shù)形式,故有大成之美。
   《西廂記》之美,美在含蓄。從人物言談舉止來看,《西廂記》中的人物都擅長心機。每個人物都不直白,而是常常運用心機,口是心非,先是后非,先抑后揚之后才達成目的,因而產(chǎn)生了啼笑皆非的藝術(shù)效果。其客觀原因大概是,古代社會中,人們面臨禮教和階級的雙重壓迫,為避免懲罰,行事不得不委婉曲折,久而久之,就普遍形成了含蓄的性格。主觀方面,王實甫可能對《孫子兵法》、《鬼谷子》等兵法嫻熟于胸,將其廣泛用在戲劇當中,因而成就了《西廂記》的曲折跌宕之美。
   《西廂記》之美,美在潑辣。元曲與宋詞很大不同,在于以俗入曲,大膽潑辣,大俗而成大雅。張珙犯了相思病,就唱到:我這頹證候,非是太醫(yī)所治的;則除是那小姐美甘甘、香噴噴、涼滲滲、嬌滴滴一點兒唾津兒咽下去,這(上尸下巾)病便可。在禮教社會里這樣赤裸裸描述接吻,實顯唐突。而在描寫二人私通時,更是繪聲繪色:【勝葫蘆】我這里軟玉溫香抱滿懷。呀,阮肇到天臺,春至人間花弄色。將柳腰款擺,花心輕拆,露滴牡丹開?!剧燮康褐﹥郝樯蟻恚~水得和諧,嫩蕊嬌香蝶恣采。半推半就,又驚又愛,檀口揾香腮。雖都是比喻的手法,但無疑都是赤裸裸的性描寫。至于“春羅元瑩白,早見紅香點嫩色”作為處女血的描寫,與前者相比,就實在不算什么了。在舞臺上繪聲繪色表演性行為,不能不說作者與演員的大膽。這與現(xiàn)在電影里的激情鏡頭如出一轍,也是吸引觀眾的噱頭。雖然在道德層面是粗俗不堪的,但從藝術(shù)層面講,又不得不說是美的極致。紅娘作為劇中的潑辣角色,也有粗俗透頂?shù)难哉Z,比如“來拜你娘。張生,你喜也”!另一處,張珙問,“是誰”?紅娘答,“是你前世的娘”。這兩個地方,紅娘以一個奴隸之微,而自稱張珙的娘,實在自高自大。俗是俗到了極點,卻也產(chǎn)生了引人捧腹的喜劇效果。
   《西廂記》之美,美在音韻。要是用普通話演唱《西廂記》,其效果勢必大打折扣。只有用古音唱,才能被其音韻深深震撼?,F(xiàn)在昆曲劇團盡量用昆山一帶流傳下來的古音來唱,雖畫其皮,難畫其骨,是因為漢語在歷史長河中是一直在流變的,現(xiàn)在誰也不知道元代時是用怎樣的腔調(diào)唱的,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昆曲唱腔中的個別發(fā)音,仍然存活在各地方言中。比如劇中的“哥哥”,是發(fā)GUOGUO的音,在湖北、湖南、四川、山東一帶方言中還能找到。“腳”,是發(fā)“JUE”的音,河南、四川、山東的一些方言中仍然如此。另外,元代以來慢慢形成的普通話,去掉了入聲,而《西廂記》中入聲卻須臾不離。要想找入聲,得到南方方言中去找,比如粵語。
   南美的一只蝴蝶煽動翅膀,會引起北美的一場風(fēng)暴?!段鲙洝房烧f就是南美的那只蝴蝶。蝴蝶與風(fēng)暴之間固然有因果關(guān)系,但決非直接因果,而是間接因果關(guān)系層層演進的結(jié)果,這就意味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崔氏雖被迫招張珙為婿,但此時禮教的剛性又彈了回來,張珙成婚次日就被鄭夫人逼迫進京趕考,并繼續(xù)以金榜題名作為兌現(xiàn)婚姻的條件。古代社會,科舉是實現(xiàn)階層躍升的僅有通道之一,崔氏雖然迫于情勢,不得不接納布衣身份的張珙為婿,但內(nèi)心里對其身份顯然是無法接受的。只有當張珙考中進士,取得功名,才是崔氏真正接納他之時。顯見的,這樁婚姻就是妥協(xié)的結(jié)果,遠不是畢其功于一役。因而,《西廂記》僅可看作婚姻自主的濫觴。而婚姻自主的真正實現(xiàn),還要等到遙遠的五四運動之后。《西廂記》雖未立竿見影,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陋習(xí)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但婚姻自由卻在社會上潛流暗涌,對社會潛移默化?!都t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就在偷偷共看《西廂記》,表明雖然國家層面上將其列為禁書,但在民間卻好評如潮,經(jīng)久不衰,其對社會思想演化的推波助瀾可見一斑。

共 6171 字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讓人意猶未盡且眼光獨到的佳作。以西廂記為載體,深度剖析突破禮教與門閥制度的歷史意義。作品通過崔張的愛情,展現(xiàn)古時候極端束縛下的人性解放。作者以他多視角的歷史文化知識作為證據(jù)詳細闡述中西戲劇傳播差異,揭示《西廂記》在文學(xué)形式上的集大成之美。該作品行文流暢,闡述清晰,見解獨到,讓人對西廂記加深印象的同時,展開全面的思考。該作品既有宏觀制度解構(gòu),又不失微觀文本細讀,堪稱文學(xué)社會學(xué)研究的典范之作。推薦共賞,力薦支持【編輯:檀文煉冰】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檀文煉冰        2025-05-07 15:32:48
  仔細看完,會讓你不會后悔的佳作
2 樓        文友:檀文煉冰        2025-05-07 15:33:49
  這篇作品從行文語言到闡述思維,行云流水
3 樓        文友:綠葉紅了        2025-05-09 03:32:01
  今天又仔細校對了下,沒什么錯誤。這篇文應(yīng)算賞析類的上乘佳作!
文學(xué)的道路上,虛心的學(xué)習(xí),永無止境的冒險。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