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香】一級英雄黃家富(江山散文) ——抗美援朝志愿軍英雄故事
黃家富,1931年生,四川璧山縣人(現(xiàn)重慶璧山)。志愿軍第12軍34師100團2連副排長。
1952年秋,志愿軍發(fā)動了秋季戰(zhàn)術反擊戰(zhàn),黃家富所在團接受了奪取紅山堡的任務。紅山堡原是個無名高地,突出在敵人陣地的前沿,是敵人的門戶。奪到紅山堡,打開敵人的大門,可以把這一帶的戰(zhàn)線整個向前推一步。山頭上原本滿是蒼翠的松樹,都叫炮火打光了,只剩下一棵光禿禿的樹樁。滿山的土也被炮火翻了過來,紅彤彤的,又松又軟,連棵草都不長。志愿軍戰(zhàn)士給這座山頭起名紅山堡。
防守紅山堡陣地的全是韓軍,繞著山頭修了不少地堡。山頂上還有個坑道,口朝上,就像天井一樣。這天井坑道就在那個枯樹樁子附近,里邊有兩排人,9挺機槍,是敵人的主要火力點。志愿軍100團團長決定成立爆破組,先摧毀敵人的這些火力點,掃清進攻的道路。黃家富所在的2連奉命抽5個戰(zhàn)士組成爆破組,專門對付那個垂直坑道。黃家富擔任第3爆破手。
1952年9月29日下午5點50分,反擊戰(zhàn)打響了。志愿軍的炮彈像冰雹一樣砸向敵人陣地,紅山堡上土石紛飛、煙火沖天。半小時后,部隊開始沖鋒,跑在最前面的是那5名爆破手。敵人用大炮、機槍組成交叉火力網(wǎng),拚命阻攔。當突擊部隊接近敵人陣地時,5名爆破手就只剩下黃家富一個人了。艱巨的爆破任務全部落在黃家富肩上。他撿起第1爆破手的炸藥和手雷,像猛虎一樣沖上了敵人陣地。
天黑下來了,炮火映紅了夜空。山頭的土都打虛了,一腳踩下去,沒到膝蓋骨。黃家富滿身帶著炸藥手雷,沖到山頂上,爬過一道打爛的鐵絲網(wǎng),又爬過一道,可是怪呀,怎么也找不到那棵枯樹樁子,更找不到天井坑道。剛才一陣炮火,那枯樹樁子早炸得沒了影。敵人打起照明彈,一顆顆掛在半天空,陣地一時照得雪亮。黃家富急得冒汗,正爬著找,敵人向他打了兩槍。他一滾滾進個炮彈坑,往前一瞅,只見兩個敵人沖著他走來,嘴里不住咋唬著,給自己壯膽。忽然間,前頭地面上鉆出個閃亮的玩意,越鉆越高。一轉眼,一個敵人頂著鋼盔,從地底下爬出來了。原來這就是坑道口??!黃家富待3個敵人靠攏了,一甩手扔出去一個手雷,然后沖到坑道口邊,塞進去一個炸藥包,只聽“轟”的一聲巨響,敵人屯積在山上的兩個排主力,一槍也沒還,就被黃家富當作餃子餡,包到土里去了。
黃家富被炸起的石頭砸傷了,滿臉滿脖子都是血。他身邊一點炸藥都不剩了,前面敵人的火力還密,一定得回去取炸藥。黃家富顧不得擦去臉上的血,跑回到兩名犧牲的爆破手身邊,撿起炸藥和手雷,一轉身又跑上了陣地。這時,部隊早已占領了山頭,開始向前發(fā)展,卻被一挺機槍封鎖了去路。黃家富從地上拾了個鋼盔戴上,側身爬了上去。那原來是一條20多米長的蓋溝,兩頭都有開口。為防止敵人從另一頭逃走,黃家富先在一頭開口處放上一個炸藥包,拉開導火索,然后拚命跑到蓋溝的另一頭開口處,接連扔進去兩顆手雷,沒等他滾出多遠,只聽轟轟幾聲巨響,黃家富被騰起一米高,震昏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黃家富醒了過來。這時他身上已沒有炸藥包了,他摸到一把小鐵鍬,把5顆手榴彈綁在上面,朝不遠處一個機槍工事爬過去。他先甩了一顆手榴彈,趁煙沒散盡三步兩步躥上去,把小鐵鍬插進了射擊孔,敵人的機槍工事就這么報銷了。
已經(jīng)是后半夜,天上有了月亮,被炮煙遮著,朦朦朧朧不大亮。黃家富身上已經(jīng)一點兒彈藥也沒有了。他正急得四處張望,忽見有戰(zhàn)友背著炸藥過來,忙喊住他,可看那人光張嘴不出聲,黃家富一摸自己的耳朵,全是血,才知道自己被震聾了。他要了兩包炸藥,便向半山坡上一個工事沖去。那工事四四方方的,是個屯兵的大掩蔽部。正在這時,在一陣排炮的掩護下,二三十個敵人從另一個方向也向掩蔽部沖來。敵人反擊上來了!絕不能讓他們占領掩蔽部!黃家富大喊一聲,迎著敵人飛跑過去。他的大膽動作把敵人嚇懵了,沒命地往工事里鉆。等他跑到工事跟前時,剛巧敵人也都鉆了進去。他迅即一拉導火索把炸藥包扔了進去,火光一閃,連人帶工事一齊飛上了天。山頭上齊聲拍著手喊:“打得好啊!”
這一夜黃家富先后爆破了15個火力點,消滅了200多個敵人,還繳獲了一挺機槍。隨后又主動堅守制高點,身體3處負傷不下火線,打退敵軍7次反撲。戰(zhàn)后,黃家富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記特等功,授予一級爆破英雄稱號,并獲朝鮮三級國旗勛章、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軍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