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白馬涌泉見聞(散文)

精品 【東籬】白馬涌泉見聞(散文) ——海南環(huán)島之旅十二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2269.0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42發(fā)表時間:2025-05-11 06:01:23
摘要:棚子正中,站著一匹身上披著紅布條,脖子上、頭上都戴著大紅布扎成花朵的白馬。只見白馬頭朝向大門口,身姿矯健,昂首挺胸,精神抖擻。看樣子,老百姓是用自己心目中健美姿態(tài)的白馬來塑造將軍的戰(zhàn)馬,拿喜慶的紅布紅花裝扮著戰(zhàn)馬,采取中國文化中最傳統(tǒng)、最隆重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赫赫有名的將軍!


   游覽海花島之后,晚上住在白馬井鎮(zhèn)。查看高德地圖,發(fā)現(xiàn)距離住處一兩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小眾景點:白馬涌泉。
   白馬井的得名,與東漢時伏波將軍馬援有關(guān)。相傳,東漢建武十八年,即公元42年,伏波將軍馬援南征到此地,天氣炎熱,人困馬乏,非常饑渴。將軍的坐騎白馬,卻很有靈性,用蹄子刨沙子。刨著刨著,沙地突然涌出一股清泉,一下子就解決了軍隊喝水問題。后來人們在此挖掘,出現(xiàn)了一眼水井,叫做“白馬井”。
  
   二
   一大早,我們開車到白馬井所在地,看到巷子里的村民,各忙各的,雞犬相聞,安靜閑適。白馬涌泉位于巷子中間的一處小小院落之中。當然,這個院子,也和普通院子不同,周圍只有不到一米高的圍欄。所以,站在巷子里,一眼就能看清楚院子里的一切。
   在白馬涌泉門口上方,有一道紅色的橫匾,上面寫著“白馬涌泉”四個黑色大字。門口兩邊的方形白柱上,有一幅大字對聯(lián):“堪笑云臺書大將,何如白馬涌甘泉?!笨磥恚诋?shù)乩习傩盏男睦?,這口井泉里甘甜的井水,帶給村民的便利和好處,遠遠勝過朝廷封賞的那些虛名!大對聯(lián)的兩邊,還有一幅小字對聯(lián):“白馬奮蹄留勝跡,涌泉甘液播芳名?!焙苊黠@,是贊揚這匹有靈性的白馬。在小對聯(lián)之外,墻壁上還貼著一些寫著文字的紅紙,其內(nèi)容當然都和白馬涌泉有關(guān),如白馬涌泉簡介,李昌明的《白馬井古詩》等。緊挨著門口的右手邊下方,有一塊低矮的水泥石碑,是儋州市人民政府立起來的,上面有紅色大字“白馬井”,并說明這是儋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方白柱的上方,各掛著一個紅燈籠,各插著一面古代紅色戰(zhàn)旗。紅色戰(zhàn)旗上面,有黑色的飛龍圖案,彰顯將軍征戰(zhàn)的氣勢和神威。在小院周圍的矮欄桿上,也插著不少彩旗。假如有風(fēng),戰(zhàn)旗飄揚,小院就有了一種神奇鮮艷的氣氛。
   站在門口,一眼就能看到那口神奇的井泉。井口是用水泥砌成的,四方形。井臺上,放著一個鐵皮小桶,桶帶上系著一根繩子。俯身朝井口望去,在井水水面上,有倒映著自己和天空云彩的影子,微微晃動??礃幼樱宄?,水量充足。井口后面,是一個只有幾根鐵柱子支撐著的、長條形的簡易棚子。棚頂是赭紅色。棚子下面,掛著七八個紅燈籠,規(guī)格形制與大門口的燈籠一樣,上有“歡度佳節(jié)”的字樣;棚子周圍,也插著幾面紅色的、黃色戰(zhàn)旗。
   棚子正中,站著一匹身上披著紅布條,脖子上、頭上都戴著大紅布扎成花朵的白馬。只見白馬頭朝向大門口,身姿矯健,昂首挺胸,精神抖擻。看樣子,老百姓是用自己心目中健美姿態(tài)的白馬來塑造將軍的戰(zhàn)馬,拿喜慶的紅布紅花裝扮著戰(zhàn)馬,采取中國文化中最傳統(tǒng)、最隆重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赫赫有名的將軍。
   望著眼前的白馬,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位身著盔甲、騎著白色戰(zhàn)馬、英姿勃勃、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形象。他戎馬一生,屢建奇功,充滿了傳奇色彩,平定匈奴,征討羌族,平定嶺南,北擊烏桓、出征五溪……
   既然是旅游,也不能免俗,拍了幾張照片,記住這難忘的時刻,留住這紀念英雄的井泉和白馬!
  
   三
   在標志石碑的右邊,有一把藍色的遮陽大傘。遮陽傘下面靠墻的位置,有一個小小的祭臺。祭臺后面的墻壁上,照例有不少的紅色貼紙,上面有祝福吉祥的話語。祭臺上面,有一個小小的功德箱,還有幾瓶白酒,幾個倒?jié)M白酒的杯子;兩個盤子里,擺的是祭肉和時令瓜果。祭臺外面,還有一個鐵架子,上面有一個香爐。
   我們到達的時候,恰好有人正在拜祭。香爐里點燃著三根紅香燭,一位戴著眼鏡、穿著大紅上衣、卡其色褲子、腳穿運動鞋的中年男子,手里拿著一頁寫滿字的大紅紙,站在香爐前,恭恭敬敬地、大聲地、全神貫注地朗讀著,語調(diào)激昂,抑揚頓挫,很有感染力。很明顯,這位氣質(zhì)儒雅的中年男子,應(yīng)該是村里有文化的熱心人,他正在替什么人祈禱。紅衣男子的身邊,站著一位年齡稍微大一點的男子,躬著背,虔誠恭謹,靜靜地等待著。至于他讀的什么內(nèi)容,我們仔細聽了一會兒,一句也聽不懂。也許他說的是本地方言。
   終于讀完了,只見那位穿紅上衣的男子,將手中的紅紙放在蠟燭火焰上,看著紙張慢慢點燃。待到紅紙燒為灰燼,那兩個人一起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嘴里還在念叨著什么。到此為止,祈禱儀式就結(jié)束了。
   碰巧的是,我看到了一位姑娘,從旁邊走來,穿著藍色的牛仔衣褲,身材豐滿,面帶笑容。她拿起井臺上的小桶,抓住繩子,從井里打水??礈蕶C會,我走過去問姑娘,這個地方住的是不是黎族人。姑娘說,村子里都是漢族人,很早從大陸遷居到這里,說的是普通話。五指山、三亞那邊有黎族人。我問姑娘,剛才那個人在讀什么,我怎么聽不懂。姑娘告訴我,這是村子里的習(xí)俗,為自己家的孩子祈福的。他們認為,這樣敬獻祭品,祈禱祭拜之后,神靈就會保佑孩子,孩子就能平安健康地長大。
   看來,伏波將軍馬援和他的白馬,在此地已經(jīng)被村民看作神仙神馬,能夠保佑村民平安吉祥如意。
  
   四
   中國人在信仰方面,與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是非常務(wù)實的。黃帝、炎帝、大禹、商湯、文王……這些心系老百姓,為老百姓服務(wù),為社會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都被老百姓一一地尊奉為神仙,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祭拜和紀念。
   提起馬援將軍,學(xué)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右扶風(fēng)茂陵縣(今陜西省興平市東北)人。“馬革裹尸”,就是他為朝廷東征西戰(zhàn)、不惜犧牲生命而說出的豪言壯語。當年,光武帝劉秀拜虎賁中郎將馬援為伏波將軍,命令他率領(lǐng)大軍,南下平息交趾之亂(交趾,即現(xiàn)在越南河內(nèi)一帶。在漢朝的時候,交趾一直屬于中國的領(lǐng)土)。據(jù)說,馬援在南征交趾時,率領(lǐng)大小船只有一千多艘,步兵騎兵有兩萬多人,真是聲勢浩大,勢如破竹。大軍一路南下,出湟水,下蒼梧,翻山越嶺,水陸并進。平息戰(zhàn)亂之后,馬援命人立起銅柱,作為東漢與南方外國的邊界。此后,“馬援銅柱”、“馬援柱”、“馬柱”就成為常用典故,表示將領(lǐng)征戰(zhàn)邊疆立功的意思。如唐朝詩人李商隱在《祭全義縣伏波廟文》中寫道:“鳶泊啟行,蠻溪請往。銅留鑄柱,革誓裹尸?!备叨雀爬笋R援一生征戰(zhàn)所取得的偉大功績。
   接著,馬援又建立珠崖縣,使被拋棄八十多年的海南島,重新歸屬到東漢朝廷,為國家的統(tǒng)一作出了巨大貢獻,也讓海南島與大陸的交往恢復(fù)正常。
   但是,有些學(xué)者考證史料后認為:馬援本人沒有到過海南。盡管如此,海南百姓并沒有忘記他重新建立珠崖縣的功勞。兩千年之后的今天,伏波將軍的英名,依然在海南島傳頌,大家還是以這種傳統(tǒng)的方式紀念將軍。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在《笠翁對韻·四豪》中,有這么兩個對句:“馬援南征栽薏苡,張騫西使進葡萄?!瘪R援南征回來,用車子裝載薏苡,準備種植;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葡萄,進獻給漢武帝。無論是馬援南征,還是張騫西使,都是為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和發(fā)展做貢獻,他們能贏得人們的尊敬和紀念,確實是實至名歸。
  
   二〇二五年五月八日星期四
  

共 2754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作者游歷了?;◢u之后,下榻白馬井鎮(zhèn)。偶然發(fā)現(xiàn)一個小眾景點:白馬涌泉。相傳公元42年,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騎馬到此地,天熱人困馬乏,坐騎白馬很有靈性,用蹄子刨沙子,刨出一股清泉,后來人們在此挖掘出一眼水井,叫做“白馬井”。一大早,開車到白馬井所在地,白馬涌泉位于巷子中間的一處小小院落之中。但見兩幅對聯(lián)赫然醒目,顯然是贊揚這匹有靈性的白馬。站在門口,一眼就能看到那口神奇的井泉。俯身朝井口望去,水面倒映著自己和天空云彩的影子,微微晃動。井口后面,是一個只有幾根鐵柱子支撐著的、長條形的簡易棚子。棚子正中,站著一匹身上披著紅布條,脖子上、頭上都戴著大紅布扎成花朵的白馬。老百姓是用中國文化中最傳統(tǒng)、最隆重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赫赫有名的將軍。在標志石碑的右邊,遮陽大傘下,有人正在拜祭。他們在為自己家的孩子祈福,祈禱伏波將軍馬援和他的白馬,若神仙神馬,能夠保佑村民平安吉祥如意。最后,作者詳細介紹了馬援將軍的生平以及一生征戰(zhàn)所取得的偉大功績。他的南征,如同張騫出西域,都是為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和發(fā)展做貢獻,他們能贏得人們的尊敬和紀念,確實是實至名歸。作者由一眼井泉,展開追索,謳歌了挖井的將軍及白馬的感人故事。盡管是傳說,一樣令人肅然起敬,永世不忘。好文章,推薦閱讀?!緰|籬編輯:韓格拉圖】【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511001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11 06:03:51
  人們旅游,往往對著名景點趨之若鶩,卻忽略了小眾景點。其實,小眾景點往往更具特色和別樣風(fēng)情,“白馬井”即是,它是一眼有故事的井。感謝老師投稿東籬,寫作愉快!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fù)1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5-11 19:43:38
  非常感謝韓格拉圖編輯的精彩編者按!這幾年國內(nèi)旅游熱,特別是大景點,人多,門票貴,各種消費陷阱也多,有時叫人厭煩。于是覺的一些小眾的免費景點確實挺好的,人不是特別多,商業(yè)氣息也不是特別濃,仔細了解其人文背景,也可以增長許多見識。游覽時又安安靜靜,自由自在,感覺很好。問好韓格拉圖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2 樓        文友:楓樺        2025-05-11 09:59:15
  在廣西旅游時,當?shù)匾灿蟹▽④婑R援的傳說!一直想寫寫,覺得無處下筆!讀老師的文章,有茅塞頓開的感覺!拜讀老師的好文!
回復(fù)2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5-11 19:49:21
  非常感謝楓樺的關(guān)注與鼓勵!關(guān)于伏波將軍馬援的傳說,海南的銅鼓嶺公園也有,只是那天我們到那兒時天氣不好,沒有上山,只游覽了山下海邊的石頭公園。也許我平時喜歡看人物傳記和歷史書籍,對這些人文景點比較關(guān)注,看到有關(guān)的人物,總想搞清楚人物生平,借以還原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態(tài)等,讀史明今,古今一理。問好楓樺文友!祝你文豐筆?。?
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5-12 09:41:41
  風(fēng)俗和信仰,淑君老師對風(fēng)景的高度把握,讓風(fēng)景有了深刻的內(nèi)涵。我也喜歡小景點,仔細觀賞,收獲一點不少。祝賀淑君老師佳作摘精!
懷才抱器
回復(fù)3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5-15 06:30:50
  非常感謝懷才社長!這樣的小眾景點,如果不挖掘其內(nèi)涵,看起來太普通了。但是在當?shù)乩习傩招闹?,卻是神仙一樣存在,這說明其意義不在于表面,肯定和人們的習(xí)俗、信仰有關(guān)。每個人,心中有信仰,有敬畏,才能活的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問好懷才社長!祝社長生活愉快!
4 樓        文友:紀昀清        2025-05-14 22:16:12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xué)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篇連載《砥礪人生》
回復(fù)4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5-15 06:32:15
  非常感謝紀昀清文友的關(guān)注與鼓勵!祝你生活愉快!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