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她從夜色里走來(散文)

編輯推薦 【江山·見證】【曉荷】她從夜色里走來(散文)


作者:冬陽先生 秀才,2264.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3發(fā)表時間:2025-05-12 13:27:15
摘要:如今,我時常想起那個從夜色里走來,從模糊慢慢變清晰的身影,想起那句“哎——家走咧——家走?!彼鼈儨責崃宋业挠啄?、少年、青年以及當下。母親從夜色里緩緩走來,化成世間最溫暖的瞬間。

時至今日,當我想起那個從夜色里走來的身影,心中依舊泛起暖意。像在寒冷的冬夜看見一堆篝火,像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荒野看到一束光,像在兒時獨睡時在靜寂里聽到一聲咳嗽。我試探著喊了一聲“娘,是你不?”一聲透著疲憊且沙啞的嗓音撕開夜的黑。
   “哎——家走咧——家走”
   一
   母親高考失利,為不讓姥爺和姥姥為難,即使班主任多次來家里勸她復(fù)課,她依舊選擇了輟學(xué)。從母親做出決定那一刻起,這一輩子,她注定要受很多苦。
   母親個子矮小,模樣也算不上俊俏,嫁給我父親后,并不受奶奶爺爺待見。父親為人老實憨厚,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人說出不是來,對爺爺奶奶更是言聽計從。所有種種導(dǎo)致母親在這個家庭沒有什么地位可言。
   父親的工錢常一分不留地交給奶奶保管,即便母親有孕在身,也沒想給妻子留錢買點兒營養(yǎng)品。夏天時候,母親買雙幾塊錢的涼鞋也要跟奶奶要錢,要錢時還會受到冷嘲“家里一大窩子人等著花錢,哪有閑錢呀?你如果非要買,我就去給你借點兒。”母親在娘家按女孩兒排行老二,從小懂事善解人意,很受姥姥和姥爺疼愛。姥爺脾氣很壞,但唯獨沒有罵過二女兒?;楹螅故艿絹碜云牌判」米觽兊呐艛D,讓母親很委屈,在老實的丈夫那里也得不到理解,更讓她備受煎熬。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成了“壓死駱駝的那根稻草”。
   當時,母親不僅要去地里干活,還要回來給一家人做飯。某一日,母親忙于農(nóng)活回來晚了。剛想做飯,奶奶說他們都不餓,不用做了。待母親來到飯屋,發(fā)現(xiàn)鍋碗瓢盆的位置和早晨不一樣了,她猜到一家人已吃過飯。一氣之下,回了娘家。父親去接她時,母親的條件是“要么離婚,要么分家?!?br />   奶奶迫于壓力,只好分家。所謂分家不過是給了兩雙碗筷,一點糧食,兩畝多地,一頭小牛犢(這是母親費盡氣力爭來的)。分家后,家里窮得叮當響。父親繼續(xù)燒窯,母親則照顧地。我和小妹出生后,又多分了二畝多地。母親是個要強的人,不甘人后,和父親商量承包了村北的一大片荒地,開啟墾荒之旅。從這天起,我家是很少吃午飯的。早飯大都在天明前,晚飯大都在別人睡覺后。
   每天傍晚時分,屋子里越來越黑,讓人害怕。我領(lǐng)著小妹坐到村口石磙上等著母親從地里歸來。起初有很多孩子玩耍,捉迷藏,坐滑梯,倒也快樂。隨時間推移,伙伴們都被爸媽喊回家吃飯,只留下我和小妹并排坐在石磙上,看向通往村北的主路。我們能看到最遠處的林場,能看到稍近一些的藕池,能看到村頭的小橋,再后來小橋也被夜色吞噬。妹妹哭著要找娘。我安撫她“別哭了,妹妹,咱娘一會兒就回來,你看,那個黑影是不是?”小妹停止哭泣,對著夜色里的黑影大喊“娘,娘……”黑影越來越近,隨后笑著向南走去。小妹因叫錯了娘破涕為笑,我也笑“妹妹,你怎么喊別人娘呀?”
   我們繼續(xù)做在石磙上等待,不時走到路中間向村北望去。漸漸地夜色把我倆也吞進去,隨著月亮出來又把我們吐了出來。
   這時,夜色又慢慢吐出一個身影,在濃濃的夜色里顯得很模糊。我試探著問了一句“娘,是你不?”小妹這次沒喊,只是拽著我的衣角跟我朝前慢慢地走。
   “哎——家走咧——家走給你們做飯吃!”小妹松開我朝著黑影跑去,我也跑上前,接過母親手里的鋤頭,扛在肩上朝家走去……
   這個場景在我的幼年時代,循環(huán)了一遍又一遍……
   二
   九十年代,為改善家里生活條件。父親又承包了村北的一片荷塘種植蓮藕,當時村里人都叫它“藕池”。每年冬閑時,我家是最忙碌的時候。父親負責挖藕,母親負責賣藕。
   無數(shù)個夜晚,村里人都睡下了,雞也睡下了,狗也睡下了。整個村子陷入一片寂靜,風從破窗縫里跑來跑去。我和小妹在被窩里抱著暖水袋依舊瑟瑟發(fā)抖?;椟S的燈光里,父親和母親把北墻跟處一支支蓮藕輕輕拿起來,擰掉上面的凍泥,隨后輕輕地放在編織大包中心,一層一層碼放整齊。他們小心翼翼地拿起放下,仿佛力氣稍大些,蓮藕就會碎掉一般。整支蓮藕的賣價要比碎藕貴一些。單獨的二節(jié),三節(jié)藕瓜價格還好,但后面的藕棒就不值錢了,只有整支賣,藕棒才能跟著藕瓜多賣點錢。
   一支支蓮藕整齊地碼放在大包里。兩個人各攥住大包對角輕輕遞給對方,輕輕系在一起。蓮藕包被打得方方正正。父親拿出舊棉被蓋在上面后催促母親上床“東英,上床睡吧!你明天還得早起,我再拾掇一下碎泥?!蹦赣H上床后,我把暖水袋遞給她,觸碰到母親手的那一刻,我仿佛摸到了整個冬天的冷。
   窗外北風凜冽,風越刮越大。父親鉆進被窩,即便沒靠到他依舊能感受到他把整個冬天都帶進了被窩。
   父親拉滅電燈,黑暗里滲出一聲嘆息“唉,明天又是大北風,早晨我送你一段吧!”隨后黑夜里傳來一聲“哎——”
   凌晨四五點鐘,我被母親喚醒“冬陽,一會兒你爸送我去,你看著小凡點,她要是醒了,你就告訴她,你爸爸一會兒就回來?!备赣H端來了一鍋白菜熗鍋面條燴饅頭,有時也會加個荷包蛋,大多時候沒有。那個味道我至今記憶猶新,它不單是熗鍋面的香味而是夾雜著一種暖熱,仿佛喝上一碗冬天都暖和起來。
   吃過飯,父親和母親把大包蓮藕抬上人力三輪車,隨后放上方便袋,桿稱。由父親趕出屋門騎出院子。母親拉滅電燈,摸索著走向屋門“冬陽,我走了哈”我努力從黑夜里尋找母親的身影,對她說“娘,你路上慢點,回來給俺們帶個燒餅!”
   當我聽到熟悉的關(guān)門聲,聽到門舌被輕輕掛在門鼻上,我知道父親和母親走進了冬季一天最冷的時間段。迷迷糊糊中不知過了多久?熟悉的開門聲再次響起,父親哈著氣走進屋里。因為牽掛我們,母親只讓他送到鄧莊村柏油路上。后面十分之八的路程,都由母親一個人完成。
   我只知道母親拖著三百多斤蓮藕,在寒風里費力騎行,模糊的場景在一次跟母親去賣藕時被具象化。母親穿著厚重的棉襖,頭上包著一條大圍巾,帶著棉手套,在寒風里費力地張著車把,雙腳同時費力地向前蹬。每蹬一下,母親的身體就會隨之傾斜一下,蹬左邊,身體向左傾斜,蹬右邊,身體向右傾斜。但不管蹬哪邊身體必會向前傾斜。母親的身子大多呈弓形,三輪車車頭像一支箭頭龜速向前沖!
   整個冬天。從老家到縣城的這條路,母親來來回回不知走了多少遍。
   我和小妹放學(xué)歸來,就去藕池上找父親。父親看我們來了就不再挖藕,開始擰藕,把多余的凍土擰掉,整齊地排放在地排車上。然后把開完冬塊(厚度達三十公分的凍土塊)的地方,用玉米秸稈蓋上。把他那件青色破舊棉襖蓋在蓮藕上和我們一起回家。
   父親做晚飯,我和小妹來到村口石磙處等母親賣藕歸來。我們不再坐石磙,它太涼了,仿佛把手放在上面就會凍住一般。農(nóng)村的六七點鐘,人們大多已鉆進了暖暖的被窩。我和小妹一次又一次向村北大路上望去,期待快點看到那個三輪車上熟悉的身影。
   寒冬的夜風很壞,趁著大人不在,狠狠地抽打著我和小妹稚嫩的臉龐。此時,我腦海里在想母親走到了哪里,出沒出城?走到了馬沙村還是鄧莊村?是否已到了村北橋頭?我?guī)е∶孟虮弊呷ィ∶镁o緊抓著我的手,仿佛怕我把丟棄在寒冷的冬夜。
   橋頭北面是土路,坑洼不平,車子走在這里會顛簸的很厲害,發(fā)出一聲聲干脆的金屬碰撞聲。我們還未出村就聽到了那聲熟悉的車子顛簸聲,心里頓生暖意,這個時候肯定是娘回來了。我和小妹加快速度向村北跑去,小妹喊著“娘……娘……是你嗎?”
   車輛顛簸聲的夾縫里冒出一句“是我咧,你是小凡不,你是冬陽不?”我和小妹跑得更快了。母親的身影很高大,是因為她騎在三輪車上。這個身影帶著一股暖熱漸漸浮現(xiàn),像是冬夜的悲憫賜予我們濃濃的暖意。我和小妹繞到車后,顧不上車斗的冰涼幫母親推車。來到大門口,父親像是預(yù)知到母親來了一般,打開大門迎接。母親下來車子把三輪車推進院子,空空的車斗里疊放著大包,我們知道母親今天把藕全賣完了,父親笑著說“看來今天行情不錯呀?!蹦赣H回道“嗯,是呢!今天市場上藕少,不光賣得快,還賣了個高價?!蹦赣H說著打開大包從里面掏出了一個方便袋,從袋子里拿出兩個吊爐燒餅遞給我和小妹。一股甜甜的糊香氣鉆入口鼻,禁不住咽了口吐沫。我伸手接過來,在門燈的光影里,我看到母親臉上的凍瘡又多了幾處。
   濃濃的燒餅味,化開了冬天夜的寒冷,整個小院子都熱乎乎的……
   三
   兒子出生后,小店被迫關(guān)門。我專門學(xué)習(xí)了手工掛面制作。每天早早起床,和面、醒面、制面、曬面、摘面、切面、包面,從早上忙到晚上。母親則替我們看護著兒子。兒子的整個童年跟奶奶最親,因為從出生幾個月開始,早晨醒來第一眼看到的定是奶奶。
   面做的多了,拉面的人不來。母親主動提出去幫我們賣面。我和母親專門到城里買了一輛三槍牌電動三輪車,特意多配了一塊電瓶。哪天做面少的時候,妻子看著兒子,母親則裝上掛面去縣城或走街串巷賣面。
   看著母親為了我的生意,沿街串巷風吹日曬,心生愧疚之感?!澳?,真對不住你,這么大年齡了,再讓你向外跑?!蹦赣H總是笑著說“嗐!我出門又不打怵,以前騎三輪車我都不犯怵,更何況現(xiàn)在騎著電三輪。再說了,咱自己賣價格會高一些,也能多掙點!”
   每次為母親裝滿面,看著她騎上車,我會說一句“娘,路上慢點,中午一定要吃飯,愛吃什么就吃什么,在賣面的錢里拿就行了。晚上一定早回來,路上車多,別回來太晚嘍!”
   母親應(yīng)了一聲,騎著車子消失在村北的大路盡頭。
   臨近傍晚,還不見母親回來,我心里總是慌慌的。腦子里總會莫名生出一些不好的想法“娘怎么還不回來?是不是電車沒電了?是不是走的遠了?是不是……”此時我會努力壓制腦子里蹦出不好的想法,相信母親定會平安歸來。倒是父親看我坐立不安在一旁說“哎呀!沒事,你娘常出門了,快點該干啥干啥去吧!”
   盡管父親這么說,我心里還是惶惶不安,趁他不注意走向村口。這次不是小妹陪我等母親而是妻子和兒子。兒子才剛剛會說話,嘴里含糊不清地說著“奶……奶奶……來”我用手戳一下他的小臉蛋“奶奶,馬上就回來啦,奶奶給你買好好來,行嗎?”兒子笑了。妻子笑了。我也笑了。
   我向村北大路望去,期待那個熟悉的身影。
   夜幕降臨,村里的燈漸漸亮起來,我的心卻越來越沉。突然,夜色里傳來一聲熟悉的車子顛簸聲,我脫口而出“咱娘回來了”。
   我從妻子懷中抱過兒子,朝北走去“走,兒子,去接奶奶?!闭f話間,母親騎著車子進了村。我把兒子放在母親旁邊埋怨道“娘,我跟你說了多少次?賣多賣少,晚上一定要早回家,你每次都回來這么晚!”母親抱過兒子邊逗他邊說“哎呀,沒事,掛著啥呀?今天轉(zhuǎn)得遠點兒,全賣完了?!贝藭r我卻沒像小時候父親那樣因把蓮藕賣完而興奮。我心里難受,自己都已二十多歲了,還在勞煩母親為我操勞。
   當年掛面作坊的紅火有大半功勞歸母親。她幫我看護兒子,讓我和妻子能放開手工作,她幫我四處奔波走街串巷賣面,讓我的收入高了一些并解決了庫存問題。
   如今,我時常想起那個從夜色里走來,從模糊慢慢變清晰的身影,想起那句“哎——家走咧——家走?!彼鼈儨責崃宋业挠啄辍⑸倌?、青年以及當下。
   母親從夜色里緩緩走來,化成世間最溫暖的瞬間。

共 439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在時光的褶皺里,母愛終是那條最綿長的線,一端牽著生活的沉重,一端系著子女的溫暖。本文以“夜色中歸來的母親”為線索,勾勒出三代人跨越歲月的守望:幼年時,她在寒風中墾荒、賣藕,為一家生計拼盡全力;成年后,她又為兒女守家、奔波,成為平凡生活里最耀眼的光。文章寫盡母親從受委屈的媳婦到撐起家的頂梁柱的角色蛻變,卻從未著墨濃烈,只用村口石磙的等待、夜歸的車輪聲、凍瘡斑駁的臉龐這些生活切片,便讓人眼眶發(fā)燙。尤其結(jié)尾處“那句‘家走咧’”的復(fù)沓,仿若時光密語,串聯(lián)起成長的每個階段——從稚童到為人父母,我們終將讀懂,母親的每一次晚歸,都是她為家拼盡全力的勛章。一篇語言流暢、主題鮮明的散文,全文線索清晰,情感真摯,且層次分明,真實地反映了母親為家庭和子女付出的艱辛與不易,展現(xiàn)了母親勤勞、堅韌、善良的優(yōu)秀品質(zhì),以及她對子女深沉的愛,生動地詮釋了母愛的偉大。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5-12 13:30:42
  母親,猶如一盞昏黃卻溫暖的燈,在深夜照亮歸途,驅(qū)散生活的寒涼。文章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母愛的偉岸與柔韌,從寒夜賣藕的艱辛到為孫奔波的無怨,那句“家走咧”最是母愛的深情訴說。一篇非常感人的作品,值得細細品讀!
回復(fù)1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5-05-12 17:58:48
  感謝芹芹森老師辛苦編發(fā)與超棒的點評。遙祝夏安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5-12 13:31:13
  為老師點贊、敬茶獻花!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
回復(fù)2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5-05-12 17:59:18
  再謝芹芹森老師留評鼓勵,一路同行。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