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房子問題(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曉荷】房子問題(散文)


作者:大路白楊 進士,11856.43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16發(fā)表時間:2025-05-19 18:14:30
摘要:有過關于住房、換房子的想法,研究起來是早晚時間不限,就是躺在冰涼的被窩里,也在反復商量。討論很久,次數很多,雖然政策利好降息降首付送優(yōu)惠,均因城區(qū)中央的樓價過高不降、地理位置不理想,不想搬到城郊新樓過完后半生,房子問題仍然處于尚待未決下決心拍板的議題。

比較一下,我還是覺得有門的房子好,可以進出,可以關上門,可以拒絕外來的我不喜歡的人,甚至故意屏息閉嘴不說話,讓外面站著的人,以為家里沒人,沒有人的房子,就是要債還錢,也沒有必要造訪的地方。這么做的時間一久,會讓我覺出房子最大的好,就是有門,有門的房子更好。
   門和心一樣,想關上,任何人都無法進入;只有主動打開想讓人進來后,才能任人出去。
   房子,本來就是給人住的,人造的,人住,住進去,就能按人的想法去活著。神,類似人,也住房子,喜歡住更好的房子,只是名稱要改,顯各與人類不同:或稱為殿、寺、廟、剎、庵,從高大上而論,就顯得與人的住房有著很大的區(qū)別。神,只能造出神殿,是按著神的想法蓋出來,神喜歡,打開門,會讓敬神理佛的人來敬來住,獻著祭禮,陪著它們。
   在很早年份前,我就萬分焦慮,一直想著買樓居住的事。每逢電視劇《西游記》播放時,在西天仙地,別人都等著佛祖現身、孫悟空出場受封的劇情,而我卻不一樣,用研究者的心情,習慣地上課走神,把主要精力放在神住的房子上。那是一間有著強烈陽光射入、前后左右面積很大、需要花很多錢,需要多年營造才能蓋起來、買到手的房子,當然神佛住房不用花錢。神佛所居之處皆為豪華精靈之地,顯然是有錢有權者,難怪會被人稱為殿。與我以前住過的狹窄昏暗小屋,甚至和認識的有錢人住著的別墅相比,皆有著天壤之別,稱得上人間、叫得出天堂?;蛘哒f,這種雄偉威嚴的大殿,只有塑像高大的神佛才可入住,越高大越威嚴,根本就不是我這種普通人能住的,更不會讓一個冒著全身汗水味道的人來住。我要去暫時居住,那怕落難避災,只能是浪費豪華的空間和昂貴的造價,根本占據不住神佛的位置。充其量,我在那個寬敞的地方,只會渺小到成一粒塵土,不如我在自家不大的空間里,顯得自我的高大和自在率性,像這一家里的主人,當一位真正心靈自由、光著膀子隨處走動、吸煙喝水撒尿的主人公。
   世界上雖然有很多的居所,其中有些房子,有些臺階,根本就不是我輩之人可住的地方、可以走的路。
   說起來也有趣,不知你發(fā)現沒有,只要有神的地方就有臺階,高高臺階的地形,就一定代表地位和權力。就是偏神小仙居住的坡廟山寺,房子裝修得也和平民家不同。大凡神之所居,進門就是從低到高,低為小僧,中為羅漢,傍有菩薩,佛祖高高在上,唯一的中央之地。走進它的門,就要學會爬臺階,像爬一座人生的山坡。不像平民家里的房子里,竄到任何房間,臥室客廳和廚房,甚至廁所,沒有任何高低之分,地面都是一平到頭。凡是神居之所,不論里外,就是座位,也必有臺階、左右之分,左高右低,中間的地方寧可空著,也會空著不讓占地,不許擺東西,那是專門留出來的路,專門供給坐在最里面、最上位、最高處的佛神走上走下使用的官道。那怕是倒數第二個臺階上的神靈,包括菩薩觀音,都不能隨意走在最中央的專辟小路。
   后來,到北京旅游,聽引路的當地導游說起故宮的故事,才知道,故宮中所有的道路中央,包括所有奇數大門的中間大門,只能供皇帝和皇后獨專出入使用,平時緊閉,有人守護,這是房子的地位,也是居住之人的地位。其它的人只能走旁門左道,官階高的、當文官的只能走左門;官階低的、當武將的,或高級隨從只能走右門。給皇帝服務的仆人奴才,這三個門都不能走,要繞另處一段路,走其它的小門,小門就在不遠處,也有人守著,防止不夠資格的小奴才們冒失地越位進入。其實,如果為服務方便或人格平等,任何人都能從大門進出。實際上,左中右的大門門軸,那怕早已閑得生出銹來,閑著荒著長出野草也不準。規(guī)定就是規(guī)定,沒有額外一說,只有恩賜。你該走什么門就走,否則就是違制,罪重的是逾規(guī),冒犯者要被殺、砍頭、誅連家族,而且一殺就是一群人、一族人。輕罪的也要坐牢、罰薪、屁股上挨板子、寫檢討書。砍腦袋的人在死前要在皇門前叩恩謝罪,挨打者要強忍疼痛用力歡呼皇恩浩蕩,奴才知罪。做好做完這一切,門前,都是最好的地方,才被允許。
   這都是房子和門,聯手之中無意間惹下的禍事。
   在烏魯木齊這樣的偏遠城市,我也有很多關于房子的故事。這個城市以前就是牧場,沒有什么大人物來過,可能是天遠地荒的緣故,以前蓋建的房子,除了用料很隨意就地取材的原因,而且,不是很講究方位風水,當地人想怎樣蓋就怎樣蓋,反正蓋出來的能遮風避寒就成。記得,有一次到城市中心的一座城中山去游玩時,走著走著才發(fā)現山溝的最里面,居然有一條精致的馬路,繞坡而修,沿路而行,走到最終,才能看到還有一小片富麗堂璜的居住小區(qū)。站在柵欄外看,里面依然是車道寬敞,林木茂盛,鳥啼聲中顯得幽靜無比,以為是宮殿,所居者非富即貴。再一問看門人才知道,事實果然如我之所想,是某些重要的領導和富翁們居住的樓房。
   我也想著,能賣掉自己的老屋子,能在附近買上一套,借此想沾上一些富貴者身上的運勢。結果,房價貴得離譜,而且沒有空房可賣。因為綠化區(qū)域嚴格控制建樓,這座山溝里所建的房子數量并不多,一直成為人人爭買的緊俏貨。沒辦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稍遠些地方咬著牙買下一套,以為過兩年退休后,就能過上幸福安靜的生活。結果,口罩病突然來了,而且一來三年,建在這里的房子就不得不停工,一停到今,老板跑了,建筑隊散了,原本美好的愿望,此時成為一片蓋了頂的爛尾樓。看樣子,普通人還是普通人,有些福氣是沾不得的,想占便宜的人必要吃虧。我就是其中之一,成為一群太想投機取巧得好處,結果弄成舍不得吃用消費的乞丐,月月背著高額貸款的“負債”翁,最終又住不上新樓的想討便宜的人之一。
   房子,隨即成為生活中最大的問題之一。
   老房子是老舊小區(qū)的普宅樓,蓋樓的歲數比我的工齡長的多,最好的資源就是院內的綠化小環(huán)境,樹木叢生有小花園,聽說,這里的高層里住著一個大領導。雖然地理位置好,坐公交地鐵方便,臨近公園醫(yī)院市場,可是問題還是太多。自來水是老頭喘氣,時來時停;暖氣是神經病發(fā)作,長期不熱。污水管道更是老病號,常常被扒開胸膛進行維修。物業(yè)公司也是一個勁地喊苦,居民們更是天天嫌麻煩。結果很多有本事的人、年輕人,還是以前居住的官員,都陸續(xù)搬出去,住到別處新建的好小區(qū)。
   出入小區(qū)的大門,進出單元的小門,打開自家的進戶門,每逢開門時,就會想,如果是一套新房子,我根本就不想換房子。新房子的所有門,一定性情溫順態(tài)度很好,不會吱吱呀呀地亂叫,不會夜夜被對門單元的門驚醒。這些發(fā)出的響聲和此起彼伏的嘈雜聲,仿佛不是房子的主人在難受,而是樓房像被擠到了腦門子,天天一動就喊天叫地,冤枉得像即將被殺頭時發(fā)著毒誓許愿的竇娥,把主人們弄得更像對不起這些門似地滿心愧疚。
   最難受的雖然不是門,卻是門引起的事。樓下的一層毗臨街道,人來人往,是城中心最好的生意之地。我家樓下就開了一家水餃連鎖店。它的大門是常開不關,甚至營業(yè)到晚上12點,直到打烊,才會嘩拉一聲鎖門。我家的門用得久,有時關不嚴,就會引來飯店的氣味,讓人不花錢就能嘗味。連飯店里是進了豬肉韭菜餡的料,還是進貨了魚肉丸子餡,或者是芹菜白菜的預制貨,甚至是變質的僵死肉味,摻進很多香料添加劑的餡。我們都是最先知道,是關不嚴的門,替我們招來的朋友。初聞時,還店主說一說,只說讓他關門的事,不說這種科技成份的東西,居然天天有人來吃的事。時間一長,他關門開門都隨便起來,我們也就習慣并接受了樓下是飯店的現實,從驚訝到好奇,再到懷疑成事實,最終,在酸臭氣味的辨析里,聽覺和嗅覺都靈敏聰明很多,變成一對替人聞味,卻發(fā)愿打死不吃飯店餃子的夫妻。
   有過關于住房、換房子的想法,研究起來是早晚時間不限,就是躺在冰涼的被窩里,也在反復商量。討論很久,次數很多,雖然政策利好降息降首付送優(yōu)惠,均因城區(qū)中央的樓價過高不降、地理位置不理想,不想搬到城郊新樓過完后半生,房子問題仍然處于尚待未決下決心拍板的議題。
   好在這座老房子不錯,從質量到位置,始終是房產中介的熱門貨。房子自己也會十分親民,懂得用四季不同風光,用樓下煙火氣息的踏實,甚至用人間世界的誘惑,變幻著花樣來安慰我們:春天,我能最先看到嫩綠綻開的樹芽;夏季,窗外的綠意盎然和鳥啼在枝間的勃發(fā)生機,讓人覺得自己也是個男人;秋風起時,將金黃色的葉片送進窗口,等于送我一片片透著樹葉脈絡的書簽;冬天,它又能最近距離里,積雪、落冰、青枝,相互組合成這座城市的風情,展示出樹枝葉片上新落下的潔白雪條。我本是一個懶惰的人,既然換不成新房子,就熱愛這個老房子,把它送給我的東西當成禮物收下。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窗口旁搬個軟椅坐著看書思考,累了眼花了抬頭就能看到窗外的美景,順手可以撫摸頂到窗戶玻璃上的柔軟樹條。秋天里到來的最好的事,就是收到大自然給我的禮物:有幾片帶著鋸齒邊緣、脈絡清晰、條紋漂亮、頁面完整的榆樹葉,直接就像客人到來那樣,羽毛般地飄到做飯的灶臺上,被我無限歡喜地欣賞半天,然后夾進書頁里當了書簽。
   從這一套老房子的身上,我明白很多過去沒能親身體驗的道理,它們終于從書本的故人的文字里走出來,落到了生活的現實空間:你沒有辦法去改變環(huán)境時,就要學著努力去改變自己。我無法住進明亮的高樓,看不到遠處的龐大城區(qū)和樓房的連片成群,看不到天山藍天白云和終年閃亮的博格達雪峰;就要學會主動去低下頭來,過著和鄰居家一樣的日子,去欣賞樓下的車水馬龍、潮水行人、行商小販和身著制服態(tài)度不太友好的城管,就要學會和來自低處的樹木草叢、愛唱愛跳的大黑鳥和伸著后腿灑尿拉屎的小狗小貓們和睦相處,就要分析和學會品聞樓下飯店里時臭時香的飯菜味道,更要學會抬起頭來看對面擠成一堆比你家還高幾層的樓房窗口,男人光著膀子在做飯,女人搖著扇子倚門而笑、孩子在樓下跑來跑去的人間場景??赐赀@一切,終于發(fā)現自己以前讀的書全是假的,只有眼前的一切才是真實的生活。真正地才懂得,什么才是真實的人間煙火和普通人家的夫妻兒女情長。這是從公開允許銷售閱讀的書本、電視和電影中,從來就不會出現一次的人間景象和人生感受。
   門,隔開了一切,不僅是明天,還有明天,它把不同的活法,都會一層層地隔開,不想讓你看到有想法。活著,需要的并不全是皇宮和神殿,不是別墅小院的綠意幽靜,更不是車來人往的高樓富戶。而是讓人在低矮之中,在平民之間,用低頭看腳尖的距離,享受一種平民情分,一種甘于低處,卻能眼望高天的情懷。許多時候,站在樓下的人,住在平房的客,所能看到的遠,用心體驗的大、品讀的真、領略的美,并非就是高樓、新房所能給予你的東西,而是告訴你,門把一切都完整地割裂著,讓你看不到、看不清、看不見,從而讓自己以為,這才是幸福的歲月。
   宮殿的大門、神堂的臺階,沿臺階而上的肅靜,只是一種給人看的表層象征而已,并不比圍著粗布裙炒菜、煙火燎繞的嗆人、辣子入鍋大蒜拌拍根黃瓜的一盤菜,會帶來更多的生存品位和百享受等級。反而,置身其中會讓你感到一種被壓抑了真實情感,被偽裝的生命神圣,被勒住脖子的窒息,甚至本來就是虛構出來的故事,就是演給別人看的從不真實的夢境。
   權勢,會給房子的臺階的大門,用香火和腳步帶來一時的喧囂。同樣,也會讓房子的主人在身陷囹圄之后,任野雨拍打厲風吹嘯,生出一把把野草成叢、落滿黃葉的悲涼。人類演繹出來的無限歡喜悲涼,根本不是房子的功勞或者錯誤,而是住房的人用心念造成的黑暗和光明。房子本來的功能就是給人住的,不是它來住人,讓人屈服于它,為它服務,遠遠背離著祖先造房用房的初衷,門和窗只是房子的附加物,根本提不起造房人的當初意愿。居住在老舊房子,并不能代表你看不遠、家境貧窮和被社會無限邊緣化,而是讓人靜念,去守住一份最初的情,住著一種不貪的心境。要真想看到城市高樓大地,看遠方地平線,完全可以去登山、去打開另一扇門,站一下別人的樓頂。也許,你才會長久地有一份樓主人們都不曾擁有的爽快和愜意。
   高樓和房子,只是一種建筑,是磚瓦、是水泥鋼筋、是玻璃木材,是建筑它的主人使用的一種技術,是商人要出賣得利的商品,是銀行想掙利息錢的抵押物,還有住房人用可憐扮出來的一份虛榮之心,僅此而已。
   不管房子多么高大雄偉,不管它如此低矮幽暗,不管它地處市中心,還是遠在郊區(qū)村莊,它都是一間有門有窗的房子。通過門的許可才能進出,你才會看到人生的路在哪里,人在這條路上最后要走向哪里。門,有門的房子,是人類學會迎接或拒絕什么的權力,是你愿意不愿意打開的心結。再好的房子,沒有門,沒有對門的控制權,就等于不是房子,或會不會使用門而失去自我。門用無聲的語言,用全開半開和留一條縫隙之間,替主人去說話去表達,只有門,才會用隔離的資格,分開你與世界的密切。門把你完整的保護起來,從而不會被人破門而入,這才是房子成為房子的理由。
   那個站在高處,看到燈火輝煌的人,所有能看到的景象,難道就全是你的嗎?
   在這座繁華城市的中心地帶,我住了整整七年的老舊小房,成天不是通馬桶、裝籠頭、修水管、清理洗菜盆子,就是去物業(yè)公司交水電暖氣費,再和燒不熱的熱力公司年年做文字和嘴巴上的斗爭,這些事,除了幫著我的門窗外,無人知曉;走出家,鎖好門,然后在寒冷的咧風中去擠公交、去將要收市的菜場搶便宜的菜,買來帶毛的羊頭和豬蹄,點著噴燈自己燎燒澆刮,弄得四處都是難聞的氣味,做完這些,直到食物在肚子里消化,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因為房子問題的困繞,我寧可花錢到樓下的小飯店請客喝酒,也從不去主動邀朋友來家聚集。我標榜自己,這不是虛榮,卻還是虛榮,心里始終有一些虛榮,走不出要面子這道門坎。無人知曉真實的人生和日常的生活狀態(tài),不想讓別人低眼看我,就是因為房子不大不新不亮,我有時也恨自己,這樣活得并不真誠。
   搬進新房子,是電梯高層,看得更遠,視野更大,讓人頓生一種感謝過去的生活的觸覺。感謝這一間容我、度我、伴我度過最難歲月的老屋。它讓我在新舊的對比之中,一點點地看透自己。不知,這是我的慶幸,也是我的悲傷。
   遠在深山有遠親,近在鬧市無人來。
   人間問題自求解,去買新店韭菜苔。
   生活本來就是這樣,能在篷頭灰面里,讓自己活得心情愉快,才是有門的生活。這話一點不假!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六日于烏魯木齊市
  

共 5709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以房子和門為切入點,細膩地勾勒出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文章從對有門房子的珍視開始,門不僅是物理空間的分隔,更是心靈的屏障,能讓人自主選擇接納或拒絕外界。作者通過對神佛居所與人間房屋的對比,揭示出房子的高低貴賤并非決定生活的幸福與否,而是居住者的心態(tài)與選擇。文中穿插了作者在烏魯木齊的生活經歷,從對老房子的無奈與眷戀,到新房子帶來的新視角,展現了生活的起伏與成長。作者在老房子中體會到平凡生活的真諦,明白幸福并非來自外在的奢華,而是內心的平和與接納。文章結尾,作者以幽默的語調點明生活的本質,即使在簡樸的環(huán)境中,也能活出自在與快樂。全文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對人性的洞察,讀來令人深思,也讓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與力量。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520001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5-19 18:16:13
  作者將房子和門的意象與生活哲理巧妙融合,展現了對平凡生活的深刻洞察。全文情感真摯,語言質樸而富有感染力,通過自身經歷的講述,生動地傳達出幸福源于內心平和而非外在環(huán)境的道理,讀來令人感同身受,極具啟發(fā)性。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5-19 18:17:06
  為老師點贊,敬茶獻花!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
3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5-20 20:38:51
  恭喜老師獲得精品!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